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新疆呼图壁县域的庙宇与民间信仰
2013-04-02王鹏辉
王鹏辉
(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 200241;2.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清末民初新疆呼图壁县域的庙宇与民间信仰
王鹏辉1,2
(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 200241;2.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呼图壁县域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形成绿洲聚落,移民群体的生存活动形成地域社会。清末民初的呼图壁县域农业社会的形成蕴育了众多的庙宇,围绕庙宇广泛而多样的民间信仰活动成为当时城乡显著的社会现象,促进了移民的土著化社会的建构。
清末民初;呼图壁县域;庙宇;民间信仰
呼图壁县域位于天山北坡中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6°5'~87°8',北纬43°7'~45°020'之间,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西出隘口,东进咽喉”的重镇。呼图壁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高山、丘陵,中部为冲积平原,北部为沙漠地带,境内有由南向北的呼图壁河、雀尔沟河两大水系。清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呼图壁县境设洛克伦巡检治理,并设立呼图壁台和土古里克台军台、景化驿站驻军戍守。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洛克伦巡检治理改为呼图壁巡检,次年(1764年)筑景化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置昌吉县,呼图壁地区为昌吉县的一部分,属甘肃省镇西府,仍设呼图壁巡检治理,使用和、丰、嘉、乐识别四方村庄。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呼图壁巡检随昌吉县划归迪化府管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巡检为县丞,升为呼图壁分县,属镇迪道迪化府,全县分城和乡,乡分别以东乡、西乡、南乡、北乡区分,共有25庄。1913年撤销呼图壁分县,所辖区域悉归昌吉县管辖,1914年仍设呼图壁分县.置昌吉县分驻呼图壁县佐。1918年成立呼图壁县,属新疆省迪化道管辖,驻景化镇,呼图壁县下设景化镇与东区、西区、南区、北区,近似乡的行政区划。清代以来,呼图壁县域各族军民披荆斩棘,聚居成邑,通过民间信仰活动的纽带,逐渐完成了土著社会的建构。
一、呼图壁县域城乡庙宇的生成
呼图壁地区民户的生产依靠呼图壁河和雀尔沟河,居住和生活都是沿河分布。雀尔沟河在清代又称为图古里克河,图古里克河“又北流红山峙,其西山顶及麓皆建寺,寺南歌台一所。岁丰,户民赛神其间”,[1]红山是庙宇集中建筑的地方,往往在丰收时节祭祀、庆祝并形成庙会。红山最高海拔954米,山势陡峭的一座山峰,在图古里克台地巍峨壮观,红色山岩裸露,故称红山。源自天山的图古里克河流经红山脚下,图古里克的农田都要依靠天山积雪融化的河水灌溉。红山成为当地社会沟通神界,表达世俗愿望的理想地点。红山庙宇群的修建资金来源社会募化,募化范围远至昌吉、迪化、三道坝、古城等地方,约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在山上山下各建庙宇,庙宇建成后香火不断,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庙会,毁于1931年新疆战火。[2]红山顶庙民
间称为红山子庙,大旱年间在红山子庙经常举行祈雨祭祀仪式。红山子庙还被称为红山无量菩萨庙,又名红莲山大庙,几度毁坏和重修,最后于1946年全部毁坏,变为一堆废墟。[3]无量菩萨庙的庙名表面该庙主要供奉无量光菩萨,带有密教色彩,菩萨形像为身呈赤肉色,右手屈臂,开掌向外,掌中安置莲花,莲花上有火焰。红山与其上下的佛寺道观庙宇共同构成呼图壁一处神圣的社会空间,反映了其地人们的精神生活。红山庙会不但是呼图壁的盛会,也吸引了近至迪化、远至古城的商贾和善男信女参与。
呼图壁景化城城内外的重要的庙宇有北门楼真武阁、火神庙、娘娘庙、马王庙和城隍庙。北门楼真武阁,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三年(1864年)因战乱毁为废墟。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拆除,原庙址在今呼图壁县政府办公大楼后面50米处。火神庙,约始建于清咸丰初年(1851年),同治四年(1865年)因战乱全部毁坏。民国初年重建小庙,至1945年又扩建成大楼式的火神庙一座。1955年拆除,庙址即今呼图壁县医院内。娘娘庙,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庙址在今呼图壁县招待所,1931年将庙址迁至今呼图壁县十三医院,l956年拆除。马王庙,建于清光绪初年,由驻县武官修建于营盘附近,1946年由国民党军队拆除,原庙址在今呼图壁县法院大楼东侧。城隍庙及对面路南古戏楼一座,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981年全部拆除,原庙址即今呼图壁县十三医院南大门处。上述呼图壁景化城城内外的庙宇史实,通过呼图壁县政协的“亲历、亲见、亲闻”三亲资料得以重现。[4]北门楼真武阁1918年由呼图壁县第一任县长张衔耀和哨官春奎主持重新修建,但资金由民众捐款,依靠的是社会力量。重新修建的北门楼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城楼内南有财神像,北有如来佛像,庙内还塑有脚踩龟蛇的二将,庙的东西山墙各有一块石碑,上刻建庙的时间、捐款人姓名和捐款数额、建修北门城楼的负责人、工匠姓名。[5]庙内所塑脚踩龟蛇的二将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形像,真武阁中又有如来佛像,体现了道教和佛教混融的民间信仰形态。
呼图壁县的大丰镇在县境西部,距离县城25公里,驻地为大土古里。大丰镇西头残留一座古庙遗址,被称为大土古里十畦大庙。十畦大庙庙堂内外整齐,庙院方圆十亩左右,一座坐北向南、用旧式槽形灰色瓦鳞次栉比盖顶的庙堂大殿,座落在靠近庙院北墙的正中,庙院内东南角座东向西盖有五间平房,再加院内庙堂大殿门前栽种了十多棵已成材的榆树,靠近大殿正门那棵榆树杈上挂有一口生铁大钟,在庙堂大殿东侧斜对过的庙院南墙上开有大山门,与红山子庙遥相对应。[6]畦是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清代开垦耕种的土地按顺序取名,形成以“畦”为地方名称的习惯。大土古里十畦大庙以地名十畦来称呼庙名。根据大铁钟的铸造时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六月,[7]该庙应当始建于1843年或1844年。
历史地名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呼图壁的一些村庄名称当地历史上创修的庙宇称呼,据此可以复原某些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庙宇。园户村乡地处呼图壁县城镇郊区,五戽庙在园户村乡北偏西11公里。清代实行屯田时,在此开垦五戽耕地,约合1300亩地,并修建一座小庙,人称五户庙。[8]五户庙以开垦的土地来称呼庙宇,想必此庙与土地有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土地神庙。五工台乡位于县城西13.5公里,龙王庙村委会在五工台乡西南13公里。龙王庙村委会驻地龙王庙村,曾建有龙王庙而得名。[9]龙王庙地处呼图壁河东岸,当地农民从呼图壁河引水,在此修建一座土木结构的龙王庙,内供“龙王”牌位,龙王庙由此成为村名。1963年龙王庙被拆除,以庙称村的村名继续流传下来。芳草湖总场在呼图壁县城北部42.6公里,二分场在芳草湖总场南部3公里。兵户庙村在二分场东北1公里,清代士兵在此修建一庙。[10]兵户庙的名称属于建庙者和庙结合的方法,不知供奉何方神祇。三分场在芳草湖总场北偏西23公里,庙公地村在三分场西北2.5公里。光绪二十四年在此建一庙宇,周围土地属该庙公产。[11]庙公地村的命名反映了清代庙宇并不仅仅是建筑实体,同时拥有附近相当数量的
土地产权,作为祭祀的公共资源。二十里店乡在呼图壁东部,白疙瘩村在二十里店乡东南4.5公里处。白疙瘩庙位于白疙瘩村东的土包上,庙宇正殿约330平方米,庙院占地约2960平方米,建于清代,自清末至民国曾几度毁于兵燹,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唯见颓垣断壁,碎砖破瓦。[12]白疙瘩庙则是以地理实体命名庙宇,隐去了其中供奉的神灵。
二、呼图壁县域的民间信仰活动——以城隍庙为例
城隍原本是古代祭祀的自然神,主管城池的神灵信仰。隋唐以来国家权力的推崇使城隍神逐渐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成为官民共享的信仰系统,吸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演变为地方守护神。城隍神被纳入道教神灵系统,一般都由道士主持。呼图壁县城隍庙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它座落在西城门内路北,在现在县广播电视局对面,面向南,占地东西约二十丈,南北约十七、八丈。
借助呼图壁人陈芝兰的见闻,我们可以复原呼图壁县城隍庙的建筑景观和庙会的社会实况。[13]呼图壁县城隍庙正门为广梁大门,在城隍出府或者县知事进香时才打开,正门东侧小门供平日进香的人们出入。庙门内侧安放石鼓两面,庙院正中用青砖铺设2米宽的十字形通道,通向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台前一座高约2米的青砖塔形烬纸楼,紧靠大殿台阶中央石座上一个直径75公分的两足两耳香炉。三层台阶上城隍庙的正殿,广五间,深两间,木架瓦顶,拔廊起脊,五脊六兽,土块砌筑石灰搪墙,青砖“穿靴戴帽”(即砖基和砖封墙头顶)。前廊沿木雕装饰画五层,殿内梁柱雕刻彩绘。前面格扇门细灵花形是富贵万字不到头和三圆夸月,纸糊门窗,拔廊前面有卷棚,殿内光线昏暗。正殿中神龛敬台上城隍泥塑神像,金面长髯,头带纱翅,足蹬花靴,身穿红袍,手执笏板,正襟危坐。神龛前左右柱上对联的上联是:“为人若无天理何必你初一十五烧香叩首”,下联是:“作事不讲良心半夜三更须防我铁练纲叉”,悬匾横批是:“神目如电”。城隍塑像的右边为铁面司吏像,尖翅纱帽,红袍皂靴,左手托一簿记,右手握笔,目瞪须张。对联的上联是:“你那算盘精得一位进一位”,下联是:“我这本帐细有几条记几条”,匾额横批是:“饶谁来”。城隍像左边塑为无常像,半截白袍,白筒高帽,翻眉吊眼,舌长尺许吊在外面,手持破扇和铁索,翘起一足,筒帽上有四字“你也来了”。门内两侧塑着四名鬼卒的站像,青脸红发,锯齿獠牙,穿着短袄,分别拿着钩魂牌、狼牙棒、铁练、铁杖,作捕捉人状。正殿后暗室中有一具真人大小的木刻城隍像,农历七月十五庙会坐轿出府巡游全城。大殿前左钟右鼓,殿内廊下托着几十块正草隶篆各种字体的大木匾,如“福善祸谣”、“报应不爽”、“惩恶赏善”、“威灵显赫”。庙中常住道士三人,祖师张宗洞,徒弟李戊德,徒孙李新义(又名锦堂)。正殿东西厢各有配殿五间,墙根敬台供奉十殿阎王的画像。东配殿山墙彩画牛头马面,判官小鬼,八仙过海、刘海戏蟾等故事。西配殿山墙彩画画阴司轮回图,阴阳界,鬼门关,酆都城,望乡台,刀山油锅,奈何桥,金银桥等地狱故事。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城隍庙举行“盂兰会”,基本仪式是八抬大轿抬上城隍神的木雕像出府巡游全城,伴以吹打乐器和旗锣伞扇,城乡的善男信女膜拜还愿,焚香献牲,施舍布施。山门外路南正对城隍庙大殿二十丈见方的大广场正南边中间一座戏楼,雕梁画栋,雁摆翅飞檐,四角铁铃悬空,2米多高的戏台突出。戏台两厢稍后齐腰万字栏杆为剧团乐队活动的地方,会戏时台上唱做念打,鼓乐喧天,笙箫丝竹悦耳,台下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呼图壁县城隍庙的历史景观是传统中国城隍信仰的缩影,可以反映清末民初新疆城市城隍庙的社会面貌。值得注意的是,呼图壁县城隍庙在城乡居民的社会化和土著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结语
清初的呼图壁还是久远以来的游牧社会的牧场,自乾隆以来的政权建设逐渐形成田园式的乡土社会。乾隆五十年二月初八日(1785年3月18日),遣戍伊犁的赵钧彤途径呼图壁,注意到“城左右皆庄屯,烟气涨天根”。[14]嘉庆十年(1805年),遣戍伊犁的祁韵士身临其境,发现呼图壁
“多水田,禾稼遍野,饶有生趣”。[15]由此可见,乾嘉之际的呼图壁已经奠定了农业经济社会的基础。在呼图壁农业经济社会的形成过程过程中,政府行为之外的庙宇显然在移民家庭幸福、保佑生活、维持伦理道德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各方面担当了重要功能。呼图壁的庙宇以红山庙宇群和城池庙宇为早期开端,逐渐遍及乡村。呼图壁县农村庙宇在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大量兴建,农村各区乡共有菩萨,娘娘,财神,龙王,土地等大小庙宇36座,芳草湖17座,五工台、大土古里12座,园户村、廿里店乡7座,至解放后于1955年调查尚存庙宇27座,其中部分大庙已改作学校或仓库,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庙宇全部拆除。[16]如果加上县城内外的庙宇,清末民初的呼图壁佛寺道观庙宇总计约40多座。虽然多数庙宇都可以归类于佛寺或道观,但缺乏制度性宗教的要素,实际上属于民间信仰的社会空间。民众在庙宇中的日常信仰活动中之外,最重要的集体信仰活动则为庙会。呼图壁县的佛寺道观庙宇大部分都由当地民众集资修建,庙会的社会组织活动同样带有公众性,佛寺道观庙宇的产权属于社会公共产权,随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建设,佛寺道观庙宇的社会公共产权逐渐转变为政府公共产权。这些佛寺道观庙宇是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来的汉族移民累世修建的,期间不断遭遇天灾人祸的打击,又不断的得以重修,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呼图壁的汉族移民与所垦种的土地建立了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完成了移民社会的土著化。
[1]佚名:呼图壁乡土图志[A].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新疆乡土志稿[C].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161.
[2]张锐.红山子庙的兴衰[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呼图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呼图壁县文史资料(第1辑)[C].呼图壁县印刷,1984:121-122.
[3][4][16]李长青.呼图壁佛教古今谈[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呼图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呼图壁县文史资料(第3辑)[C].呼图壁县印刷,1986:142,142-143,142.
[5]陈凤祥,安维霆.呼图壁县重建北门城楼始末[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呼图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呼图壁县文史资料(第1辑)[C].呼图壁县印刷,1984:119.
[6]余文光.十畦大庙与田道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呼图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呼图壁县文史资料(第2辑)[C].呼图壁县印刷,1985:146.
[7]呼图壁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呼图壁县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557.
[8][9][12]呼图壁县地名委员会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地名图志[M].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43,54,159.
[10][11]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名委员会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名图志[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华印刷厂,1989:351,352.
[13]陈芝兰.东鳞西爪话城隍[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呼图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呼图壁县文史资料(第3辑)[C].呼图壁县印刷,1986:145-147.
[14]赵钧彤.西行日记[A].吴丰培整理.丝绸之路资料汇钞(清代部分上)[C].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6:160.
[15]祁韵士著.李正宇点校.万里行程记[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22.
K890
:A
:1671-6469(2013)03-0007-04
2013-06-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05&ZD060)基础研究项目《清末民初新疆镇迪道的佛寺道观研究》(XJTSB080)成果之一。
王鹏辉(1971-),男,新疆吉木萨尔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新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