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3-04-03曾显坤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联合检测呼吸道感染反应蛋白

曾显坤

[摘要]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肺炎支原体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支原体肺炎组34例和细菌性肺炎组41例, 选取同期3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 3岁以上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远远高于3岁以内患儿,12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阳性34例,阳性率为27.2%。支原体肺炎组C-反应蛋白阳性10例,阳性率为29.41%,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阳性39例,阳性率为95.12%,对照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0,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联合肺炎支原体检测对支原体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在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身上均升高,细菌性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升高明显;临床对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儿不要忽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可能,对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的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应高度警惕有无严重合并症或合并细菌感染。

[关键词] C-反应蛋白;支原体;小儿;呼吸道感染;联合检测;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19-02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无特异性,当机体组织损伤或在细菌感染时,血浆C-反应蛋白会迅速升高,目前常用于疾病的早期鉴别与诊断[1]。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目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有增加趋势[2],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鉴别比较困难,因此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尤其重要。研究对2011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旨在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支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儿科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男66例,女59例;年龄23 d~11岁;支原体肺炎患儿34例,男19例,女15例;细菌性肺炎41例。男23例,女18例。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根据病原菌感染情况分为支原体肺炎组34例和细菌性肺炎组41例, 选取同期33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

1.2.2 仪器、试剂及检测方法 患儿就诊当天或第2天抽取2 mL静脉血,严格按仪器、试剂说明书操作,检测肺炎支原体和C-反应蛋白。①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判定:样品与未致敏粒子(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与致敏例子(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或(++)。②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C-反应蛋白>5 mg/L为阳性。

1.3 诊断标准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儿科学》(第7 版)关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3],细菌性肺炎根据病历、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临床表现、血常规、血或痰培养等结果进行诊断。

1.4 统计方法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紧密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破坏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性。支原体肺炎容易蔓延,3岁以上患儿多为学生及幼托儿童,生活、学习、活动场所比较集中,交叉感染机会增多[4],该研究对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情况统计后发现3~7岁和7~11岁两组患儿支原体感染比率分别为32.5%和39.13%,远高于3岁以内幼儿。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检测结果阳性提示为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该蛋白特异性较强,健康人血清中含量低于3 mg/L,在组织损伤及炎症时,C-反应蛋白在4~6 h内迅速增高,于2 d内达高峰,峰值可达正常值的100~1 000倍。C-反应蛋白特异性不高,但其与严重过程和组织修复、坏死等过程密切相关,且其指标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即便是机体反应低下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也可呈阳性,只随感染的加重而升高,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为早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提供了有利依据[5]。

该研究比较了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结果,发现细菌性肺炎组患儿检测结果远高于支原体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也呈阳性,因此临床遇到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儿时,不应忽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可能。如遇到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时,应注意查看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呼吸道感染早期未明确病原菌的前提下,C-反应蛋白检测仍比一般常规检查灵敏,肺炎支原体潜伏期2-3周,一般在感染1周后出现IgM类抗体,而患者出现症状时再就诊,IgM水平已相当高,因此肺炎支原体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用药及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立松.急性时相蛋白C 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3, 21(4):253-255.

[2] 杨晓梅.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8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 19(5): 87-88.

[3] 胡美亚,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4-1025.

[4] 汤文红,曹秀章.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62.

[5] 向金玉.C-反应蛋白和结核抗体联检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111-112.

(收稿日期:2012-11-14)

猜你喜欢

联合检测呼吸道感染反应蛋白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应用于小儿胰腺炎中的
Survivin与Smac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CA125单项与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