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和社会心理功能视域中的团契存在
2013-04-07张秀敏杨莉萍
张秀敏,杨莉萍
(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2.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
人不能离群索居, 个体无不希望能够和别人融洽共处。 在基督教中,“团契”是基督徒的“必修课”,“团契”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通过对“团契”进行语义学分析,进而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探究其心理功能,以期为“团契”为“什么”存在寻找心理学上的根据。
一、对“团契”的语义学分析
“团契” 一词在维基百科全书中是指 “伙伴关系”,源自圣经的“相交”(希腊文:Koinonia;英文:fellowship)一词,现在常用作基督教(新教)特定聚会的名称。 广义的团契也可指教会和其它形式的基督徒聚会。 《基督教词典》中将“团契”定义为基督教新教教徒的组织形式之一,用来指教徒间的团结、友爱与分享[1]。 中文的“团契”是在20 世纪初由燕京神学院向全国征求“Fellowship”的众多中文译名中挑选而出。 学者们对团契有多种解释。 例如,单信认为,团契是一群基督徒在一起定期或不定期聚集,彼此勉励实践耶稣的教训,同心合意、心灵诚实地献上敬拜和赞美[2];陈红则认为,团契有两个意思:一是基督徒一同分享上帝在基督徒里面的生命; 二是基督徒环绕追随耶稣基督这一共同兴趣爱神及彼此相爱[3];陈志华提出团契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相交、联谊、互助和搭配[4];王从友认为,“团契”作为名词是指对参与其中的信徒互爱互助之行为的概括, 作为动词是指激励其中的信徒彼此勉励,互相扶持[5]。 吸收以上对于“团契”的不同理解,我们认为,既然“团契”是在众多中文翻译中挑选出来的最合适的表达,对“团”和“契”的语义学分析有助于理解“团契”的内涵。
(一)“团契”中的“团”字
根据《古代汉语辞海》的解释[6],“团”字可以作为动词、名词、形容词、量词分别使用。
作为动词,“团”有以下几种含义:(1)把东西揉弄成圆球形,如团掿。 (2)围绕,如团团转。 (3)聚集、集合。 如唐·张说《东都酺宴》诗:“争驰群乌散,斗伎百花团。 ”(4)估量、猜度。 如北宋·晁端礼《少年游》词:“眉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团? ”(5)分不开,聚合在一起。 如宋·石孝友的《南歌子》中“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 ”(6)调理、解决。 如团弄,《水浒传》第十四回:“这件事如何团弄?便是保正与刘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 ”
作为名词,对“团”有5 种解释:(1)泛指球形或圆形的物品。 如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2)工作或活动的集体。如剧团、团行(宋代行会组织)。 (3)军队编制单位。 《新唐书·兵志》:“士以三百人为团,有校尉。 ”(4)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团练,亦指地方上人民自行组织训练的武装。 如张居正《陈六事疏》:“至于目前自守之策,真要于选择边吏,团练乡兵。 ”
“团”作为形容词的含义为“圆”。《说文》:“团,圆也。 ”《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南宋·杨万里《三山荔枝》诗:“甘露落来鸡子大,晓风冻作水晶团”。
最后,“团”作为量词,表示结成一团的东西。 陆游《岁暮》诗:“噉饭着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
在上述“团”的13 种含义中,若作为动词使用,“团”的“聚集”、“集合”之义更贴近“团契”中“团”的涵义。而作为名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适合作为对“团契”中“团”字的解释。
(二)“团契”中的“契”字
根据《古代汉语辞海》的解释[7],与“团”字相比,“契”只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 “契”作为名词有4种含义:(1)契约。 古代的契,刻字之后分为两半,双方各存一半以作凭证。如《汉书·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匿石室,藏之宗庙。”(2)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的文字。清·孙治让有《契文举例》。(3)刻龟甲用的凿子,泛指雕凿用具。 如《周礼》:“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 ”(4)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楔子,通“楔”。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以批契继腰曳之。 ”(5)人名。 传说中商朝的始祖,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荀子·成相》:“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6)感情志趣投合的朋友。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7)友谊,情义。 如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昔人最重契义”。
作为动词,“契”有2 种含义:(1)用刀刻。 如《吕氏春秋·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遂契其舟。”(2)相投、投合。 如《晋书·幕容垂载记》:“自古君臣冥契之重,岂直此耶?”
在“契”的名词用法中,“契约”、“朋友”、“友谊”的含义更适合作为“团契”中“契”的解释。 动词用法中,“投合”、“相投”与“团契”的“契”的内涵接近。
(三)“团契”的两种含义
基于以上分析,“团契” 兼有名词和动词双重词性。作为名词,团契是指由一些有相同志趣和目标的基督徒构成的人群或团体,他们从事唱诗、祈祷、查经、专题讲道、见证分享、专题研讨,以及形式更为活泼的圣乐欣赏、圣经知识竞赛,或外出参观、郊游、野餐、开展社会服务等基督教活动;作为动词,团契则是指某个基督徒群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信仰追求中的经验、教训,同心合意地敬拜和赞美上帝。
无论作为基督徒群体还是作为基督教活动,“团契”都同时具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心理功能,具体表现为团契对基督徒个人和基督徒群体及外在社会所能产生的心理影响及其过程, 包括个体心理功能和社会心理功能两个层面。
二、团契的个体心理功能
团契的个体心理功能是指团契对基督徒个人的心理影响。 具体包括:
(一)希望寄托功能
当一个人选择信仰基督教时, 那么他认为生时有上帝的庇护,死后进天堂有来世,将其希望寄托于上帝。 团契生活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教会生活,对基督徒的心理成长来讲,希望寄托的功能在团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 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新约·希伯来书》),圣经中表达出团契存在的意义。 各种不同的团契的建立是在信徒的共性中找到个性, 在个性中找到共性,进而增进信徒之间的交通和合一,促进信徒之间参照圣经而产生多向互动,使信徒人人得牧养、人人能委身、人人在侍奉。 在这个过程中,信徒的希望在寄托之后得以不断维持从而更加强化团契的希望寄托功能。
基督徒的希望感在团契中不断被强化, 这是团契所特有的, 也是基督徒信仰道路上成长的重要资源。 在团契中,信徒的信仰历程各不相同,他们对教义和信仰本身的理解参差不齐,因此,团契成员必定会不断地接触团契中信仰虔诚度较高的其他信徒。在团契活动过程中,信徒彼此支持,时常会彼此分享各自取得的进步,当慕道友加入时,信徒们经常会自发地提供见证, 每一个信徒都由衷地相信他们能在团契中获益。 在团契中获得的希望感要比信徒独自一人信仰时更加强烈些。
因此,团契不断维持和强化了基督徒的希望感,这不仅能让基督徒坚持信仰, 而且团契其他方面的心理功能也因此得以有效发挥。而且,基督徒对自己的信仰充满信心这本身就具有希望寄托功能。 信念治疗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让来访者建立希望和信心来进行治疗[8]。 这种积极的希望的结果是具有意义的, 信仰基督教本身体现出基督徒拥有一种以“神”为中心的信念,无论基督徒是否存在心理困扰,或是需要心理治疗,他们拥有的信念所发挥的作用类似于信念治疗法。
(二)压力缓解功能
基督教具有心理疏导的功能。 基督教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承受心理重压的人们起到抚慰的作用, 而团契以其独有的方式将这种压力缓解功能展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
1.正性情感体验
“正性情感体验”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有较多运用,用来修复来访者既往经历中的创伤性影响[9]。 在此需要澄清的是,团契具有正性情感体验功能,并非表示团契等同心理治疗, 也不代表团契中的基督徒需要心理治疗。 “正性情感体验”在此具有更宽泛的涵义。正性情感体验功能的发挥不仅限于治疗团体,对非治疗团体同样有效, 而且团契具备实现正性情感体验功能的两个基本条件:
首先,足够的安全性和支持性。基督徒在其生活中可能会因信仰基督教而常常感到别人对自己充满误解,感到委屈。而团契为基督徒提供了安全接纳的氛围, 基督徒体验到团契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支持性,这样才能使他们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产生正性情感体验的首要条件。
其次,充足地投入和真诚地互动。随着团契中基督徒间关系的增进, 大多数基督徒会把自己生活中与别人“习惯化”的情感关系模式带入到团契中来,在团契中表现出无助、依赖、逃避、敏感、自责等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此时,团契成员以共同信仰为纽带彼此提供情感支持。 他们以基督教义为据彼此更深入、更真诚地互动。他们不仅真诚地体验其他基督徒的体验,而且自我反省这种体验。这种反省和自我反省的回路使得基督徒们相互鼓励, 进而获得正性的情感体验,如感激、希望、敬佩、喜悦、宁静等。
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会希望活出基督徒的人生,这就需要他们作出改变。 团契生活是基督徒的一种情感性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团契中基督徒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当基督徒在团契中新的行为和情绪体验得到积极地回应时, 这种行为和情绪体验会得到不断强化。 这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很微妙,往往非常深刻。
2.情绪宣泄
宣泄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清除”,情绪宣泄在团契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督徒无不期望涤静由压力而产生的怒气、仇恨、抱怨等负面情绪。 在团契中获益大的基督徒普遍重视情绪宣泄。 情绪宣泄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以缓解基督徒的压力。首先,基督徒通过语言倾诉,坦诚地说出困扰自己的事,而不是压抑下来;其次,基督徒进行情感交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再次,基督徒反思个人的情绪,且这种反思能力在团契中得到增强;最后,基督徒在团契中学到应对压力的情绪管理技巧。
进一步而言, 这种情绪宣泄是在团契的人际互动中完成的, 基督徒若仅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发泄情绪,那么他得到的益处远远小于在团契中所获得的。有研究表明,一旦团体形成了支持性的联盟,情绪宣泄会更有用[10]。 与那些处在互不关心、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的人们的情绪宣泄相比, 团契中形成的牢固的、 支持性的联盟使基督徒的情绪宣泄更具有积极意义, 基督徒审视自己和教友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在团契中彼此建立亲近的联盟, 他们愿意表露彼此的负面情绪,这是团契情绪宣泄功能的重要体现。
(三)心理认同功能
认同 (identification) 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过程。1917 年前弗洛伊德将认同理解为一种心理上把自己放到其他人位置上的思维, 是潜意识中对其他人的模仿。之后他又提出认同和模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同化(assimilation)[11]。 在弗洛伊德看来,认同的重要性在于, 个体努力模仿被视作模范的人来塑造一个人的自我。Hendrick 提出,认同是一个持续改变的过程, 认同的基本过程是和学习紧密联系的[11]。 由此可以看出,认同既不是单纯的模仿,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对团契中的基督徒而言,并非发自内心的刻意模仿是不被神悦纳的, 而仅仅通过学习也未必就能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在团契中,心理认同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层面:
1.对其他信徒的心理认同
一项关于团体治疗的研究表明, 来访者通过观察具有类似困扰的成员的治疗而获益是很常见的,这种现象称为替代治疗[12]。 虽然团契不同于治疗团体,但同样在团契中,这种替代治疗的方式也有所体现, 信徒在其他基督徒身上观察到如何有效地处理一个共有问题的普遍策略, 并应用到自己信仰生活中的不同情境中去,从而获益。 比如,基督徒在信仰道路上可能会碰到周围人(尤其是家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反对,当遇到这种类似的困扰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想到团契中其他信徒在同样的情形下的应对方式。 由于团契具有包容性,信徒也会习得这种特质。如果信徒在团契中愿意暴露并接纳自己在信仰过程中的局限, 那么其他信徒也较容易学着接受自己的缺陷, 且通常在团契内会寻找较为虔诚的信徒作为认同的对象。 因此, 团契能提供一个观察学习的机会, 让信徒从观察相似困扰的人在团契中的成长而有所心得。 这种现象在团契中极为普遍。
2.对上帝的心理认同
在团契中, 最终都是围绕如何活出基督徒人格而展开工作的,而基督徒人格的最高榜样就是上帝,如《圣经》所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 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 ”(《新约·哥林多前书》)因此,基督徒团契创设的是一种目标认同的氛围,无论何种性质的团契,其共同的主题都是围绕崇敬上帝的, 也就是说人格化的上帝正是他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比如圣经中对“爱”的诠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基督徒将其视为上帝对世人的劝告,是上帝人格化的体现, 并以此作为自我认同的人生理想。
三、团契的社会心理功能
社会建构论认为:“人是关系的存在”,人的行为具有关系的性质,是“关系的”行为[13]。 在社会特定的关系模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如“子女”、“父母”、“义工”等,每一种角色都与其他角色构成多种关系, 个体的行为是由他的社会身份及与相应的对象关系决定的。 因此,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旁观者”,而是融于世界万物之中的有“灵明”的聚焦点,世界因为有了人的“灵明”照亮,才成为有意义的世界。可以说,社会建构论的关系取向一方面认为人是由关系构成的,另一方面认为人又是关系的建构者。社会建构论的这种观点超越了主客思维的观点。 它以建构本体取代物质或精神本体,以“关系的人”取代“本质的人”[14]。
依据社会建构论的思想, 基督徒作为个体的人也是生活在关系当中,他们除了承担“父母”、“儿女”等基本社会角色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角色,即“基督徒”,该角色是被社会“成就”的,因为“描述一个事实是‘真的’,需要其他人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15]对基督徒而言,这个“他人”代表着“上帝”。 也就是说,基督徒只有用上帝所认同(共识)的方式来表达自我才能被理解。进一步而言,基督徒一般是依据圣经来理解什么是上帝所认同(共识)的方式,这个过程正是建构的过程。
基督徒在与他人发生互动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角色, 其中充满了基督徒个体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互动过程。我们认为,对团契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探讨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基督徒个体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功能; 二是基督徒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功能。因此,团契的社会心理功能是指团契对基督徒群体和团体之外社会所能产生的心理影响。具体而言,团契对基督徒群体产生的是心理凝聚功能, 团契对团体外产生的是社会服务功能。
(一)心理凝聚功能
从广义上讲, 团契的心理凝聚力是团契对其信徒的吸引力,信徒在团契中有归属感且重视团契。反过来信徒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且被其他信徒无条件地接纳与支持。 我们对此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心理凝聚功能的运行机制
首先, 基督徒群体的稳定性是心理凝聚功能发挥的首要条件。 虽然,在团契中会有人中途退出,一些新信徒和慕道友会加入,但一般而言,团契的成员相对稳定,因此团契通常会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心理凝聚力的提升正是在这一状态下得以实现。
其次, 基督徒群体在自我接纳和被基督的接纳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团契中,这两种接纳是密切相关的,不仅前者基于后者,而且只有基督徒自我接纳之后才能感受到基督对自己的接纳。 在基督徒中有一种说法叫“接纳自己的软弱”,这意味着信徒在团契中要接纳自己是不完全和有欠缺的人; 接纳自己是基督徒,是蒙神恩的人;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肢体,所有的肢体要一同配搭。
再次, 基督徒群体彼此的接纳是心理凝聚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实,凝聚力与高度的亲密感、冒险性、共情性倾听及反馈密切相关[16]。 毕竟,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不相关的“他者”是没有关心、理解信徒的义务的。 信徒在团契中因共同的信仰而形成了坚固的联系, 并获得一种不同于其他日常生活的重要体验(接纳),进而让团契充满凝聚力。
2.心理凝聚功能的具体表现
首先, 基督徒群体参加团契的频率是心理凝聚力发挥的直接反映。 信徒持续参加团契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信徒被团契吸引,他们继续参与团契的可能性就越高。有对交友团体的研究发现,低凝聚力与团体最终的脱落率显著相关[17]。 这些脱落者不觉得在团体中有归属感,且大多觉得被拒绝、攻击及排斥而退出。由此可以看出,信徒的持续参与展现了团契的高凝聚力。
其次, 心理凝聚功能的重要表现是团契中基督徒群体遵守共同设置的契约。 契约对团契成员行为发挥评价和导向等的作用, 它是对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约束。契约的规定一方面以《圣经》为准,如基督教十戒;另一方面,不同的团契也会根据各自的特色自行对其成员有所要求,且一般参照《圣经》。 比如,在某姊妹团契中就有关于和异性交往的约定:“我们要保守我们的心,也要留意我们与异性的关系”。
再次, 基督徒群体对成员的利他行为是心理凝聚力的显著体现。 团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基督徒之间相互获益, 基督徒在接受帮助和提供帮助之间灵活地转变角色, 他们在这种彼此的利他行为中共同领悟、分享类似的困惑。基督徒不仅从接受帮助中受惠, 也从给予的行为本身中体验到心理凝聚的力量。
最后,基督徒群体将团契作为自我的一部分。这是心理凝聚功能的根本体现。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我们所参与的团体和社会关系会成为我们自我的一部分[18]。 信徒若对团契产生依恋,他们首先会考虑我是令人满意的团契成员吗?研究表明,团体对个体越重要,个体越遵从团体的价值观,个体就越倾向于同意团体的评判[19]。 信徒越被团契所吸引,就越尊重团契的评判, 也会较注意团契对信徒个体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会驱使信徒矫正自身与群体之间的不协调状态。
(二)社会服务功能
1.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理论预设
一般而言, 人们普遍接受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无声的语言,其影响作用是不知不觉发挥的。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理论考察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 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20]。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建构论一样,都强调“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都处于关系的互动之中,当身处一定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地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又重视作为个体的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团契在团体外发生的社会服务功能缘于团契成员个体及个体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进而在社会生态系统单子间产生相互影响。比如,《圣经》中有多处提及“行善”:“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可见,基督徒的个体行善动机是赎罪、称义。 团契以其所具有的内聚力、团体压力和团契氛围更加强化了基督徒的行善动机,促成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产生。 基督徒在这种服务社会行为中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的同时, 也会影响其所在的家庭、单位乃至社区。而许多抱怨生命没有意义的人往往沉浸在自我关注中。这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言:“生命的意义感不可能靠刻意的追求来得到,它永远是一种衍生而来的现象,当我们超越自我,当我们专注于他人(他物)而处于忘我的境界时,它便会出现在我们的体验中。 ”[21]
因此,基于社会建构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团契发挥社会功能的预设是: 个体的积极可以让周围的环境积极,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影响模式。团契通过内外基督徒个体间的互动, 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这是一种积极的建构作用。 在此,我们强调的是团契积极力量的发挥对社会产生一种 “自下而上”的积极建构作用。
具体而言, 团契对社会的积极建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团契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辅助作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是基督教宗教道德所崇尚的美德。 这在基督教教义体系中屡有提及。团契将基督教宗教道德一以贯之。与运用基督教宗教道德指导单个基督徒个体去实践相比, 团契因其有良好的组织资源而使基督教宗教道德的作用范围更为广泛。 同时,团契借由对其成员的影响,进而也潜移默化地对基督徒家庭以及不同的社会组织间接地产生影响, 由此也就发挥了基督教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辅助功能。
第二,团契在社会和谐中的推动作用。基督教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应发挥宗教的协调稳定功能。团契的这一功能体现在: 促成与非基督徒以及其它宗教信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密切合作, 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团契为社会和政府减少了摩擦和冲突, 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团契社会服务的特点
2011 年《宗教蓝皮书》指出:基督教团体与信徒参与社会服务事业, 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从精神到物质层面的帮助,是基督教进入社会的最为有效、最不容易引起争议的途径[22]。
团契主要以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为载体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比如,商人团契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法律团契进行法律咨询,医生团契探访病者、临终关怀、义诊等。不同群体性质的团契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走进社会,以实际行动关爱社会,回报社会,这体现了团契对社会工作的积极意义。
团契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特殊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儿童、病人等)。团契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领域繁多,涉及救死扶伤、爱心奉献、捐款捐物、婚姻家庭服务、帮助穷人和扶贫济困送温暖、 关爱孤儿、 捐资帮困助学、关注AIDS、法律咨询、人道主义紧急援助等众多服务领域。
团契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资源整合性。团契是以团体的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这可以将团契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人才资源整合[23]。 由于基督徒工作和生活的领域各自不同, 因此团契拥有多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资源库。 当基督徒以个人为单位开展社会服务时,往往会遇到资源单一、力量薄弱等问题。 而团契将信徒作为人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从而弥补了个人社会服务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第二,公益慈善性。社会服务是基督徒的宗教义务,是他们以信仰为动力做出的对社会的表达。这种服务有其信仰作为基础、支撑和指导,不带有世俗的功利性。
而且, 团契以不同的形式不断探索服务社会的更多途径, 这自然会花费团契成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的这种忘我投入,正是其真实信仰的体现。他们遵照《圣经》教训(如“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以及带动社会。 团契所开展的社会服务是公益慈善性的,而非盈利性的。
第三,计划性与持久性。 团契是以团体的形式开展社会服务的。 他们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计划且具有持久性。比如,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开展的“彩虹热线”和“社区护理员培训课程”[24],不仅有完整的计划,而且会按照计划予以长期实施。
第四,群体性和组织性。基督教一直强调社会服务在凸显宗教的社会组织功能方面的重要性。 团契的团体性质决定了它在组织社会服务活动中必须整合基督教的组织功能,有效发挥凝聚力,提高基督教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参与度。 团契是基督徒开展社会服务的有效载体。
综上所述, 团契的个体心理功能和社会心理功能虽然分属于两个理论层面,实际却很难截然分开。个体心理功能是社会心理功能发挥的基础, 而社会心理功能则超出基督徒个体相互影响的范围, 涉及团契对基督徒群体的整体作用及对社会的作用。 本文是对团契所具有的心理功能的初步分析, 也只是对团契为“什么”存在所做的微小的探究,对这些心理功能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团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基督教词典编写组.基督教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504.
[2] 单信.信仰词汇[J].天风,1994,(3):36.
[3] 陈红.去寻找团契的爱[J].天风,2007,(1):39.
[4] 陈志华.团契的四大功能[J].天风,2008,(2):12-13.
[5] 王从友.再谈教会“团契事工”[J].天风,2009,(4):50-51.
[6] 刘振铎.新编中国四大辞书:古代汉语辞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613.
[7] 刘振铎.新编中国四大辞书:古代汉语辞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69.
[8] Martin E. P. Seligman.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The Consumer Reports Stud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5,(12):965-974.
[9] F. Alexander and T. M. French?.Review of Psychoanalytic Therap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46,(6):596-598.
[10] Sharai M. Freedman?and?John R. Hurley.Perceptions of helpfulness and behavior in groups[J].GROUP,1980,(1):51-58.
[11] 李孟潮,王高华.对弗洛伊德著作中认同的概念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2):123-125.
[12] Moreno, J. L.. Psychodramatic Shock Therapy: a Sociometric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Mental Disorders[J].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1939(1):1-30.
[13]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4] 杨莉萍.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7-31.
[15] Kenneth J.G. 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M]. New York:Basic books, 1991:83.
[16] Roark, A. E., & Sharah, H. S..Factors Related to Group Cohesiveness[J] . Small Group Research,?1989,(1):62-69.
[17] Lieberman, M. A., Yalom, I. D., & Miles, M. B. Encounter groups: first facts[M].New York:Basic Books.1973.
[18] Smith, E. R., Murphy, J., & Coats, S. Attachment to groups:theory and measuremen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1):94-110.
[19] Miller. D.R.The stud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Situation. ident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1962:696.
[20] 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
[21] Frankl, V. E.The will to mean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logotherapy[M]. Cleveland:World Publishing.1969.
[22] 金泽,邱永辉.中国宗教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3] 黎敏菁.浅析中国基督教会社会服务的形式与特点[J].新西部,2012,(4):108-109.
[24] 吴建荣.构筑社会环境.谋求NPO 发展——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发展历程[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