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太平经》的孝道观

2013-04-06季乃礼

关键词:太平道教

季乃礼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250余篇有关《太平经》的文献中,只有少数几篇论述《太平经》的伦理思想,但也只是偶尔涉及孝的内容,无法把握《太平经》孝论的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太平经》的孝道观进行阐述。

王明先生分别从汉代语言、地理名称、社会风尚、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加以考察,认为《太平经》大抵是公元2世纪前期(即东汉末年)的作品。[1]由于当逢汉末乱世,为了能够使“孝”更好地与现实相结合,《太平经》又发展了汉代孝道观,具有了自身的特色。

《太平经》的孝道思想是对汉代孝道思想的继承。

首先,把孝的来源归于天。汉代人在论证“孝”的合理性时,多把“孝”和“天”相联系。《孝经》①有关《孝经》成书年代争论颇多,本人采用西汉初年说,具体论证请参阅蔡汝堃《今文〈孝经〉成书年代考》,载顾颉刚编《古史辨》第6册第1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把“孝”归为“天之经”、“地之义”。[2]《三才章》董仲舒虽主张性三品说,但并不否认“孝”的天性。“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3]《立元神》《太平经》在为“孝”作论证时,继承了这种论证模式。它认为,天生万物,人是天之子,当孝。“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4]卷45

其次,把“孝”和“忠”联系起来。“孝”“忠”相联是儒家思想的特色。孔子弟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学而》人人孝悌,才能忠,才能带来秩序的稳定。“孝”是道德的根本,但倡导“孝”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培养“不好犯上”者,这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孟子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身、家是天下、国家的基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事亲成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6]《离娄章句上》汉统治者把这种“孝治”理论用于实践,“以孝治天下”,孝的模范可以作官,即举孝廉。

《太平经》继承了这种思想,在谈到“忠”时,以“孝”比附。它要求臣对君主效忠,就像对父母尽孝一样。“然子贤善则使父母常安,而得其所置。妻善则使夫无过,得其力;臣善则使国家长安;帝王民臣俱善,则使天无灾变,正此也。”[4]卷51它把君臣民三者之间比拟成父子相生关系,认为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君臣民须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三者不可缺。故“一事有冤结,不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因此,“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比若夫妇子共为一家也,不可以相无,是天要道也。”[4]卷48

《太平经》把子不尽孝,臣不尽忠都看作罪过:“夫为子乃不孝,为民臣乃不忠信,其罪过不可名字也。”[4]卷67他把君父师并列,认为“人乃得生于父母,得成道德于师,得尊荣于君。”[4]卷47所以独居一处之时,应常常思念君师父之恩,以图报答。有时,作者直接称君主为“君父”。“臣见君父之衰,救之。”[4]卷121“今为人父母,君将署臣子之职”。[4]卷48

《太平经》还论述了君主在“孝治”中的榜样作用。说太古上皇对父母最为孝顺,结果是“四方闻其善,莫不遥为其悦喜,皆乐思象之也。因相仿效,为亲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忧父母也,善臣之忧君也,乃当如此矣。”[4]卷47

但是,“孝”的观念和行为在东汉末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首先,“天”的地位逐渐衰落。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学说之后,以“天”论证道德存在的方式盛极一时,至谶讳兴起时达到顶端。但这种论证方式过于粗陋,不断受到一些学者如桓谭、王充等的批评。至东汉末年,“天”的理论已经衰落,以“天”论证“孝”的合理性明显不足。其次,就“孝”的实践来说,出现了以孝作伪的现象。由于孝者可以举孝廉,即孝行背后有巨大的功利诱惑,出现了为当官不惜孝行作假的现象,东汉末年尤为严重。最后,政府推行孝行作用的减弱。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落,政府的权威大不如前,皇帝的榜样作用、政府的奖惩作用都大打折扣。

《太平经》作为“孝”行的极力推崇者,要想使孝行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仅仅依靠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行了。因此,《太平经》发展了孝道观。具体体现在:一是强调孝行的自然,二是把孝和因果报应思想结合起来。

在汉代社会中,赡养双亲的方式有敬养和物养两种。所谓敬养,就是遵守孝敬父母的一般礼仪规定,精神上强调自己的“诚”,尽诚而养亲,物质上尽力而为。有些人反敬养而论之,强调物养,更注重用物质手段取悦父母。《太平经》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调和,认为事奉父母时应该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如果经济条件较差的话,一定要在精神上使父母得到愉悦。“家少财物,求恭温柔而已,数问消息,知其安危,是善之为善也。”[4]卷114但它又强调,在孝敬父母方面,物质也是重要的。譬如,父母年老多病,要购买好药为其治病。有时为了治好父母的病,不惜花千金、到千里之地寻求奇材异方。在作者看来,除了留下足够的钱财为子孙后代外,其余要全部用来奉孝父母。[4]卷47

一方面强调敬养,另一方面又强调物养不可缺,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太平经》提出,孝行应该遵循自然。认为孝应该是人们自然的一种行为,无须功利的引诱,无须后天的学习,即:“大慈孝顺闾,第一:慈孝者,思从内出,思以藏发,不学能得之,自然之术。行与天心同而意与地合。上有益帝王,下为民间昌率,能致和气,为人为先法。其行如丹青,故使第一”。[4]卷74每个人的孝行因自身的经济状况不同而可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自然。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上善孝子之为行也,常守道不敢为父母致忧,居常善养,旦夕存其亲,从已生之后,有可知以来,未尝有重过罪名也。此为上孝也。”[4]卷47作为孝子,平常要常向父母问安,教化妻子儿女经常围在父母身边问寒问暖,解父母之忧,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尽其所食。父母所要之物平常即使不易购到,也要尽家所有,“殊私心孝于前”。[4]卷114

《太平经》孝道中最有特色的是把孝和因果报应思想结合起来。其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教育人们行孝发自内心是不够的,还必须照顾到人们的逐利心态。为此,它把孝和因果报应联系起来,使孝与不孝有着不同的后果。

孝与不孝是帝王选士的一个重要标准,孝可得到现实的利益:做官。“行孝之人,思其成功,功著名太,上闻朝廷,州郡所举,一朝被荣,是非孝所致耶?子孙承之,可竞无极之世……岁岁被荣,高德佩带,子孙相承,名为传孝之家,无恶人也。不但自孝于家,并及内外。为吏皆孝于君,益其忠诚,常在高职,孝于朝廷。”[4]卷114孝和做官相联的弊端很明显,以做官相诱,最终可能出现假行孝的现象,而且汉代末年适逢乱世,弱化了人们对做官的渴望。按照一般人的心理状态,对父母不太关心,但往往对子女以及自身却特别关注。《太平经》就着重从这两方面谈到了孝与不孝的后果。

不孝会累及子孙。《太平经》称此为“承负”。即“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及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4]卷39“承负”之恶殃及子孙,有时能延及好几代,许多人虽努力行善,却免不了厄运,这难道是天惩罚善人吗?不,这是先人作恶太多,由子孙来补偿。相反,许多人连连作恶,却能一帆风顺,这是因为先人行善,泽及后代。“承负”观点的提出,一方面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心理的负荷,自己的孝与不孝会影响子孙;另一方面,也圆滑地解释了现实生活中孝有恶报,不孝却有善报的现象。由于这种解释方法无法证伪,妨碍了《太平经》提出科学的解释理论。

《太平经》更多地把孝和个人的身体联系起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没有这两种需求的满足,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无法实现。照此理论,孝基本属于第三层面,即爱的需要。要实现孝,就必须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太平经》也基本是从此角度论证的。

《太平经》把孝看作了护身符,提出“孝善之人,人亦不侵之也”。[4]卷114因为侵孝善之人,天会惩罚他,孝最顺天地,侵犯孝之人,天就会动怒,就会出现灾异之变来警告。

孝带来的最大好处是长寿,甚至是长生不老。《太平经》认为,善恶能够导致寿命的增减。“言四时五行日月星宿皆持命,善者增加,恶者自退去,计过大小,自有法。常案法如行,有何脱者?”[4]卷111孝敬父母作为一种善行自然能够增加人的寿命,相反不孝作为一种恶行则会削减人的寿命。

作者大肆宣扬长生、长寿的好处,把死描绘得非常悲惨。尽管有时高贵富有,但一旦死亡,随即灰飞烟灭,尽成灰土,不复再见,一切荣华富贵又何从谈起,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人是天地万物之长,与天地相似,故人要想长生、长寿,当效天而行,与天心意同。天报有功之人,而不报无德之人。人有道德,则最能顺天地。人得真道越多,愈能长寿,邪气多则多夭亡。古人得真道多,故长寿之人很多,反观现在人都因用心愚暗蔽,得邪气多,故多夭亡。《太平经》说:“若人有道德,居县官传舍室宅也。天上不惜仙衣不死之方,难予人也。人无大功于天地,不能治理天地之大病,通阴阳之气,无益于三光四时五行天地神灵,故天不予其不死之方仙衣也。此者乃以殊异有功之人也。”[4]卷47

所谓的“真道德”就是“忠孝”。“时念上古得仙度世之人,何从起念之?见书皆言忠孝,敬事父母,兄弟和睦,无有表里,上下合同,知天禁……日惜年命,恐不得寿。见长命之人问之,言有忠孝,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4]卷110

“孝”成为成仙必须具备的道德。在修仙过程中,“皆求之于闲室,无远父母而去妻子”。修仙成道去而已。“如道未成,为日守父母,保妻子,日日以渐,清静为之,且自知其意矣。”[4]卷117这里作者狡黠地设定了一个理论的圈套。因为求仙实际不可得,而“无远父母而去妻子”,守护父母,保护妻子儿女却是非常现实的行为。

孝能增加人的寿命,不孝就会减去寿命。“为子之不孝,国少忠臣,行不纯,故令相剋,卒发乃止。”[4]卷112不孝之人无益家国,对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皆有害而无益。不孝之人到处巧取劫盗,自以为能长寿,但老天却常常使其陷入凶险之地,县官闻其恶,也会派人逮捕之,使其不能长生。年老更难得有肥美东西可吃,有华丽衣服可穿,这样年岁积久,不象人色。其对父母不孝,其子女也会如法炮制。因此,不孝之人最终的结果是“走行乞丐,复诸神灵,其神怒之,猛兽所食,骨肉了已,狐狸所啮,不归故乡。”[4]卷112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佛家也提倡因果报应,但《太平经》的因果报与佛家有根本区别。佛家强调人生的最终出路是涅槃,是脱离肉体而存在的。而《太平经》的成仙则是肉体永存的。之所以产生如此差别,在于《太平经》受孝道思想的影响。孝道要求作为孝子当承受父母的教化,使自己身体保持完全,因为是父母所生。“子亦当孝,承父母之教。乃善人骨肉肢节,各保令完全。父母所生,當令完,勿有刑伤。”[4]卷114

由《太平经》的孝道观可以看出:道教的道德修养中吸收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汤用彤先生指出,道教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由先秦的老庄,到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又到西汉中后期以后的黄老图谶之学,再到东汉末年的《太平经》,最后传到张陵、张角的天师道。《太平经》作为道教的早期经典,在道教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7]探讨《太平经》思想的源流,实际上也可以对道教的源流略知一二。由《太平经》的孝道观可以看出,它明显继承了儒家有关孝的论述,主张人要孝敬父母,同时以孝比附忠,这些都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而且它对儒家的孝道的吸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用,而是有机地结合,以孝论证修仙中保存身体的重要性,把孝作为修仙的必要条件。以上说明,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儒家是其重要的思想源流。

那么,《太平经》为何把“孝”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体系呢?从中国的宗教发展史上看,一种宗教要想在中国生存、发展,必须照顾到社会的两个层面:一是民众,这种宗教必须能够为民众所理解,必须照顾到民众的风俗、习惯,否则很难对民众有吸引力,难以为继;另一个是王权,宗教必须承认王权的合理性,甚至为王权作论证,否则就会受到王权的严厉打击。譬如,早期佛教在中国迟迟打不开局面,就在于其坚持“不拜君父”,没有得到民众和王权的支持,只是后来对这种观念进行了调整,才被中国社会所接纳。道教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深谙其中的道理,《太平经》对“孝”的吸收即是最好的体现。“孝”的观念经过汉代的大力倡导,早已深入民众,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孝”的观念对倡导忠君也是大有帮助的。因此,《太平经》吸收了“孝”,使之获得了民众和君主的双重支持,从而为以后道教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太平经》的孝道观对以后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所倡导的行孝要遵循自然,影响了魏晋的玄学家,使他们一方面做出一些不合礼仪的行为,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孝”的坚守,其中所奉行的标准就是行孝要自然。以阮籍为例,“阮籍尝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为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魏氏春秋》曾经对此评论说:“籍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礼,而毁几灭性。”[8]《任诞》阮籍的行为按照当时的风俗礼仪是不孝的,但由阮籍的行为又可以判断出其对母亲的去世是极为悲痛的,按照孝要遵循自然,即发自内心的标准来说又是“至孝”的。

另一方面,《太平经》的孝道观,极大地中和了它所提出的“平等”学说,弱化了此书的革命思想,这为以后葛洪等对道教进行改造,使道教去革命化以更适应王权的需要打下了基础。

[1]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0.

[2]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俞理明.《太平经》正读[M].成都:巴蜀书社,2001.

[5]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6.

[6]孟子[M].上海:上海书店,1986.

[7]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5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64.

[8]刘孝标.世说新语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6.

猜你喜欢

太平道教
太平风俗美
太平老街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西夏道教补议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