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武周授封武承嗣的诏书和册书:以新见石刻文书为中心
2013-04-07赵振华
赵振华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22)
唐代国家种类繁夥数量巨大的行政文书,流传于今的成为研究历史素材,其中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最高国家政令尤为引人关注。北宋学者宋敏求广泛收集,编纂《唐大诏令集》,[1]保存了许多不见于正史的诏令。当代学者依据传世文献和新的发现作补编[2]和补订,[3]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有专门辑录目录的书籍,[4]系统的研究以日本学者的几本书[5]为代表。
一 已知石刻册书和诏书
近代以来,除了在敦煌文书和吐鲁番文书中可以读到唐代朝廷授官封爵的诏令原文外,唐代西京地区墓中随葬的石刻文书,既有册书开头的“王言”,若高祖李渊第十五子虢王李凤和妻刘氏合葬墓[6]出土的5块册书刻石并公布拓片,为高祖《武德八年封李凤为豳王册书》、太宗《贞观十二年封虢王李凤为虢州刺史册书》、高宗《显庆三年封虢王李凤为宋州刺史册书》、《麟德元年封虢王李凤为青州刺史册书》[7]以及太宗《贞观十四年封刘氏为虢王妃册书》。也有未经删改的诏书,若太宗第十二女李孟姜墓[8]出土的太宗《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和高宗《永徽元年封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9](P72、199、200)现藏昭陵博物馆。1966年江西兴国钟绍京墓出土的《唐建中元年追赠钟绍京敕授告身》刻石,虽然是全文而与《钟氏族谱》等传世文献所载内容不尽相同。[10]后代改动唐代诏书格式的例子还有《奉籍归唐表等刻石》,[11](11册P12)拓片高24、宽84厘米,呈横长方形。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吴王汪华《奉籍归唐表》、武德四年《授汪华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诏》和太宗贞观二年(628)《授汪华左卫白渠府统军诏》三件文书片段构成。其内容见于《平阳汪氏宗谱》、《漳县汪氏族谱》等明清时期的家谱,而不全同。就拓片文字风貌与排列格式看,绝非唐代书体与格式,而是清代书风和官文书行文格式(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是清代诏书开篇语;若改“诏”为“诰”;若“帝王”类尊贵词出顶二格等),即清代汪氏后裔将当时的公文格式强加在唐代以“门下”开篇的诏书前,其后抄录唐代诏书片段,形成的不伦不类的“诰命”刻于石,以怀念祖先,显扬先人。
以往在清代端方的金石著作里也抄有《门下省行尚书省文刻石》录文,为唐神龙二年(706)制书片段,端方有跋云:“此必门下省行由尚书省转发之文,亦即《百官志》所谓‘其余覆奏,画制可而授尚书省’者矣。”[12](11册P8184-8186)而未叙有自。据拓片,[11](20册P26)可见石左右两侧已毁坏,遗文为制书的中间部分。录文又见《全唐文补遗》第七辑,[13]唐开元宰相张九龄的制书原件由宋代人分段临摹于石,所谓《告身帖》[14]为系列石刻之一,是用于观摩唐人书迹的刻帖,而且将连续的“尚书吏部之印”也契于石,保留了朝廷授予张九龄官爵的关键文辞。
此外,唐中宗神龙元年的《赐甘元柬食实封三百户制》,横长124、宽34厘米,隶书25行,行6字。或作《唐褒甘元柬诏》,[15](2册P376)又作《甘元柬诰敕刻石》(为复刻本的拓片),[16]定名都不准确。原文如下:“门下:赏及班超,功由定远;恩加魏绛,利在和戎。鸿胪卿兼检校右金吾卫将军、上柱国、丹阳县开国伯甘元柬,夙践周行,特承委遇,器识标举,干能俊拔。早申攀附,潜翊宫闱,外辑强蕃,内安储位。遐登险阻,频冒风霜,岁月遽淹,松筠益茂。遂使葱岩效款,湟渚澄波,虽赞普云亡,而宏勋不昧。今鼎图伊始,宝命惟新,忠赤之志既弘,井赋之恩宜及。可特赐食实封三百户,主者实行。神龙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这是中书舍人遵旨而撰的皇帝肯定甘元柬安定西疆功绩而给予褒奖赏赐的制辞。对照《授武承嗣纳言诏书》,其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等等程式全部删除了,而相当于前述石刻册书的保留部分。以往洛阳出土《甘元柬墓志》有拓片[17](15册P19)和录文[18]公布,学者有简考。[19]墓志亦记其“别食封三百户”,以应对制书。甘氏子嗣以家藏纸质制书刻石,存念先人的荣耀。那么,这件截取朝廷美誉甘元柬为国立勋、加以褒赏的制书片段刻石应该是其墓的随葬品。
这类文书近年续有新见,若武周《永昌元年授武承嗣纳言诏书》和《天授二年命武承嗣文昌左相封魏王册书》刻石。仿照纸质诏书册书样式摹刻于石的资料比较少见,今披露之,以广见闻。
二 《授武承嗣纳言诏书》
现藏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唐魏王武承嗣墓志》(圣历三年,700),[20]最近公布了拓片。[12](2册,P338)魏王久践高位,官至宰相,陪葬顺陵(武则天母杨氏陵,在咸阳)。就唐临川长公主墓出土的两通诏书刻石看,武承嗣(658-698)的诏书和册书刻石也应当是墓中的随葬品。
诏书呈拓片横长方形,长74、宽36厘米。楷书38行,字体大小不一,排列参差(图一,见封二)。为了便于了解原貌,此依照石刻行款格式抄录,不作句读。
(一)诏书原文
鸾台帏 扆 隆密丝纶枢秘出纳之重才
良是属天官尚书上柱国恒国公武承
嗣体业贞和机灵详敏孝实天经忠为
令德通议大夫守纳言上骑都尉敦煌县
开国侯张光辅器局沉正风裁鉴朗致
远钩深博闻夕艺并道膺舟楫誉重
搢绅朝野式瞻才望允集行标士则言
成物范凤池崇显鸾渚清要司绂丹禁
载伫仪形之美掌 壸 青琐庶光弼谐
之寄承嗣可纳言光辅可守内史余各
如故主者施行
永昌元年三月廿日
内史兼检校夏官尚书上护军邓国公臣岑长倩宣
朝议大夫守凤阁侍郎兼修国史梁县开国男臣元万顷奉
凤阁舍人兼修国史南阳县开国子臣宗秦客行
通议大夫守纳言上骑都尉敦煌县开国侯臣
中散大夫守鸾台侍郎上骑尉臣臣璿
朝议大夫守给事中上骑都尉南阳县开国男臣思晦等言
诏书如右请奉
诏付外施行谨言
永昌元年三月廿一日
制可
三月廿一日酉时 都事
左司郎中
金紫光禄大夫守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上护军温国公良嗣
金紫光禄大夫守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上柱国扶阳郡开国公
天官尚书阙
天官侍郎阙
中散大夫守天官侍郎钜鹿县开国男归仁
中散大夫守天官侍郎晋城县开国男思义
朝议大夫守文昌左丞容城县开国子献
告纳言上柱国恒国公武
承嗣奉被
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元琎
天官员外郎味道 令史赵静
书令史张贞
永昌元年三月廿日下
(二)诏书解析
隋代确立的三省制为唐前期中央政治体制所沿用,武周革命,三省衙署名称随之改变:“光宅元年九月,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吏部为天官,户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官,工部为冬官。门下省为鸾台,中书省为凤阁,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垂拱元年二月,改黄门侍郎为鸾台侍郎。”[21](卷42,P1788)见之于本诏书,署名官员亦有文献可征。
制授诏书又称制书、告身,是皇帝的旨意,以上对下,格式固定,结构相同。这件诏书以王言为核心,散骈相间,引出事由,表彰臣僚,授予官职:“承嗣可纳言,光辅可守内史”,已经载之正史。①《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永昌元年“三月,张光辅为内史,武承嗣为纳言”。第120页。二公两唐书有传,官居相国。对照诏书所记结衔,《旧唐书》本传叙其历官时限明确:“嗣圣元年,以承嗣为礼部尚书。寻除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中,转春官尚书,依旧知政事。载初元年,代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21](卷183,P4728)《武承嗣墓志》所叙可以互补:“又迁春官尚书,寻授司礼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俄改封恒国公,又授春官尚书。……永昌元年,迁天官尚书。……逾月,授纳言。”唯《新唐书》所记精确:永昌元年(689)“三月甲子,张光辅守纳言。癸酉,天官尚书武承嗣为纳言,张光辅守内史”。[22](卷4,P88)检《二十史朔闰表》,三月甲寅初一,癸酉正是廿日。[23]正如《旧唐书·张光辅传》所谓:“永昌元年,迁纳言。旬日,又拜内史。皆有能名。”[21](卷90,P2923)其人品高望重,惜于五个月后被武皇杀害。诏书各官称之前多用“守”字,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此件的原本是《授武承嗣纳言、张光辅守内史诏书》,合二为一使凤阁鸾台减少存档的和外转的诏书,也减轻了书吏的誊抄重负,只须文昌台按人头节录相关内容下颁。
诏书的“余各如故。主者施行。永昌元年三月廿日”,首句是说(除了本次新授)武、张两人的旧有勋爵依旧保留。第二句意为诏书由主管人执行。所署日期即“御画日”,是凤阁宣奉行诏书的官员据圣意草成后并由武皇签署日期,确认旨意。
依据诏书格式,其后为凤阁三官结衔与名字的联署:“内史兼检校夏官尚书、上护军、邓国公臣岑长倩宣。朝议大夫、守凤阁侍郎兼修国史、梁县开国男臣元万顷奉。凤阁舍人兼修国史、南阳县开国子臣宗秦客行。”第一位是宰相岑文本之侄,两唐书有传:“永淳中,累转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垂拱初,自夏官尚书迁内史,知夏官事,俄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21](卷70,P2539)居宰臣位。《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载,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丁巳,高宗崩,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并依旧知政事”。垂拱二年(686)“夏四月,岑长倩为内史”,[21](卷6,P116、118)官职都符合,后因在朝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嗣而为酷吏所陷被诛。第二位时号北门学士,两唐书亦有传:“则天临朝,迁凤阁舍人。无几,擢拜凤阁侍郎。万顷素与徐敬业兄弟友善,永昌元年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21](卷190,P5011)为是年八月与张光辅等同时罹难。[24](卷204,P1642)第三位文献记载无多,其母是武则天的堂姊而以佞幸于永昌元年三月任凤阁舍人,不久擢为凤阁侍郎。十一月改元载初(689),宗秦客造则天新字颁天下,暗中鼓动武后改换朝代。九月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690),首任内史,[24](卷204,P1643)位居辅相。十月因贪赃获罪贬官,荣耀一时。宗公乃遵循圣旨起草诏书者。三位官员职级不同,草拟王言,各有分工。联署后发布(宣行)鸾台,完成本诏书在凤阁的行政流程。宋代宋敏求追述道:“唐时,政事堂在门下省,而除拟百官,必中书令宣,侍郎奉,舍人行,进入画敕字,此所以为敕也。然后政事堂出牒布于外,所以云牒奉敕云云也。”[25]说了这个事情的大概。
鸾台负责审核、封驳凤阁草拟的诏书,认可后签名表示同意。“通议大夫、守纳言、上骑都尉、敦煌县开国侯臣。中散大夫、守鸾台侍郎、上骑尉臣臣璿。朝议大夫、守给事中、上骑都尉、南阳县开国男臣思晦等言。”第一位有官爵却未画押,却与诏书中的张光辅结衔一字不差。因授其本人官职,故不自署。第二位名臣璿,未知其人。许是王璿,①《新唐书》卷四,《则天顺圣武皇后纪》:(长寿元年八月)“营缮大匠王 璿 为夏官尚书,司宾卿崔神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癸丑,流李游道、袁智弘、王 璿 、崔神基、李元素于岭南。”第93页。因资料少而时间职官未谐。第三位即乐思晦,由负责审议封驳百司奏章和诏敕的五品给事中快速提拔为宰相:天授二年“六月庚戌,左肃政台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鸾台侍郎乐思晦,凤阁侍郎任知古: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壬戌,杀乐思晦、左卫将军李安静”。[22](卷4,P92)诸公有长才,为武皇所用;居高位,终为其所杀。“等言”,前字为助词,用于并列词后表示同类的官员列举未尽,后字谓进呈言辞。
“诏书如右,请奉诏,付外施行。谨言。永昌元年三月廿一日。制可。三月廿一日酉时。”意为(鸾台审核通过的)诏书如前,请接受皇帝的命令,交付于外廷(官僚)执行。(官员们)敬慎进言。三月廿一日是审核诏书后呈报皇帝审批签字(进画)的日子。武皇在诏书上亲笔画“可”,予以批准,时间是一日十二时辰的酉时(日入、傍晚。旧式记时法指十七时到十九时),至此则鸾台公事毕。唐律云:“授五品以上画‘可’,六品以下画‘闻’。”[26](卷10,P203)即诏书用于授予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官。②《资治通鉴》卷二一○,《唐纪二十六·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第1692页。纳言(侍中)、内史(中书令)为正第三品。诏书由凤阁舍人“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21](卷43,P1850)“进画”,谓进呈文件给皇帝审批签字。皇帝亲笔画“可”批准是成立诏书并使之具有法律效益的关键程序。由于皇帝亲笔书“可”字的原件只用于存档。凡有“制可”的公文,都由门下省遵循诏书格式而成。就其历史看,君主“画可”,始於秦始皇统一中国,下有司曰“制”,天子答之曰“可”,汉唐沿袭。王素先生研究吐鲁番出土沮渠氏北凉真兴年间“画可”文书时指出:“虽然传世文献有关君主‘画可’记载甚多,但出土文献有关君主‘画可’原件却甚少。这恐怕是因为原件均已存档,颁下的多是副本。如《唐六典》卷八门下侍中条注云:‘覆奏“画可”讫,留门下省为案;更写一通,侍中注“制可”,印缝署,送尚书省施行。’吐鲁番出土唐中央颁下的各类公文,多是‘制可’副本,可以为证。”[27]即武承嗣两件石刻文书都来自副本,物故后家人据以刻石随葬。
“都事。左司郎中。”文昌台的两位僚属未署名,说明其时不在衙署当值,由其他在班官员代为都事接取诏书,送相关有司。本来有关吏部的文官制书,由左丞③《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左丞掌管辖诸司,纠正省内,勾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通判都省事。”第1816页。副手左司郎中(从五品)下付给天官实施。于时须文昌台官员联署,最终成立并颁下。
“金紫光禄大夫、守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上护军、温国公良嗣。金紫光禄大夫、守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上柱国、扶阳郡开国公。”前一位宰相即苏良嗣,后一位宰相未署名,是韦待价:垂拱二年“六月,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天官尚书韦待价为文昌右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载初元年“春一月,苏良嗣为特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21](卷6,P118、120)签署诏书的永昌元年三月,二公正在任期之内。苏良嗣当时的情况是:“则天临朝,迁工部尚书。寻代王德真为纳言,累封温国公。……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载初元年春,罢文昌左相,加位特进,仍依旧知政事。”[21](卷75,P2630)一年后因老病辞世。韦待价的情况特殊:垂拱三年“十二月壬辰,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副之,以击吐蕃。”永昌元年“五月丙辰,韦待价及吐蕃战于寅识迦河,败绩。……七月……丙子,流韦待价于绣州,杀阎温古”。[22](卷4,P86、88)由于出征在外,就不能坐堂于国都皇城衙署,虽占有其位而难谋其事。“天官尚书阙。天官侍郎阙”。其时朝廷未予任命而阙员。
“中散大夫、守天官侍郎、钜鹿县开国男归仁。中散大夫、守天官侍郎、晋城县开国男思义。朝议大夫、守文昌左丞、容城县开国子献。”第一位即魏归仁。《元和姓纂》叙魏氏东祖有云:“彦深,隋著作郎:孙归仁,一名克己,吏部侍郎、同州刺史。”岑仲勉引群书校曰:“《旧书》一九三云,父克己,有词学,则天时为天官侍郎。《说之集》作吏部侍郎魏仁归。《会要》七四,弘道元年十二月,吏侍魏克己貶太子中允。《封氏闻见记》三则云出为同州刺史。”[28]第二位即裴思义,《旧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洗马裴氏片段云:“操之。弘泰,雍州录事参军。思义,河东太守、晋城县子。”[22](卷71,P2193)三代世系明确。以往洛阳出土《唐试大理正兼河南府告成县令裴适墓志》(大历十四年)云:“高祖隋司隶台刺史讳操之。刺史生京兆府司录参军、赠潞府长史讳弘泰。长史生蒲州刺史,天官、地官二侍郎,晋城县开国子讳思义。”[17](12册,P85)若合符契。第三位是卢献,史籍墓志分别有载:“崔绘妻卢氏,幽州范阳人也,为山东著姓。祖幼孙,常州刺史。父献,有美名,则天时历鸾台侍郎、文昌左丞。天授中为酷吏来俊臣所陷,左迁西乡令而卒。”[22](卷193,P5147)或云诬陷事在如意元年。④《旧唐书》卷一八六上,《酷吏传上·来俊臣传》:“如意元年,地官尚书狄仁杰、益州长史任令晖、冬官尚书李游道、秋官尚书袁智宏、司宾卿崔神基、文昌左丞卢献等六人,并为其罗告。”第4838页。以往洛阳出土《唐知盐铁转运盐城监事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卢伯卿墓志》(开成五年)亦云:“洎国朝文昌左丞、黄门侍郎讳献,尝与狄公仁桀、魏公知古当天后朝,同兴安刘复夏之业,今古相对,勋贤不绝,言士族者伟之。”[17](13册,P168)可以互证。这几位台阁要员是实施诏书的批准者和见证人。
“告纳言、上柱国、恒国公武承嗣:奉被诏书如右,符到奉行。”告者告谕,自上敕下。“奉被”为接到领受。“符”谓省符,尚书省下达的命令。“奉行”即施行。据诏书格式,之后为四位天官属员的署名:“天官员外郎味道。主事元琎,令史赵静,书令史张贞。永昌元年三月廿日下。”由于品秩相差悬殊而分列左右,左边是天官员外郎(从六品上),右边是主事(从第九品上阶)、令史和书令史。主事排行在前而不能先读,犹如前面的七品都事,用排列于日期之后的方式,不与左司郎中并列以标示其地位差异。武皇时期有两位名味道者身居宰辅。骞味道于垂拱四年十二月因被指控参与宗室王公谋反,伏诛,显然不是他。苏味道两唐书有传。据《旧唐书·职官志》,吏部“郎中二员,员外郎二员。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郎中一人,掌考天下文吏之班秩阶品”。[21](卷43,P1819)员外郎与之分掌曹事,管理官员官爵品位陟降之事,余为署覆文案位卑秩下的流外文员。
诏书一般都署以在三省前后流转的四个具体日期,此诏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了遵旨草拟至画可的行政流程,效率甚高。交付给文昌台分别制作成发给个人的诏书并“即日行下”[26](卷9,P196)个人,再快也须在廿二日完成。然而其颁布日期却重复了凤阁草拟武皇口授赐官的首日,和正史所叙同,别具一格。“制则承旨宣用”,[26](卷9,P198)武承嗣和张光辅当庭聆听天官宣授后接受诏书。
比较《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永徽元年封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和《授武承嗣纳言诏书》,帝序蝉联,年代相续,格式一致,文辞雷同,前后48年没有变化。可见武皇承用前朝诏书,仅于八个月后因避讳而改“诏”为“制”①《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载初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大 酺 三日。神皇自以‘ 曌 ’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第120页。而已。
三 《命武承嗣文昌左相封魏王册书》
拓片横长方形,长100、宽050厘米。楷书31行,前30行每行14字,字体硕大,端丽劲健。末行为蝇头小字(图二,见封三)。
(一)册书原文
维天授二年岁次辛卯二月癸卯朔廿五日丁酉,圣神皇帝若曰:於戏!夫乾德垂施,甄覆焘于三象;坤仪播物,总财成于万类。是知君为元首,负璇 扆 而法斗枢;臣作股肱,酌瑶潢而契舟楫。逮乎沣 埛 肇运,广命应韩,沛泽开基,分王河楚。故能光流拂若,竹园将日馆相晖;吹动生苹,兰坂 与 风台交映。神 祊 由其硕茂,宝系所以灵长。咨尔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 知 凤阁事、监修国史、上柱国、魏王承嗣,粹府恬旷,灵机秀彻,植琼 蔕 以 疏英,渐 琁 波 而析润。蜺 源毖祉,骧鳞翠渚之前;鶠 穴抽祥,傅翼丹霄之外。骛忠庄而体国,驰孝路以形家。敦厚所宗,探楚诗而毓彩;精微是仰,搴沛易以图芳。佩玉仙闱,登五曹之显秩;连珠禁闼,践八舍之崇班。用能朱邸发挥,竭訏谟于帝命;紫台光辅,掌涣汗于王言。镜鸾渚以澄漪,蔚鸡林而耸 蒨 。礼高端揆,声穆 搢 绅 ,综 覈 朝纲,允归望实。是用命尔为文昌左相,封魏王,余并如故。往钦哉!
吾闻立身之道,惟忠与孝;为政之德,在礼与仁。非忠孝无以享令名,非礼仁无以承丕训。当睿图之肇建,属昌历之初开,大启土宇,分命车服。尔其嗣箕裘之显业,当盐梅之重寄,永固藩维,长隆宗 祏 ,以祗膺宠命,可不慎欤!
天授二年二月廿五日。
朝请大夫、守凤阁侍郎兼检校太子少尹兼修国史、上柱国臣任知古宣。
(二)册书解析
《新唐书·百官志》云:“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二曰制书,大赏罚、赦宥虑囚、大除授则用之。”[22](卷47,P1210)和封虢王李凤的系列册书一样,这件册书是朝廷独立制作的以皇帝的口吻册授给予王侄个人保存的。册书的“圣神皇帝若曰”是何时的尊称呢?正史记载,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赠太尉、太原王士彟为孝明皇帝。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21](卷6,P121)若曰,如此说。
封授册书之核心云:“咨尔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凤阁事、监修国史、上柱国、魏王承嗣……是用命尔为文昌左相,封魏王,余并如故。”从字面上看是已有官爵的重复授封。据正史记载,载初元年“春一月,苏良嗣为特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裴居道为太子少傅,并依旧同凤阁鸾台三品”。[21](卷6,P120)《武承嗣墓志》亦云:“永昌元年,迁天官尚书。……俄迁文昌左相、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凤阁事,监修国史。……天授元年九月,内册封魏王。”所封授爵秩的时间早于册书所叙,《旧唐书》其本传所记略同。如何看待将先后两次所封授的秩爵再一次性地重复册命呢?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天后临朝称制。垂拱四年五月加尊号曰圣母神皇。虽然册封武承嗣魏王是加尊号为圣神皇帝的第五天,而此前册授其为文昌左相却是以圣母神皇的名义。正式地以皇帝名义册封“宗室”(侄辈)是意义之所在。册书正文字体较大,而末尾一行字却特小。“天授二年二月廿五日”之后为“朝请大夫、守凤阁侍郎兼检校太子少尹兼修国史、上柱国臣任知古宣”。两唐书等有任公的片段记述,天授二年“六月庚戌,左肃政台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鸾台侍郎乐思晦,凤阁侍郎任知古:同凤阁鸾台平章事”,[22](卷4,P92)时隔数月,升为相国。惜好景不长,仅执柄半年便于长寿元年一月贬为江夏令。
以李凤刘氏的五件册书比较此册知,高祖、太宗、高宗、武皇时期的册书文体为一种刻板的模式,圣旨套用《尚书》帝王居高临下的口语为其必用辞,形成次序僵化的行文规范(《全唐文》所收册书亦然):维年号年月日……皇帝若曰:於戏!(事由)……咨尔(对受册者称扬德泽,褒美功业)……是用命尔为(具体官爵),余并如故。往钦哉!(对受册者寄以厚望)……以祗(恭)膺宠命,可不慎欤!
从敦煌文书P.2819号唐《开元公式令》[29](18册,P363-368)残卷录文[30]看,其《制授告身式》等王言,各有规范的格式与功用。[31][32]就文书制度看,列于首位的册书亦自有其格式。然而格式为何?前述石刻册书、《唐大诏令集》等所收有限的封王册书,只是凤阁所拟开篇的圣旨部分,并不完整。唯此册书在“可不慎欤”的圣旨结束之后尚保存日期和一位官员的职衔署名,对照《授武承嗣纳言诏书》制辞后具有与之相同的内容可知,日期为皇帝在凤阁遵旨草拟册书后签署表示通过的“御画日”,和册书首句日期相同,前呼后应。任知古是凤阁宣奉行册书之首位官员,也是已知册书上首见的依照格式签署职衔的官员,十分关键。由此推知其后第二位是凤阁侍郎奉、第三位是凤阁舍人行。第三位的职责是“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21](卷43,P1850)可见册书格式同于诏书,须三省周旋,有司会签,皇帝画可。武周朝宰相刘祎之有一句名言:“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21](卷87,P2848)批评武则天不经中书门下而出旨,为识者诟病。朝廷文书中等级最高的册书亦必经历三省而为程式,各有分工又相互牵制,凤阁直接听命皇帝出令决策,尤为核心。
由于王为正一品,爵秩最高,朝廷册命亲王须举行册礼,①(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凡册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诸王、王妃、公主,并临轩册命,陈设如冬、正之仪;讫,皆拜太庙。”中华书局,1992年,第114页。册书用竹简,临轩册授,帝衣衮冕,由中书令读册,中书侍郎持册书以授之,②《唐六典》卷九,《中书省》:“中书令之职……册命亲贤,临轩则使读册。……中书侍郎掌贰令之职,凡邦国之庶务,朝廷之大政,皆参议焉。凡监轩册命大,令为之使,则持册书以授之。”第274、275页。有司撰仪注,有一套繁复的程序。③《唐六典》卷一六,《宗正寺》:“宗正卿之职……凡大祭祀及册命、朝会之礼,皇亲、诸亲应陪位豫会者,则为之簿书,以申司封。”第466页。武则天称帝而家天下,依照封建制度册封宗室,④《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 • 武承嗣传附子延基传》:“周唐革命,盖为从权,子侄封王,国之常典。”第4732页。于是诸侄同姓封王受爵,委以重任,权倾朝野。以致武承嗣觊觎太子之位,遭遇大臣激反于朝而罢。
唐代文人撰作的官员墓志,或抄录其生前的诏书片段以彰显志主的品秩和勋伐,是墓志文学颂扬志主文治武功的撰作手法。而将诏书抄录于纸随墓瘗埋以体现亡者生前名望,更是一代葬俗,由于易于腐烂,只能在西北干燥地区保存下来。世家或将其刻石随葬,千古不朽,一旦光显于世,其范样便成为探索志主生平和研究中古文书的难得资料。
[1][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韩升,张达志.唐大诏令集补订[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49-373.
[4][日]池田温.唐代诏敕目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5][日]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M].东京:汲古书院,1991.[日]中村裕一.唐代官文书研究[M].京都:中文出版社,1991.[日]中村裕一.唐代公文书研究[M].东京:汲古书院,1996.
[6]富平县文化馆,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凤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7,(5).
[7]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1)[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2.
[8]陕西省文管会,昭陵文管所.唐临川公主墓出土的墓志和诏书[J].文物,1977,(10).
[9]张沛.昭陵碑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10]刘安志.跋江西兴国县所出唐钟绍京受赠诰文碑[A].纪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324.
[11]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12][清]端方.匋斋藏石记[A]//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3]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7)[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1
[14]黄流沙.张九龄告身帖石刻考略[J].岭南文史,1983,(2):102.
[15]赵君平,赵文成.秦晋豫新出土墓志搜佚[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16]齐运通.洛阳新获七朝墓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138.
[17]洛阳古代艺术馆.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18]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全唐文补遗(5)[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0
[19]程章灿.古刻新诠[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1.
[20]曹建强.唐魏王武承嗣墓志考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6):62.
[21][五代]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陈垣.二十史朔闰表[M].北京:中华书局,1962:90.
[2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5][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
[26][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7]王素.吐鲁番出土沮渠氏北凉真兴年间“画可”文书初探[A].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C].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84.原载:华学(第四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28][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1194.
[29]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法藏敦煌西域文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0][日]仁井田陞原著,栗劲,王占通,霍存福,郭延德编译.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487-497.
[31]楼劲.伯2819号残卷所载公式令对于研究唐代政制的价值[J].敦煌学辑刊,1987,(2):80.
[32]李锦绣.唐“王言之制”初探[A].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