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解惑”的当代解读
——优秀教师必备的三大基本能力
2013-03-28魏景波
魏 景 波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传道、授业、解惑”的当代解读
——优秀教师必备的三大基本能力
魏 景 波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唐代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定位,虽是传统师道观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但在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当代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有三项是针对教师职业特定性的基本能力。“传道”对应的是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授业”对应的是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解惑”对应的是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三大能力,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与基本能力。
教师能力;文化判断;语言表达;人际沟通
当前,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问题已引起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两大主题,在教育发展与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界从不同角度讨论优秀教师的素质,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教育家思想家的观点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唐代文学家与思想家韩愈针对中唐时期的社会和教育现状,在其名篇《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1]42可谓道出了师者职任的精髓。这一观点虽然已过去一千多年,折射出古典时代的传统观念,但我们反观韩愈的师者定义,仍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从现代教师职业意义上予以解读,这三个关键词分别道出了教师的三个基本能力,即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一、传道: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
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马其昶先生在韩文笺注中引曾国藩之说谓:“传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此二者之惑。”[1]43这个释义带有晚清古文家的印记,但关于“传道”的解释则秉承了传统的育人观。《师说》论师者的职守所在,开宗明义即将传道的重要性放在首位。在阐发师者所传之道时,韩愈明确指出:“彼所谓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韩愈看来,所谓传道解惑显然并非单纯的句读章句之学,而是一种处世人伦之道。他借用孔子之言进一步申论“闻道”是作为师者的首要条件:“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当然,韩愈所谓的“道”主要指儒家仁义之道,这一点在其《原道》中有明确的论断。尽管如此,韩愈的传道论,对当代教师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从广义上来说,韩愈所谓的“道”仍是一种文化之道。对当代教师而言,需要传承的是文化之道、人文之道,敏锐清晰的文化判断能力乃是师者的首要能力。在教师这一行业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这一点恰恰是被普遍忽略的。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是文化传承者,其次才是职业培训者,因而应该具有清晰明确的文化使命感。教育机制本身也是文化的生命传承机制,传道是一个教师的首要责任,教师应有文化传承的“传道”使命感。而所谓“道”,对当代教师而言,即为一种文化判断与人文底蕴。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学教育传统中,优秀的师者不仅要作“经师”,而且更高的境界是做“人师”。晋袁宏《后汉纪》云:“盖谓经师易得,人师难遭。” 所谓经师是指恪守师法家法,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是单纯地履行职责,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人师”是既能教授学生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品格的人生导师。教育不仅要教给受教育者必要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思想境界。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总是把“传道”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儒家先哲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自而立之年收徒讲学,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用于授徒的是儒家经典,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传授儒家之道。在《论语》中,孔子津津乐道的也是“闻道”、“谋道”。其后,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称为“君子三乐”之一,孟子称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谓登高者的眼界变大,胸怀变宽,从而天地显小,这明显是“得道”的体现。他还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谓看过大海的人就不再被别的水吸引,在圣人之门游学过的人也不再会被别的议论所吸引。孟子又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也就是心灵的完善与圆满,可见,儒家先哲作为教育家关注问题的焦点,即是人格教育与人伦教育。
在韩愈的《师说》中,更进一步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42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责任和根本职责。虽然韩愈所谓的“道”主要指儒家之道,但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当代社会语境中,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古老职业,最终目的是通过教书的手段育人。在当代社会,“道”主要指一种人文视野与独立思考能力,当代社会是一个众声喧哗、价值多元的时代,作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必须培养清晰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应该具有在纷繁复杂的文化问题上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健康之道感染学生,完成“传道”的使命。
在当前的教育界,功利主义理念极其盛行,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中,拔苗助长的现象非常普遍,“成功教育”大行其道,甚至演化到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地步。从而导致教育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少了一份润物细无声的精神陶冶与心灵滋养。流风所及,“应试教育”也成为教育界难以治愈的顽疾。在这种功利主义导向下,教育成为一门缺少人文底蕴的纯技术工作。以中学作文教学为例,所谓满分作文充斥着虚假的感情和万用的例证,造成中学生想象力的禁锢与枯竭。而在高等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使学生忙于考各种证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考级与考证中,从而放弃了对人生与文化问题的思考,造成很多受教育者“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长此以往,高校将沦落为高级的职业培训班,从而丧失了大学的灵魂。
因此,重拾行将失落的文化之道、人文之道,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在。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而这一箴言也应成为当代教师的座右铭。一个教育从业者只有不断汲取古今中外最优秀的思想资源,练好自身的内功,才能胜任光荣而艰巨的“传道”使命。
二、授业: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说传道体现了教师职业抽象的内在底蕴,那么这抽象元素的外化则需要一定的授业技巧来完成。而授业的具体表现,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讲授的形式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具备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而教师语言表达则是知识传播的基本手段。长期以来,曾经有一个似是而非的传统观念认为:学者即良师,似乎只要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与高深的学问,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这种观念并未意识到教师行业越来越专业化,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的积累,还必须具备与这一职业相应的专业技能。客观来讲,教师技能包含了许多方面,而其中最核心的技能则是语言表达能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2]有些教师虽然知识渊博,甚至学富五车,但不善于表达,不具备相应的表达能力,难以把自己的知识和学生分享,当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教师的第一能力。著名社会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另外百分之八十五靠人际关系与处世技巧,而人际关系如何,则主要取决于他的说话能力与说话艺术。对教师行业来讲,“说话的艺术”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语言需要适应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要追求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准确性”与“生动性”。所谓“有效性”,指教学语言的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知识信息最大限度的传播,并针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所谓“准确性”,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跟上知识更新步伐。所谓“生动性”,主要指教学语言的传播效果,这一点尤其重要,教学语言如果是枯燥的机械表达,照本宣科,容易造成学生接受的困难和障碍,而生动形象的表达,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化为鲜活的具体内容,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应该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3]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大量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日趋丰富多样。尽管如此,教师的语言表达仍然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功。过去,有些教师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让学生昏昏欲睡,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读课件,其实,这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因此,教学语言要饱含激情,要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着力营造一种充溢在课堂环境中的“知识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使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交流得到最大程度的共鸣。特级教师于漪在总结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4]所以,好的教师善于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态度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做到“以情动人”,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从而收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口才,这种口才又不同于娱乐节目或新闻媒体职业的口才。在讲授严肃知识的同时合理运用幽默感,能活跃教学氛围,收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幽默感是一个教师具有知识自信的外在表现,善于运用幽默的教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求知的乐趣。但幽默仅仅只能起到手段的作用,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幽默引起的笑声应该有启发学生深思的用意在内,应该意味深长,能让学生回味无穷,不能仅仅为了逗乐。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段子,插科打诨,只能收到哗众取宠的效果,难以实现知识与思想的有效传播,学生课后收获甚少,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学语言需要做到书面语和口语的综合运用,幽默风趣而不油滑庸俗,生动形象而不煸情做作。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这是韩愈“授业”观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解惑: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已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全面、健康、自由的发展,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素质的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最终社会目的。教育的过程即是通过教师的言行提高学生的知识、思想与修养,教师行为的本质是分享知识与思想,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师的答疑解惑、师生之间的充分沟通,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要完成沟通解惑的任务,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师道尊严,人所共倡,有所谓“天地君亲师”的崇高地位。在新的教育环境中,要改变过去惟师是从的传统观念,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学之间互动双赢,实现教学相长。其次,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和学生相比,教师自身的学历与阅历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应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一般来讲,学生多少都有点畏惧胆怯心理,有时不愿意道出学习的困惑,此时,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打消顾虑,鼓励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与疑惑,大胆提问,在问答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熏陶。优秀教师应有与学生轻松交流沟通的基本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信,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伙伴关系。因之,教师要适当地放下身段,做学生的朋友,互相探讨。由于师生之间,教师相对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在相处过程中,要善于表扬学生,通过表扬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再次,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保持一份“大爱”之情,克服师生交流沟通中的障碍,让学生感觉老师不仅可敬可尊,而且可亲可交,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与感染学生。
中国古代的教育模式往往师友相从,在交流与讨论中完成人格与学养的熏陶。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书院中,师生的人际关系呈现为以道相交,薪火相传,在论辩问难中完成道的传承。朱熹门人黄干曾说:“先生之著书多矣,教人求道入德之方备矣。师生函丈间,往复诘难,其辨愈详,其义愈精,读之竦然,如侍燕闲,承謦欬也!”[5]很显然,书院的教学模式是讨论式讲学,在师生互相探讨中完成学问的精进。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打破隔阂,充分沟通,有效交流。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教师需要全方位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的关系,头绪繁多,事务琐细。尤其是需要面对各种不同性格的学生,众口难调,这是对教师职业的严峻挑战。因此,教师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和容人的雅量,善于和个性不同的学生有效沟通,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的益友。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并造就学生的人格。
教师职业是古老而受人尊重的高尚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革新,时代赋予教师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师观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做好现代转型。在教师专业化的今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可以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很多条,但针对这一职业的特定性质,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师能力,也是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1]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32.
[3]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60.
[4] 于漪.愿你的语言“粘”住学生[J].人民教育,1983(10):52-54.
[5]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3:2.
[责任编辑张淑霞]
AModernInterpretationof“WisdomTransmission,KnowledgeImparting,andDoubtResolving”
WEI Jing-bo
(CollegeofLitear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Han Yu’s idea that a teacher should transmit wisdom, impart knowledge and resolve doubts is still significant. Among various abilities, the 3 are professionally-defined. “Wisdom transmission” corresponds to the keen cultural judgment; “knowledge imparting”,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doubt resolving”, the communicative capacity. The 3 are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a qualified teacher.
teacher’s ability; cultural judgment; language expression; communication
G451
A
1674-2087(2013)03-0040-04
2013-04-15
魏景波,男,陕西周至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