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8例疗效观察

2013-04-07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101312王晓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纳络酮阿片酒精中毒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101312)王晓辉

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µ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可拮抗β内啡呔而显效,对吗啡类药物及酒精急性中毒疗效肯定[1]。自2003~2007年间,我院应用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的纳络酮注射液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病人3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8例病人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8~54岁。入院前一次饮用过量的白酒(38~65°)300~1000mL致急性中毒。急性中毒至就诊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天不等。入院时处于意识模糊24例,浅昏迷10例,中度昏迷2例,伴有低血压休克6例。

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补液、利尿、保肝等)的同时,应用纳络酮0.4mg加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同时用10%葡萄糖500mL加纳络酮0.4mg静脉滴注。必要时1~2小时后重复静脉推注纳络酮0.4mg,直至患者神志清醒时停止。

3 结果

38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病人全部抢救成功。治疗后均清醒,总有效率为100%。兴奋期患者纳络酮用量为0.4~0.8mg,平均用量为0.5mg;患者清醒时间为10~58min,平均时间为28min。共济失调患者纳络酮用量为0.4~1.2mg,平均用量为0.6mg;患者清醒时间为20~60min,平均时间为30min。昏睡及昏迷患者用纳络酮0.8~1.6mg,平均用量为1.6mg;患者清醒时间为40~80min,平均时间为48min。心电图检查:用药前38例中有37例呈窦性心动过速,1例54岁男性患者呈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ST段:Ⅰ、Ⅱ、V5下降0.05~0.1mV[2]。患者清醒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其中37例心电图恢复正常表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仍在56次/分左右,ST段:Ⅰ、Ⅱ、V5无变化[2]。

4 讨论

急性乙醇中毒俗称醉酒,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对胃的刺激[3]。饮酒后80%的乙醇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其余由胃吸收,尤其空腹饮酒后吸收快;其中有60%于60min内吸收,90min内其90%以上被吸收入血液,90%在肝代谢、分解。乙醇中毒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分为三期:兴奋期,血乙醇浓度达11mmol/L;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达33mmol/L;昏睡期,血乙醇浓度达54mmol/L。大量饮酒后,患者很快进入兴奋状态,继而影响延髓和脊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功能,严重中毒者可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呼吸麻痹而致死[4]。

乙醇中毒和吗啡中毒类似之处在于纳络酮的化学结构和吗啡类似,与脑内阿片受体亲和力较吗啡或脑啡肽均大,故能竞争性对抗阿片类药物的作用,但无内在活性,为阿片受体的纯阻断剂。用盐酸纳络酮治疗乙醇中毒,其主要机制为解除β内啡呔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防止和逆转乙醇中毒,使患者迅速恢复清醒,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具有催醒作用[5]。同时,纳络酮的作用时间快,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即起作用,病人的呼吸抑制和昏迷状态能得到迅速改善,持续时间为45~90min,血浆半衰期为90min。

笔者观察3 8 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病人无一例死亡,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30~60min清醒,其清醒时间早晚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患者中毒症状出现的早晚及严重程度因患者饮酒的质与量的不同而异。纳络酮静脉给药疗效满意,但用药途径及剂量应结合患者病情因人而异,严重中毒时应结合洗胃同时进行。总之,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好、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比较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纳络酮阿片酒精中毒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探讨纳络酮合并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阿片受体类型和功能及其在猪脑中的个体发育特点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
院前急救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76例临床分析
中国科学家发现阿片受体相互功能调控新机制为提高阿片类镇痛剂的镇痛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