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0例临床研究
2013-03-28王世荣
王世荣
(滨海县中医院,江苏 滨海 224500)
近年来,笔者运用疏肝和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8例均为2009年10月~2012年7月我院消化科门诊患者,依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 例: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23~68 岁,平均年龄(53.1±12.6)岁;病程 1.4~4.9 年,平均病程(2.2±2.4)年。 对照组 38 例:男 17例,女 21 例;年龄 21~65 岁,平均年龄(52.3±12.8)岁;病程1.6~4.6 年,平均病程(2.5±2.3)年。 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年10月三亚)》[1]:具有典型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嗳气等反流症状,胃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
1.3 纳入标准 具有典型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嗳气等反流症状,无幽门梗阻;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RDQ)症状积分≥12分;胃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2周内未用过中西药。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血管、肺、肝、肾、脑、造血系统等原发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或严重神经症者;对质子泵抑制剂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疏肝和胃法。主方:醋柴胡10g、白芍15g、香附 10g、川芎 10g、旋覆花(包煎)12g、茯苓 12g、陈皮 12g、枳壳15g、乌贼骨(先煎)30g、党参 20g、白术 20g、炙甘草 6g。 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者加半夏12g、厚朴12g;胃气上逆加代赭石15g;胁肋胀痛加佛手12g、徐长卿12g;胃脘灼痛加延胡索 10g;胸痛明显加丹参 20g、降香 10g,或乳香 10g、没药10g;失眠不寐加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纳差加鸡内金 15g、焦三仙(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2 对照组 予多潘立酮 (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mg,3次/d,餐前服用;雷贝那唑(济诺,江苏济川药业)20mg,1 次/d,早餐前口服。
2组均以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烟酒肥甘厚味和辛辣之物,停用其他一切治疗胃炎的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烧心、反酸、胸痛或不适、嗳气等临床症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的不同记分。0分:无上述不适症状;1分:虽有上述不适症状,但间断出现,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不服用药物;2分:上述症状持续,需服药方可缓解,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和工作;3分:上述症状明显,服药不能缓解症状,常需病假休息;4分:上述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改善百分率≥80%为显效;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为进步;症状改善百分率<50%为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时为恶化[2]。根据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分析采用t检验,有效率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 t=11.455,对照组 t=6.601,P<0.01)。2组差值的比较显示,治疗组烧心、反酸、胸痛或不适、嗳气的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1)。见表1。
3.4.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痊愈16例,显效20例,进步4例,无效0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8例:痊愈13例,显效17例,进步6例,无效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P<0.01。
症状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烧心 3.47±1.040.90±0.72**3.57±0.57△ 4.57±1.01 1.37±0.85*3.20±0.41反酸 3.83±1.052.20±0.410.47±0.57**1.30±0.75△△ 2.53±0.68 1.37±0.67*胸痛或不适 3.40±1.04 0.70±0.88**2.70±0.75△ 3.53±0.73 1.17±0.87**1.37±0.56总积分 12.90±3.43 2.53±3.63**9.37±2.57 12.07±3.07 4.60±0.21**7.47±2.050.43±0.68**3.40±0.56△ 3.03±1.00 0.83±0.91*嗳气 2.77±0.631.17±0.38
4 讨论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又称为内镜阴性反流病或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本病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增强,发病因素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功能失调,食管廓清功能下降,食管组织抵抗力损伤,胃排空延迟,社会心理因素等。目前临床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促胃动力药,但对有效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不理想,且停药后极易反复,更容易合并抑郁焦虑状态。
NERD属于中医学“吐酸”“食管瘅”等范畴[2],多由情志不遂,肝胆失于疏泄,横逆犯胃;饮食不节,烟酒无度灼伤胃经,胃气不和;平素脾胃虚弱,脾虚湿滞,浊阴不降,胃气反逆;素罹胆病,胆热犯胃,上逆呕苦等因素导致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以致胃气上逆,上犯食管而成。因此,本病的病位在食管和胃,与肝胆脾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2]。
《医贯》载:“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柔空即指食管,既柔且空,自然属腑。《类证治裁·内景综要》云:“六腑传化不藏,实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临证指南医案·脾胃》亦云:“脏宜藏,腑宜通。”为此,笔者以“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的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确定疏肝和胃法,使肝胆疏泄复常,食管通畅,胃腑通降[3]。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功擅条达肝气而舒郁结;香附专入肝经,长于舒肝理气,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川芎能疏肝开郁、行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上四味药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陈皮理气行滞和胃;茯苓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胃宜降,旋覆花功擅下气,善降胃气而止呕噫;乌贼骨味咸而涩,制酸止痛,为治疗胃酸过多之佳品;脾宜升,党参、白术、甘草甘温补气、健脾和中。诸药合用疏泄条达,升降相宜,共奏疏肝和胃之功。
[1]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 年 10 月三亚).中华内科杂志,2007,46(2):170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医杂志,2010,51(9):844
[3]赵润栓,高楠楠.从“六腑以通为用”谈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医杂志,2011,52(15):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