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生态管理思想浅论
2013-03-27周臻
○周臻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形成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通过“一化三改”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强调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的优先发展,使新中国在工业化之初即选择了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同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强调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出数量的增长,忽视经济质量的提高,从而形成了典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期中国工业“高速度、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缺少有效激励手段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使企业难以走出低效率状况。可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高污染型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周恩来总理的生态管理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清醒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周恩来生态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始终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伴随,能否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攸关国家未来的健康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周总理就开始关注、重视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他曾多次强调说:“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我们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要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况。”“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再等了,从现在起就应该抓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由此可知,正是周恩来推动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出席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是中国突破西方外交封锁以来,重返联合国大家庭第一次参加的世界性会议,是我国外交事业上的成果,更是推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事业的有力措施。正是周恩来推动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此次会议研究了我国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奏响了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序曲。
2、关心水利事业。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与水打交道的传统,水利事业深刻影响了我国传统社会的走向,使得中华民族具有了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品格。这一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扬弃。周恩来深深认识到,水利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环境与条件的重要问题。周恩来的足迹遍及我国许多大大小小的江河,很多的水库建设、水利工程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全国几条主要江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水利规划;丹江口、葛洲坝、刘家峡、三门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布局、建设;以及河北的岳城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等等,都是由周恩来亲自主持确定并修建起来的,他在实践中还形成了系统的水利思想。新中国水利工作的开展困难、繁重,但在周恩来的亲自带领下,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重要、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后代的水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周恩来被誉为“当代大禹”、新中国的“治水总工程师”,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3、督促森林建设。森林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而言,林业建设至关重要。周恩来同志一直强调,必须要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合理进行采伐,植树造林。早在1950年初,周恩来就明确提出:“林业工作为百年工作,我们要一点一点去增加森林。”“森林不增加,就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土。”森林覆盖率低,“既不能满足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又不能庇护广大土地、抵抗风沙水旱,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威胁。”1966年,周恩来在接见林业部的同志们时曾说过:“我当总理十六年了,有两件事交不了账,一是黄河,一是林业。”“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十多点。十六年来,全国砍多于造,是亏了,二十世纪还剩下三十几年,再亏下去不得了!”“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总得坚持到二十一世纪。”事实证明,这些警世性极强的谆谆教诲,成为指导我国林业建设工程走向正规、走向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财富。
二、周恩来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特点
1、高瞻远瞩,坚持真理。周恩来是我国最早重视、宣传环境保护的领导人。当时在全国上下还没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周恩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敏锐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且重视环境问题对国家建设、对人民利益的重大意义。他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且派出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既纠正了国家原先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生疏和局限,还为国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拓展了广度和深度。为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起步,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极为宝贵的一点是,在当时极“左”思想的氛围中、“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下,认为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国社会主义不存在这些情况,谁要是说我国有环境污染就是给社会主义抹黑。而周恩来冒着政治危险,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环境污染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我国是存在环境问题的。必须注意环境问题,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而且主张要以开放的胸怀,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环境治理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周恩来关于新中国环境事业的思想与实践,促进、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事业的起步与开展。
2、立足长远,未雨绸缪。周恩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念,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这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历史过程。他的这些思想观念不是为了理论而提出,也不是为了研究而产生,其根本是为了立足长远,解决新中国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为了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而逐渐成熟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可谓举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治理旧中国遗留的面貌,恢复、建设新中国,实现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社会变革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和过程。在这个历史转折过程中,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自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周恩来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他的一些认识和思想,再把这些思想、认识运用到解决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和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周恩来鲜明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意义。那就是环境工作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他曾说,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是为人民谋利益,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就是最大的政治。周恩来所讲的政治性,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得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后果;千百年的封建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层对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也给当代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及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疯狂掠夺和破坏,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人民的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以古今中外历史为鉴,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吸取资本主义环境污染的教训,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环境问题,开展环境事业,维护人民利益,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周恩来视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为百年大计,是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他要求在开展具体工作的实践中,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态度,就是要求大家面对环境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问题、解决问题;在发展、建设上,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思想基础,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开展工作,对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工业建设,要强令禁止。强调在建设时既要考虑到当前的效益,还要考虑到长远的后果,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大局的关系。在他的思想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包含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及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与发展的问题。坚持科学的方法,就是主张在开展环境事业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指导支持下,走依靠群众的路线,这是工作的根本方法。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并且认识到环境保护需要有法制保障,推动了环境法制化的建设。他的“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发展利用”科学治理环境等理念,也都体现了其科学性的特点。
三、结语
周恩来之所以关怀、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他本着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他认识到环境工作具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健康和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造福于民。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他多次谈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搞建设,一定要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子孙后代,不要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人民的利益有当前利益,也包括长远的利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既要顾及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在资源的保护工作上,周恩来强调在开发利用治理的时候,要开展综合利用、坚持节约的原则,禁止浪费。资源不仅当代人有使用权利,子孙后代也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当代人承担着对后代人的利益、价值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在环境建设工程上,周恩来要求一定要采取谨慎态度,慎言慎行,按照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态度开展工作。
[1]朱建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生态管理思想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
[2]周恩来选集(上、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1.
[3]周兰珍:关于生态管理学中国化的思考[J].理论视野,2007(12).
[4]陈庆云: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任重:生态学视阈下的城市文化[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