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综述
2013-04-07张京华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 濂溪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一
“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于2012年9月26-27日在湖南永州宁远召开,参会学者70人,参会论文54篇。
清华大学教授、海内著名专家李学勤先生的文章《虞舜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以提纲挈领的风格,讨论了 9个方面的问题。(1)关于虞舜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时空坐标中的位置;(2)关于虞舜在三皇五帝中的地位;(3)关于虞舜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时空位置;(4)关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对舜葬九嶷的佐证;(5)关于虞舜在道德文明的建树;(6)关于虞舜对中国礼乐、礼制文化的贡献;(7)关干“清华简”对虞舜中道、中和思想观念提供的佐证;(8)湘鲁合作开启了舜文化研究优势互补的可行之路;(9)关于正确对待舜文化研究不同意见的问题。
李学勤先生多次来湖南,参与舜帝研讨和纪念活动,给予极大的支持。此文从世界文明空间、世界文明与中国文明起源时间的宏观背景上看待虞舜历史,注意到早期文明的长度、广度、高度,民族文化的历史源头、思想源头、道德源头,研究宗旨提倡对当代现实的积极作用,研究态度提倡证真,不主张对古人过于苛刻,研究方法重申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重点讨论了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发掘和清华简《保训》篇中关于舜和“求中”、“得中”的记载。文章同时对湘鲁跨省合作研究给予厚望。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唐之享会长的文章《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大历程——试论舜帝南巡的历史意义与精神遗产》,从历史意义与精神遗产等多方面,探讨舜帝南巡在民族融合中的伟大贡献。唐会长的新著《虞舜与九疑》更是分十二章,广泛探讨了舜德与圣贤崇拜、舜帝南巡的南方文明背景、舜帝南巡与湘楚文化渊源流变、舜文化与永州精神、舜葬九疑与潇湘文学母题、历代祭舜与地方传说及地名遗迹等诸多问题。
文章与李学勤先生的看法有若干巧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以往有关虞舜问题的研究,过于集中在史学方面,史学之中又过于集中的考证方面,而考证又过于偏向于疑古薄古。实际上,实事求是的古文家精神,与经世致用的今文家精神,同样是我国学术思想史的优秀传统,不宜偏废。但从有清以来,学者过信考据,延至民国,仍以乾嘉考据为楷模,其弊则失于饾饤琐碎,不明大义,忽略了人类主体精神世界,实际上清朝的明亡,以及民国的短命,也与考据思潮的流弊有一定关系。
唐会长此文提出既要研究舜文化的历史意义,又要研究舜文化的精神意义,如他的德治理念、民本思想、“勤民野死”的担当精神、“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特别是要注意舜帝在整个民族血脉多元融合的线索,指出“舜帝南巡实现了华夏、东夷、南蛮三大部族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这一千秋伟业是尧帝所不可比拟的”,揭示出了舜文化研究的大义所在。
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谢玉堂会长的长文《舜葬九疑的新思考》,提出两个新问题:(1)舜在百岁高龄的晚年为什么还要去江南巡狩?(2)舜为什么身葬九疑?谢会长此前在2010年出版《论大舜》,2011年出版《甲骨文的由来与发展》,提出“走进释古时代”或“走进新的释古时代”,对虞舜问题早已作出全面系统研究。而且唐会长的切入点也与李学勤先生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有若干学理上的关联。
文章充分依据历代史籍的记载,提出很多精彩的事理推断,也寄托了自己的诸多感情,即如名儒王守仁所说,“天下之人同此心”,清儒章学诚所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章一方面肯定舜帝南巡和舜葬九疑的史实,详究历史真相,指出舜帝南巡,以和平解决的方式,融合三苗,解决南北争端,使广大民众避免遭受战争之苦,顺应了三苗民众对和平的渴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从而为夏王朝的诞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对舜帝南巡给予很高的精神礼赞。指出“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让舜深感政治责任重大”,同时南巡也使舜承担了极大的艰辛,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如说:“舜把江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又如说:“由禹所率领的奔丧队伍中肯定有娥皇、女英二位夫人。二位夫人追忆起和舜同甘共苦、恩恩爱爱、和睦相处的八十个春秋,不禁感慨万千、悲痛欲绝,伤心的眼泪滴到竹子上,于是就有了后世所传颂的‘斑竹’,也即‘湘妃竹’。”经过作者的诠释,使人不觉对湘妃斑竹这一凄美传说,宁愿自觉接受,不忍轻率辨疑。
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虞舜与九嶷”,会议收到“舜葬九嶷”主题论文14篇,“舜帝南巡”主题论文4篇,合计论文18篇,是近年来关于虞舜与九疑山关系问题的最为集中的探讨,论文从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突破,包括不同意见之间,也都观点摆开,意见明朗,为今后的递进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张弘、安作璋的文章《虞舜南巡与归葬九疑问题初探》,首先分析有关虞舜南巡的四种观点:(1)安度晚年说:虞舜晚年要背井离乡,去酷热难耐的南方巡狩,有悖常情,难以成立。(2)南征三苗说:虞舜南巡时,对三苗的战事已经结束,故不可取。(3)受禹排挤被迫流亡说:有相关文献记载对应,可证具有的合理性与真实性。(4)建观象台科学考察说:古人有以南方为“天地之中”、以南为尊的观念。虞舜崩葬的今湖南永州的九疑山,地处虞舜都城的同一经度,即位于虞舜都城的正南方。“陟方而死”的“方”即指南方,或曰“南正”。因此,虞舜南巡是远古时期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同时,天象考察也符合大禹集团的政治利益,并且具有安抚三苗、施行德政的积极作用。
文章接着分析了舜葬九疑的两种观点:(1)南己之市说:认为“南纪”泛指南方重要之地,九疑山即在其内。(2)鸣条说:“鸣条”本义指因风作响的树枝,“荆”“楚”皆指长条形灌木,因此鸣条与荆楚之地可能有密切关系。认为目前在没有发掘出更有说服力的新证据之前,虞舜葬地为九疑山是可以认同的。
孟祥才的文章《简论舜之南巡与归葬》指出舜的归葬地至少有鸣条、南已之市、纪市、苍梧之野、九嶷五种不同说法。自古以来,已有争论。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认为舜死于南巡苍梧、归葬于九嶷之说,可能最接近历史事实。考古资料证实,舜所在的东夷人太昊氏一族,的确有一条自诸城至长江流域的迁徙路线。而舜施行和平的怀柔策略,既死之后,选择就地安葬,符合三苗等南方人民的愿望。
曹定云的文章《关于舜“南巡”与“葬于江南九疑”的思考》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舜“南巡”与“葬于江南九疑”的文献记载,《尚书》、《孟子》、《史记》、《竹书纪年》、《列女传》、《山海经》、《帝王世纪》、韩愈《黄陵庙记》、《路史发挥》。虽然文献记载有不同的说法,而虞舜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重要人物,是“五帝”中最后一位“帝王”,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2)舜“南巡”与“崩于苍梧之野”辨。引用明代李贽鸣条有苍梧山、舜陵亦在安邑之说,印证以今本《竹书纪年》则云:“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认为舜陵在山西。湖广千里迢迢,交通极为困难,一个百岁老人,以情理度之,舜要“南巡”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3)洞庭“湘妃”辨。舜妃娥皇、女英传说是不可靠的。娥皇葬于陈仓,“舜南巡”时已先去世,商均封于商,其墓不可能在江南洞庭。在司马迁《史记》之前,湖南零陵九嶷山舜陵已经见于记载,古史何以如此,值得认真思考。提出虞舜族群的后裔南迁问题。今湖南境内有鼻亭、象亭、象骨山、象湖,有沩山、沩水,有舜田、重华县、舜帝城、舜祠、舜水、舜乡,有娥皇女英庙、相思宫、望帝台、舜女寺,这些遗迹是舜的后裔进入湖南的最佳证据。
文章进而推论,“九疑”之名来自“卜人燕”的后裔,其族徽是“疑”,常见于甲骨文、金文中,为殷代望族,与殷代“燕国”的古史相关,有十几种徽号。殷商与虞舜均为古东夷族,“九疑”可能代表着九支或多支“卜人燕”的后裔。瑶族的祖先原居住地在河北北部,与有虞氏为邻,有尊舜的传统。据瑶族传说,他们的先祖漂洋过海,来到南方。迁徙中,得到了盘古的帮助。其时间当在西周初年。
郭永秉的文章《鸣条、历山和苍梧之野》主要根据战国楚简,讨论了郭店简《穷达以时》有“舜耕于山,陶拍于河浦”的记载,而上博简《容成氏》既有“舜耕于丘,陶于河滨,渔于雷泽”,又有“桀乃逃之山氏”,商汤“降自鸣条之遂,以伐高神之门”,而夏桀“遂逃去,之苍梧之野”的记载。文章旁引杨宽在《古史辨》第七册中“传说分化”的观点和近年陈泳超关于“尧舜传说”的研究,认为这是古史传说中相当常见的现象,可见舜的传说中与其他传说有关涉的内容非常多,不可作为历史记载看待。
刘彬徽的文章《舜葬九嶷与湖南远古文化研究》针对钱穆40年代《苍梧九疑零陵地望考》认为远古湖南为无文化可言的不毛之地,苍梧和湘、沅等水系原在长江以北,以及近年曹定云提出的帝舜后裔在商代南迁、带来舜南巡葬九疑传说的观点,认为当时湖南远古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当时中原和南方湖南存在着文化交流,南来北往的人员流通已很方便。列举澧县城头山古城、湖北石家河古城等考古遗存,认为是早期国家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列举湘乡岱子坪遗址等,及蚩尤传说等,认为中原与湖南的文化交流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已广泛存在。文章进而重申,湖南、湖北境内的古代部族的族属,是炎帝、祝融部族。
杨东晨的文章《九嶷山与舜文化考》使用文化学方法,以九疑山传说佐证帝舜确实葬于九疑山。引用文献包括较早的《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以及晚近的清王万澍《衡湘稽古》、当代学者何光岳《东夷源流史》。作者为陕西人,却对湖南地名作了很细微的论证。
张新斌的文章《九疑山综论》综述江苏、江西、广西、湖南四省“九嶷山”地名记载与历史沿革,进而论述“九嶷山”的文化内涵为舜文化(包括陵庙文化、二妃文化、祭祀文化)、道文化(包括名人与道、高士与道、奇物与道)。其分疏清晰、客观、可取。
朱亚非的文章《论明清帝王祭祀九疑山舜陵》指出明代12帝祭祀15次,清代11帝45次祭祀舜帝陵,以此表示继承皇位的正当性和正统性,同时表示对天下和谐社会的期盼,和宣传德治、仁义、孝道,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尹华君的文章《明清时期永州境内舜庙略考——以永州方志为中心》探讨了零陵舜庙、宁远舜庙、道州舜庙、东安舜庙、祁阳舜庙(虞帝庙、潇湘庙),统计永州7县共计26处记载,并简要论述了其祭祀活动。
郭辉东、吕芳文的文章《九嶷山舜帝陵的“正穴”究竟在哪里?》介绍了作者于1999年在九疑山舜帝陵正殿右侧发现“正穴”石刻的经过,认为此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确实是一块少见的风水宝地,而二字为何人何时所刻尚待进一步探究。
周九宜的文章《从出土文物看帝舜、苍梧、九疑》认为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地图证实舜葬九疑并建有陵庙,上博楚简《容成氏》、《子羔》证实了《尚书》等历史文献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传本,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证实楚地在战国时已形成对虞舜品德的崇敬,里耶秦简证实关于古苍梧地域的记载在湘南,九疑山古舜庙遗址考古发掘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
张泽槐的文章《舜帝南巡考辩——兼与索宝祥商榷》认为:索宝祥《舜迹三考》提出《史记》所载舜帝南巡为司马迁“杜撰”、“演绎”,文章从舜帝能否南巡、舜帝是否南巡、舜为何南巡、舜帝南巡遗事四方面,作了比较详密的考辩,加以反驳。
蒋波的文章《舜帝南巡与文化融合》认为舜帝德化三苗,对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产生了积极影响。
张江洪的文章《试论舜帝治理南方的策略》认为舜帝治理南方的策略有:(1)征伐与仁德并施;(2)巡守;(3)施仁政,行礼乐。
欧利生的文章《试论九疑山舜帝陵在历史文化认同中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证九疑山舜帝陵在历史文化中的认同,对其积极作用并未展开说明。
三
会议收到“舜文化”文化史和“舜文化”精神史研究主题的论文共计10篇。
朱汉民的文章《舜文化与湖湘文化建构》指出:舜文化在湖湘地区具有多元性的文化意义。舜作为天子,舜文化具有代表“政统”的政治文化意义;舜作为先圣,舜文化具有代表儒家“道统”的文化意义;舜作为一位艺术化、人性化的人,舜文化获得了“文统”的意义;舜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深厚社会基础的民间文化,与民间宗教融为一体,具有“神统”的文化意义。文章就此四个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期、勾画和推断。
王钧林的文章《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探讨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关联。认为: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首先有东夷人的活动,尔后成长出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虞舜是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市)的东夷之人,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人。文章着重探讨了“夷俗仁”、《舜典》“五教”、思孟学派、墨家学派、管子学派、三纲五常、“礼、义、廉、耻”诸问题。
周亚平、刘新荣的文章《虞舜文化:东方文化资本摇篮》从当代经济社会的角度,评价和审视东西方文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舜文化已经被东方文明国家的经济唤醒,标上各种文化资本的烙印,走向资本的舞台,为文化产业提供着新的发展机遇。认为:当文化成为经济的文化时,文化就被赋予了创造价值的使命。当经济是文化的经济时,经济就承接了厚积文化资本的社会责任。认为:东方文明根于炎黄、始于虞舜。“文化资本”理念应当成为开启虞舜文化研究的新钥匙。提出:将虞舜文化资源纳入湖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虞舜文化资本纳入湖湘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虞舜文化精神作为湖湘文学艺术创作动力之源;将虞舜文学艺术精品制作成古典文明为现代服务的精神大片;将虞舜文学艺术精品制作成陶冶心灵的动画片;将舜帝再现舞台,创作一台九嶷山实景文艺节目;行动起来,将舜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以上3篇论文都极为分量。周亚平、刘新荣先生的文章体现的对于虞舜文化的现时代的宏观展望,与朱汉民先生《舜文化与湖湘文化建构》虞舜文化在传统时代的宏观勾画,恰成一种古今对应、前后衔接。王钧林先生的文章中体现的主线条的宏观勾画,与朱汉民《舜文化与湖湘文化建构》具有相似的思路,只是一论湖湘,一论齐鲁,可谓蝉联骈接,双峰并秀。
“舜文化”精神史研究是一个持续的重点。
王田葵的文章《舜葬九疑与〈韶乐〉精神》认为:舜有《大韶》,《韶乐》是九疑山的天籁之音,体现了舜德的最高精神境界。《韶乐》的最高境界是“神人以和”,将德性之美、音乐之美、诗歌之美三者融合为一。从舜帝追求的“神人以和”到儒家的“天人合一”一元化思维模式,是中国思维方式和结构的集中体现。清华简《保训》所载舜求取“中道”,即历代圣贤所追求的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统”。“元道”是中国人的深层深度智慧,“元道”具备“以他平他”、“和而不同”、“审时度势”三个向度,对于21世纪的人类具有普适价值。文章透过对《韶乐》的讨论,重点对“道统”、“中道”、“元道”展开探讨。
陆魁宏、邓尧忠的文章《论舜德文化的当代思想价值》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舜德文化蕴含极为丰富。指出舜有大孝之德、有亲民之德,舜为民兴利、为民除害、为人民办实事、关心百姓的精神生活、关注民意,有勤政之德、有“禅而不传”之德、有助人为乐团结群众之德。
陈仲庚的文章《“允执厥中”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指出:“允执厥中”作为治国理念,就是要诚实守信地坚持天下之正道;作为治国方略,就是要以诚信的态度,广开言路、广纳贤才,实现政治清明,提高公信度;作为哲学理念,就是要“中和”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寻找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亦即适宜、适度的平衡点,以实现个人心境、社会需求、自然生态的三大平衡。指出:“允执厥中”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目的论,是“舜文化核心范畴”中的核心。
周甲辰的文章《舜葬九嶷与永州人的朴诚品性》指出:永州人率真深情,不随流俗;耿直方正,棱角分明;为人重德,以诚为本等品性均源自于舜。舜的朴诚品性在历代永州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换言之,永州地区在舜文化产生与传承中所处有重要位置。
吉成名的文章《论中国传统忠孝观》认为传统之孝在虞舜时期已开始形成,尧非常看重舜的孝行,经过考察以后,传与帝位。文章对传统之忠的起源,以及忠孝官在明清与民国间的变革,均有推论。
吕步震的文章《帝舜德孝,泽润华夏》将舜帝的为人、处世、理政、治天下的德孝之举,剖析为18个环节,分别加以评述。即:(1)舜王降世;(2)赐名重华;(3)投师务成;(4)以孝治家;(5)捕鱼雷泽;(6)寿丘制陶;(7)躬耕历山;(8)负夏都君;(9)五常之教;(10)尧王访贤;(11)重华娶妃;(12)佐尧辅政;(13)虞舜登基;(14)迁都蒲坂;(15)以德治国;(16)巡视天下;(17)禅让大禹;(18)德光普照。论述颇为直观、整齐。
雷建飞的文章《论舜帝崇拜与传统文化建构》认为:舜帝倡导的为人、持家、做官、治国均以道德为本,开创了中华道德文化之先河,被后人尊称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以道德为核心的舜文化坚持“德为先,重教化”,这一理念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四
会议收到“古史研究”主题论文5篇。
林小安的文章《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刍议》承接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的观点而加以继续讨论,将尧舜禹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同时也承接了史学界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的观点,认为所谓“三皇五帝”的历史多是后人附会敷衍的。认为各种“五帝”之说,是在战国时期“五行”说盛行以后,所有的事类都按“五”来归纳所致。炎帝、黄帝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人文始祖,也是为了时代所需,纯粹是人为编造的。认为“古史辨”学派随近代科学的传入中国而产生,破除了对封建时代所谓“正统”史学的迷信。
文章还着重讨论了古代不同族姓之间世通婚媾的现象,认为帝尧把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的传说是二者为姻族的反映。
文章提出舜从今济南历山一代长途巡视到今永州九嶷山,可以和太伯仲雍从陕西周原长途迁徙到今苏州地区的荆蛮之地联系对比,说明远古长途迁徙时有发生,不足为奇。
这些见解超出今人的知识、常识来考察上古,值得特别关注。实际上,上古民族的长途迁徙,还可举出姜姓由黄河上游迁徙到黄河下游、召公奭由关中迁徙至北方封燕等例证作为比较,而天子巡守的条件应当比民族迁徙更好。
张京华的文章《五帝名号表》认为疑古派对于尧舜禹史实的怀疑,往往出于对于古代文献的误读,和对古代文明制度的不解。文章试图从上古制度内部求证上古文明的真相。
蔡建军的文章《汉长沙国地图与九嶷湘江源舜文化遗产》认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地图,标注“帝舜”字样,是迄今考古发掘的最早的舜帝陵庙方位标识。对照现代地图,马王堆地形图之“帝舜”、“九香”、“七柱”标识与现代蓝山县香炉石附近的等高线形状极为相近。这是一个奇迹。
荆庚红的文章《从舜帝庙遗址看宋代及宋代以前祭祀舜帝的规制》指出,九嶷山玉琯岩舜帝庙遗址,年代上限到西汉,下限不晚于南宋,可证舜帝庙及祭祀舜帝的活动在玉琯岩延续了1600余年。文章重点对舜帝庙的祭祀规制作了论述。
雷运福的文章《浅谈尧舜禹禅让的本质和禅让的条件》认为尧舜禅让的条件就是:在没有建立联邦集团军队的前提下,宗主国的实力特别是其军队实力已不是最强大、不足以确保维护万国利益时,联邦帝位就实行非血亲对象授让,禅职的授让对象必须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最强大的酋邦国首领,使其成为酋邦集团帝位的继承人。
五
会议收到“家庭伦理、勤政廉政、和谐社会”主题论文9篇,均具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家庭伦理以及由齐家而治国的典范,就已有记载的史籍而言,几乎只在虞舜身上体现最为鲜明,所以尤其值得加以关注。
翟满桂、蔡自新的文章《舜文化是推动家庭延续、社会持续发展的磨合剂》认为:“舜文化”归结为一个“孝”字。“孝”奠定了子女与父母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五典”、“五品”、“五教”、“五常”的核心都为“孝”,由“孝”的家庭伦理关系规范扩展而来。
杨金砖的文章《道心惟微:虞舜在齐家治国中的廉政之道》认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是虞舜的治国方略,更是虞舜终其一生所坚守的道德准则。虞舜藉此而开创了中华道德文明的先河,同时也奠定了中华廉政文明的基础。文章从以民为本、关心百姓,重德尚能、公平公正,克勤克俭、赏罚分明,贤人为政、克己修身等四方面,对虞舜廉政思想的主要表现作了详细探讨。
潘雁飞的文章《论舜帝廉洁思想的现实意义》指出:舜帝个人的廉洁是其廉政的基石。其现实意义在于能启发我们:(1)廉洁从政要具备高度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2)廉洁从政要纯洁自我,从点滴抓起、勿以恶小而为之;(3)廉洁从政要注重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制度约束;(4)廉洁从政要像舜帝一样身体力行,勤政不辍,体察民生疾苦便可以长久护持一颗廉洁之心。
王瑞华、杨增和的文章《论舜帝廉政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舜帝政治权力运行中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德治与法治两种治理手段并用的动态平衡。这种伦理与政治合一模式,成为今后中国伦理政治的基础。舜帝寻找为民众谋利益的贤能之人,建立官员选拔的民主机制,使政治转移中公共权力不被滥用和私有化,也产生了民主政治的基因。
王克群、史书铄的文章《弘扬大舜勤政廉政美德》认同舜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源头、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的观点,认为勤政廉政、重谏纳言、选贤任能的大舜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勤政廉政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钱宗范、王银波的文章《舜帝南巡推行和谐文化的历史意义》指出:大舜南巡及其在南方宣传的文化,其实质是和谐文化。大舜是我国历史上创导和谐文化、推动社会和平稳定造福民生的始祖。
吕国康的文章《禹舜和谐关系的文化启示》认为楚简《容成氏》、《唐虞之道》与《史记》印证,可证“禅让制”为可信的史实。禅让制的推行,稳定的公天下政治大局的出现,带来了尧舜禹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大禹治水等诸多成功的重要原因。
欧阳维西的文章《弘扬舜帝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从舜帝精神到和谐社会的思辨》提出“舜帝精神”的内容应当包括:修身以诚为要,实现个人和善;齐家以孝为先,实现家庭和美;治国以德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平天下以仁为贵,实现国家和睦;视万物以和为规,实现神人和融,共五个方面。
张映华的文章《从君臣组合看鲧禹治水成败的必然性——兼论舜帝在大禹治水中的“总教头”作用》认为大禹法追舜帝,受到过虞舜的影响。
六
会议收到“舜文化”与旅游经济主题论文5篇、“文学、诗学、美术”主题论文3篇。
唐金培的文章《虞舜文化传承与九嶷山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互动》认为九嶷山旅游产业可以作为宁远乃至永州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严兴德的文章《九嶷山的思考》提出九疑山的战略定位应当是:九嶷山是世界的九疑山,九疑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九疑山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刘卫华的文章《舜葬九疑的人文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认为对于舜葬九疑人文资源的理解主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舜帝的“德圣”和“孝祖”地位,使九疑山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2)对舜帝的崇敬和对舜文化的弘扬,是历代伟人和诗人、方家的共同选择;(3)舜德精神感召日月,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提升宁远旅游文化价值。
杨海芳的文章《文旅融合视野下舜文化在宁远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出宁远文化旅游资源应当以舜文化为主线,大发展,大繁荣,让舜文化成为宁远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旗帜。
郑国茂的文章《九嶷山舜文化资源与教育朝圣的思考》认为舜帝身体力行创建的道德文化是永恒不变的教育主题,提出挖掘九嶷山独有的舜文化资源对于当代教育的独特作用。提出将九疑山旅游定位为“教育朝圣目的地”、“道德探源之旅”、“孝悌寻根之旅”,实际上是将“朝圣”主题与大中小学生的课外旅游捆绑为一,其教育意义与经济意义有待商榷。
刘戈、刘双全的文章《舜帝形象考析》认为,现代所见舜帝画像或雕塑造型,有的塑造成神祖,有的雕刻成帝王,有的描绘成布衣之人。或威严高傲,或勇猛刚烈,或平和谦让,或温文尔雅,造型各异,不免缺乏个性,丑陋平庸。文章从舜帝品德、体貌、服饰作了系统考辨。
吴同和的文章《“解愠阜财”与“内圣外王”——〈南风歌〉隐含密码浅探》认为:《南风歌》艺术再现了先民对温情南风的礼赞,折射了舜帝德孝仁义之操守的光芒,也表达了舜帝的美好心愿。
谢义瑛的文章《古诗证舜葬九疑》以诗证史,试图从古诗典故中,找到舜葬九疑的佐证。文章对屈原、蔡邕、温子升及唐宋以下诗文略加考辨。
此外,何海龙的文章《舜文化研究——新时期文化统战的范例》认为:近年来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湖南省九嶷山舜帝基金会通过舜文化研讨,吸引大批学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同时加强与各省的交流合作;又将祭祀舜帝发展成为全球华人省亲祭祖活动,使其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载体和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强大动力。认为这是湖南省在新时期的一种成功的统战范例。
何文是本次研讨会较为独特的一篇文章,是学者“自身工作的反观”,实际上也可视为是对大家自身舜文化研究和研究活动的组织工作的评价。
七
参会论文大致可以分类为8个子题,即:“舜葬九嶷”研究、“舜帝南巡”研究、“舜文化”文化史研究、“舜文化”精神史研究、“古史研究”、“家庭伦理、勤政廉政、和谐社会”研究、“舜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文学、诗学、美术”研究。
“舜文化”是一个交叉领域,不在学科体制之内,研究不易。本次研讨会成果众多,主题集中,讨论深入,具有阶段性、标志性的意义。个人认为,研讨会的成功,与诸多前辈学者、海内名家的撰文参与有关,前辈学者是舜文化研究中最可宝贵的力量。研讨会的成功也与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广西、湖南、台湾等多地学者的共同参与有关,与唐之享会长、谢玉堂会长,湘鲁两省首长的大力支持和亲自参与有关。此外,宁远县委书记严兴德、宁远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卫华、宁远县政协主席欧阳维西等一把手领导,都亲自撰文参会,也应特别载入史册。
研讨会出现了若干商榷、争鸣,这是学术繁荣的象征。曹定云先生的观点,一直是对舜“南巡”与“葬于江南九疑”表示质疑,郭永秉先生的观点也有质疑的含义,而刘彬徽先生的文章则是专门与曹定云先生进行商榷的。张泽槐先生的文章,也与索宝祥的观点进行商榷。林小安先生相信虞舜南巡,与曹先生的观点编有不同。林先生是史学前辈,与张京华的着眼点不约而同均侧面涉及到“古史辨派”,不啻也有就正、商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