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所不能承受之重
——从人格障碍看高校投毒等恶性事件
2013-04-02顾高菲
顾高菲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013复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同寝室同学黄洋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黄洋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嫌疑人被以故意杀人罪提请逮捕。
自此,“高校投毒”成为网络高频词汇,报刊、微博纷纷开始回顾近年来高校发生的恶性事件,甚至“打包”呈现给社会。1994年年底,清华朱令铊中毒案;1997年5月,北京大学“铊”投毒案;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事件等。
一时间,社会媒体将视角纷纷投向高校。例如,《中国科学报》认为这一系列案件暴露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缺乏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缺乏公民意识,缺乏遵纪守法意识,缺乏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应对挫折的办法,缺乏宽容、理解、沟通、负责等品质;《光明日报》认为,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上,我们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情怀,用经典修正性格,培育品格,滋养出健康的人格。社会普遍呼吁教育缺失,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育,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培养,远比掌握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高校投毒案件之后,高等教育开始成为社会舆论诟病的对象,人们开始担心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
社会上,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已经有了“跑偏”之嫌,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潮暗流涌动;教育上,我们评判体系的“唯分数论”更值得商榷;家庭里,我们以上名校作为孩子成长标尺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探讨。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我们在乎的都是考了多少分、得了哪些奖,而忽略了关注心灵的健康、灵魂的塑造。青年人成长的道路上,多的是名校、好工作的鼓励,少的是善良、质朴情感的滋养。面对升学、就业压力,他们少了一个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的舞台。这些种种因素都会造成类似悲剧的发生。
一、高校投毒恶性事件的背后——人格障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博士李文道认为,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归根结底源于个体的成长历程中的教育失误。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开始反思,也许将投毒案归结为高校的教育缺失并不确切,不只是大学,而应涵盖个体发展的整个童年期、青少年期甚至青年期。于是,社会舆论开始呼吁教育要承担起人格培养和人格重塑的责任。郭弈晶(2010)提出应该通过学校来培养和塑造理想的人格[1]。那么,人格是什么?人格障碍又是指什么?
(一)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的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在心理学上,人们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所具有的不同外在表现,即人格的外在,若还原这些外在,挖掘出背后真实的自我,即为人格;在医学上,人格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的总和[2]。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作为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我们接触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因此我们必须比普通社会民众更关注这些事件。在落实好三级心理防御机制的同时,哪些原因让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值得探究。
(二)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交往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向社会不断延伸。传统的交往空间和交往模式已经被打破,对于具有强烈自尊意识又缺乏必要社会经验的高校学生来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陌生的生存空间,无疑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3]。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往往居高临下冷视世界、游离社会、怀疑周围,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怨天尤人、归咎于社会,在种种压力下部分学生对社会失去了信心,走向了逃避现实的道路。这些实际的和潜在的影响引导了学生个体行为,有的甚至与社会产生了对抗,引发了反社会的人格障碍。
2.教育因素
一系列的大学校园惨剧折射出了大学生的心理困境。我国现行的以分数定优劣的教育体制严重地挤压了学校思想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应试教育异化了教育的目的,唯分数论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和品德健康被忽略[4]。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形成了“重智能轻素质”的单一价值取向,学生为了达到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在同学之间形成了“重竞争轻合作”的不良风气,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观念不屑一顾。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可塑性较强、个体化倾向较明显的群体,而大学教育本应该是引导他们找到自我定位与平衡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不合理的片面的评价体系使得大学生原本不稳定的心理更加失衡,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学生不健康的人格,而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人格的障碍。
3.家庭因素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由于心理、生理、社会因素和其他有害因素影响的结果,与遗传因素、儿童时期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尤其相关。父母离异或被父母遗弃是儿童产生人格障碍的首要原因[5]。从家庭因素角度来分析这些高校恶性事件,这些悲剧背后的家庭环境值得我们关注。例如,马加爵的家境贫寒,父亲忙于生计且脾气十分暴躁,母亲在家中地位低下,姐姐受出身影响,眼界也较为有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对父亲的憎恶、对母亲的同情保护和对姐姐的片面认识使其形成了一股倔劲,孤僻的性格,封闭的内心酿成了惨剧。无独有偶,云南大学杀人碎尸案的张超作为一名城市背景成长的女生,其特殊的家庭环境也造成了同样的悲剧。据校方调查,张超在北京读中学期间“德智体是正常的”,但是她的家庭有些特殊情况,她父母所在煤矿没有煤可挖了,处于倒闭破产状态,父母都下岗,经济情况急转直下。张树军在硕士论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中通过对河北经贸大学随机抽样选取 308 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调查、个案访谈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受到以家庭经济为主的各种因素影响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鲜明人格差异。[6]近年来,我们的社会调查也都开始在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缺乏父母或父母一方的教育也是人格障碍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此外,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重要因素,过分苛求和溺爱都是有害的。
4.自身因素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接触到的案例大多是有关人际关系问题、寝室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那些不合群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往往是固执、自私、缺乏宽容心,常常误解他人无意或友好的行为,习惯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等,周围的同学、朋友对此意见很大。实际上,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之后,这基本就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自命不凡,敏感多疑,最鲜明的特征是犟,表现的行为特征是古怪[7]。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容不下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只顾及自己的利益、需求和感受,遇到问题时,往往把错误归咎于外部及他人,做事之前不会去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
二、面对悲剧,我们应该做什么?
理论上,人格障碍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无法治愈,常绵延终生。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通过药物和环境两方面积极的矫治,某些人格缺陷可以改善,但是仅仅通过心理干预是很困难的,也不是高校教育可以做到的,这也是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犟”的特点。现在看来,也许教育与高校投毒此类恶性事件并不是毋庸置疑的因果相关。当然,我们一直在反思应试教育,也一直在修正,高校也一直关注应试教育之下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生命教育。
(一)加强一线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转介
与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的应对方式一样,人格障碍的治疗必须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应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转介,这是基本原则。因此,高校要做好一线学生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完善相关技能的系统培训,使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能了解和掌握人格障碍问题学生的一般行为表现和基本处理方式,能将其与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区分,做到及时发现和转介。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主要是指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来访者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过程。[8]高校内常用的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有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通过心理调适的学习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帮助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追溯病因,陪伴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经历痛苦,见证其成长,促进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比中学阶段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大学阶段又正值学生从叛逆向成熟的过渡期,生理成熟快于心理成熟,因而,出现迷茫是非常正常的,多少都会存在一些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若缺乏及时疏导,再加上一些先天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人格障碍就会浮现。有资料表明,有部分大学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因而心理咨询是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9]。
(三)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人格障碍最关键和最重要的表现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即社会化障碍,因此,除了发现后转介以预防恶性事件发生,很多专家倡导高校应该重塑学生人格,但是“重塑人格”这一期望若没有专业的一对一的心理治疗(非心理咨询)是不可能实现的。尤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而心理学知识普及仍滞后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工作者更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从重建人格障碍学生的社会环境入手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创造对其关心、爱护和不受歧视的氛围,鼓励其积极参加公益性事业活动,培养其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的品质,逐渐改造其不良人格。“人格障碍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创造固定的可控的环境”,这在临床上也是得到证实的结论。[10]但是,人和社会又是相互作用且多种多样的,教育是存在于大的社会环境之中的,从整个社会行为的研究角度,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治好人格障碍完全寄希望于社会环境瞬间的改变,甚至完全和谐的大同社会的到来。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而言,有义务和责任尽一己之力去营造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更进一步来说,高校的相关教育和培养不能只是面对有人格障碍迹象的学生,更要重视培养普通学生的爱心和胸襟,重视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之中,应特别强调爱的教育,创建一个良好、包容、有爱的高校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给人格障碍的学生最积极的社会支持。但是,这样的环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高校一己之力可成,需要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阶段教育的不懈努力,真正做到教育从培养每一个孩子学会做人开始。
三、结语
从医学发展至今来看,人格障碍是必需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社会干预,才可能有所改善。因此,一方面,高校一线工作者要能及时发现高校学生中存在人格障碍的学生,做出正确的干预和转介,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要不断呼吁准父母们关注幼儿教育,呼吁社会正视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正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已对当代中国儿童青少年乃至青年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等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学校若能从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氛围等各环节入手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一定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教育,才能发展,在此前提下加强社会人文教育,才能共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郭弈晶.道德人格塑造的基本途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1):90.
[2]王芳,王淑波.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0-43.
[3]刘洪抵.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正确对待偏执型人格的大学生[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1(4):30-33.
[4]李文道.大学校园惨剧,折射学生心理困境[EB/OL].(2013-05-06)[2013-08-16].http://www.jyb.cn/high/sjts/201305/t20130506_536790.html.
[5]张树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D].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11.
[6]程利娜.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服刑人员人格障碍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2):32-33.
[7]郭光初.高校学生人格障碍成因剖析和对策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3-75.
[8]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87.
[9]韩中敏.学生人格缺陷反思及健康人格教育[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9.
[10]范建雄.精神病学:第1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