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媒体体育报道的创新实践
——以伦敦奥运报道为例

2013-03-31彭舒阳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频道伦敦赛事

彭舒阳

(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体育频道,北京 100022)

中国媒体体育报道的创新实践
——以伦敦奥运报道为例

彭舒阳

(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体育频道,北京 100022)

奥运会的百年发展历史,与近现代传媒的发展史基本契合。中国媒体对2012年伦敦奥运的报道可谓新意迭出,精彩纷呈。首先,主流媒体打出 “组合拳”。央视不仅打造出旗舰频道、主频道、辅频道互为补充的组合体系,而且整合各种资源,构筑 “央视网”这一新媒体报道平台。其次,微博平台上演 “争夺战”。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各展其长,在竞争中将用户体验和媒介互动做到极致。再次,网络视频利用名家访谈、脱口秀等形式,充分展示奥运的文化魅力;第四,广播媒体挑战 “采编播”难度极限。此外,传统纸媒也走上了联合创新之路。国内媒体对伦敦奥运的报道,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奥运赛事的个性需求,可说是体育报道史上的经典案例。

主流媒体;体育报道;伦敦奥运;联合创新

奥运会的百年发展历史,与近现代传媒的发展史基本契合。随着媒介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报道力度的逐年增强,受众开始接受并深度参与这项全球最大型的体育赛事。如今,除了体育竞技层面,奥运的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属性,也开始广泛传播。本文试以2012年伦敦奥运报道为例,阐述中国媒体体育报道的创新性实践。

一、主流媒体打出 “组合拳”

央视作为伦敦奥运会在中国的独家持权转播机构,它的频道资源、赛事转播资源、人力及设备资源得天独厚。报道中央视将赛事资源的传播覆盖面最大化,形成旗舰频道 (CCTV-1)、主频道CCTV-5)、辅频道 (CCTV-7)互为补充的频道组合体系。央视网打造 “新”、“全”、“差异化”的新媒体奥运报道。所谓 “全”,体现在央视网最终实现了5600小时的伦敦奥运赛事同步直播,是全球唯一一家全程转播伦敦奥运的媒体。所谓“新”,一是新品牌,通过赛事营销试图打造体育新媒体品牌 “5”;二是深入应用PC、手机、PAD以及巴士、飞机、户外大屏等新媒体形式。所谓“差异化”,即 “整合图片、文字、视频,把WEB1.0的发布功能,Web2.0的互动功能以及Web3.0的社交功能充分结合起来”[1]重点强调传统电视媒体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的差异。比如充分运用奥运会赛事信号,及单边、ENG素1材进行直播、录播和点播,以分享、评论、聊天等方式报道赛事、新闻和人物。IPTV、手机电视等其它媒体终端更是围绕个性需求打造相关节目。

新华社依据境外奥运报道惯例,在伦敦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内设立约260平方米的新华社奥运前方发稿中心。报道团记者成员,是 “从北京以及各相关驻外分社汇集伦敦,他们和伦敦分社的记者一道,投入到各奥运场馆、奥运村和机场等各个奥运会相关场所,采访包括火炬传递、探访中国海外集训基地等各种奥运热点新闻”[2]。新华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是汇聚新华社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全媒体产品的第一展示窗口,新华社报道团采编人员与新华网融为一体,共同策划和打造受网民欢迎的奥运报道栏目和产品。新华网除第一时间展示前方报道团和后方平台的高质量的报道产品以外,还派记者到伦敦采访。新华网开设伦敦奥运会专题网站,“同期待、共精彩”的伦敦奥运会报道主题,意在同全球奥运健儿和海内外媒体同行一起,在奥林匹克精神的照耀下,共同拼搏,赢得精彩。

二、微博平台展现 “争夺战”

早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在会务讨论时就曾提到,推特 (Twitter)和脸谱 (Face book)等社交网络报道奥运的优势,“时任路透社总编辑的史进德就提醒传统媒体机构注意新型社会媒体对奥运会新闻资源的分享。而随着微博对国内社会生活影响力的逐渐提升,各家微博业主 (门户网站)自然不会放过聚全球目光的伦敦奥运”。[3]新浪于2009年推出了类似于 Twitter的“新浪微博”服务。此后,中国微博网站数量便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几家领先的微博网站为约2.5亿用户提供了可以对奥运会和其他事件发表不同意见的前所未有的平台。“来自Hitwise分析报告显示,伦敦奥运期间新浪微博占据国内4大门户微博PC端用户总停留时间的70.6%,比排名第二的微博高出55%。”[4]新浪作为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互联网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也它他在奥运报道中如虎添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不吝溢美之辞,以 《推特奥运?不,是微博奥运》为题,盛赞新浪微博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将用户体验和媒介互动做到极致。[5]在伦敦奥运田径赛场,刘翔伤退是焦点新闻,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出具的抽样调查显示,45%网民第一时间从腾讯获取到刘翔退赛的信息。腾讯借助在微博、视频、QQ、空间等多平台互动的优势,让资讯的影响力呈现几何倍数增长,体现了大平台播报的整体实力。

三、网络视频彰显文化魅力

新浪在伦敦前方演播室打造的访谈节目 《冠军面对面》,与网友分享夺金的历程和感受,平均每期播放量超过120万次,深受网友喜爱。由郭德纲领衔主持的奥运综艺脱口秀节目 《奥运大郭饭》,该档节目每期播出时长为45分钟,内容紧扣奥运赛事热点,网友通过发微博全程参与互动,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有关 “奥运大郭饭”的新浪微博话题就高达120多万条,可谓 “微博人气节目王”。主持人郭德纲凭借诙谐幽默的独有语言风格,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对当天热点赛事进行热辣点评,通过独特视角解读奥运比赛的精彩花絮和集锦。在奥运期间,该档节目和 《冠军面对面》在全国30多家省市电视台已播出。除此之外,新浪还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了拥有业内最全的超过1200小时的多档奥运原创视频节目。由著名解说黄健翔主持的脱口秀节目 《奥运三健客》以及《健翔读报》、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宏达主持的体育评书 《老梁说奥运》等也是此次新浪奥运视频的特色内容。此外,新媒体当中的佼佼者也应势而动,腾讯视频、凤凰视频、搜狐视频、优酷视频等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品位的专题节目,而且大多同时在传统电视频道播出。

四、广播挑战 “采编播”难度极限

广播奥运报道团队属于 “小快灵”,具体体现为团队规模小,分工明确速度快,播出顺序灵活,自主性较强。在伦敦奥运报道中,北京体育广播将“小快灵”的采编播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一)广播奥运报道的精度——资讯或专题“筛选机”

单从以往的奥运报道经验来看,射击、体操、举重、乒乓球、游泳、跳水、柔道、蹦床、羽毛球、皮划艇、排球、篮球等中国代表队夺金概率高的优势项目和观众关注度高的赛事,自然是直播中的首选。但体育广播受单一播出频率的限制,必须选择 “去粗取精”的分级播出方式。 《奥运冲击波》栏目组在报道筹备过程中,将中国队潜在夺金点作了全盘梳理,进行细化分类。焦点赛事分成4档播出等级。例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射击、中国男篮、中国女排以及110米栏、100米飞人大战等设为优先级,举重、体操、击剑、皮划艇、竞走项目中具备夺金可能的单项次之,美国男篮梦之队、网球一哥费德勒、南非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等具备明星效应的赛事列第3档,其他赛事归为四档作灵活穿插选择。这样,在每日的赛事直播报道开始前,从编辑、记者到主播,心中的主次先后已经有了大致区分。

央视记者柴静在 《看见》中写道:“过去十年的新闻采访经历当中,人是关注的核心。”[6]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反驳,新闻的核心应该是事件本身。笔者则认为,新闻报道中人与事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尤其在体育报道筹备过程中,对赛事分类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参与体育赛事的人物。能参与奥运的选手并非皆是耳熟能详的明星,而从2004年雅典奥运开始,中外体育媒体奥运报道的切口往往是大事件当中的小人物,以小见大,展现人的真善美。像连续两届奥运射击比赛,最后一枪大意失荆州的埃蒙斯,为儿子筹钱治病而参赛的丘索维金娜等,都是超越奥运竞技本身,让人久久无法忘怀的体育人物。

因此,作为专业体育媒体,抢在伦敦奥运之前,各专项记者重新梳理手中的奥运 “人脉”,结合之前大量的录音素材,为奥运选手或教练制作了精致的录音人物小传,像竞走20公里的陈定、竞技体操的郭伟阳、女子举重的李雪英等,从他们的4年奥运备战经历、过往成绩梳理、教练与弟子的关系等多方面,制作了背景录音,当他们在奥运赛场一战成名、争金夺银的闪光时刻,这些录音成为解读人物和事件必不可少的素材。

(二)广播体育报道的准度——非正常状态直播的考验

1.突发事件直播

刘翔退赛、陈定意外夺金等突发焦点的产生对于报道团队来说是惊心动魄的时刻。首先,编辑团队会第一时间调出刘翔的人物专题录音和事件过程的文字介绍,然后根据内容的新旧迅速放入播出库,供主持人在直播中见缝插针。与此同时,前方在田径场馆等候的记者电话已经在线上等待切入,而后方专项记者或嘉宾随时准备进入直播间参与讨论。随着直播的深入,电视或网络媒体当中重要的采访录音或者现场声音片段已经陆续剪辑完成并调入播出库,而主编已经将突发直播之后的赛事播出单重新排序,确保有条不紊。事实证明,突发事件直播,是广播与传统电视或网络等新媒体博弈过程中的最大的优势。不可否认,网络的文字信息更新最快,但深度报道往往需要等整个事件完结之后。而电视虽然分工明确、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现场记者与摄像的配合调度,解说和主持的分工不同,以及电视画面其他信息传播等,会一定程度上减损事件报道的速度和深度,分散受众的注意力。简单地说,船大难调头,船小好使舵。“小快灵”的广播在突发事件当中,报道的连贯性、节奏感以及天然的伴随收听优势,会让受众更易接受。当然,想要在关键时刻把优势最大化,至少有4个方面的能力考验:直播团队分工是否合理高效,前期筹备中资料搜集是否够细,对突发事件有较准确的前瞻和预判,以及记者、嘉宾和主持人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和角色转换能力。

2.同时段体育赛事同时直播

体育爱好者都有类似的观赛经历,例如伦敦奥运会期间,由于7小时时差限制,北京时间晚上10点之后,中国军团夺金项目的决赛陆续展开,经常出现焦点赛事直播时间重叠的冲突。例如跳水女子三米板决赛和男子拳击轻量级决赛开赛时间相差无几,参赛的中国跳水双保险吴敏霞、何姿以及拳王邹市明都备受关注。此时,中央电视台的频道资源优势显现,两项赛事分别选择在5频道奥运频道和7频道农业频道直播,而电视观众可以通过频繁换台或者两台电视同时观看。受制于单线程传播局限的广播媒体,如果对焦点赛事取舍其一,不仅会损失相当部分受众的关注度,对于整体奥运报道完成度来说,也将是极大遗憾。所以,必须尝试在单一频率同时转播两场甚至多场赛事。在广播直播间中,两台电视分居左右,跳水和拳击两路直播信号同时播放。人员配备至少4人,一位对于多项赛事知识、信息了然于胸的主持人,两位不同项目的专项记者或嘉宾,直播中两项赛事切换时,随时配合解说、评论;一位内容编辑,进行同时段其他奥运赛场消息的更新、金牌榜变更、赛事突发情况调查补充。直播间内的内容编辑极为重要,因为主持人在播报、操台、对话、互动等工作中已经难以抽身,内容编辑在将直播过程中的电视、纸媒及网络媒体上的报道、评论迅速集结,粗加工后交与主持人或嘉宾,对于节目内容的时效性极为关键。例如伦敦奥运会游泳新星叶诗文,西方媒体对于她成绩最早的质疑,正是依靠内容编辑的梳理,才得以在叶诗文比赛直播完成后,由主持人口播并迅速在听众互动环节引起反响。直播开始前的编前会,邀请嘉宾共同参与,提供专业意见的同时避免一家之言。整个团队不仅要分析各项赛事的赛前看点,还必须对赛事过程中的亮点和高潮做出预判断,而这种预判将直接决定直播时主持人解说的切换时机。与此同时,编前会确定当晚直播赛事的重要性排位,通过内部投票表决,将邹市明与爱尔兰拳王的决战放在首位,而将已经形成双保险的女子三米板放在其次,一旦在比赛进程中出现高潮部分的重叠,邹市明优先。这就为主持人和嘉宾,在赛事解说时提供了选择的心理依据,在事前统一思路,也便于主持人与嘉宾解说、访谈默契的形成。

(三)广播奥运报道的温度——人文关怀

体育报道不单单着眼于体育范畴内的新闻报道,同时要展示社会活动的内容。例如北京体育广播位于前方的注册记者,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之前,来到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这里竖立着组委会特地建造的大型LED屏幕,正实时转播奥运盛况。记者从正在舞蹈、饮酒甚至露营的观众那里,采访到最普通体育爱好者对奥运的心情,这种亲身经历式的无缝交流会让听者仿佛置身在事发当地,与现场人群共同狂欢、奔跑,报道参与感、生动感得到了大力提升。再比如,伦敦奥运中国军团的首枚金牌获得者易思玲,在夺冠之后双手高举起的五星红旗,正是体育广播记者远道从北京带来的。这样就让一面普通的五星红旗、选手与媒体记者、中国射击队与无数关心他们的受众,以及个人荣誉与国家荣光,紧紧联系在一起。

五、结语

在经历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国内观众对奥运的热情持续高涨,奥运会带来的 “文化影响力”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萨马兰奇曾说:“体育是体育,奥林匹克是文化。”这正是奥运会报道和其它任何国际体育比赛报道的最大区别。无论赛事报道关注的是人物还是事件,其实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奥林匹克的影响力,不仅仅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也不仅是在幕前参赛运动员个体的情感波动。小到某一个运动员、背后的某一个运动团体,大到他们代表的一个国家或名族,都是一曲说不完道不尽的大戏,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曲折离奇和悲欢离合,而想要把每一出大戏说准确,说生动,说动人,考验每个媒体人的创造力和大智慧。国内媒体对2012年伦敦奥运的报道,调动了一切可以运用的媒体形式,它所打造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即时报道与专题访谈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的传播格局,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奥运赛事的个性需求,可说是体育报道史上的经典案例。

[1]杨玉洁,孙琳.一场永不落幕的奥运盛会——全媒体时代的奥运报道 [J].影视制作,2012(6):14—15.

[2]汪勇,刘卫宏.新华社央视等国内主流媒体全面启动伦敦奥运现场报道 [EB/OL].(2012-07-22) [2013-06-01].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2-07/22/c_123451664.htm.

[3]周杰.原创热点评论——伦敦奥运会微博报道的启示 [J].新闻与写作,2012(9):24—25.

[4]杨帆.新浪微博在伦敦奥运会的报道特点分析 [J].文史月刊,2012(9):265.

[5]Steven Jiang.Forget Twitter,in China it's theWeibo Olympics[EB/OL].(2012-08-20)[2013-06-10].http://edition.cnn.com/2012/08/02/world/asia/china-weibo-olympics/index.html.

[6]柴静.看见 [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责任编辑:刘志新)

Innovation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a Reports on Sports A Case Study of London O lym pic Reports

PENG Shu-yang
(Sports Channel,Beijing Radio and TV Station,Beijing 100022,China)

The one hundred years'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 basically complieswith that ofmodern media.Marvelous innovation and brilliance have been achieved in Chinesemedia reports on the 2012 London O-lympic Games.Firstly,the mainstream media implemented the notion of“combined boxing”.CCTV created a combined system which depended on themutual supplement among flagship channels,main channels and auxiliary channels.Italso integrated various resources and built the newmedia report platform of“CCTV.com”.Secondly,micro-blog platforms witnessed severe competitions.Sina micro-blog,Tencentmicro-blog and other similar media displaye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eveloped user experience and media interaction to their full extent.Thirdly,network videomade good use of the forms including“celebrity interview”and“talk show”,and fully displayed the charm of the Olympic Culture.What'smore,broadcastmedia accepted challenges of the extreme difficulties in interviewing,editing and broadcasting.Traditional papermedia also stepped onto the road of joint innovation.Chinesemedia reports on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greatly satisfy audience's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O-lympic events,which undoubtedl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lassic case of sports report history.

mainstream media;reports on sports;London Olympic Games;joint innovation

G212

A

2095—042X(2013)06-0033-04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6.09

2013-09-10

彭舒阳 (1987—),男,江苏南通人,硕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播音和传媒学研究。

猜你喜欢

频道伦敦赛事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去往伦敦
寒假快乐频道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频道
伦敦畅游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