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的实施
2013-03-27张晓勤
●张晓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其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说,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发展。这与源自西方的通识教育存在着相通之处。因此,研究和借鉴通识教育,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识教育的历史回顾
早在19世纪之初,人们就已经思考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一些共同课程的问题了。美国学者帕卡德认为,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即涉及文学、社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教育,这些基础性知识能够为学生将来接受任何专业的教育奠定基础。通识教育在美国最初被称为“博雅教育”由9所常春藤盟校联合提出,主张首先要求学生学习几何、天文、数学、文化、音乐以及博雅艺术,后来,哈佛大学添加了人文、语文、自然和社会等学科,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通识教育。哈佛文理学院的院长Rosovsky 于1982年对通识教育做了说明,他认为通识教育要重视“核心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主要包括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分析、历史研究、外国文化以及道德思考等六种类别。
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对通识教育格外关注。台湾地区为了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通识教育,在共同教育委员会的努力之下,开设课程并落实“全人”的教育理想,目的是使科学与人文能够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均衡发展。此外,台湾地区还确立了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那就是实现本土文化同全球视野之间的融合。香港地区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不仅包括中国文化要义、西方文化概论以及社会伦理学,还包括宗教、现代社会问题、科技与人文价值观念、文艺欣赏等课程。香港规定,学生必须接受通识教育,积累18个学分之后才能毕业,否则,一律不能毕业。
在我国大陆,20世纪30年代,通识教育的概念被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率先提出。他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可是在当时,“救国论”观点占据主流,认为高校应该着重推行科学技术教育,这样才能增强国力,这使得人们一度忽略了人文教育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大都朝向某一学科的方向发展,将培养专业人才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科大学生的人文水平较低,而人文学科学生的科学水平也不高状况的出现。尽管很多学院于20世纪90年代升级为大学,可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与通识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
二、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教育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教育就是要使接受教育的人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完善人格,为发展人类文化贡献力量。通识教育中所指的“全人”,除了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科学素养;除了具备良好的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态度之外,还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通识教育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来规范它,通识教育的目标改革意义重大,它的出发点应该是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它的目标影响着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置,所以它的目标制定需要符合以下几点:第一,通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通识教育既要让学生对人类的基本知识理论有所了解,又要侧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第三,通识教育要着重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等基本能力,要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之外,还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专业,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而且也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道德水平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主解决各种问题;积极参加社会事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通识教育首先培养的是人,其次才是某一领域中的专业人才。
(二)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容
在科学技术划分越来越细致、综合性越来越强的当下,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不断出现,拥有广阔知识面、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要专业,有一定的深度,还要学习专业知识中更深层次的精神内容。只有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学生才更容易发现其内在的联系。
通识教育理念要求将专业课知识进行通识化调整,尽量缩减专业技能以及单纯的记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负担,而且还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来领悟该领域中知识的思想内涵。举例来说,英语阅读专业课进行通识化处理之后,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对句子、语法的理解记忆层面上,也不能理解为对英语句子的翻译,更不是随便回答几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提出的背景,认识到问题的研究过程以及演变方式,通过这些相关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特点,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好地体会所学知识的内涵。此外,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写作“研究报告”或“读书报告”,这样就能够对自己领悟的知识进行总结。与传统的专业课学习所布置的作业任务相比,这种类型的作业更容易使学生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式
来自于哈佛大学的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是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指出,课程本身并不比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更重要。课程是框架,而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另一方产生的影响是血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通识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理感受给予一定的关注。所以,通识教育通常借助于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实现,有时候也会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自由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直到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展示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同时也能够收获交流的喜悦,又能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与他人相互学习。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容易开展,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深入挖掘知识中精神层面的内容,使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教师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举例而言,在英语阅读材料中有一些关于哲学原理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哲学知识的介绍,而应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体会哲学的境界,形成一定的哲学思维,掌握一定的哲学方法。教师也可以将一定的具体实例加入到课堂中,指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一实例,通过讨论来领会哲学中的精髓。
(四)强化基础性和人文性的课程设置
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而为学生提供文理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知识基础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强有力保证,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断加强的。把经典著作作为实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这是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因为关注人类社会、关注民生,深刻揭示社会问题,兼顾基础性和人文性,是这些人类文明经典著作的核心内容。所以经典著作应该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
大学时期是阅读和思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不能错过的大好训练机会。要让大学生养成学习经典文化的良好习惯,从经典中得到启发、帮助以及愉悦心灵并形成完整的人格。当然,做到这一点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人类的经典文化,而不是道听途说。此外还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交流空间和自由深度的对话,让他们在交流中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这对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更有意义。
(五)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强度
通识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教育的理念要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中,二是教学方法和考核要求要科学,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严格保证通识教育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方法,通识教育才能富有功效。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各组成员间交流讨论,然后以写作论文的形式达到训练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习惯,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同时也增加了考核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