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国内影响

2013-04-06杨玉华李雅青

关键词:制成品比重工业

杨玉华 ,李雅青

(河南科技大学a.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b.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从当初的放开搞活发展为由特区到沿海、沿江、沿边和中心城市的区域开放,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关税也从平均30%左右降至不足10%。经济从封闭走向全面开放,对外贸易自由化水平逐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对外经贸结构的优化。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达16.72%,高出计划经济时期近7个百分点,高于世界贸易同期平均增速8.8个百分点;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了年均21.65%的新纪录,超过之前50年代的增长高峰,尤其是2001-2007年间,更是高达25.6%的年均增长。进出口商品贸易额从1978年的210.9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0.79%)增长到2010年的29 729.2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9.7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家。其中,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额为15 778.2亿美元,超过了同期美国约3 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进口贸易额为13 951.0亿美元,比同期美国少4 600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自由化发展对国内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步作用。[1]总体来说,对外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推动了我国要素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变迁,提高了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了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了生产率水平,促进了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但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一)发挥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优势和比较优势

对外开放使我国对外贸易优势不断得以提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源型初级产品优势,发展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优势,再由一般工业制成品优势发展为中端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和高端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成品贸易优势。

1980-1985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本币的逐步贬值,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过低的工资和资源价格优势得以释放,极大地促进了以资源产品为代表的价格竞争优势产品的出口。1985-1991年间,国家实施了外贸承包责任制、出口退税、鼓励加工贸易和进一步贬值本币等刺激出口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初级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急剧攀升。随着国内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的价格优势逐步削弱,劳动力富裕优势逐步凸显,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得以发挥。1991-2001年间,我国进入自主推进对外贸易市场化、自由化时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人民币急剧贬值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比重从80.07%升至84.78%。其中,出口从77.46%升至89.78%;进口则从83.02%下降至79.24%。该时期,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比较劣势和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印证。2001-2010年是全方位开放时期。入世不仅进一步降低了进口贸易壁垒,而且为企业出口创造了更为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继续攀升,从2001年的90.10%的提高至2010年的94.82%;进口则从81.22%下降至68.93%。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提升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低、中端劳动力富裕的两个优势。

(二)融入世界分工的步伐加快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和特征,信息化高速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和外包体系也逐渐形成,这些都为国际分工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贸易以全球为版图配置资源,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顺应这一趋势,国际分工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重新调整和变革,国际分工一方面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模式,产业分工的层次由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逐步向产品内分工转化。我国也凭借雄厚的生产要素禀赋优势深入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全球网络之中,带动中国的国际分工—协作的不断深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按照I-0方法测量表征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程度的垂直专业化(VS)比重的结果显示:我国1992-2003年的总出口中,垂直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约50%,12年间走完的垂直专业化上升进程相当于OECD国家用20年时间所完成的过程。

(三)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贸易方式变革

对外贸易有利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本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实现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导向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转变:初级产品贸易额从改革开放以前的5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7.33%,工业制成品则从原来的不足50%提升至2010年的94.82%。其中,出口主导产品经历了三次转变:从资源性初级产品到轻纺类工业制成品,再到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工业制成品。统计数据显示:初级产品自1980年以来出口比重下降至50%以下(1985年除外),但仍远大于其出口比重;1993年开始逆转,进口开始超过出口比重。此时,初级产品贸易比重下降至历史低点15.78%。工业制成品出口则一路上升,2002年达到历史高点,占比提升至87.47%。其中,进口在1993年达到86.33%历史高点,出口至2007年达到历史高点94.95%,之后均出现下滑态势。1990年以后,机械及运输设备,办公、通信、电子设备等迅速崛起,相继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从1980年的4.65%提高到2010年49.45%,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办公、通信、电子设备等从原来的不足1%提高至2010年的24.29%,成为我国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较密集的机电产品比重至2003年突破50%,目前已经接近60%。在机电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不断攀升,到2004年比重超过了50%。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办公、通信、电子设备,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是我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目前,其进口比重分别为39.35%、30.11%和10.72%,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进口比重自2006年开始下降,目前已经降至43.20%,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目前已降至机电产品的61.5%。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产品结构从初级产品贸易向工业制成品贸易转变;从一般工业制成品贸易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转变。在出口结构中,从资源性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出口转变,由一般工业制成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出口转变;在进口结构中,从工业制成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从工业制成品向资源型初级产品转变。这说明我国的竞争优势逐步由资源性产品,发展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金、技术型产品推进的演进过程,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禀赋优势的变化与特点:人均资源短缺、人力资源富裕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基本特征,随着我国技术积累不断升级和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技术型产品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

(四)拉大了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

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主要通过区域之间差距表现出来。沿海地区东部较东北地区开放较早,东部发展要好于东北。内陆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基础较好,一般要好于西部地区。从开放程度来看,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到全国的87.6%,高于其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4个百分点,人口高出48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对外开放程度的巨大差距,拉大了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从生产总值来看,到201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232 03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3.09%,高出其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生产总值比重远高于其人口比重,说明其生产情况远好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加起来只有167 507亿元,只占全国 GDP总量的38.33%,低于其人口比重15.43个百分点,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情况大大低于全国水平。从劳动生产率来看,201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 46 354元,是全国水平的1.55倍;东北地区人均34 303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14.4%;中部地区人均只有24 242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0.83%,西部人均只有22 476元,只有全国水平的74.94%。从收入水平来看,1980年以前,三大地区职工收入的高低排序为西→东→中;1980年以后,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到2006年东西部地区职工收入比达2.5∶1;东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从1980年的1.46∶1扩大到2005年的2.6∶1;各省(区、市)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比从2001年的4.182倍增加到2006年的4.605倍。从经济结构来看,对外开放促进了结构优化和调整。2010年,全国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10.10∶46.75∶43.14,东部地区农业产值为14 626亿元,占全国农业产值的36.09%,第二产业产值为114 553亿元,占全国的52.05%,服务业产值102 851亿元,占全国的58.29%,分别比其地区总产值比重高17个百分点、低1个百分点、高5.3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6.30:49.37∶44.33,明显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均显示出明显滞后特征:农业比重偏高,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中部地区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13.03∶52.41∶34.56,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13.15∶49.99∶36.87。

(五)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崛起

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全方位崛起,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生产力总量的崛起、企业群的崛起和“资本家”阶层的崛起。

生产力总量的崛起,主要体现为由生产率高速增长带动的对外贸易高速增长、GDP总量的快速攀升以及国内工农业产值的快增增长。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中,已有13大类产品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人均GDP也已经从当初不足250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5 000美元,约达世界平均水平的60%,从原来的全球175位上升至121位,跨入了中等发达国家门槛。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整体实力弱小,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无一上榜。时隔30年后,中国企业群体在世界500强的总数已经跃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据财富中文网站《201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中国上榜公司连续9年增加,包括香港、台湾在内,共有79家公司上榜。其中,大陆民营企业共有5家上榜。从世界500强最近15年中、美、日三国的排名变化也可看出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2010年前,无论上榜企业数量还是上榜企业收入所占比重,美、日都稳居状元和榜眼之位。中国企业“入世”以来进步迅猛。2001年当年内地11家上榜,入世5年后中国内地企业已经有22家上榜。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企业总数排名急剧攀升。2009年内地42家企业上榜;2010年中国内地57家企业上榜。2011年内地企业上榜数量达69家,第一次超越日本。今年中国已经是第二次位居第二。中国“资本家”阶层的崛起,不仅反映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的事实,也反映了对外贸易资本利益倾向日益强化的结果。在对外贸易中,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壮大,已经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对外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成为仅次于外资的第二进出口贸易主体。在国内市场发展以及对外贸易迅速崛起过程中,中国企业家迅速成为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长崛起最快的群体。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在短短不足30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富裕阶层的新贵。据中新网上2012年3月3日报道,截至2012年,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白手起家亿万富豪,其中,亿万美元富豪和亿万人民币富豪的规模分别为600位和7 500位。在这600位亿万美元富豪中有半数为“隐形富豪”。

(六)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改革开放前,中国科技水平十分落后,企业的创新能力十分低下,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党内外达成共识,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的总量上,也反映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确立和实践中。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科技资源大国。从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总量来看,我国均步入了科技大国的行列。从主要投入来看,我国均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R&D经费投入487.7亿美元,位居第5,R&D研究人员142.3万人,仅次于美国。从主要产出来看,同年科技产出三大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总数207 865篇,占收录科技论文总数比重9.82%,仅次于美国;专利授权已达到67 948件,位居世界第4位。我国科技投入力度2007年占当年GDP的1.44%,2011年提升至1.83%,R&D经费支出达到8 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已超过法国、德国和日本投入力度,位居世界第二。R&D研究人员约350万人,远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三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总数比2007年增长了25%。2010年我国专利授权就已经突破50万件,超过日本和美国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全年授予专利权96.1万件,截至2011年底,有效专利274.0万件。[2]至此,中国专利授权总数不仅稳居世界第一,而且科技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位居世界前列。

从宏观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广义科技贡献率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5%左右提升至近十年的50%以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微观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源泉。据2012年3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中兴通讯2011年提交了2 826件申请,超过松下电器成为2011年排名第一的PCT专利申请人;华为以1 831件申请量排名第三,夏普和博世分列第四和第五。[3]这些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企业,支撑起中国专利授权量的高速增长,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做大做强的排头兵。正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才使中国企业在全球影响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据有关统计:到2011年,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最具创新能力企业》排行榜中占据前100名中的3席。其中,中海油田服务第40位,三一重工第72位,中联重科第 75 位。[4]

二、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市场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在促进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深刻。

(一)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对外开放不仅推动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发展,而且已成为中国经济不断崛起必要的外部条件。对外贸易是现代生产方式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仅有力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而全的国民经济的解体,推动了经济的专业化社会分工的深化,解放和发展了国内生产力,而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经济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越来越深的依赖性。

(二)促进了中国商品生产的国际化和世界利润率的平均化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比较封闭,对外贸易水平不高而且主要局限于调节余缺和出口换汇的低水平上,因此中国经济在十分严重的二元经济对立基础上缓慢地推进工业化。由于面临严重资金、技术短缺的严重制约,工业发展进展缓慢,而且依靠工农业剪刀差积累建设资金的作法严重地削弱甚至危害了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新中国发展28年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根本解决。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有效地突破了工业化发展的技术、资金瓶颈,而且推动了经济的国际化和世界商品价格的下降,推动了利润率的平均化。中国经济的国际化首先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已达50%以上,成为对外依赖度最高的世界大国;其次体现在生产的逐渐国际化。国际化生产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本国比较优势,而且能推进本国生产要素配置的国际化,使价值规律实现国际化。中国长期的价格竞争,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世界制造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抬升了本国过低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价格,推动了世界商品价格的趋同性和利润率的国际化。

(三)提高了世界贸易的互惠水平,降低了不平等程度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提高了世界贸易的互惠水平,降低了不平等程度。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崛起,强力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世界贸易的原有格局。

其一,中国经济崛起提高了世界的互惠贸易水平。中国崛起是全面的崛起,在崛起过程中,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对外贸易高速成长,已经使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庞大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几乎无所不包的贸易内容都给世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制造业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廉价的、大规模中国制造业出口不仅严重震撼了世界工业品市场,而且也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惊喜:原来饱受通胀威胁的世界人民开始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正是中国大量廉价工业品的供给,彻底遏制住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达十年的滞涨态势,开创了美国长达十余年的“三低一高”的所谓新经济时代。

其二,中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世界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降低了世界交换的不平等程度。改革开放以前,虽然少数发展中大国实现了崛起,但由于经济规模较小而对美国经济本身形成较强的依附关系,所以并没有彻底改变世界二元对立的世界分工局面。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贸易条件变化的趋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带动了世界初级产品原材料的需求,世界原材料供需结构开始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逆转,尤其是有利于那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石油从原来的不足10美元每桶上涨至2007年的历史高点147美元每桶,铁矿石价格上涨4倍多,有色金属均价也上涨了10倍左右。工业原材料的巨幅上涨,加上人工成本的刚性拉动,世界进出口贸易价格指数自20世界90年代以来一路上涨,到2010年已经比1990年高出5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世界二元经济的对立和世界贸易的不平等程度。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资源性国家,出口贸易价格指数上涨远高于进口价格上涨,贸易利益得以不断扩大;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美国、日本的贸易利益相对缩小,而资源短缺国家的贸易条件相对恶化。中国在1990年,由于工业化程度不高,基本上还是资源相对富足的国家,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资源价格也偏低。因此,1990年以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条件是下降的,在1990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高速推进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我国开始由资源富裕国家转变为资源约束日渐紧张的国家,国际贸易条件趋势开始逆转。我国对外出口价格指数2009年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下降,而进口价格指数略有提高。如果考虑到货币的贬值效应,我国工业制造业原材料巨幅增长和工人工资的大幅增长,也就说我国贸易出口价格指数在相对下降,我国的贸易条件在急剧恶化。

(四)加剧了世界经济竞争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

随着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大国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动;随着新兴大国经济、科技实力的高速攀升,以综合国力为支撑的世界经贸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未来几十年内,传统的工业大国将不断遭受来自新兴工业大国的挑战和竞争。“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1/4以上,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5%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额占世界总量近20%。其资源丰富,经济增长迅速,发展前景被世界广泛看好。正是由于新兴工业大国崛起的影响,传统工业大国的世界竞争力正被逐渐削弱,其传统金融、工业的统治地位正在被撼动。为了捍卫自己的世界金融霸权地位和既得利益,传统工业强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动员各自资源和力量,阻止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化解不断增大的挑战,在经济领域,纷纷激起各种形式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其国内逐渐丧失竞争优势的工业和相关领域。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政策必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示范效应,带动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再次抬头。

(五)科技进步步伐加快使世界格局进入动荡和分化的新阶段

科技进步不仅加快了新兴国家的崛起,也导致传统工业国家经济的衰落,世界格局变化的加快必然带来世界格局的重新分化,从而引起世界经济政治的动荡和骚动。2007年底爆发的这场正在逐渐发酵的金融危机,就反映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世界金融霸权地位的动摇和国内经济的衰落。发达国家依靠长期积累的资本和金融优势,建立起在世界金融体制的垄断地位和霸权,形成了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繁荣和金融霸权获取世界利益、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习惯和经济行为,而虚拟经济繁荣就缺乏实体经济的基础,一旦泡沫破裂,不仅会造成国家信用的危机,也会最终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金融危机会迅速扩散到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危机,一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世界范围,最终危及世界经济。这次金融危机也反映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活力正在迅速消散,信息技术发源地美国正在经历技术创新衰退后的黑暗时期,而信息技术带动的技术扩散和技术追赶效应正在发酵,发展中国家借助于信息技术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仅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也正在蚕食甚至消灭发达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和国内市场,也对中高端产业和领域形成某些挑战和冲击。在发达国家国内市场,工业全面衰退造成的后果,很难由高端服务业或者虚拟经济进行弥补或者抵消。这一后果正由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崛起而放大。因此,科技进步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科技进步就成为无源之水,虚拟经济也就成为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丧失了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实体经济的基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和世界霸权只有求助于金融霸权和诉诸武力,而滥用金融霸权和武力威胁只会引发更大的经济动荡和骚动。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列前茅。我国已经连续十余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经济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就保持在50%左右),而且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多家参与了中国投资,我国的海外投资也已跻身世界前列,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广泛。难怪李嘉图这么推崇自由贸易:“在完全的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到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的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的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相互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5]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16.

[2]王希,刘铮.2011年中国研发经费占 GDP的1.83%[EB/OL].[2012-02-2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 -02/22/c_111556478.htm.

[3]中兴去年国际专利申请超越松下跃居第一[N].第一财经日报,2012-03-09.

[4]The World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EB/OL].Forbse网站[2012-10-03].http://www.forbes.com/specialfeatures/innovative-companies-list.html.

[5]斯拉伐.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5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3.

猜你喜欢

制成品比重工业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工业人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