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乡土逃离及归因分析——以前村小学近20年的变迁为例

2013-03-27闫世贤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农忙村小乡土

闫世贤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在城市包围农村、工业统领农业的时代,留存在印象中的一幅幅炊烟袅袅、茅檐屋舍、莺歌燕舞、和平安宁的乡间风俗画,已成为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了,或者是过惯了都市浮躁生活的城里人对乡间的向往。现实中的农村已非如此。“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1]当作为基础的田园牧歌不复存在时,当农村成为城市赝品时,农村教育加快了它乡土逃离的步伐,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笔者以位于河南省北部某县的一所普通乡村小学——前村小学近20年的变迁为例,描述农村教育乡土逃离的变迁趋势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

一、农村教育乡土逃离的变迁趋势

从1991年到2011年,前村小学大体上经历以下变迁:1991年,村小从张乡第五初级中学中独立出来;2000年,农忙假期撤销;2003年,前村小学与周边其他6个村子的小学合并;2005年,前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创建;2011年,寄宿制小学建立。

1.1991年,村小独立

1991年之前,前村小学作为张乡第五初级中学的小学部存在。当时的校舍包括36间瓦房和几间小平房。其中瓦房主要是用作教室和办公室,36间房子分成前后两排,前排18间是小学部的教室和办公室,后排18间是初中部的教室和办公室。几间小平房是为非本村人氏且离家远的教师建的宿舍。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村小毕业的小学生直接升入张乡第五初级中学。于村里的孩子而言,不过是从前排瓦房挪到了后排瓦房,整体的环境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没有附属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村里也没有私人幼儿园或学前班。一般情况下,儿童7岁入学,直接读小学一年级。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时,前排瓦房,即小学部还是扫盲夜校所在地。扫盲夜校班招收的多是女性学员,讲授的内容多为识字。

1991年,结合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上级部门决定将乡第五初级中学合并到乡第一初级中学。第五初级中学的教师和学生统一归并到第一初级中学,至此,村小从乡第五初级中学中独立,名为前村小学。独立之后的村小依然在原有校址上进行整合、调整,后面一排初中部的瓦房被一分为二,一半用作村小的教室和办公室,另一半分给了村委会作办公室用。初中部教师调走之后,没有了离家较远的教师,那几间用作教师宿舍的小平房就废弃了,最终被拆除了。前排瓦房前的空地被开垦成了菜园子,平均分给各个教师。所以,一进校门首先看到的是菜园子,不知者以为是走进了菜地。

2.2000年,撤销农忙假期

2000年之前,村小假期设置根据村里农忙规律设置,所以很多村民称之为农忙假期。一年共设有三个长假,分别是阳历6月中上旬左右、阴历5月中下旬左右的为期两个周左右的麦假。顾名思义,因为收麦子而放的假。另一个是阳历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阴历8月,为期四个周左右的秋假。顾名思义,因为秋收而放的假。村小教师身兼多职,非单纯的教师身份。农忙季节,男性教师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农忙季节他们必须出现在庄稼收割的第一现场,如此一来就不能兼顾上课一事,不得不放假。而学生方面,村小的学生全为农民子弟,家长们也希望在农忙季节,孩子们可以回家帮把手。农忙季节的假期迎合了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心愿。第三个假期就是春节前后放的为期四个周的寒假。

这样的假期设置截至到2000年,响应城乡一体化的号召,假期设置改为一年两个长假——寒假和暑假。如此一来,农忙季节学校的老师以及学生都需要呆在学校里,而农闲时却有了一个漫长的暑假。

3.2003年,村小合并

20世纪90年代后期,村小的教室渐成危房。校长申请,决定放弃老校区,在村西边另置土地,建新学校。与此同时,上级领导对以该村为中心的七个村的村小作了调整。保留前村小学中心校的地位,将其他六个村小的四年级、五年级归并到中心小学来。将这6个学校的正式教师全部调到中心小学来,将中心小学的民办教师全部辞退,进而扩大并充实中心小学的师资力量。合并后的小学更名为张乡前村小学,以此证明它张乡东部地区中心校的地位。

学校合并后,学生数量并不比之前多,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原因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适龄儿童的基数大大减少了。原因二,一部分适龄儿童选择了辍学。这一小部分辍学的孩子在家里玩几年,等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进城打工的道路。原因三,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不错的学生选择了城市里的小学,家长们认为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好。

虽然生源数量逐渐减少,但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却逐渐完善。学校陆续购置了电视、电脑、一体播放机等。为方便备课、查资料,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并且接上了网络。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上课、学习环境,在每个教室安装了电视和一体综合播放机。同时,购置了一部分图书,加上学生捐献的图书,建起了一个小型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操场、跑道等,虽简陋,但齐备。

4.2005年,附属幼儿园出现

随着生活压力增大,依靠田地里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绝大多数农民选择了进城打工。前村村民也不例外,绝大多数村民选择在农闲季节进城务工,有些家庭是夫妻双双进城,只能把孩子留给(外)祖父母照看。但是,作为农民,田地里还有很多庄稼活要做。即使非农忙季节,也不得清闲,人手一少,照顾孩子逐渐成为一个问题。这刺激了幼儿园的农村市场。城里的幼儿园办学模式也传到了农村,周边村庄的私人幼儿园开始兴起。村里的家长们开始把学龄前儿童送往周边村庄的私人幼儿园。村小校长见此情景,有了创办村小附属幼儿园的想法。2005年夏天,张乡前村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建立起来了。作为前村历史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在村民眼里它具有重大意义。

5.2011年,寄宿制小学的建立

鉴于村里留守儿童较多,部分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已经年迈,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和监管儿童;还有部分离家较远的外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上下学极不方便;加上2011年频发的校车事故,虽然前村小学并无校车,但是单独骑自行车上下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校长向上级部门申请把前村小学改建成寄宿制小学。上级部门不仅批准了该申请,而且划拨了一批资金用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计划在原校址的北面建一栋三层的楼房作为教学楼,把现在用作教室的两排大瓦房改成学生宿舍以及学生食堂。

2011年11月底,楼房宣告完工。这栋三层的楼房俨然成为前村最豪华的建筑,散发着现代的气息。在楼房前面的空地上,还建了几个小花坛,里面种着一些矮小的灌木类植物,空地的正中间是一个一平方米见方的水泥台子,这就是旗台了。2011年春节,村小校长说:“年后开学学生们就可以搬到后面的教学楼里,搬过去之后就开始对前面的两排大瓦房进行改建,等到下下一个学期差不多寄宿制小学的建设就整个完工了,到那时,前村小学就成为该县的第一所农村公办寄宿制小学了。”

二、农村教育乡土逃离的归因分析

回顾前村小学近20年的变迁,这期间并没有非常大的变化,只是细枝末节上的微调,微调的方向是城市。它的每一点小变革都以城市学校为模板。消失了的校园里的菜园子,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矮小灌木丛和小花坛;消失了的青砖红瓦房教室,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三层豪华教学楼;消失了的农忙假期,取而代之的是与实地情况不相符的漫长暑假;消失了的幼儿在村里自由玩耍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被关进幼儿园围墙里的幼儿;消失了的学生上下学往返于村中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被关进寄宿制学校院子里的农村娃。逐渐减少的生源数量,逐渐完善的弥漫着现代化气息的硬件设备。唯一不变的是僵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呈现出年龄上的断层化(绝大多数为50年代的人),知识结构上的单一化(年龄的相似性造就了他们知识结构的相似性,相似性带来的是单一化)。如此僵化的队伍只能够维持残局,继续乡土逃离的趋势,绝不会带来变革。

在逐步迈向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前村小学丢失了很多原本特色的东西,远离了农村文化的熏陶,成为一个没有文化陶冶的封闭系统。尤其是寄宿制小学的建立,它彻底地把前村以及周边村庄的儿童关进了学校这个国家机构里。村头与田间的交谈,夏夜纳凉、冬日向火时的闲聊,庙会与戏楼上演出的豫剧早已成为了记忆中的事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它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了,与此相应的是,它距离乡土社会也越来越远了,整体呈现出一种乡土逃离的趋势。缘何呈现出如此局面?笔者从制度、经济、文化和教育自身等方面来分析农村教育乡土逃离的原因。

1.二元对立的城乡制度

城市和农村本是以职业和地域划分开的,无高下之分。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以及工业给城市带来的空前繁荣,城市几乎集中了一切优势力量。城市和农村的区别逐渐拉大,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离开土地,奔赴大城市遂成为农民及其子弟们奋斗的目标。通达目标的道路有两条:第一,参加高考,考入高等学府,留在城市工作,成为城里人。第二,进城打工,趁着年轻多挣钱,通过在城里买房留下来,成为城里人。

第一条道路直接带来的就是农村教育课程设置的乡土逃离。因为高考制度存在着事实上的话语资源的不平等,农村学生获得的经济资本、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就已经落后,进而在考试内容上,测试的知识和话语主要体现了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生活。[2]无论是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还是农村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逃离乡土的。高考制度和改革主要体现了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们的主观认知及其价值取向,反映了精英阶层的话语方式和评价标准。[3]因此,高考在社会阶层的流动和筛选中发挥了“固化”作用,使在高考考生中占62%的农村考生在重点大学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已不足20%)。[4]

高考“固化”了阶层流动,农民发现无法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之时,他们便选择第二条道路——进城打工。似乎这条路更好走,因为它的回报周期较短。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是这样一些人:“农村有他们的家园,但是他们自从离开家园那一天起,最大的愿望便是有朝一日与农村的家园一刀两断。”[5]虽然这些年轻一代的农民还是农业户口,虽然他们的土地还在,但是他们长期脱离对土地的耕种,甚至长期脱离农村,在非农民化的生活道路上付出着与务农同样的辛劳。某些农村,实际上变成了强壮农民们的老弱病残之家眷们留守的“后方根据地”。

年轻一代的流失,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教育的逃离,它使整个农村都逃离了。试想一个没有年轻一代继承的村庄会是怎样的情景?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故乡早已不存在了。

2.处于弱势地位的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度背后,最具有话语权的无疑是经济了。“随着中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农业上可以‘放’的政策就已经不多了,这以后有关农村改革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只能越写越抽象,越写越原则,没有了新内容和新措施,最后,用来指导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悄然消失了。”[6]也就是在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工业高于农业的局势,农村成了被忽略的角落。政策是有的,但是几乎没有落实到位的。而城市几乎集中了经济上的一切的优势,无论是工作机会,还是环境或者资源、政策等等,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城乡差距。当城乡之差逐渐演变为一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象征时,人们自然愿意背离乡村走进城市,这导致新鲜血液无法流入农村。宁愿在城市跟成百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也不愿意填补农村的空缺。

缪尔达尔说道:“西方发达国家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正被组成许多团队前往几千英里以外的不发达国家,经常是去到乡村中帮助和教育贫苦大众。与此同时,这些不发达国家自己学校毕业生却想不到这样做,而是愿意挤在城市中做受过教育的失业者或为了创造‘合适的’工作而要求他们的政府扩大其行政机构。”[7]似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龄人比发展中国家的同龄人道德水平要高,觉悟要高。事实不是这样。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到发展中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离开。后面支撑他们的是强大的经济基础,他们并不担心暂时的贫苦和艰辛。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呢?尤其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经历万般艰辛就是为了走出来,如果他们再返回乡村,他要考虑的是他是否还可以再走出来,自己的后代是否可以享受到城市里的丰厚资源。在中国,巨大的城乡差异让这些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没有什么可以依托。

就如前村小学一样,20年来几乎没有年轻教师的进入,而村小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被如一个巨大磁场一样的占据经济优势的城市给吸走了。

3.荒漠化的农村文化

经济的边缘化带来了文化的边缘化,农村的一切传统方式再无话语权,乡村在温吞中消亡。传统生活方式的消亡和崩溃,它寂静无声地吞噬着一个个的农村。且不说居住方式各方面的变化,就是在跟乡亲、邻居的聊天中,每一个人的每一种行为、每一句话都有各种各样新与旧的挣扎。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封闭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悄无声息而又急遽地改变与转型,而且这种转型中没有人知道方向,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漠然无知。[8]

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换言之,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前者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后者来弥补。[9]

然而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侵蚀着乡间的原始文明,抽离了农村教育的根基。农村文化落了个无城市的内涵,也丢失了自身根基的尴尬境地,犹如邯郸学步之人,只能爬着走了。试想无根的农村教育如何发展?荒漠化的农村文化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的乡土逃离。

4.缺失的农村教育生长点

制度的不到位,经济的弱势,文化的荒漠化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生长点的缺失。不仅仅是外在力量的迫使造就了农村教育生长点的缺失,农村自身的不需要同样使得农村教育没有了市场,间接的缺失了生长点。

近些年来,养殖业以及小型加工作坊在农村里日益兴起,笔者欣喜地以为为农的农村教育会以此为起点发展起来。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养殖业还是小型的作坊加工业,都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例如,肉鸡饲养,像是加盟连锁店一样,只需要一定的资金,其他一切都是设计好的。而小型作坊加工业更是没有技术含量,甚至可以不在作坊里,把材料都拿回家加工都是可以的。前者认识一些字的人都可以做到,后者甚至不认识字的村妇都可以做到。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无法成为农村教育的生长点。虽然一部分孩子初中毕业读了技校,但是目前国内的技校的培训模式和授课内容几乎全是为城市发展而设定的。在这个义务教育之后最低学历层次上都没有为农村教育留下发展空间。技校毕业的农村学生想要谋生的话,能够选择的依然是城市。即使不参加高考,选择中专类的技校,依然无法发掘农村教育的生长点。

农村教育或被动或主动地脱离了农村的轨道,沿着城市的道路前进,于是农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的翻版。没有了农村特色的农村教育只能在外型上复制城市教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被模仿者的文化内涵,悬在半空中,上不去,下不来,尴尬无比,似乎已经走向了一条不可逆转的死胡同。如何拯救农村教育?这就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单纯的呼吁农村教育的“乡土回归”只能彰显口号的苍白无力。农村教育乡土回归需要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不仅仅限于教育这一个领域。

我们寄希望于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能够顾及到农村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它要走的不应该是单纯城市取向的道路,而是融合的、兼容并包的。首先,不能抛弃自己的特色,完全让位于城市取向。要取城市学校的精华,将其与自身特色融合到一起。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做到“请得进来,留得下来”。因为优秀的教师人才是具有专业素养的,能够开发地方特色课程,从而改变单纯的国家课程大纲规定的课程模式。再次,可以恢复之前被放弃了的某些比较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置,比如农忙假期,由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假期的天数,但是取消是毫无道理的。最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这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最重要标志,也是农村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1]梁鸿.中国在梁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3.

[2]魏丽娜.高考改革应关注农村教育公平[J].湖北招生考试,2010,(6):29-33.

[3]童宏保.精英话语对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影响[J].考试研究,2009,(4):49-59.

[4]杨东平,刘云杉,等.中国名校生源急剧变迁,农村学 生 难 入 名 牌 大 学[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1-08-06/1118309006.shtml.

[5]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351.

[6]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7.

[7]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顾朝阳,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160.

[8]腾讯文化观察:中国人,你的故乡怎么了?[EB/0L].[2011-07-08].http://book.qq.com/zt2011/hometown/

[9]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0.

猜你喜欢

农忙村小乡土
农忙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坚守村小23年,爱心留乡间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智慧农机 让农忙不再忙
乡土中国
农忙
村小的时光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