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探究——以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为例
2013-04-07李慧,易程
李 慧,易 程
(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1127)
引 言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用户获取信息的来源、途径和方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高校图书馆正面临各种文献载体和传播方式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导致入馆率下降,多媒体阅览室使用率降低。一些人甚至质疑图书馆的未来。1977年,H.Falk在讨论未来电子系统时指出:图书馆将逐渐消亡,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1978年,美国学者兰卡斯特在《情报检索系统》第二版结论中指出:“我们正在迅速地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社会”,“图书馆主要是处理机读文献资源,读者几乎没有必要再去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已无足轻重,甚至消失”[1]。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用户到馆率,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在社会信息变革中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人关注热点。本文研究如何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一 信息共享空间概述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又称为学习共享空间,在台湾地区称为资讯空间、资讯市集,在香港地区称为资讯廊、资讯坊等。它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开放存取一站无缝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融合了内容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以及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支持下,培育高校师生用户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2]。最早出现的信息共享空间是1992年美国衣阿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建立的信息走廊(Information Arcade),它是由图书馆、学校和学校信息技术办公室(OIT)三方合作经过两年精心筹划建立的一项新的图书馆设施和服务环境。经过20多年发展,国外很多大学图书馆构建了信息共享空间。我国有关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起步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一些专家学者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介绍给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后,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界普遍关注。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如中科院国家科技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是国内最早开放的信息共享空间,于2006年12月开放。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还被列入2006和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二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特征及构建的必要性
(一)信息共享空间特征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其出现使得高校图书馆回到高校信息中心成为可能,主要在于IC具有以往图书馆所不具备的特征和优势:
1.多元性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整合了传统图书馆的流通阅览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多样化知识化信息服务。
2.集成性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在一个平台上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竭力为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
3.灵活性
信息共享空间打破了原有图书馆功能分区,为师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科研空间,如个人研修室与喧闹区分离,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空间并存等。
4.更具有弹性
信息共享空间资源配置强调与师生需求相匹配,根据不同师生需求,信息共享空间所提供的服务、技术和资源环境可以有所变化,以增强其利用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3]。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必要性
1.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师生信息需求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图书馆服务终极目标就是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及学术交流中心,其生存意义在于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需求。但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处辅助地位。信息共享空间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切,其将为高校师生提供一种新型动态服务模式,整合高校图书馆各部门资源、服务,变分散被动服务为整合式主动服务,即“一站式”集中服务模式。“一站式”集中服务模式是信息共享空间的灵魂,它不但为师生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也能极大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广大师生信息需求。在信息共享空间里有师生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当用户需要查询传统纸质文献资源时,有常用工具书和部分专业教学参考书;当师生需要网上聊天、在线学习时,有相应的网络学习区可以应用;当学生需要完成集体作业、论文写作或者教师需要备课时,有研修室可以预约使用;当师生需要集体活动时,有多功能教室等。师生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可以轻松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服务。
2.能够创新师生用户信息素质培养模式
现在大多数高校对师生信息素质培养主要通过在高校图书馆开设专业检索课程,以及由图书馆编制用户指南、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然而,这种培训方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摆脱不了以传授为主的被动培养模式。信息共享空间为促进师生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创新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新形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3.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OCLC关于高校学生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认知状况的研究报告表明,89%的大学生在查找信息的时候,首先使用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只有2%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网站[4]。信息共享空间实现了服务理念上质的飞跃,信息共享空间是用户需求催生的产物,过去的图书馆服务是被动、分散型服务,信息共享空间将其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高校师生在学习、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以体验“无缝式”服务,享用高校图书馆各种资源。信息共享空间所提供的“一站式”、“无缝式”服务方式因其迎合信息时代学习、教学、科研新需求,从而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新亮点。同时,信息共享空间新的服务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增强了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5]。
三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要素分析——以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IC为例
海口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公共)管理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图书馆馆舍面积4万余平方米,一至七层依次设置信息共享空间、网络服务与教育培训区、报刊阅览区,普通图书阅览区、RFID体验区、中式/欧式大书房、工具书、教学参考书、过刊等阅览区。现有藏书170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2000余种,电子期刊9000余种,有丰富的视听资料和网络数据库及电子资源等,其图书馆服务是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界的一面旗帜,连续7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单位。但近年来该图书馆服务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到馆率和借阅率下降。图书馆利用海口经济学院主体搬迁到桂林洋校区建立新图书馆的机会,在图书馆一楼构建了海南省第一个高校图书馆IC,并于2012年1月18日正式开放,。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整体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设想是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按照学科组织分类,将印刷型学科馆藏资源,因特网接入服务,无线上网,学科馆员现场咨询和服务,各种专业软件以及用户素质培养课程等服务功能集中在图书馆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师生可以面对面交流、讨论,就某个问题进行小范围研讨,从而帮助学生开展基于资源和协作式研究的学习,实现图书馆物理空间、人员资源以及信息资源在一个区域内的全面整合。
(一)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指导原则
基于服务高校师生用户这一指导思想,信息共享空间开展服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以满足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为前提;2.以为高校师生提供便利为原则;3.以让高校师生满意为目标。
要想争取师生再回到图书馆,让高校图书馆重新成为信息中心,就要提高师生对服务的满意度,千方百计满足师生需求,真正落实“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理念。“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绝对不能只是一句恭维话,它要成为推动高校图书馆开展工作,实施服务的动力[6]。
(二)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要素分析
IC构成包括3个方面:空间、资源及服务。考虑到管理是保障三要素正常运转的机制,也将其纳入构成要素之中。
1.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资源是服务的基础,没有空间的服务无从谈起。信息共享空间包括:实体(物理)空间、虚拟(数字)空间。
(1)物理空间
对于物理层的设置,图书馆结合本校实际,构建了最优化信息共享空间,包括以下几个功能组成部分:参考咨询台、研修室、语音学习室、安静学习区、培训室、网络学习区、小型会议室、休闲区等。
参考咨询台:主要提供导读功能、参考咨询服务和技术帮助,为师生介绍信息共享空间各功能空间作用,引导师生了解信息共享空间特点,宣传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研修室:小组团队共同讨论作业、主题内容的地方。
安静学习区:为满足师生需要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而设置。
培训区:在该区域内对教师、学生用户进行信息素养和课程培训,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开展一些社团活动以及班级主题活动,如模拟法庭、模拟招聘等,也可以通过预订用于教师课堂教学。
休闲区:是放松和休息的地方,环境优雅。用户可以在学习研究之余在该空间内放松休息、聊天、看报等。
(2)虚拟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的虚拟空间包括专业数据库资源、学科资源导航、教学与学习帮助参考资源等。软件资源包括获取信息资源必需的一些软件、多媒体播放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图形扫描与处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如数学建模方面软件、数理统计方面等专业软件。
2.服务
(1)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的实质就是服务的集成、整合,在信息共享空间里,师生可以充分自由使用信息共享空间配备的计算机、各种学习软件、信息资源等,师生只需要通过一个平台,即可实现信息获取、自我学习、信息咨询、交流讨论、学习研究整个过程,既节省师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提高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也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2)主动服务
“读者第一、用户至上”是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宗旨,从师生角度出发主动提供快捷完备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目标。
(3)资源
资源是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源泉。信息共享空间资源体系主要包括软硬件资源及有关设施、人力资源等。
有关纸质资源,我们精选了学校重点专业学科部分图书,包括数学建模、大学英语口语方面图书和一部分工具书等。软硬件资源包括电脑软件资源和硬件设备等。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信息共享空间有效运行的关键,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全部由参考咨询和技术部人员负责值班。
(4)管理
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及服务测评管理。组织管理担负维持信息共享空间正常运行的日常事务;资源管理包括对物理资源、数字资源等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共享空间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需要有相应配套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才是最终目的,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改善其服务水平[5]。
结 语
通过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开放效果来看,信息共享空间有很多优点,到馆率、利用率都有所上升,但实施起来却不简单。信息共享空间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例如物理空间资源集成、空间整合;人力资源集成包括参考咨询专家、计算机专家的安排;业务流程和功能整合,如何使用最优化等问题。信息共享空间为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它重新定义了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角色和地位,增强了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1]周博.试论21世纪传统图书馆不会消失[J].宿州学院学报,2006(26).
[2]陈传夫.图书馆学研究进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阳国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4]OCLC.Colleg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A Report to the OCLC Membership[EB/OL].http://www.oclc.org/reports/perceptionscollege.htm,2007 -10 -10.
[5]李梅.图书馆2.0视角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马冬冬.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型的构建及其实施方案设计[M].天津.天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