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依托对口支援高校建设发展的实践探索
——以毕节学院接受西南大学对口支援为例
2013-04-02陈永祥
赵 亮,安 静,陈永祥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2.毕节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伴随着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推进的征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教育部批准,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3月底,全国879所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中,新建本科院校35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数量的40.7%[1]。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专科院校升格而成,升本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办学层次的提高并不代表着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如何内涵升本、跨越发展,是摆在这些院校面前的一个突出和现实的问题[2]。囿于本身的发展基础和地方财政投入的限制,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位于西部地区的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步履维艰。
为统筹区域高等教育事业,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6月13日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教高[2001]2号),正式启动了东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项目,各支援学校积极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对口支援,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受援高校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地方水平、校内管理水平等得以明显提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2010年1月22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教高[2010]1号),对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截止到2012年,支援高校从2001年的13所扩展到94所,受援高校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了67所,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建本科高校。纵观这些受援的新建本科高校,有着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办学基础薄弱,多为近些年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成;二是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条件差;三是地方发展滞后,地方财力较弱,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毕节学院是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地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09年11月,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由西南大学对口支援。2012年教育部增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口支援毕节学院,使其成为贵州省唯一有两所部属高校对口支援的高校。近几年来,毕节学院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学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依托对口支援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一、依托对口支援构建服务地方学科专业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来进行。在规模快速扩张和办学层次提升的情况下,专业建设如何服务地方经济、专业布局如何处理新老专业的关系、专业结构如何适应学科建设和学校总体发展等问题,成为了毕节学院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托对口支援工作,创建和强化地方急需专业,整合和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培养和发展特色优势专业,毕节学院基本建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协调的学科专业体系。
(一)发展工科专业服务地方支柱产业
根据国办函[2013]35号批复的《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抓好六大基地,即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旅游业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吸引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到试验区兴办高新技术、特色产业企业,使之成为培养特色产业专业人才的载体和实践基地”等相关规划,毕节学院紧紧围绕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六大基地建设,依托对口支援工作,根据学校建设和地方发展之需,在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明确了建设采矿工程、化学工程、生态学等重点学科的思路,建成了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专业,逐步形成了服务地方“工业强市”战略的矿业类学科专业体系,显著增强了学校服务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强化师范专业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毕节学院由两所师范类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师范类专业既是毕节学院的传统专业,也是优势专业,在过去几届的毕业生中,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占80%左右,只要进入毕节试验区的中小学校,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毕节学院的毕业生在其中任骨干教师或管理者。西南大学是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学科是西南大学的主要优势学科之一,已连续10年保持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名。毕节学院借力西南大学教育学科的强大实力,通过内培外引,打造学科团队,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师范类专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础教育师资,师范专业毕业生遍布毕节9县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
(三)培育特教专业服务地方特殊教育
毕节学院将扶残助弱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致力于推进毕节试验区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将特殊教育专业打造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借力对口支援加快特殊教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毕节学院选拔了3名教师赴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进修学习,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西南大学选派了三批次特殊教育专业优秀教师和研究生赴毕节学院教科院特殊教育系支教,支教师生参与课程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开展学术讲座,协助承担“贵州省残联残疾人康复重点工程——零至七岁贫困自闭症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同时,帮助毕节学院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的特殊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二、依托对口支援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支撑,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建本科院校要不遗余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从改革教学运行机制、学科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优化培养的环境,培养应用型人才[3]。毕节学院依托对口支援,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师进修培训推动内涵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因其人才培养类型的特殊性,其师资队伍培养也应具有鲜明特色。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4]。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因实力、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师资队伍建设进展缓慢。而对口支援恰好为受援高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机遇。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的四年来,依托教育部、财政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毕节学院选派了60多名教师到西南大学进修学习,24名教师通过单招计划到西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节学院1名教师聘请为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18名教师聘请为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2011年,在西南大学的帮助下,毕节学院成功申报“贵州省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团队”,为逻辑学领域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支撑和平台。通过学历提升、进修培训和科学研究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毕节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德师风优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了师资基础。
(二)专家支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西南大学选派了3批次专家教授到毕节学院,承担教学任务,促进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参与学科建设,并以广博的知识、忘我的精神和对毕节学院独有的热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指导和教师培训活动,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毕节学院专门设置夏季小学期,邀请西南大学教师到校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相应课程建设任务。他们以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彩的学术演讲、严谨的治学风范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吸引着毕节学院师生。此项目的开展,使广大教师学有标杆、赶有榜样;广大学生见贤思齐、比学赶超,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授课之余,支教教师还深入调研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为试验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献计献策。
(三)提升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面临着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改善毕节学院办学、科研及办公条件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西南大学出资100万元,资助毕节学院建设贵州省市州高校第一个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并且西南大学计划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设备建设,支持毕节学院把训练中心建成贵州省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示范中心,让毕节学院共享西南大学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出资32.9万元资助毕节学院建设“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毕节学院学习中心”,并无偿提供了一批网络精品课程资料,填补了毕节学院网络教育的空白;西南大学向毕节学院捐赠了32台数字化校园平台专用电脑、13.6万册纸质图书、10万册电子图书,为毕节学院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文献服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搭建工科类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西南大学帮助毕节学院获取教育部的支持,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和应用化学中心,以满足相关专业领域学生实训的需要。
(四)联合培养助力成长提升效应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毕节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专业基础、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管理经验等原因,使得本科生培养质量不高,需要在支援高校的帮助下,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节学院依托西南大学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良好的教学条件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成功的办学经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西南大学——毕节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书》的约定,2011年,毕节学院选送了68名优秀本科生到西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交流学习;2011—2012年分别招收了66名本科生,与西南大学以“1+2+1”的模式联合培养(大二、大三由西南大学培养),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加盖两校公章。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围绕“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毕节学院应届毕业生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中,本科期间参与联合培养的占20%以上。该项目的开展,推动了毕节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了毕节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联合培养的综合效应。
此外,两校还联合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2011年开始,毕节学院和西南大学联合组建了两期“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采用访谈、调查问卷、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走进毕节乡村,牵手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学习其传统文化,树立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走近农村实地考察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有建设意义的建议;宣传农村环保的重要性,树立农民的环保意识;以问卷等形式调查当地的普法程度,宣扬法治精神;走访革命老区,感受红色经典文化。两校学生怀着崇高的使命感,深入社会,绽放青春,砥砺人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三、依托对口支援开展科研合作进行协同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后,由教学为主转型到教学、科研、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并举,学校的主要职能已发生深刻变化,其中科研(学术性)既是区别于专科的重要特征,也是学校的薄弱环节[5],有必要依托对口支援提升科研水平。
(一)借力发展提升科研能力
毕节学院依托毕节市区域特色和西南大学科研优势,寻求西南大学项目支持,特别是有助于解决贵州省以及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科研项目。两年来,毕节学院以受托项目的方式,获得了西南大学在“教育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等项目中的十余项科研课题,支持毕节学院特殊教育、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项目的研究,为毕节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开发与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研支撑。
(二)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毕节学院注意借助西南大学作为部属高校和教育学科的优势,积极与西南大学对接,借助西南大学的学科平台和学术声誉,打造自己的特色。2010年10月,毕节学院协助西南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认知学术会议;2011年,毕节学院联合西南大学申报教育部的9项科研项目,同时西南大学划拨110余万元对口支援工作经费供毕节学院从事科学研究;西南大学支持毕节学院组建了“西南大学毕节学院赤水河流域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毕节喀斯特山地石漠化治理措施、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重建等开展研究,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2013年,毕节学院又在西南大学支持下开展学术活动周活动,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和专业培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
(三)项目引领科研水平提升
毕节学院发挥西南大学高端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带动学校师资科研水平整体提升。目前,毕节学院紧紧把握西南大学支持的12项研究项目、逾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大力培养科研人才、锻炼科研队伍、提升科研水平。此外,毕节学院教师与西南大学教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与贵州省科技厅、毕节市政府联合推出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开始扮演主力军角色。近4年来,毕节学院已经在教育部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省基金、省科技攻关等项目的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到账项目经费2 000余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保证,为服务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
毕节学院同时依托西南大学文化研究人才聚集、文化研究实力雄厚等方面的优势,在文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承担高级别文化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开展相关项目协同创新,推动文化研究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促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使文化的亲和力更加明显,在文化的挖掘保护、搭建展示文化的舞台、转化文化研究的成果、重建人们对文化的广泛认知、推动试验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
四、结语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出席毕节学院“创先争优”座谈会上时指出:“服务毕节试验区是毕节学院的根脉所系,毕节学院要通过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探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对口支援工作规律,在服务地方和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上起示范作用。”在接受西南大学对口支援的工作实践中,毕节学院积极创新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探索受援高校依托对口支援提升办学水平的规律,围绕“四个显著提升”的要求切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构建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了科研合作、协同创新,提高了服务地方的能力。毕节学院开展对口支援受援工作的个案既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探索,为借助外力快速提升新建本科高校办学水平作了有益的尝试。
[1] 庞海燕.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3(6):12-16.
[2] 许青云.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问题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12-16.
[3] 丁么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及其培育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8):92-94.
[4] 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46-251.
[5] 盛正发.新建本科怎样转型[N].中国教育报,2012-10-22(5).
[6] 欧小军.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内涵与路径[J].江苏高教,2013(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