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刊2013年第1-6期总目录

2013-03-31

关键词:探析研究

本刊2013年第1-6期总目录

(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次,圆点后是页码)

科技哲学研究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认识论…………………………………………肖 峰(1.5)

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模式:院士产业化研究…………………………………………李树业(1.11)

“技术-性别-自然生态”问题探究——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阈…………………………………………易显飞(1.15)

儒道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夏 劲,项继光(1.20)

中日近代科学交流方向逆转原因探讨…………………………………………咏 梅(1.26)

技术使用进程中的价值观探析………………………………陈多闻,常 红(1.31)

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辨析…………………………………………马来平(2.5)

突现论的三种理论类型…………………………………………吴 畏(2.9)

解析“技术问题”………………………………刘 炜,程海东(2.14)

从《时间与存在》看海德格尔的后期时间观…………………………………………马成昌(2.21)

互补原理视域下的不可通约性——兼谈科学革命中的连续性………………………………马醒初,李曙华(2.26)

《算学课艺》的力学问题与京师同文馆数学教育…………………………………………聂馥玲(2.31)

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李园李(2.36)

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秦书生,杨程,赵亮亮(3.5)

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强国”话语变迁及其统摄…………………………………………李三虎(3.10)

陈昌曙先生技术之“思”的历程、特色与贡献………………………………吴致远,王 皓(3.18)

对福多特殊科学多重可实现论证的辨析…………………………………………陶 焘(3.23)

系统论视域中的生态文明探析…………………………………………傅畅梅(3.28)

德国科学界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措施及启示…………………………………………王 飞(3.32)

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库恩…………………………………………吴 彤(4.5)

欧美STS研究传统的分立及比较陈 佳,蔡美莹,赵阿龙(4.11)

论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构建…………………………………………艾战胜(4.17)

论伊德的科学技术文化观…………………………………………文 祥(4.22)

历史的物质性诠释学——伊德技术哲学的历史意识及其对唯物史观的意义………………………………陈玉林,吴 畏(4.29)

拉图尔的技性科学观考察………………………………吴永忠,贲庆福(5.5)

论科技进步下的企业技术权利………………………………陈建松,刘国建(5.9)

语境主义的论证起点:德娄斯对AI难题的解决…………………………………………常 红(5.14)

马克思的科学创新思想及其启示………………………………刘红玉,彭福扬(5.19)

《平绥技术汇刊》述略…………………………………………段海龙(5.24)

马克思“两条道路”视野下的科学哲学…………………………………………吕乃基(6.5)

《天工开物》科技插图的图学探析………………………………罗玲玲,张 慧(6.15)

德鲁克论技术本质与技术创新………………………………黄欣荣,祝龙珠(6.20)

论摩尔对怀疑主义的回应…………………………………………杨修志(6.26)

想象力在A、B版演绎中的比较研究…………………………………………车 辕(6.3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研究

阐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当代的任务…………………………………………张文喜(4.3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转换…………………………………………贺长余(4.39)

科学发展观中“人”的路径指向——兼论以人为本对物本主义的范式转换……………………郭 华,周艳红,李雨燕(4.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的出发点研究——基于哲学视阈的几点思考…………………………………………董丽娇(4.4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动力构成——以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视点………………………………梁建新,方玉珍(6.63)

从基本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认识发展研究…………………………………………董丽娇(6.68)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时代价值——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视角………………………………倪 娟,竟 辉(6.73)

中国诗歌研究

述论鲁迅诗歌之英文翻译…………………………………………北 塔(1.36)

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新诗批评著作…………………………………………陈 卫(1.47)

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1.54)

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1.60)

圣与王:骆一禾、海子诗歌主体形象比较…………………………………………西 渡(2.41)

韦白的动物诗及其成就…………………………………………肖学周(2.50)

论安琪短诗的抒情特色…………………………………………王昌忠(2.57)

也许不只是一个人的困境——远人诗歌阅读札记…………………………………………马永波(2.62)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向天渊,赵 玲(3.37)

网络诗歌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张德明(3.42)

抗战诗歌的几种特殊传播方式…………………………………………熊 辉(3.48)

论198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张立群(3.52)

中美自白诗派私密话语比较研究…………………………………………白 杰(3.58)

重启:语音变奏及纯音演出——现代诗语修辞研究之四…………………………………………陈仲义(4.51)

台湾三位诗评家评论道路略论…………………………………………古远清(4.57)

网络背景下华文新诗的文体边界…………………………………………姚则强(4.63)

新诗歌领域的开创:惠特曼对艾青的影响……………………黄桂友(著),朱昕辰(译)(5.29)

开辟诗的原野——论艾青的译诗与创造…………………………………………陈 卫(5.33)

关于艾青对超现实主义接受的误认问题…………………………………………彭建华(5.39)

艾青在海外的接受…………………………………………杨四平(5.45)

自然景观和文化记忆结合的类型写作——台湾中生代诗人大陆纪游诗创作动力研究…………………………………………王 珂(6.35)

论新世纪中生代诗人的写作转型…………………………………………刘 波(6.44)

“在路上”的修行者——“中间代”诗人的精神成长史…………………………………………邵 波(6.50)

经验的符码:历史镜像与缺席之物——对孙文波《十四行诗》的总体性阅读…………………………………………张伟栋(6.56)

政治与哲学研究

“中国模式”何以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普遍性”意义………………………………葛勇义,蔡学英(2.68)

论村民自治权利实现的困境及其法律进路…………………………………………韦少雄(2.74)

论政府公信力及其伦理建构………………………………唐土红,陈 兰(2.78)

异化劳动的本质及根源——关于前苏联学者研究的述评……………………黎昔柒,龙佳解,陈 伟(4.68)

对哈耶克价值自信的探析………………………………刘希良,周前程(4.73)

《庄子》解读的另一种可能——史华慈对《庄子》思想的阐释……徐 强(4.79)

人的自由与审美革命——论马尔库塞的人性观…………………………………………陈 俊(5.50)

尼采新价值观的重构………………………………陈 芬,邵熙文(5.56)

整体论概念的梳理与整合…………………………………………黄前程(5.61)

经济与管理研究

金融伦理的结构与功能………………………………丁瑞莲,贺 琳(1.68)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系统性缺陷及其弥补…………………………………………刘解龙(1.73)

论房地产二级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应对………………………………汪传雷,陈 瑞(1.78)

紧缩政策下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杨玉龙(1.84)

我国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和对策…………………………………………汤向东(1.88)

基于模糊综合判断法的高速公路收费制式优化研究………………………………王首绪,黄 珏(1.94)

基于案例推理模型的公路工程造价估算研究……………………李 珏,肖丽红,黄 祺(1.97)

长株潭“两型产业”体系发展思路……………………刘建江,陈 蓉,张晟煜(2.82)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分析……………………贺胜兵,钟 丽,周华蓉(2.89)

我国反向购买会计准则的缺陷及合理性分析………………………………周 婧,杨小青(2.96)

高速公路市场化发展中的政府监管改革……………………卢 毅,李 理,钱俊君(2.102)

消费者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认知维度研究…………………………………………李祝平(3.63)

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风险防范与体制改革思考………………………………王 治,刘苾兰(3.69)

转型期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创新研究——以福建大田县红星村为例………………………………刘祚祥,张 芳(3.75)

基于绩效控制的管理台帐体系构建——以业务流程梳理为视角……………………周 婧,胡雅琴,华 阳(5.66)

消费者购买制造业企业服务的动机研究…………………………………………李永锋(5.71)

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周正祥,陈 灿,罗 珊(6.77)

国外产业安全经验、教训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启示……………………卢 毅,陈 强,李华中(6.82)

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基于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刘建英,陈晓佳(6.87)

创业板上市公司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的构建………………………………刘 强,金陈力(6.91)

基于前景理论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朱佳青(6.96)

房地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曾 锋,陈敦旭,熊 洋(6.100)

湖南省普小教育经费投入实证研究………………………………刘 烜,谭 雯(6.106)

历史与文化研究

“民族复兴”理念的时代价值…………………………………………张可荣(1.102)

“青川滇甘”四省藏区研究热点与启示………………………………王世靓,久毛措(1.107)

仿象承喻与崇阳重礼——中国秦系货币造物的本原思想研究…………………………………………周 鼎(1.115)

消费文化下内蒙古奶制品传统制作技术的嬗变………………………………任玉凤,段学敏(1.120)

历史桂阳考述…………………………………………刘范弟(3.80)

朱熹《周礼》学研究…………………………………………周慧珺(3.86)

外宣翻译:意识形态的较量…………………………………………陈顺意(3.90)

中国古代史: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的发展…………………………………………王志东(4.86)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五显神”崇祀考…………………………………………万 里(4.94)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张可荣(5.75)

钱基博国学观及其特色…………………………………………傅宏星(5.80)

“伪信息”的文化认同………………………………李之团,王诚德(5.85)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社区服务管窥…………………………………………毛丽娅(5.89)

论我国城市社区先进文化的传播…………………………………………李连根(5.95)

语言与文学研究

徐志摩日记文学的史料价值和审美取向…………………………………………吴建华(1.124)

论《古巷道》的文体风格——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李金妹,李社教(1.129)

论提喻-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陈善敏(1.133)

翻译规范之探微…………………………………………刘为洁(1.138)

从创作论角度阐释《二十四诗品》…………………………………………王 立(2.107)

船山诗歌文体观探析——以诗歌评选为中心…………………………………………严春华(2.113)

《〈兼名苑〉辑注》补笺…………………………………………冯利华(2.118)

基于识解理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陈可培,陈小烨(2.122)

英汉空间方位概念隐喻对比研究——以“Up-Down”/“上-下”为例…………………………………………钱秀金(2.127)

古训辨疑一则………………………………张 义,童 琴(3.96)

体验哲学对通感隐喻认知基础的解释…………………………………………石 琳(3.100)

变译理论与解构主义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比较…………………………………………李华丽(3.105)

基于翻译市场的翻译审校现状探析…………………………………………李敬科(3.109)

“心理空间”理论下的英语比较结构…………………………………………黄金德(3.113)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校园流行语研究…………………………………………唐 昱(3.118)

贾雨村:小说之外乃佟公——兼与周巍、孙逊商榷…………………………………………陈志烨(4.101)

《诗经·国风》中“水”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张 屏,梁 田(4.105)

比兴何以难分…………………………………………陈姵君(4.109)

《韩非子》显性话语衔接及其互文性——基于篇章题目的衔接标记语分析…………………………………………张春泉(5.100)

汉日同形异义词——“气味”小考…………………………………………周丽玫(5.105)

功能:语言认知的圭臬…………………………………………邓正君(5.109)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心理空间网络体系构建…………………………………………林宝珠(5.113)

闺怨词意象衔接研究——以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为例………………………………夏日光,夏素芬(5.119)

略论乔治·梅瑞底斯的创作流变…………………………………………罗昔明(5.123)

唐代官妓及对诗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王 立(6.112)

从尼姑、道姑到外道内尼——明清戏曲陈妙常形象探析…………………………………………张晓燕(6.119)

希腊古典神话彰显的原初生活世界……………………………………哈布日图娅(6.123)

从“房中天使”到“叛逆者”的擅变——《到灯塔去》女性形象管窥………………………………王 欣,王 琪(6.127)

超文本时期语言符号特征解析…………………………………………陈 丞(6.131)

教育学研究

中美大学办学理念比较与地方大学建设思考…………………………………………付宏渊(3.12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研究………………………………李 明,王周星(3.127)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困境及其超越…………………………………………陈祥东(3.131)

体育舞蹈之美与审美教育…………………………………………汤万松(3.135)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市场机制论略…………………………………………余小波(4.114)

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研究——以上海地区高校为例…………………………………………秦美珠(4.118)

美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兼论对我国的启示………………………………张 媛,冯雷鸣(4.124)

其它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模式转型发展研究…………………………………谈传生,丁丹(1.143)

“科技哲学研究”专栏稿约…………………………………………………(1.142)

清代桂阳县教育史事考略——兼论族学中的文课会制度…………………………………………张利文(2.134)

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及其实践体系建构………………………………伍接朝,谈传生(2.140)

一部权力道德生态研究的力作——《和谐社会与权力道德生态》评介…………………………………………卿定文(3.139)

现代广告的真实性及其伦理问题………………………………廖小平,李雨纯(4.129)

顶层设计视域下我国三农问题制度改革研究………………………………帅建祥,郑 晶(4.134)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张学英(4.137)

《财务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用研究……………………赵 华,袁 瑾,田芙蓉(5.127)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探微…………………………………………郑美珍(5.131)

猜你喜欢

探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VR阅读探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