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临床观察

2013-12-01张元元高淑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下眼睑攒竹眼睑

张元元,高淑红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指颈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如治疗1个月以上,仍表现为明显口眼歪斜者,为顽固性面瘫[1],其中眼睑闭合不全是其主要症状之一,针灸一直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笔者对符合诊断的 55例患者均采取透刺法,并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至201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5岁,平均(35±16)岁;病程最短30 d,最长90 d,平均(55.05±13.88)d。

1.2 诊断标准

采用《神经病学》[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面神经麻痹诊断;②眼裂较健侧明显增宽;③年龄2~65岁;④病程30~90 d。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主穴取太阳透颊车、四白透目内眦、四白透目外眦、攒竹透睛明(均患侧)。配穴取迎香、下关、地仓(均患侧),颧髎、风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均双侧);伴目干无泪者加照海、申脉。

2.2 操作

常规消毒后,太阳透颊车用长75 mm毫针,从太阳穴进针,经过颧弓下方透向颊车穴;余穴均用长 40 mm毫针针刺,四白穴针尖方向刺向目内、外眦,攒竹穴针尖方向刺向睛明穴,迎香、下关、颧髎穴直刺,合谷、风池、阳陵泉、足三里、太冲、解溪、行间、照海、申脉穴常规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30 min,15 min行针(捻转手法)1次。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4]

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

显效:仔细观察可有轻微功能减弱或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

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不对称,可见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

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3.2 测定指标

3.2.1 测量用力闭眼后上下眼睑的距离

采用标准软尺测量,单位为 mm。治疗前、治疗 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分别评定1次,由同一医师进行。

3.2.2 手法肌力检查方法[5]评定眼睑肌力

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分别评定1次。嘱患者用力闭眼后,由同一医师评定。级别评定参照如下分级。5级为正常收缩,与健侧对称;4级为近似正常收缩,与健侧稍不对称;3级为活动幅度约为健侧的1/2;2级为活动幅度约为正常侧的1/4;1级为稍有肌肉收缩现象;0级为无肌肉收缩迹象。

3.3 治疗结果

3.3.1 不同疗程临床疗效比较

经卡方检验,P>0.05,提示治疗 1个疗程总有效率与2个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不同疗程临床疗效比较 [n(%)]

3.3.2 不同疗程上下眼睑距离及肌力的比较

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上下眼睑距离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针刺不同疗程均能减少上下眼睑距离;治疗 2个疗程上下眼睑距离与治疗1个疗程比较,经配对t检验,P<0.05,提示治疗2个疗程后上下眼睑距离减少更明显。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眼睑肌力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 P<0.05,提示针刺不同疗程均能提高眼睑肌力;治疗 2个疗程眼睑肌力与治疗 1个疗程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详见表2。

表2 不同疗程上下眼睑距离及肌力的比较 (±s)

表2 不同疗程上下眼睑距离及肌力的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1个疗程比较2)P<0.05

疗程 上下眼睑距离(mm)肌力(级)治疗前 3.16±1.05 2.93±0.84 1个疗程 3.07±1.221) 3.98±0.811)2个疗程 2.98±1.301)2) 3.02±0.871)

4 体会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学“吊悬风”、“口眼歪斜”范畴。本病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太阳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病毒感染引起局部的神经、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的缺血、水肿所致。

透刺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激发经气,体现在治疗面瘫方面,可疏通阳明、太阳、少阳经脉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攒竹、睛明为足太阳经穴,可散寒通络、祛风明目;四白、颊车为足阳明经穴,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取其可行气活血、扶正祛邪。

太阳穴透颊车穴,刺激了面神经的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从而减轻血液瘀滞,消除面神经水肿,同时也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神经兴奋性。四白、攒竹穴位于眼轮匝肌中,刺激局部显效更快。

据近年来文献报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总有效率在 90%以上[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 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74.5%,提示周围性面瘫应及早进行针刺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杨兆福,蔡晓刚,周红,等.专病笔谈——面瘫(2):面瘫的分期治疗及针法要求[J].中国针灸,2005,25(10):711-712.

[2]Li SP, Huo GM, Li JD,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 analysis on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for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3):185-187.

[3]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5.

[4]House JW.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J]. Laryngoscope, 1983,20(4):220.

[5]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8.

[6]邓江山,陈章妹,张建明,等.“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33-835.

[7]赵钧,郭巧素,李宁,等.透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79-681.

猜你喜欢

下眼睑攒竹眼睑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快速去除睫毛及高效眼睑检测方法
下眼睑Merkel细胞癌1例及文献复习
复杂眼睑裂伤分型及手术整形的临床分析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复杂眼睑裂伤分型及手术整形的临床分析
攒竹穴近三年以来在治疗呃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做做眼部美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