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之《细柳》篇折射出的教育观

2013-03-27范敬如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细柳人才观蒲松龄

范敬如

一、一位成功母亲的家教故事

《细柳》篇讲述了一位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成功母亲培养孩子成才的故事。女主人公细柳对继子长福呵护备至,与丈夫生有一子长怙,夫妻恩爱生活十分美满。然而好景不长,高生意外亡故,细柳一人挑起了维持生计和养育孩子的重担。虽然失去了丈夫,但“眉细、腰细、凌波细”[1]的细柳“心思更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可叹一波渐平,一波又起。长子长福十岁开始读书,但因“父既殁,娇惰不肯读”。没有父亲严厉管束的长福时常逃学“从牧童邀”,不思进取。细柳多次劝说长福改掉贪玩的毛病,后见屡教不改,便说:“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可更若衣,便与僮仆共操作。”作为过惯了养尊处优日子的公子,长福必然吃不了这等苦,“桁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形状十分可怜。邻里对于细柳这位狠心的“继母”多有非议,但细柳却“漠不为意”。在后文中,细柳对已成为仕途得意之人的长福哭诉:“我不冒恶名,汝何以有今日?人皆谓我忍,但泪浮枕簟,而人不知耳!”细柳默默忍受委屈的原因正是对长福读书成才寄予厚望。

长子有了成器的希望,幼子却又生事端,也走上了哥哥“废学”的老路。与哥哥长福的情况不同,弟弟长怙不是因“娇惰不肯读”而废学,是因为太笨。文中写道:“怙最钝,读数年不能记姓名。”读了好几年连名字都不会写,细柳见其读书成材的希望不大,便也令其“弃卷而农”,“农工既毕,母出资使学负贩”。除农事之外,长怙比当年兄长多了一项学习任务,便是学做生意。细柳如此聪慧之人,令长怙学做生意必定是有意为之。长怙虽不善文,但未必经商没有前途。果如细柳所想,长怙经商之后“半载而息倍”,最终“货殖累百万”,与兄长一同光宗耀祖。在长子顺利走上仕途之后,细柳没有僵化地令无属文之才的长怙尾随兄长之路,而是在其他尝试中发掘其才能,终使“儿子一富一贵,表表于世”。

细柳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母亲,两个儿子都成了大器,细柳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了。在细柳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和“四民各有本业”的人才观。

二、明清商业发展和新兴儒学思潮影响了蒲松龄的人才观

明清之前的中国传统社会,商人这一职业一直处于“四民”之末,是受歧视的社会群体。由于商人的流动性强,统治者认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长久,一直予以打压。商人在百姓眼中是重利薄情的代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表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用钱买色的孙富,都反映了人们对于商人的蔑视。从《细柳》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于商人这一职业并不存偏见,而与士、农、工一视同仁,这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社会心理截然不同。此种态度转变,与蒲松龄所处时代的商业发展密切相关。

蒲松龄处在我国明末清初封建经济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正在孕育和发展的时期,他所生活的淄川,已成为繁华的工商业城镇。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就是弃学而贾的商人,经商二十余年。明清时期的小说,也开始对商人的美好品格进行赞美。例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拾金不昧的商人施复,《卖油郎独占花魁》中重情重义的秦重,都是对于以往商人重利薄情的颠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塑造了许多真诚纯朴、自食其力的具有美好品格的小商人。《黄英》篇中的陶生便以“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3]为信条,贩卖菊花养活家人;《青梅》篇中的青梅“以刺绣作业,售且速,贾从侯门以购,唯恐弗得”[4],凭一技之长支撑贫困的家庭;《雷曹》篇中的乐云鹤弃儒经商,不仅时常接济已故好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对于落魄的壮士也慷慨相助。虽然蒲松龄对于商人重利轻情也有描写,但总体来说对于商人这一职业还是持积极肯定态度。这种思想的形成不仅受蒲松龄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更是明清以来工商经济发展影响变化下的社会风气潜移默化下的结果。蒲松龄对于“士、农、工、商”四民一视同仁,这种观点也使其格外重视人才的社会价值,因此也产生了谋生之道不仅限于仕途的的人才观。

发挥人之所长,人各尽所用,更加注重个人为社会带来的实际价值的多少,这是清初新兴儒学思想家代表黄宗羲的重要观点。清朝统一之后,黄宗羲在总结明亡教训的基础上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其中,对于人才应如何使用这一问题,黄宗羲首先指出了科举制的弊端是“严取宽用”,他认为“古之取士也宽,其用士也严;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宽于取则无枉才,严于用则少奉进。今也不然,……严于取,则豪杰之老死丘壑者矣;宽于用,此在位者不得其人也。”[5]“严取宽用”的弊端很明显,是使人不能尽其才,这是对于人才资源极大的浪费。对此黄宗羲主张广纳人才,不拘途径,重视天文、历法、水利及工商业等专业型人才的选用,发挥人才对于社会的实际价值。受明代工商业的发展影响,黄宗羲还提出“工商皆本”、“工固圣王只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6]不拘一格用人才,是重实用、重实际的体现,这种思想到了后来的清代实学逐渐成熟。蒲松龄在《细柳》篇中所体现的人才观显然受到了新兴儒学思潮的影响。

三、科举失利的人生经历促使蒲松龄形成因材施教教育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千百年来被认作是改变下层知识分子命运的唯一出路,但蒲松龄做了一辈子金榜题名的美梦却终不能如愿。蒲松龄能够写出万古流芳的《聊斋志异》,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的天性适合做一个小说家而不是一个高官。

科举制自隋代产生以来,作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于国家强盛,对于人才选拔、改变知识分子命运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令人才选拔的标准僵化,严重阻碍了知识分子的个性发展。蒲松龄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表现出对于八股文这个“套子”的“叛逆”。与一般考试答题的方式不同,蒲松龄别出心裁的用小说的形式答卷,幸而收到了爱才如命的诗人考官施润章赏识才得以高中。但是伯乐不常有,屡次不中之后,现实逼迫蒲松龄不得不研习八股,但他依然不能适应这些条框的束缚,屡败屡战。蒲松龄虽然意识到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却也似吸毒一般不能戒掉对功名的执着。他在小说《王子安》中借对考生可笑形状做了生动的描绘,通过“初入时似丐,唱名时似囚,归号舍似秋末之冷蜂,出闱场似出笼之病鸟,望报时似被挚之猱,报条无我似饵妻之蝇,气渐平似破卵之鸠从新营巢”七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矛盾与痛苦。康熙二十九年,在蒲松龄51岁参加的一次科考中,由于对题目有十分的把握,“得意疾书”写得飞快,竟“闱中越幅”,写错了页码而违反了书写规则,被取消了考试资格。于是,他的夫人刘氏劝他不要再考了,劝告其曰:“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己台阁矣。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哉?”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蒲松龄从此专注于《聊斋志异》的写作。

正是蒲松龄科举失败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科举制造成了人才培养标准的单一,促使了他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蒲松龄不仅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大量以商业为生计手段的小手工业者,在晚期还创作了大量“方便民生”之作,如《婚嫁全书》、《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等实用书籍,开展了务实的农村职业教育。

[1](清)蒲松龄.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细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3](清)蒲松龄.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黄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清)蒲松龄.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青梅.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

[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猜你喜欢

细柳人才观蒲松龄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巧问深引 言文交融——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为例
细柳的搅团
蒲松龄
我国企业人才观研究
——基于两期中国优秀雇主品牌企业的分析
迷离
蒲松龄
龚自珍的人才观
细柳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