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世界出发探索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2013-04-02陆韵
陆 韵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关键点,是发挥学生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重要前提。当理想信念被视为理论化、抽象化的产物,作为一种至高至上的目标强加给学生党员时,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教育成效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被置于一个可设想的、能够被不断改进的完善的开放视域之中,从生活世界找到实实在在的根基,并且依托生活世界实现理想信念的生成与升华,促进理想信念产生巨大精神动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长效性。
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
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生活世界作为逻辑起点展开,源于现实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困惑以及对维持理想信念教育持久效应的需求。
(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依托实践
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实施通常沿用至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将高度理论化概括的价值体系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党员确立远离生活实际的理想追求,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实效难以在学生日产行为之中体现,即知与行无法合二为一。归其原因在于,观念化“实存”的东西,都是在其一切规定性中被清楚地预先决定了的东西[1]。主观预涉且外化于学生经验的观念体系,难以成为指引学生党员实际行动的坚强动力。理想信念虽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学生主体中,但其确立应有坚实的实践根基,紧密结合学生主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学生党员只有直面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才能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党员的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二)生活世界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
胡塞尔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发现人的存在的意义是由主体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被授予的[2]。远大政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确立离不开个体内在价值取向的生成,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源泉。学生党员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主体性容易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被忽视。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价值和需求,理想信念的产生离开各自生活背景的烘托。现实生活本身是复杂多元的,大学生党员只有在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才能对生活的本质有所感悟,由此产生对未来的希冀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认识到作为学生党员所应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经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产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将内化为学生党员为人处世之道德准则,支撑其在现实生活中坚守信念,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三)生活世界促进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生成与升华
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以知识化、理论化形式传输,无法起到持久的教育效果。只有借助于生活世界,才能促进学生党员树立影响其一生的坚定信念。
1.学生党员主体性价值在生活世界中存在
学生党员是同辈群体中的代表者和引领者,理想信念教育旨在让学生党员于强大精神意志的激励之下成为勇担社会责任的奉献者。因此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价值只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世界中,在和真实的人与事的交往过程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2.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在生活世界中生成
理想信念与人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生成于人对现实生活的“否定性肯定”的主观世界之中,表现为对现实生活“超现实”的价值认同中[3]。学生党员的理想只有源于现实需求并且超越实际现状,才能起到对行动的积极导向作用。
3.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在生活世界中升华
理想信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党员在严格克己修身、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不断坚定信念、升华理想。当学生离开校园,以职业者身份步入社会之后,理想信念的激励作用仍发挥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以新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更为远大的目标。
二、从生活世界出发开展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突破点
基于生活世界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将突破传统党员思想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局限,实现以下转变:
(一)从人为预设转向自动生成
胡塞尔在其现象学观点中提到:只有当我自己观察到了认识,并且只有当它在直观中把其本来的面目给予我,我才能使认识的本质得以明晰[4]。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如果以说教性方式展开,学生则无法认清理想信念产生的现实根基,也就无法真正将其纳入自己的观念体系中。因此,要转变人为预设的道德灌输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直面感性世界的事实,进而自动生成智性世界的观念,使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高远的政治理想与信念融和在一起。理想不再是外界强加的观念,信念不再是条条框框的规则,而是植根于现实,满足学生党员改善生存状态、实现人生价值的重大精神支柱。
(二)从脱离实践转向知行合一
观念与行动的脱离是党员思想教育缺乏实效的主要表现,理想信念教育并非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而是落脚于实践行动,通过实践检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并不断修正和深化观念。要想使学生党员知行合一,就要突破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方式,将教育地点从教室讲堂拓展到广阔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去;将学习形式由聆听和汇报转变为互动沟通、参与服务和研究创造;将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关注点由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总之,学生党员的身份意义和主体性价值都应体现于平常的生活之中,从做好一个普通的人开始,进而逐步确立更高的目标,成为改变世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独特主体。
(三)从个体修行转向主体交互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个人观念的认同与转化,然而个体的认同在没有群体认可的情况下易出现动摇,难于在实际生活的打磨中坚持原初的理想信念。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发挥交互主体的促进作用。交互主体性意味着一种对一个以上的主体而言的共同有效性与共同存在[5]。主体间共同性的理想信念将超越形式主义特征,产生强大的推动激励作用,成为学生党员群体共有的精神源泉。每一个学生党员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理想信念教育应发挥学生党员集体智慧的作用,通过主体之间的交互碰撞,产生崇高观念的共鸣,在互相激励之中强化理想信念对行动的引领力度。
(四)从非连续性转向连续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转向社会的关键过渡时期,学生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因此学生党员的大学时期的思想建设成效可能会在毕业离校后减弱,造成学生流入社会大环境之后理想信念的缺失和退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非连续性源于教育的方式与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从学生需求出发,离开了制度规范便失去了效用。依据胡塞尔的观念,只要透过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反省,便能达到超越自我的境地,为自己找到意义与具体的有效性之存有[6]。要使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连续性效果,就需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理想信念的源泉和对自我与他人的重要价值,学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逐渐升华理想。
三、基于生活世界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依据生活世界理念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结合实际教育过程中需突破的方面,教育者可从以下方面展开具体对策:
(一)激发学生党员对可能生活的远大追求
为让学生党员树立起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并在未来的生活中通过自身努力和实际行动逐渐达成目标,应鼓励学生党员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社会剖析,将个体或者自我置身于旷阔的社会大环境之中,从现有的生活现状出发构想一种可能的生活,作为理想信念的坚实基础。具体来说,要让学生党员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明确自身责任和奋斗方向:第一,积极关注社会时势。学生党员通过新闻报纸等多种媒介资源掌握社会发展趋势和实际生活现状,从中分析存在的问题试想解决方法,从发掘“是什么”上升为“怎么办”从而提升党员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意识;第二,走出校外深入基层。体会不同环境不同群体的生活现状,构想美好生活的图景;第三,发挥专业优势强化职业理想。结合自身专业,走向行业领域,寻找模范典型,从而不断明晰自己的奋斗方向。
(二)指引学生党员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理想
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体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尤其重视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理想,并以实际行动来衡量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学生党员应时刻铭记自身党员身份,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从生活点滴出发做好身边的小事,服务好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学校教育者角度来看,对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成绩,更要结合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同时,教育者应为学生党员的自我提升从理念走向实践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加大学校与社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党支部开展各类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区,将自己的学识与技能用到帮助群众、服务社会中去,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自身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加强学生党员与各类群体的互动沟通
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多个主体之间情感与精神的共享,当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时,能够发挥更大的激励效应,因此学生党员需加强和各类群体的互动沟通。首先是党支部内部的沟通,通过民主生活会、研讨学习会等形式交流思想和实践经验,在学生党员内部实现信息互通和相互之间的学习与借鉴;其次是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确立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周围同学的生活状况和困惑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提供引导和帮助,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最后,加强学生党员与社会广大群众之间的互动沟通,设身处地地倾听了解群众需求,通过换位思考增强党员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建立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
自我生成的理想信念对学生党员来说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将大学阶段的教育成效延续到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更高要求,学生党员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也应结合所处环境、面临群体的实际变化而不断更新。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党员经历体验生活、畅想生活、确立奋斗目标、树立人生理想和践行理想的完整过程,提高学生党员在不同环境中分析客观现实进而形成主体价值观念的能力,以及面对复杂实际情况的灵活应对能力;鼓励学生党员结合专业学习提前进入行业领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检验人生目标的合理性,通过不断地修正逐渐树立适用于整个人生的理想信念体系。
[1]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 吴云,王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作用机制——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哲学解读[J].高校教育管理,2007,(1).
[4]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5] 倪梁康著.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6] 毕普塞维克著.胡塞尔与现象学[M].廖仁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