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开展现状探究
——基于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情况的调查
2013-04-02张玉强陈有忠
张玉强,陈有忠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26)
安徽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开展现状探究
——基于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情况的调查
张玉强,陈有忠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26)
运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通过对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成绩及安徽省高校羽毛球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活动开展普及,发挥出了积极的健身效应、社会效应.建议更多的高校参与到教育厅工会举办的羽毛球比赛活动中来,在校羽毛球运动开展过程中,校工会和体育部积极协作配合,抓好普及与提高工作,做到赛练结合,注重身体基本素质锻炼,健身与竞赛并重,以推动高校羽毛球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与水平提高.
安徽省;教职工;羽毛球
羽毛球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传统强项之一,也是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许多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大中型、经济发达城市羽毛球消费增长态势明显[1,2,3],安徽省高校也出现了羽毛球健身热的现象[4].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5],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各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同时为促进校际体育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提高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于2013年4月20日至21日在安徽大学举办.竞赛办法采用5场3胜制,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打完5场比赛,取前两名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采用淘汰和淘汰附加制,赢完三场即为胜利.出场顺序为: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每队8—10人参加,本次比赛有12个高校的13支代表队,共150人参加.这次比赛对安徽省教职工羽毛球活动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增进了各高校教职工的各项交流,同时也反映了各高校教职工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为本研究分析安徽省教职工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状况提供了较为详实的依据.本文以“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结果及访谈为依据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各高校羽毛球球活动的组织开展和目标规划提供参考,以期推动教职工羽毛球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并发挥出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带头示范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报名参加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的高校代表队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观察法
通过在比赛现场观察并记录整个比赛情况和比赛成绩,为分析与探讨做准备.
1.2.2 访谈法
在赛前通过校际羽毛球比赛交流活动,及比赛期间与各个高校教职工访谈交流,了解各高校教职工羽毛球开展形式和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获得前4名成绩的参赛高校分布情况
团体赛是各个参赛单位团体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主要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完成比赛任务,具有明显的集体属性,排兵布阵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前四名的高校依次是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参赛高校前4名的成绩,在竞赛中能够反映其羽毛球竞技实力,体现出参赛高校羽毛球活动的竞赛水平.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成立了校教职工羽毛球协会,学校室内羽毛球场地定期为校教职工免费开放,甚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区羽毛球场地每天都对教职工免费开放,这为羽毛球运动在学校中普及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4所高校都在校羽毛球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校羽毛球队,定期集中训练,为出外比赛交流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对外交流活动方面,有的学校羽毛球场地市场化,吸引外面的羽毛球俱乐部群到本校场地长期开展活动,以便进行互相交流和提高,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有些学校经常参加红牛杯“羽林争霸”、“中体杯”合肥市业余羽毛球赛和安徽省“川崎杯”羽毛球赛等,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除了在本地参与竞赛外,还参加本系统高校内的比赛活动,如安徽农业大学参加过“2012年部分农林院校教职工羽毛球友谊赛”等.
在校内活动开展方面,一些普通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教职工竞赛活动,由校工会主办、体育部工会协办,以学校各个工会代表参加的团体赛,如:安徽大学已举办7届校教工羽毛球团体赛[6],如安徽农业大学举办过“自由组合80岁以上双打比赛”.校园教职工比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为校园羽毛球的普及和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领导经常参与羽毛球运动也会为羽毛球运动在学校教职工中普及开展带来正能量,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校级领导的积极参与羽毛球运动为其学校开展活动带来了很大促进作用.
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工会提供,有些高校羽毛球协会发展很好,参赛人数众多,得到了一些公司的的赞助,有的学校是公司每年直接赞助经费,有的学校是在比赛前得到公司服装上的赞助,有的学校在举办了校羽毛球比赛时得到了公司赞助.
2.2 获得比赛第5名至第8名参赛高校分布情况
获得5到8名的高校是皖西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在比赛前最有实力获得前三名,但是在比赛中由于一名女子单打主力队员在小组赛中跟腱受伤没有在之后的比赛中参加,在8强进4强赛中由于损伤了一员大将,失去了重要竞争力.其中皖西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也都成立了校教职工羽毛球协会,并且协会内经常在一起组织开展活动,学校内免费室内场地供其训练.安徽医科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还未成立教职工羽毛球协会,参加比赛成立的校教职工羽毛球队也是临时组建的.由于室内场地少或者不经常对教职工开放,当然也未针对教职工提供免费锻炼场地,因此普及开展状况较差,羽毛球技术水平较高的一些老师经常参加校外的羽毛球活动,如参加一些羽毛球爱好者俱乐部,这样为其锻炼身体和提高羽毛球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情况下相对而言普及程度低.
2.3 获得第9名至第12名参赛的代表队高校羽毛球开展情况
获得9到12名的高校是巢湖学院、合肥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几个单位目前还未成立教职工羽毛球协会,并且由于室内场地少,还未针对教职工免费锻炼场地,有的单位还没有室内羽毛球场地,这些学校的教职工羽毛球爱好者只能通过建立自发组织到外面场地花钱打球,或者参加社会上的羽毛球爱好者俱乐部,为羽毛球在学校教职工中普及与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只能局限在部分爱好者,有些教职工由于工作、家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于是就不能积极的参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安徽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是由安徽省教育工会第一次组织举办,从参加的单位以及观摩与交流的人数来说是众多的,整个比赛过程组织有序,场上队员顽强拼搏,场下队员鼓掌加油助威,气氛热烈,比赛后相互交流与学习,展现了安徽省高校教职工的运动、拼搏、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1.2 长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40岁以下人员较少,女教师少且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工作、家庭负担重,缺乏余暇时间,同时羽毛球运动消费高,健身意识不强等因素造成青年教职工参与率低.
3.1.3 比赛中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的单位是安徽农业大学,获得了混合团体赛第1名,在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实力,保持和提高现有水平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3.1.4 比赛中最具竞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单位是皖西学院和合肥师范学院,虽然这次比赛成绩不尽人意,但是皖西学院整体实力很强,合肥师范学院是一批年轻的选手参加比赛,大部分年龄都在30岁以下,而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3.2 建议
3.2.1 领导带头参与,加强健身宣传,提高教职工健身意识
为了积极响应“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应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校工会和体育委员会协调配合,工会加强宣传,体育部在场馆设施上争取更好的条件,并选派羽毛球专业教师对参与协会活动的会员进行专业的指导,校处级以上领导带头参与,鼓励广大教职工参加羽毛球活动,特别要鼓励和吸引女教职工参加到羽毛球活动中来,活跃校园气氛,提高教职工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全民健身活动在高校蓬勃发展.
3.2.2 培养骨干会员,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在羽毛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抓好普及与提高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抓好普及工作,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活动空间,将羽毛球爱好者组织起来.教职工羽毛球活动的骨干队伍,是开展羽毛球活动的中坚力量,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其指导和桥梁作用,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稳定锻炼队伍,随着锻炼队伍的扩大,组织校内比赛,选拔教职工羽毛球队队员,经过培训,组织与不同对手进行友谊赛、交流赛等,以提高赛场实战水平.并要有意识地进行团队配合、确定各自的主攻方向和技战术演练,明确自己的打法.
3.2.3 技战术提高的同时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
羽毛球项目是体技战能对抗类项目[7],比赛中对运动员综合能力要求高,因此不仅需要技术和技能的训练,也要注重基本体能的锻炼,如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练习,确保日常练习和比赛能以饱满的精力去发挥高超的水平.
〔1〕王进,陈华.广州市大众羽毛球服务场所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51-54.
〔2〕覃业豪.中小城区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9):213-214.
〔3〕许建.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51-53.
〔4〕闫文伟.全民健身理念下高校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新思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4(1):108-110.
〔5〕国发〔201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11-02/24/ content_1809557.htm,2011-02-15.
〔6〕羽毛球协会.安徽大学第七届教工羽毛球团体赛落下帷幕[EB/OL].http://www1.ahu.edu.cn/ymqxh/E_Read-News.asp?id=779,2013-01-18.
〔7〕郭可雷.“项目本质特征”视角下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13,20(2):82—85.
G846
A
1673-260X(2013)09-0109-02
安徽省2012年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