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本思考下的大学体育

2013-04-02杜海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体育精神教学活动

杜海云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论人本思考下的大学体育

杜海云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人本主义是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思想理论,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大学教育方面人本主义也发挥了其重要的意义,学习观和教学观都受到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人本思想下的大学体育的教育进行了几点分析,提出了关于人本思想在大学体育实践的应用以及对于教学模式的变革的思考.

人本思想;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人本思想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在心理学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人本的观念重视的是学生的情感和主观感受,是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自由和尊严,不仅仅只是认识知识,而且是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内在潜能的培养和开发.人本教育思想对于学生的主观感受有着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保证去完整的人格主动性,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针对于目前人本主义形成的教学观念存在的几点问题,现在重点是如何对于问题进行更合理和更好的解答,使其加具有实践价值.人本主义理论主要存在着几点问题,理论整体的严谨性不够,教学的基本观点不够突出和明确,范围也不够明确;再者就是其过分的强调学生的自我价值,对于社会的总体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影响等重视不够.这些问题都将是在本文的内容中进行一些讨论.本文就大学体育教学中对于人本思想的渗透进行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将人本主义理论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加强思考的问题.

1 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是对于教学的整个进程进行理论安排的基础.教学模式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的,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为体育教学达到目标的体系,它使稳定性的体育教学活动程序,在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融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的一般课堂模式是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课的结构等内容,在这样普通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单一、教学设计僵化等,这样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阻碍的效果,如何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是现在高校体育教育研究者正在极力进行研究的领域,现在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的教学首先需要树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进行人本主义教学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人文主义的原则.由于体育教学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完场的以锻炼身体为主的教学活动,需要在教学的时候估计到全体人员的利益,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个体行为之间的配合,教师需要估计到学生的整体利益,同时针对于个别的学生选择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乐于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去,而且受到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迎合到教学的特殊要求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应该享有共同的教育的权利,其个性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是目的.最终使学生们能够将自身的优点发挥出来,缺点进行改进,在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备积极的向上的态度和规范的道德行为.

1.2 构建合理的教学知识结构

教育是一个将新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活动行为,在课堂上重要的就是进行新的知识的传递,所以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接受新的知识的条件下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关的体育的先进知识能够很好的加强学生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开拓视野的良好时机.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进行身体练习活动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能力的目的,这样促进学生将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形成自身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最终能够形成好的体育习惯,不断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同时在精神上有一个更加积极的状态.

1.3 考评体系突出学生能力

制定出一定的考评体系才能够系统的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断定,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改善.在人本意义上的体育考评体系应该是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评价针对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参考,重要的是要优化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一是在评价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上加以转变,考虑到学生能力差异,首先是要摒弃传统的定量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增加评价的内容,丰富多个方面的技能考核,增加学生能力表现的机会,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三是评价的形式上也可以多变,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而不是仅仅达到一个标准的考试分数.新的考评体系重视的是学生的能力和体育素质,取代了传统的以体育分数为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更加的具有说服力,能够真正的考察学生的体育能力.

2 加强体育教学技能,提升体育人文精神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质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中对于道德意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不成熟和片面的.在任何一门教学中都应该要设计到精神层面,这样才是高级的完整的教学,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对于人的行为进行分析,重视体育教育带给人的道德和意识上的培养,这样才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形成了积极的体育精神,这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体育精神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到的对于人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思想、文化、作风和意识等,还有一些关于体育竞争的道德内容,如公平竞争,团结互助,友谊第一等,还有对于自身来讲的超越和客服困难的力量等,这些都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体育精神的表现.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就是体育精神开始对于学生的人格进行熏陶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重对于体育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培养,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是关键.

在进行精神层面培养的时候需要注意其途径和方式,针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加强对于体育精神的重视,意识到体育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对于学生的人格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精神是会始终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把体育精神落实到实处的表现形式的确定,这对于学生体育精神的具体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在其中融合一定的体育精神和内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过程中很好的领会到体育精神,而且能够在体育方面有着很好的进步,这是体育教师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同时需要在体育精神的培养上花费一定的功夫,提高自身在进行体育教育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实施的环节能够开展创新的内容和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的学习.

3 加大体育人文环境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3.1 人文环境创建的重要性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的不同将会造成人环境下的人的状态变化.良好的环境能够对于人产生积极的影响,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是由参与者得各个方面组成的,包括有其体育制度、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素质和体育道德等,它使一个小范围的教育环境,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折射出来,达到教育参与者的目的,所以体育人文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精神的培养有真深远的影响.

3.2 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的途径分析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进行良好的体育教育的基础,将对于参与者的心理、思想、意识和水平等造成直接的影响.创建和谐的人文关系首先需要保证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的和谐对于人文环境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有很高的主动性,环境的和谐能够对于个体引导一个好的方向,受到好的熏陶下的学生能够更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下面是几个提升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

首先,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之中不能忽视关系的建立.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价值,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状态,所以学习的氛围大多没有那么的和谐.人文环境的要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和关怀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中教师是一个主要领导者的地位,学生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而且与教师之间没有阶级地位距离感.

其次,进行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践活动.老师进行了理论教育后需要开展活动来加强学生实践的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对于已有的经验和新的经验之间的进行结合能够产生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了合作互助的意识,教学真正成为了一个活泼发展的过程.

第三,体育教学中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知识注重对于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调动作的标准性,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精神束缚,这样的体育教学是学生不愿意参与的认为是任务而去学习的.没有了实践的机会,进行体育学习将会是十分枯燥的,教学的内容将十分的呆板,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体育教学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所以忽视体育教学本省就是违背了教学的本质的,以人为本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体育教学中需要以提升育人的功能为目标,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强化体育教学的人文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土语学习上体会到一定的乐趣,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第四,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得到提升,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传播者,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体育专业知识和相关科学知识上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在平时生活中应该不断的进行体育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保证好的知识库的储备,这样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才是具有权威性和标志性的.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标准,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等也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水平.

4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要的权利执行者,教师只是进行一些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是简单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学分得十分的清楚,处于两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中,学生盲目的服从与教师偏执的指导,在教师的威严和之下一直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不能够发挥出创新的能力.没有人本主义创造的自主、合作和创新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不是积极的,而且效率十分低下,所以需要加强人本主义学习模式的创造,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以目标统领内容,改变在传统学习中被动的记忆式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和教师练成一个整体,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分析,这个整体能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开拓,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逐步的实现教学的新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小结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于大学体育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人本主义思想的融入使得教学更加的注重人的情感,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在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得到了很大的转变,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通过交流和合作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下体育精神也得到了强调,加强了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变革,同时改善了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层面的同步提升,加强了其身心发展的协调.

〔1〕余敬平,张维寿,吴忘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2〕刘亚云.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J].体育学刊,2007(05).

〔3〕张绍礼,宋学岷.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社会倾向性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4〕朱海莲.论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3(03).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G 807.4

A

1673-260X(2013)02-0124-03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体育精神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真正的体育精神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理念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研究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