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3-03-27石萍萍
○石萍萍
(安康市汉滨区委党校 陕西 安康 725000)
党的十八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重要成果之一是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写入党章总纲。作为领导着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把握,向世界展示了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和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也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一、不同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演变
1、原始文明阶段
在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采集和渔猎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人类只是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人类只能顺应自然才能生存和繁衍,在这一阶段自然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神,人是自然神的奴隶,自然崇拜、对自然界逆来顺受既是人的精神自慰也是人的精神麻痹。
2、农业文明阶段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是自然崇拜支配下的自然的主人,既尊崇自然又利用和改造自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实现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与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国创造出了最灿烂的农耕文明,为世界做出了榜样,就连世界科技史的作者也不得不感叹:“几千年来,中国的土地在保持了不断提高的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同时,地力基本上没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种越肥,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今天,作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至今已耕种近一千四百年的云南哈尼百万亩梯田,以及新近批准为陕西省开放式生态博物馆的安康凤堰万亩古梯田,已不仅仅是美院学生的写生基地、摄影家拍摄的外景地,而且是生态学家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化石,同时是受到海内外游客热捧的生态旅游景点。但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以人类生产活动的低效率为代价的。
3、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是指工业社会文明亦即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贯穿着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本原则。工业文明创造出极大的社会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提高,资本和技术成为人类和这个星球的主宰,马克思曾经这样赞扬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得的生产力进步:“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在工业文明时期,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重新认识到自身价值的人变的狂妄起来,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成为征服和驾驭自然的“神”,“自然只不过是人类的对象,是有用的物”。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在取得巨大的技术进步,创造和获取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异化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主体意识的无限膨胀直接导致人类对于自然的征服和霸占,加速了人间悲剧的早日和全面实现。人类对自然界毫无节制的疯狂略夺、把自然界作为与人无关的孤立存在肆意践踏,使得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生态灾难愈演愈烈,人类被推向了全球化危机的边沿。
全球化危机的到来,使得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文明本质和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暴露无遗。面对全球化危机的到来,人类必须回答这样一个尖锐的命题:我们在这个星球上是做一个匆匆的过客还是做一个永久的居民?人类必须对传统的文明模式进行反思,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模式。
二、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与反思
1、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马克思反对工业社会以来日益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人类对象,人类是自然界外来的征服者的态度和做法。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生态系统是人类的本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马克思写到:那些“现实的,有形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同时,更强调自然对人的本源性。这意味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首先所确证的是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活下去;其次,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还说明对自然的依赖也造成人的永远都无法完全褪尽的自然属性。马克思反对将自然界仅仅看作是外在于人,异己于人的对象性存在,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是考察人的现实存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纬度,脱离人与自然的联系来思考人的社会生活或脱离人的社会性存在来考察人的自然属性都是对人的完整性的割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和人从来就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生活在自然界中,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孤立存在的自然界不与人发生关系因而对人来讲是无。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人类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对人类发出这样的警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这样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他同时指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洁净的水。但是工厂和城市把一切都变成臭气熏天的污水”。
2、未来学派中罗马俱乐部成员的批判与反思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现有成员一百余名,成员大多是关注人类未来的世界或各国的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国际组织高级公务员和政治家等,他们代表着不同文化、信念和社会民族习惯,但是共同努力,促进俱乐部的发展。俱乐部也是国际性咨询机构,因总部设在罗马而得名,它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思想库之一。它的宗旨是通过对构成全球系统的经济、政治、自然与社会各方面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未来社会将要面临的困境、危机、挑战与希望,从而能以全球的、未来的眼光来认识新的危机,以促进社会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并为成功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探索新观点、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1972年3月12日,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个长篇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发布,总发行量达到了400万册,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报告首次系统地考察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其他要素的关系,提出在这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谓增长是有限的。它在西方世界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清醒地提出了人口、工业化的资金、粮食、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他们指出:“在工业社会每一种资源的工业消耗量是按指数增长的。就许多资源来说,消耗量的增长甚至比人口增长还快,比如从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多,而全世界矿产资源的年消耗量同期增长了11.5倍,按照他们的预测全球资源在传统工业社会将迅速枯竭,全球资源危机将迅速到来,他们应对危机的对策是人类社会必须实现“零增长”。
3、生态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生态主义是人类在面对二战以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寻找危机的根源和解决危机的策略时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诞生,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其代表人物为英国邓肯大学教授布莱恩·巴克斯特。布莱恩教授针对工业社会以来日益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界所采取的傲慢态度:非人类存在物在道德上不重要;我们最终可以脱离非人类自然界;人类的实践能够取得无线成果,提出了生态主义的三个主题:一是道德诉求(自然科学有善恶之分),只有在认知价值和道德价值都得到肯定评价的科学目标才是合理的;二是相互联系性,人与自然存在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三是极限性,即人类所支配的资源和生产力是有极限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态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有自己一整套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到哲学、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这种生产模式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压力和巨大破坏。
4、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与反思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最大的流派,也是至今仍保持强大文化影响力的西方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生存得最好的”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西方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马尔库塞是该学派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单面人。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人类新文明模式的出现
面对传统工业社会所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到来的威胁,思想革命和理论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风起云涌,尽管这些理论和思想还有种种缺陷和不足,但是这些理论和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无容置疑的,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不道德、不可持续不仅被这些思想大师发现并指出,也被21世纪初陷入全面危机(经济危机、能源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的地球现状所证实。人类若想引领自身更加美好的发展,重新反省自我的存在意志和生存观念,改变自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也许是应有之选择。
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同时,尽快探索出一种新的文明模式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紧迫任务,在这一探索和创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在了世界前列,党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成败得失、对人类社会已有文明成果进行扬弃的基础上,面对中国和全球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并且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和创新不仅仅停留在思想和理论层面,而是利用执政党的政治优势把这些创新理论转化为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十年前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被定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他指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党的十六大后,我国就着手进行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实践,批准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等五省在内的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党的十七大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发展理念。2007年12月,国家在中部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十八大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党的行动纲领写入党章。新世纪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引领我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已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企业的自主行动。“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以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6%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
我们相信,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之谜”的疑问,必将转化为对中国模式的敬佩和对中国道路的向往,一种对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文明模式将会在世界的东方出现。届时,中国的软实力将不仅表现为孔孟之道、诸子百家、农耕文明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更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的吸引。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为人类发展做出新的巨大的贡献。
[1]十八大报告[DB/OL].新华网,2012-11-19.
[2]十七大报告[DB/OL].新华网,2007-10-24.
[3]十六大报告[DB/OL].新华网,2003-10-09.
[4]中国环境保护白皮书(1996—2005)[DB/OL].新华网,200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