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13-04-02马媛媛
马媛媛
(蚌埠医学院 财务处,安徽 蚌埠 233000)
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对高校财务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存在着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高校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已势在必行.
1 高校现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上缺乏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预算资金分配不科学
目前,高校预算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但预算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个部门,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才是预算的最终执行者,而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己无关,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财务部门给了多少钱,如何能分配到更多的钱,对资金如何管理使用根本不重视,在某种程度上,预算编制变成了部门间争夺资金的工具.此外,财务部门的编制人员对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不能全面了解,编制的预算一般也都是根据年度财力和工作计划而定,在此情况下,各部门只能被动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这种编制方式所造成的结果是部门实际预算执行和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指标偏离,真实预算难以反映.
1.2 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降低了预算的准确性
多年来,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基数增长的传统编制方法,即以上一年度的收支执行数作为基数,同时考虑影响预算年度的各种增长因素,得出下一年度各项支出的数额.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没有考虑支出的因素是否发生变化,发生的变化合理与否,也没有考虑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的变化,对下一年度发生的临时性、突发性的建设项目和大型购置、维修等项目支出更是难以预计测算.因此,这种传统模式下的预算编制主观性强,降低了准确性,不利于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1.3 高校预算执行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
许多高校缺乏严格的预算执行审批制度,在这种没有制约的情况下,高校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随意申报项目支出,部门出现经费紧张或超支现象立即申请追加经费,随意改变原有预算用途等种种现象已屡见不鲜,这些造成了预算实际执行与预算编制计划不符,严重违背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1.4 高校预算管理缺乏考核体系和配套的奖惩措施
目前,很多高校由于缺乏考核意识,尚未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和配套的奖惩措施,即对预算执行效果没有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评价后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约束和激励,所以也就导致各部门对预算执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对预算的控制力,也挫伤了各部门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2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高校现行预算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降低了高校财务管理质量,对高校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也造成了不利影响.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绩就是业绩,效就是效率、效果,预算绩效管理就是一种业绩评价预算体系,即业绩与效率要紧密结合,从预算的编制到执行都要紧紧围绕绩效而开展工作.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提出要完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同志明确要求,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由此,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业已成为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1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预算的主动性、积极性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就是把业绩与效率紧密结合,即高校各部门分配到的预算资金必须与工作业绩指标直接挂钩,预算经费将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发生变动,这种形式有效地转变了教职员工对预算管理事不关己的观念,极大调动了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了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及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2.2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提高了预算资金使用透明度,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监管
学校的收入来源、收支余情况事关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学校财务部门也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年度财务总体情况,可是教职工对于各部门资金具体收支使用情况并不了解.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即通过采取定期考评部门业绩效益,并将考核结果公示的方式,可以让教职员工全面详细地了解学校资金收支情况,了解资金使用效益,知晓学校的整体财力,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职员工的知情权,也使学校资金得到了有效的监管,提高了预算资金使用透明度.
2.3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增强了预算编制的绩效性,优化了预算资金分配
如前所述,现行高校预算编制方法基本采用的是基数增长法,这种方法使得财务部门下达分配的预算指标与部门实际预算支出数经常出现偏离现象,同时也造成了部分经济资源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预算绩效管理把预算指标和工作效益指标紧密挂钩,通过评比,将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预算资金分配标准的重要依据,即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于绩效水平高的部门,削减绩效水平低的部门经费投入,从而优化预算资金分配,提高预算资金支出的科学性.
2.4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增强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就必须将预算执行指标与业绩评估指标一一对应,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绩效考评指标执行预算,这样既能有效防止预算执行过程中擅自改变支出用途、随意追加预算指标等现象,又能规范预算支出行为,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3 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构建
3.1 建立科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考评是对经费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评价的预算管理模式,是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2011年4月21日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同志在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对有效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高校预算绩效考评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绩效考评指标设定应结合高校实际,遵循以下原则:一要科学合理,考评指标既要符合高校会计核算和绩效考评的实际特点,又要合理反映高校预算绩效的总体水平;二要突出重点,考评指标设计既要完整,以利于突出考评的总体效果,又不能指标过多,以免失去评价的重点;三要可比适用,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对投入和产出效果进行评比,而这些指标必须适用于各学校之间、部门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才具有实用价值;四要易于操作,绩效考评指标使用的数据应该可以从目前财务部门使用的财务系统软件和财务资料中提取,或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提供支持,即指标的获取应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五要定量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绩效考评指标要求全面化,但有的指标可以量化,有的指标难以量化,只能用定性考评指标主观分析,所以定量和定性指标要相结合,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反映绩效考评效果;六要强化公开,只有将绩效考评结果公开,才能提高预算资金使用透明度,真正实现公平公正.
3.3 高校预算绩效考评指标设定
高校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绩效目标的设定和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的本质区别,笔者认为教学科研在高校的中心地位,决定了高校应以教学科研产出效益为主要业绩绩效指标,当然还应包括财务绩效指标及其他绩效指标.
(1)业绩绩效指标.教学绩效指标可设定师生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费、年教学收入额、教学收入年增长率、教职工人均经费、教学成果获奖数、重点学科数、重点实验室数等指标;科研绩效指标可设定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年增长率、生均科研仪器设备费、公开发表论文著作数等指标.
(2)财务绩效指标.财务绩效指标可设定学校年总收入增长率、财政拨款占总收入比率、非税收入占总收入比率、其他收入占总收入比率、总支出预算完成率、基本支出占总支出比率、项目支出占总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比率、基本建设支出占总支出比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等指标.
(3)其他绩效指标.具体可以设定师资培训率、学生就业率、捐赠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3.4 加强预算绩效考评反馈
预算绩效考评的结果要及时进行反馈,将反馈结果与设定的项目考评责任人业绩考核相挂钩,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惩,从而真正实现对预算资金的追踪问效,以利于优化预算资金分配,促进预算工作质量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高校事业的顺利发展.
4 结论
预算绩效管理在高校的推行,增强了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笔者认为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以修订,不断进行完善,以利于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发展.
〔1〕张晓岚,吴勋.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现状与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87.
〔2〕廖晓军.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J].中国财政,2011(11):8-9.
〔3〕王祺扬.试论构建公共部门绩效预算制度[J].财政研究,2007(1):34.
〔4〕王丽萍,郭岚,张勇.高校新绩效预算管理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8(2):72.
〔5〕陈少杏.关于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J].会计之友,2008(8):55-56.
〔6〕陈胜权.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评价[J].财务与金融,2009(1):56.
〔7〕张克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分析[J].企业经济,2007,28(10):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