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初中进城”:优势、问题与反思——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
2013-03-27王倩
●王 倩
一、“初中进城”的背景
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北平原。县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总面积达1047 平方公里。县辖8 镇、2 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4.7 万。自2009年后,该县开始了城镇化农村一体化建设,将896个自然村合并为180个行政社区。2005年,县政府立足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全面启动“初中进城”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具体而言,平原县实施“初中进城”工程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乡镇初中生源不足,学生流失严重
70年代末,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90年代,计划生育实施效果明显,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1986年,该县出生人口数为9146人,人口出生率为21.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31%,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出生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全县出生人口为4504人,出生率为10.1%,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4.4%,其中,1994年该县甚至还出现0.85%的人口负增长[1]。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直接造成中小学生源的减少。全县初中生从1986年的24817人,逐年减少到2005年的17525人。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随着农民作业越来越高度机械化,农村大批劳动力被解放,农民收入不再仅依靠农业,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其子女也会随其父母在所务工的城市就读。上述两种现象导致农村学龄人口自然减少,更加剧了乡镇初中学校生源的严重不足。
(二)教学条件较差,乡镇初中教师流失严重
近几年,由于乡镇条件差、待遇低,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流向县城,乡镇初中优秀教师相对减少。1999年到2004年期间,全县乡镇中学外流教师达213人,且外流的大都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或优秀教师。乡镇中学优秀教师的外流,专任教师的匮乏,直接造成乡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
(三)县城教育资源相对过剩,需要加以盘活利用
90年代中期,民办学校兴起,社会力量投资基础教育领域,平原县也兴建了一批民办中小学。2000年后,民办学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安排,使其在师资、校舍、升学率等方面已不具明显优势,教学质量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与此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普九”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学校的办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对民办学校则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公办学校的办学优势更为明显,民办学校招生困难,经营难以为继,致使“生源不足”对民办学校造成致命打击。
县教育部门为了盘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投资改校,将原来的民办学校转变成公立学校,扩大教育空间,丰富教育资源,并实行惠及所有农村初中生的“初中进城”工程。这样,既盘活了县城过剩的教育资源,又满足了农村孩子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初中进城”的实施及成效
自2005年起,全面启动了“初中进城”工程,将全县18 处初中全部撤销,在县城新建和扩建4所初中,实现让农村孩子全部进城就读的愿望。至2008年底,全县初中4 处,比1996年减少18 处,“初中进城”取得显著成效。
(一)改善了教育环境,提高了全县初中教学质量
“初中进城”前,该县17所乡镇中学只有5所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多数学校校舍破旧乱,绿化美化差,学生住宿条件差。“初中进城”后,县城学校教育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设施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科学化,学生学习条件显著改善。再者,初中生进城就读,学校规模加大,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城区各中学在师资、设施、生源等办学基础条件上基本持平,各中学老师有均等的教师研修、培训机会,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提高教科研水平,而且还加大了教师间的相互竞争,教育活力全面激发并促进了校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由此,提升了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2011年中考600 分以上考生达到478人,是2004年的5 倍。同年中考,全市前10名中该县有5人,前100名中该县有27人,前1000名中有277人,升学率从2004年的全市第九名跃居全市第一。
此外,初中进城也使该县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4年全县初中生辍学率高达8.56%,每年约有1200名学生辍学。初中进城之后,由于初中管理全面、规范,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更多家庭愿意把孩子送进县城接受优质教育,初中学生辍学率逐年下降。2012年全县初中学生辍学率为0.65%,辍学人数仅为60人。
(二)均衡了教育资源,推进了县域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要求社会必须保证每个人都 “有学可上”,必须保障弱势群体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初中进城”工程实施后,原来乡镇上的优秀教师则通过竞聘上岗补充到县城初中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既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有效化解了教育投入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使有限的公共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集约化、优质化,从根本上解决了薄弱学校的问题。这样,初中进城不仅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重组,又能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与效益。2007年乡镇初中学生全部到县城就读,与县城初中生享受着相同的优质教育资源。由此,既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又能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便于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扩大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过去,初中学校分布在各乡镇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与政策难以及时并统一贯彻落实,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低下;初中进城后,便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统一要求、统筹安排、管理各项工作,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效能。同时,由于统一、高效的教育管理,也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进行教师培训之时,很多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到一起,相互沟通、共享教育资源、探讨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了解不同学校的办学方式和办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同样,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可以尝试着进行跨校合作等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到别的学校参观、学习,亦或是互换教师等合作方式来共同提高县域中学的办学质量。
三、“初中进城”的问题与反思
当然,“初中进城”在显现其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与问题。对此,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评价该工程,尤其是针对“初中进城”后出现的问题,应考虑如何更好的扬长避短,取其精华。
(一)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初中进城”后,有些学校并没有实行寄宿制,部分学生就会面临着走读或寄宿的两难选择。如果学生选择走读,除了路途遥远带来各种不便外,在来回上学途中,更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部分离家较远的学生就不得不校外租房。到该县某中学调查发现,该学校为走读学校,有的学生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便在学校附近租房,学校虽然统一为学生租房,但是食宿费由学生自理。经对10名学生走访调查,学生的年食宿费平均1980 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3.57%。由此,学生每年的食宿费又增加了农村家庭的一笔开销,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即便是寄宿制学校,农村家庭还要承担学生的交通费用。“初中进城”后,寄宿制的学校隔周放假一次,学生往返县城与乡镇之间,全年的交通费用也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家庭开销,“初中进城”着实加重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2.大班额现象突出,课堂质量受影响
“初中进城”后,尽管该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新建和扩建了5所初中学校,但县城学校数量有限、学校空间不足,所有初中生进县城就读仍造成了教育空间与生源数量之间的矛盾,教育空间上不能完全满足初中生上课的需求,初中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2011年该县初中生15331人,比2006年的12529人增加22.36%,中学平均班额比2006 增加4.84%。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影响到教师的教育关照度,影响到课堂教学管理,也影响着教学效果,还影响到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同时。“班级规模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影响学生获得个别指导的机会,影响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水平和程度,影响学生学习的课堂纪律环境”[2]。因此,“初中进城”虽然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由于班额过大、教室过于拥挤给课堂教学带来不便,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质量的提高。
3.学校实行寄宿制,不利于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营造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环境的工作平台。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初中进城”后,因为家校距离增加,给学校和家庭都带来时间和交通上的不便,减少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生在校寄宿,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很少到学校与教师、孩子进行交流,不能经常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在学校,教师更多时间用于教学,因为家校距离较远也使教师很少采用家访或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因此,学校实行寄宿制,减少了家校及时、有效地沟通,很容易让学生脱离家长的关注,造成教育上的又一真空地带,无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反思与建议
1.要警惕“超级中学”系列弊端,充分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
“初中进城”后,“超级中学”、大班额教学问题凸显。由于学生较多,学校基础设施相对匮乏,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实行大班额教学,课堂上人均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相对减少,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既要警惕这种“超级中学”带来的系列问题,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其资源集中优势,争取化劣势为优势,为教育发展服务。
“初中进城”后,教师数量相对过剩了,师资力量的集中、充足,不仅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择优聘用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师整体素养,而且还可以实现分科教学,改变过去教师兼科的现象。学校可按国家计划规定开设各科课程,做到开足、开齐课程,尤其是要保证音、体、美等学科的正常开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对学校而言,还应该利用不同村镇教师与学生集中一起的机会,着重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充分利用寄宿制学校优势,实现“全天候”教育效应最大化
首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的选择性。与普通走读初中学校相比,寄宿制学校在完成国家设置的课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学生生源地不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同。因此,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类,为学生开设足够的选修课程,这样既可以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又可以以更专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特长,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有较强的灵活性。寄宿制的学生在学校的课余时间比较多,这就便于学校灵活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使各课程开设方式多样化、课程开设体系多元化。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周末时间为学生组织讲座,也可以走出教室在校园角落里讨论课堂或课外知识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观察、思维及言语等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注意加强家校合作发展,避免教育真空地带出现
实行寄宿制的学校,学生隔周回家一次。这种寄宿制学习生活的确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但却忽视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容易造成教育上的又一真空地带。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会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学校和家庭之间需要加强联系和沟通,通过各种办法、途径加强监管,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从而避免教育真空地带的出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平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平原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87.
[2]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