APP下载

圆利针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75例

2013-04-07杨翊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九针坐骨滑囊

杨翊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 442000)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体质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由于坐骨结节滑囊长期被压迫和磨擦,囊壁渐渐增厚或纤维化而引起症状。因剧烈活动髋关节使附着在坐骨结节上的肌腱损伤,从而牵拉损伤滑囊或肌腱损伤处的疤痕刺激周围滑囊所致。笔者自2006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圆利针治疗该病75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4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星期,最长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筋伤学》[1]自拟。①有长期久坐工作史或者局部受寒凉史,部分有外伤史;②坐在硬板椅上,臀部接触椅面的部位疼痛;③坐骨结节部压痛,可触及椭圆形肿块;④X线摄片无异常表现。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膝胸侧卧位(患侧在上),双手抱膝。医者仔细查找患侧坐骨结节压痛点,并用记号笔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左手为押手,拇指或食指紧压固定在坐骨结节滑囊痛点上,右手持圆利针(针长75 mm,直径0.7 mm),垂直进针,直达骨面后分别做与进针垂直线呈 30°角方向的左右上下提插,各方向约2~3次即可出针。隔日治疗1次,3次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坐硬板椅时,臀部接触硬板椅的部位疼痛感消失,查体无压痛或者肿块。

好转:患者坐硬板椅时,臀部接触硬板椅的部位有轻度疼痛,查体压痛减轻或者肿块减小。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75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4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100%。

4 讨论

坐骨结节滑囊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认为是局部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笔者使用的圆利针是根据古代九针圆利针改良而成,它保持了古代九针圆利针粗大的特点。《灵枢》记载有“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在治疗痹气深在固定不移的痛症时,圆利针较普通毫针具有更强的刺激量,可以更彻底地疏通痹阻的经络和经筋,疏筋散结。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圆利针治疗较好地改善了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微循环,促进了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排放,从而缓解了疼痛。该疗法操作简便,疗程短,见效快,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

[1]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8.

猜你喜欢

九针坐骨滑囊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谨防坐骨结节囊肿
新九针特色技术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证经验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天天跑步? 小心『鹅足滑囊炎』找上门!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