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最好的自己——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策略

2013-03-27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生命专业语文

王 晶

教师专业发展说到底需要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那种外部强制性的做法,尽管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成效往往是有限的,特别是,如果没有教师内在的自觉,外部的要求根本无法实现。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自愿,其实质就是提倡教师“做最好的自己”,这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为有效的道路。语文教师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其策略有很多。根据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认识和对一些优秀名师成长道路的概括分析,以下五个策略值得重视。

一、专心读书,让书香涵养教育智慧

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此,他积极倡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是读书!”。读现代教育理论书,提高专业理论素养;读学科专业书,丰富学科专业积淀;读教育名著,提升教育品位;读教育实践书,提高专业能力;读教育法规书,提高师德水平。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叶绍翁《游园不值》,引导学生在读诗唱诗的基础上,发掘出“从游园不遇”到“游园有遇”的文化内涵,揭示了文本的哲理本质。正是这种课程创生智慧,显示了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增加了课堂的含金量。这与她长年坚持读书,记下几十万字读书笔记是分不开的。教师善于读书,学生才能读好书。不善于读书或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必然难以胜任教学,更谈不上专业发展。新课程实施以来,青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活动,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以显示思维的活跃,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但听课后常常感到缺少一种让人荡气回肠的东西。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教师由于教师不读书而导致语文底蕴和素养的缺乏。比如,以“串问”代替“串讲”,缺少教师以独到的体悟和发现给学生带来的启发;再比如,课堂讨论十分热烈,教师却拿不出高人一筹的见解,致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层次上徘徊不前。教学上刻意于形式上的改革而忽视了内容的优化,尤其是缺乏教师精妙的点拨和渐入佳境的引导,课堂缺乏深度和广度,又怎么能上出精彩的课呢?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走出热闹浮躁的教学怪圈,做最好的自己,必须爱好读书,专心读书,以书香涵养教育智慧。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读书丰厚自己的专业积淀,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才会真正实现在平凡的教育生涯中幸福行走。

二、潜心研究,让反思成为工作常态

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教育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而且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如: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有助于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态度的形成。经常性的教育教学反思可促使教师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对教学实践进行改进,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从而引导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上海语文教育改革家于漪老师“三次备课二次反思成名师”,即: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两次反思:一次是围绕经验与理念的反思,另一次是围绕设计与现实的反思。这种以教案的设计、反思与再研究为主线的成长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反思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本要求的今天,语文教师要立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经常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内化理论精髓,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在反思中提升素养,在反思中尽快成长。

三、用心上课,让生命点燃智慧火花

课堂是精神的对话,教学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是师生互长、共同进步的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从生命的高度来认识,课堂教学就不再是刻板的僵硬的模式,而是师生共同步入的一种审美境界,一种生动形象的充满情感的充满智慧的充满变化的教育艺术,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互动。”真正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生命的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相互撞击,师生的创造潜力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活与发挥,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与自由,共同奏出美妙和谐的交响乐,共同领悟美的乐章、美的旋律。有位青年教师执教台湾作家张晓风的短篇小说《不朽的失眠》。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归纳出故事大意:唐代诗人张继科举落第,羁旅姑苏,历经一夜痛苦的失眠,成就了《枫桥夜泊》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品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细心体会文中张继的思想感情。在边读边思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①为什么说张继的失眠是不朽的?②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课堂上一时出现了争执不休的场景。一方认为张继科举落第,因失眠而成就了不朽的诗篇,小说的主题应是:一时的人生得意并不是真的幸福和快乐,而艺术的永恒,才是“不朽”的。另一方则提出:“忧愤出诗人”,张继失意落榜,长夜难眠而谱成一曲千古绝唱,小说的主题应是:耐得寂寞才能成就不朽篇章。两方互不相让,争论不休。前者是教学参考书上的结论,应当给予肯定;后者是学生独到的见解,书上没有,专家没有提过,但更有文化层面的深层涵义。对此,教师既肯定了前者的见解,又进一步总结了后者的深层涵义:古来圣贤皆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即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了“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张继也写不出不朽的诗篇。由此可见,寂寞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生存状态,耐得寂寞才能认识自我、战胜自我,最终超越自我。青年学子应该直面寂寞而不是畏惧寂寞,应该战胜寂寞而不是被寂寞打败!教师深刻独到的点拨,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学生谈体会时,有的说:“生命的失意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还有的说:“人生的旅途上,难免会遇到痛苦和挫折。但是我们只要不惧怕痛苦和挫折,经受得住痛苦与重挫的磨砺,就能够从痛苦的际遇中寻觅出生命的亮色,化为人生璀璨的珍珠。”——这些新颖独到的感悟不正是学生智慧火花的绽放吗?这节课以其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得到了精神熏陶,提升了生命价值。可以说,这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节情感升华课,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互动,是智慧人生的达成。

四、倾心育人,让爱心润泽生命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国某校招聘教师曾做过这样的心理测验:假如让你去原始森林探险,在通过危机重重的险地时,如果你不得不舍弃以下同伴——老虎、大象、猴子、狗、孔雀,你依次舍弃的是什么?尽管答案不唯一,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首先选择舍弃“孔雀”的必然落选。因为,在这个探险团队中,“孔雀”是最没用而最需要保护的,正好比学校中的差生一样。舍弃“孔雀”,就意味着缺乏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课堂,学生不会幸福,教师也不会幸福。教育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爱的效应。“爱是最好的教育”,其道理就在于此。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师德为先”列为中学教师必须秉持的首要理念,不仅仅是出于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更重要的是出于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诉求。因为专业化的核心是专业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著名学者、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曾将学科课程定义为三个层面: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思维体系、学科育人功能。可见,任何学科既有其个性存在,又都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以育人为旨归。语文教学要达到育人的目的,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以爱的情怀倾心育人,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举凡近代成功的语文教育家,远如叶圣陶,近如魏书生,无不怀有对语文教育情有独钟、对学生爱如己出的赤子情怀。正是这种教育情怀,成就了其不凡的教育人生。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失去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有的人格尊严,浮躁功利,治学不严谨,导致了科学精神的缺失和人文底蕴的严重不足。“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误人害己,令人痛心!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为语文教师,要摒弃一切功利之心,怀有一颗智慧的爱心,尊重生命,关爱每一个幼稚的心灵,以爱唤醒爱,以生命温暖生命,动之以情,晓之以智,导之以慧,求真向善,探知趋美,让每一个学生在师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五、精心笔耕,让写作成就幸福人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春蚕与红烛作为教师奉献精神的代名词而礼赞有加。春蚕吐丝成茧,完成了生命的涅槃;红烛燃尽却一无所有,未免有些偏颇。作为教师,在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应当光彩照人,这才是“教学相长”,才是教师人生的正途。写作既是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回顾,更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与提升。随着网络教研的普及,网络写作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以写作促进专业成长的新平台。依托网络写作,可以开展教学研讨,实现最广泛的交流,表达最自由的思想;依托网络写作,可以进行案例研究,表现最娴熟的技艺,展示最个性的教学风采,畅想最理想的教育;依托网络写作,可以发表优秀的教学成果,体验最幸福的人生成功,促进最快的专业成长。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勤奋的笔耕者,善于把握教育生涯中稍纵即逝的灵光一闪,用心感受,及时捕捉,细处入手,精心推敲,落笔成文。新时期涌现出的许多优秀语文特级教师,如窦桂梅、李镇西等,都是勤于写作、著述颇丰的成功者。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反思、教育随笔、教学札记等校本研究方式的兴起,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以写作促成长提供了新动力。不少青年教师通过建博客写博文而迅速成长,成为一定区域内富有影响力的名师,成就了幸福的教育人生。诚如一位老教研员所说:当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一定水平后,写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写作是一种幸福体验。人的生命总有终结,但是写作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永驻、理念常存。

猜你喜欢

生命专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