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内涵特点及展望

2013-04-02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主客体受教育者客体

吕 丹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进行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属于实践方法中的一种,主要包含网络疏通和网络引导两个方面,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历疏通过程、纠正过程和引导过程三个阶段。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内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的探索和研究,在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实践基础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基础与理论指导的有效结合,是认识和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根本途径。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内涵

疏导方法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一种,其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意义上的疏导方法,疏,就是疏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导,就是引导,在疏通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正确意见和思想观点加以肯定和支持,促使其进一步发展的教育方法[1]。疏导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导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发展相一致的方面来,并在此基础上求得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客体之间在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协调。疏通和引导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方法,就是通过疏通思想,引导受教育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并进行有效地疏通和引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注重疏与导的有机结合,其运用一般包括三个基本阶段:首先,通过网络进行疏通。要求发挥互联网络匿名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创造良好的网络疏导环境,激发被疏导者的求治意向和自信心,促使被疏导者具体地、真实地讲出心理和行为问题,形成自我认识,并作自我分析,促使存在的问题转向正常。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有目的地对待网络受众的具体问题采取合理措施,使得被疏导者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危害性,直到被疏导者能自我控制不良意向与错误观念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为止。再次,合理加以引导。即帮助被疏导者建立正常的心理与行为的良好条件反射,巩固正常健康的心理动机,使网络受众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

如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互联网络虚拟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互联网络上呈现出的各种思想、道德、心理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疏通和引导方式,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基于互联网络,为了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求在互联网络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的基础上,做到导是疏之导,疏循导而疏,导须疏,疏为导,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注重疏通和引导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特点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主要以面对面的直接疏导形式进行,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的主体、客体、条件、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中双方面对面交流的工作状态,因此具有不同于传统疏导方法的特性。网络疏导方法基于互联网络虚拟空间,通过数字化符号实现人机对话,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因势疏导、造势疏导和转向疏导的过程,间接地对网络受众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疏导活动。

(一)以平等性为出发点

信息数字化的发展,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趋向模糊[2],具有更加不确定的因素。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过程中,客观上要求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处于平等的状态,否则难以合理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实践过程。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育过程并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它不是一种机械式的“思想观念”灌输,而是通过基于互联网络这一载体与网络受众构建起一种平等的思想交流伙伴关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是平等的关系。网络主客体地位的平等性客观上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改变以教育者自居的观念,一定要把受教育者群体放在与教育者平等交流、彼此互动的平台上,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网络受众这一群体。只有在这种平等的条件下,受教育者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并认同教育者所进行的疏导内容,而网络教育者主体才能有目的地根据不同客体的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

(二)注重实践性研究

方法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从实践的观点来看,方法属于实践工具的范畴。实际上,“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由实践证实又用于认识或实践领域的知识”[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也是如此。合理的方法运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传统疏导方法注重理论教育,缺乏社会道德与现实问题的关联,不能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进行具体指导,从而抑制了客体的创造性。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载体、主体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更加注重实践性,注重专业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主客体知与行的统一。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同样被列为工具,是站在主观方面的手段,主观方面通过它与客体相关。”[4]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进行疏导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客体的实践教育,使其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借以衡量自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尺度,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三)突出参与者的主体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参与者的主体性是其最显著的特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过程中,不仅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即要发挥作为疏导方法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选择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即网络受众或客体的主体性,也就是作为教育客体的网络受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形成良好的主客体关系。教育者主体一定要在充分了解网络受众群体的要求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客体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疏导,这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通常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受众群体,即受教育者。客体在接受主体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期逐步达到主体的要求,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客体的主动参与影响了结果[5],这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运用过程充分体现了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四)主客体存在方式的虚拟性

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疏导环境所存在的场景是虚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以网络作为主要媒介,网络空间完全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虽然是现实具体的人,但在虚拟空间也都是以数字化、符号化的虚拟方式存在和出现。“在这里,发言者和听众,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6]都是以虚拟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网络中主客体间的互动交流过程,生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虚拟社会关系,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主客体存在的虚拟性,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存在方式在网络中被完全虚拟化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展望

内容决定方法,内容的发展趋势对方法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影响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创新受制于社会环境及人的需求等客观条件,在其发展进程中,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应该主动处理运用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充分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了解受教育者群体的现实状况和思想表达,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找寻真正适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发展方向。同时,方法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研究已有方法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7]因此,就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特点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衡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发展趋势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适应多边互动的教育活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虽然只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它却是一种多边工作方式,因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各自代表着自身所属的群体。这就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的流程不是单向或单一的双向,而是一种体现不同参与主体间关系的多向交流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发展过程应充分体现主客体间的互动,这也是其活动方式多样性的切实体现。一方面,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教育者的工作方法,也要重视学生的理解方法,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介体,疏导方法将更好地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发展,教育者之间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都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二)日益显现科学化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提出和应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应该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充分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疏导使受教育者对自身的认识日趋全面和完善,也将越来越好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科学化,从而使网络疏导越来越能表现出科学化的特征。此外,互联网在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要高度重视网络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8]。科学技术和网络环境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育工作,并转化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有效辅助手段,促使其符合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客观要求,与其他学科内容及边缘方法形成明确界限,整体呈现科学合理化的趋势。

(三)强化自主教育观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内在特性决定其并不是一种强制灌输的工作方法,而是帮助受教育者从自发性教育到自觉性教育的重要途径。疏导方法注重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形成,这一过程既离不开教育者的思想疏通和引导,也离不开自身自觉、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任何的理性教育及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体,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起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的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9]。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的疏通和引导,最终实现受教育者对自身精神世界自主、能动地生成与建构。

(四)研究内容更为广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建立在客观情况和思想实际基础之上,针对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方向。在其发展进程中,教育者不仅会把满足人们的虚拟生活需要作为首要考量内容,还会充分利用受教育者可能获得和理解的各种虚拟社会案例进行教育,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内容。教育者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合理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从思想理论层面、意识形态方面以及社会文化层面多角度、多渠道地丰富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内容,进而实现对受教育者群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综合方面的有效指导。

四、结语

总之,根据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条件和工作环境基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对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内涵、特点、发展趋势以及诸要素之间共同作用的规律、特点等方面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将更加有助于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顺利开展和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2.

[2]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35-40.

[3]王晖. 方法论新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3.

[4]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32.

[5]曾令辉,邓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129.

[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35.

[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2.

[8]新华网.教育部长袁贵仁:全面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EB/OL].(2013-09-16)[2013-09-27].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9/16/c_125391996.htm.

[9]王礼湛,余潇枫.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64.

猜你喜欢

主客体受教育者客体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浅析“物我本相因”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