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与本土中国学的构建

2013-04-07罗中枢

关键词:学科文化研究

罗中枢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近年来,有学者在对国学和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分析中国和平崛起及其软实力明显不足的现状,明确提出了构建本土“中国学”(Chinese Studies)的构想:“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探寻、把握和提炼,进而向世界展示一种新的中国视野、中国形象,总结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经验,构建一种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学’理论体系,使中国学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摆脱西方理论的价值评判和负面影响,以开放的心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学术精神与西方学界展开平等的对话。”①何一民:《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如此远见卓识的构想,反映出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及对塑造21世纪中国新形象、推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热切渴望。

一、文化反思与中国百年国学发展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不断在进行文化反思,不断在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其历程十分艰难,颇多歧路。林则徐、魏源都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他们在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西方的军事打击和文化冲击,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然而,中国却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的军事打击和武装侵略下节节败退,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的文化反思则一直纠缠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之中,沿着激进与保守两条路线延伸。激进者延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路,主张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全面接受西方的工业文明,以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发展到反传统的全盘西化论。这样的反思虽有觉醒,却缺乏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创建。而保守者则多持审慎和本位态度,在思想的深层结构上固执“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主张“倡明旧学,融化新知”。这样的反思虽未丢根,却多遭摒弃,其维系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合理内核往往也一同被摒弃了。费孝通先生说得好:“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②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自己的文化以达到自知之明,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的位置,进而在与其他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沟通、融合中形成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文化,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中华文明就难言崛起。

文化自觉是与文化自信和自强紧密相联的。百余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外力的强大压力下,具有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和文化紧迫感,因而在反思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小学生的心态来学习外来文化,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深入梳理、发掘和和创建。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维方式的引领下,往往重视“师夷”,而缺少创新和自强精神。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对中国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如果只是跟在西方文化后面亦步亦趋,那就难以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就谈不上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从而也就失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动力。钱穆先生就曾非常深刻地指出,中国的现代化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是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的精神断丧或斩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既吸收融合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第一问题若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将根本不存在;第二问题若不解决,则中国国家民族虽丰收在而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失其存在了。”①钱穆:《东西接触与中国文化之新趋向》,《思想与时代》1944年第32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有物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深刻觉醒。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日渐增强,中国急需向国际社会传达自身的真实形象,国际社会也急需不断了解和修正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以及中国当代社会的认知。以儒学为主体的当代国学的兴起,集中反映了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但是,目前相关学者所提出的国学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多有不足:一是以传统文化为主,未能包括近代以来的新文化,尤其是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过程中所创造的新文化;二是难以涵盖藏学、蒙学、满学以及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三是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沟通和互动,尤其是忽视了以现当代中国为解读对象的海外中国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中国学术的影响。面对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巨大挑战,需要再次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反省,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行中国文化体系的创建,需要提炼、囊括和综合一系列能够体现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特质的学科成果构建中国本土中国学。

二、基于文化自觉的当代本土中国学构建

构建中国本土中国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已经就本土中国学的体系、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 “中国本土‘中国学’应当以探索和总结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为主旨,不仅要从中国来研究中国,而且也应当从世界来研究中国,不仅要分门别类对中国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需要从整体上对中国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中国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②何一民:《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明最新成果,创造一门现代水平、系统综合的中国学。中国学的内在灵魂是综合创新论,因而它是传统诸子学、汉学、宋学、朴学、国学的现代新综合,是考据之学、义理之学、辞章之学的现代新综合,是中国文化古典、历史资料、考古发现的现代新综合,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研究的现代新综合。”③王东:《我的六个理论观点与中国学》,《北京日报》2004年3月8日。

—— “要让西方了解中国,首要的任务是中国人自己要了解自己。这就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个知识体系不是自说自话。任何知识体系必须是能够与其他知识体系沟通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确立能够和西方沟通的中国学,这就要求中国学者抛弃很多现存西方的概念和理论,返回原点,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重新观察中国现象,在此基础上再概念化和理论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有和西方交流的平台与语言。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或者中国的知识体系。”①郑永年语,见湘君:《中国学研究任重道远》,《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11日。

—— “任何一种中国学的研究毫无疑问都具有为研究者所在国服务的性质,不过它毕竟是在外国学者与中国乃至中国学者之间发生的,应该通过‘与现代中国进行学术对话为主要研究方法’来克服其局限。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仅仅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两个方面考虑问题,还必须将其置于世界范围之内,在多元因素中确定其研究的意义。……当代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政治研究,从‘横向’来说,应该放弃以西方或以美国为标准的研究方式,而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研究方式;从‘纵向’来说,则需要历史的视野,即将现代中国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加以研究。”②张志伟:《世界性视野中的“中国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从总体上说,中国本土中国学是以中国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它以探索和总结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为主旨,主要研究中国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特点并服务于当今和未来中国的发展。在现阶段,中国学的研究重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即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中国学虽然与中国哲学、历史学、文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涉及当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更不是中国历史研究和中国现实研究的简单叠加。中国本土中国学的构建应当在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突出世界视野和综合创新,并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当前,尤其需要打破学科界限,促使不同学科的有效整合和互补,构建有本土中国学核心内容与本质属性的学科体系。

中国本土中国学应当建立在中国“国学”和海外“中国学”两大基石之上,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全面展示中国视野、中国模式和中国形象。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囊括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思想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源泉和精粹。海外中国学即海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研究的统称。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海外中国学正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其学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学术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目前,海外中国学学科虽然构成不同,所属各异,但均已建立了主体多元、涉猎广泛的学科门类,包括作为中国学分支的中国哲学、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外交学、法学、医学,以及艺术史、科学史、建筑史,等等。毋庸置疑,这些学科均是集中体现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特质的学科,可以作为构建中国本土中国学的参照系。目前国内有关海外中国学的研究,主要是一种比较视角的学术史研究,不仅难以纠正海外中国学的一些谬误之处,更有一些人接受了带有价值偏向的分析框架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本土中国学当义不容辞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本土中国学应从中华文明复兴,重树大国形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构建学科体系、深化理论研究、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合作交流等工作,在提升中国软实力、塑造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增进海外人士对中国的了解、改善中国在世界上的舆论环境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国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思路与发展路径

目前,美国共有72所高等院校开设有“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专业,其中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实力雄厚的著名大学,可以授予从学士到博士不等的学位。所开设的课程包括美国文明、宗教、教育、家庭、社区、土著居民研究等,呈现出多学科渗透的特点。①何一民:《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中国的“985”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积淀深厚,科研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生源质量优秀,对外交流活跃,近年来文化学术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为中国学的创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的需要,“985”高校应抓住时机,与时俱进,借鉴美国等国家著名大学的经验,创办中国学中心,占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国学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

(一)构建中国本土的中国学学科体系

海外中国学本质上是“外国学”。“其问题意识、研究思路乃至方法常常跟它本国的学术脉络、政治背景、观察立场密切相关”,②葛兆光、盛韵:《海外中国学本质上是“外国学”》,《文汇报》2008年10月5日。在观念预设、价值认知等方面难以做到客观公允。本土中国学要根植于中国,但其精神当超越中国之上,深入探寻和凝炼中华文明的内涵、特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和特色,总结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经验,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美丽中国的新形象,构建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学知识和理论体系。为此,急需编写《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之路》、《中国文化形成与演变之路》、《现代中国建国之路》、《当代中国建设之路》等精品教材,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写《中国学概论》,从而初步构建“中国本土中国学”的学科体系。

(二)深入开展以中国为整体对象的综合研究

中国重点高校与近现代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深刻感知现当代中国巨大变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力量全方位参与、推动着国家的发展。中国学中心将整合学科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团队,着力形成一系列特征鲜明、实力雄厚和成果丰硕的学科研究群。尤其要充分利用研究者身处中国、了解国情的优势,以宽广胸怀积极吸取中国国学、海外中国学的学术积淀与精华而不断升华,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潮流之中,以国际化的视野认识和反思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和现实依据。

(三)培养中国学人才

中国学中心将设置中国学专业,聘请部分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承担主干课程的教学,相当数量的课程则可由相关学院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兼任,亦可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课程方面,以中国文明的发展为主线,除开设中国学理论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外,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四川大学已经将中国学专业列入留学生招生专业。中国学中心将在吸收借鉴美国学学科设置、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学学科设置、教材编排、师资配备、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开设汉语概论、中国概况、中华文明发展源流、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人文经典阅读、中国人文地理、东方管理智慧、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中国当代经济改革、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等课程,构建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学学科专业体系和在中国本土培育海外“三通”(横通、纵通和融会贯通)型中国学人才。

(四)加强与海外中国学和国别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

中国学中心将加强与海外大学、研究机构、基金会尤其是中国学研究中心的交流合作,通过学者互访、互派教师、合作科研、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学生等多种方式,与海外中国学的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展开学术交流与对话,介绍中国学知识,为世界展示客观真实、内涵丰满、和平发展的中国国际新形象。同时积极研究海外国别学尤其是美国学的发展规律,以“迂回—回归”的方式从海外国别学的发展构建中吸取经验,探索本土中国学构建和发展的规律。

(五)加强与海外孔子学院的衔接

中国学中心将加强与国家汉办的联系,积极吸纳孔子学院中有志于继续深入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宣传中国的优秀学生进入中心学习,系统地引导海外学生了解中国,熟悉现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和民族等发展的最新成果,亲身感受和理性认知现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仰、发展思想、道路和制度,既促进孔子学院的深度发展,又为中国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沛的海外生源,努力培养既具有较深厚的中国情结和文化修养、又了解当代中国国情的专门人才。中心还将通过校友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海外中国学学生的联系,以合乎国际惯例和认知的方式增强他们对中国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之能够对中国进行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海外解读,成为介绍和塑造中国国际新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学科文化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