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域诗中辑注的哈密地理

2013-03-27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839009孙继虎

地理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巴里坤哈密天山

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839009) 孙继虎

西域诗中辑注的哈密地理

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839009) 孙继虎

今年暑假,偶得一本新疆师范大学王星汉教授编撰的《清代西域诗辑注》,细细研读,颇为喜欢,特别是有关描写哈密地理事物的内容读来倍感亲切。有的诗能带你穿越时光隧道,对话古代封疆大吏、文臣武将;有的诗能引你跨越空间,神游于天山南北的美丽山川;有的读来如尝甜瓜甘果香气四溢;有的读来如品醇酒佳酿韵味绵长。对照诗中的今昔,感叹世易时移的变化;比对诗中山川,佩服自然力量的伟大;观古今风物,惊奇于天山儿女的伟大智慧……

《清代西域诗辑注》中收集了近2000首共78位诗人的作品,描写哈密地区的近百首,内容涉及哈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哈密自然风光、气候、地形、农业和风土民俗等内容出现的频率较高。

一、自然风光:天山南北反差强烈

哈密地处新疆(西域)东部,天山横亘中部,在地形上将哈密分为山南和山北,由于天山对西风气流的阻挡,迎风的山北形成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背风的山南属于暖温带干旱气候。由于山南山北气候迥异,所以山北山南风光自然两重天,再加上天山的垂直地带性,自然风光多样而神奇:山北自然风光秀丽,秀丽在晶莹雄奇的冰川,亘古茂密的松林,广袤肥美的草原和清新宜人的空气,不仅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因各种原因到过哈密大地的古代诗人重点描颂的对象。

东天山在哈密境内东西绵延近千公里,海拔平均在2000~4000米,截留的西风在此驻足,形成了一座座雪峰,一条条冰川,而在干旱的哈密大地,只要你抬头看到有雪山的地方,山下就有村庄,这一切都依赖天山冰雪融水的滋养。甘肃按察使王曾翼巡视新疆时在《南山口至松树塘》中写到“松生万树排青嶂,雪化千岩泻碧溪”。历任河南密县知县、信阳知州等职的杨炳堃的《望天山作》中更是不惜笔墨,酣畅淋漓地描述了这种现象:“好与天山结净缘,时时相见马头前。上留太古难消雪,长作人间不涸泉。苜蓿春深朝牧马,菑畲岁熟旧屯田。边疆生计资滕六,合建灵祠祀几筵”。这里诗人把灌溉着山下屯田的天山冰雪融水看做是“不涸泉”,这里的一切生计都依赖于天山雪水,但当地老百姓却将这一切归功于“雪神”滕六,并建寺庙祭祀它。

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北冰洋长途跋涉,被天山所阻,气流在天山北坡爬升,在海拔1500~2200米之间形成地形雨,充足的降水让雪岭云杉在此驻足扎根,苍劲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绵延不绝,犹如一道沿山而筑的绿色长城。风吹林海,松涛声声,绿波起伏,其势如潮。对天山松树的描述,颜检《由松树塘至库舍图岭》最具气势,而且其视角是远观俯视,具有大气势和大气魄:“松塘有松松满山,千松万松盘复盘。盘山松高凌绝顶,天光云影迷青峦。青峦去天不逾咫,谡谡松涛入人耳。不知身在最高峰,但见天风落松子。”近观写的最好的当属沈青崖的《南山松歌》:“南山松,百里阴翳车师东,参天拔地如虬龙。合抱岂止数十围,拜爵已受千年封。”不管是俯瞰还是近观,都写出天山北坡松之密松之壮观。写出松之精神者非韦佩金《松树塘万松歌》莫属,当坐头把交椅:“松耶峰耶两不降,松身高与峰头昂。我来但有松挺立,积雪遍压无山光。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气夺天山以上天,天俯接松意未已。”

站在巴里坤大草湖的最中央地段,抬眼南望,视野向圣洁的雪峰,雪线以下茂密的森林下移,草原便进入了你的视野。每当夏季,整个草原绿草如茵,野花竞放,牧民纷至沓来,羊群如飘动的朵朵白云,座座毡房中飘出的不仅是袅袅炊烟,也有阵阵奶茶的香味,草原、牧场交错分布,蒙古包、农舍、村庄、田园星罗棋布,景致动人。巴里坤草原的迷人,在于它的气势。草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空旷和博大,能让人的心里装得下天、容得下地,能够“抑扬褒贬由他去”,达到“大智如愚乃巨贤”的境界。巴里坤草原有“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的悠闲和浪漫,试想白云簇拥的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青青牧草,牛羊悠然地享受着嫩绿多汁的美味;忽然,马蹄声起,急扬起一串呼啸,呼啸消散处,十几牧人围坐一处,大碗斟酒,开怀畅饮,酒微醺,拉起悠扬的马头琴“卧唱敖包待月明”,闻者起舞,不拘舞姿但求随心,与天地融为一体。这种白天睹尽美景,晚上尽享美酒,且歌且舞,自然洒脱的生活谁不向往?我喜欢或坐或卧在草原上,极目天穹,看彩云展舒自如;伴日暮染黄山林。眼里是画笔无法描绘的美景:炊烟升起处,马踏夕阳碎;牛羊归去时,毡房炉生香。

对于天山南部,由于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戈壁广袤,沙漠无垠,其中86%以上是沙漠戈壁,点点绿洲被沙漠、戈壁、雪山、草原包裹。初入新疆的人,首先看到的是连天的沙漠,清代韦佩金一进星星峡就看到的是:“平沙浩如海,古石碾尽烂:”其次感受到的是连绵戈壁荒漠的荒凉:“上天下地无一物,穷荒仰面惟星辰。百年未了世间事,片刻且为空外人。婆悉厥海等勺水,折罗漫山同纤尘。轻车度漠沙月出,似泛虚舟涉远津。”(〔清〕陈庭学·格子烟墩),虽然西出阳关的旅人初进哈密只仰看到日月星辰,俯惟见荒原大漠,好在其心情还是不错的,月夜下舟车劳顿,却如乘船渡河。对此唐朝岑参也发出 “平沙万里绝人烟”的感叹 !清朝名将岳钟琪则形象地描写天山南部的人地关系:“地在乾坤内,人居朔漠间”。虽然哈密南部戈壁荒漠众多,但凡有天山上冰雪融水灌溉之处,形成片片绿洲,水甘土暖,草木繁茂,良田万顷,景色如画。大多数旅人西出阳关后,经过漫漫旅途中满眼荒凉,一到哈密绿洲,心情自然豁然开朗,欣喜不已,嘉庆年间的李銮宣“将抵哈密,村落棋布,耕耨相望,边塞始见春光矣”,喜不自禁,写下《口占二绝句》:“黄尘不动午风喧,负郭人家水灌田。山下桃花山上雪,柳烟笼到寺门前。出关那识春风面,沙拥车轮雪啮毡。何意伊州城一角,暮春恰似早春天。”桃红、雪白、绿水,柳烟,色彩鲜艳,充满生机。光绪年间的裴景福对哈密绿洲胜景更是赞不绝口,流连不已,《哈密》二首之一:“天山积雪冻初融,哈密双城夕照红。十里桃花万杨柳,中原无此好春风。”此诗称颂左宗棠得力干将张曜军在哈密城郊官道及东西河坝广种的的郁葱“左公柳”,自此已成为哈密一道永久的景观。无独有偶,左宗棠的幕僚杨昌睿曾赋诗颂杨广栽杨柳这件事:“上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干旱的不毛之地出现一片被杨柳依依包围的城市,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天山之南,戈壁、沙漠、自然绿洲相依相偎;天山之北,雪山、草原惺惺相惜,这种南北巨大差异的景致,基本上也是新疆自然景观的微缩版。

二、气候:一山之隔两重天

哈密深居内陆,气候方面的特点来说,一是气温日较差大,天山北坡更为典型;另外就是干旱。气温日较差大,新疆八大怪中“春夏秋冬一天来”四季分明的新疆,昼夜温差大。“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这个意思,且以山北的春秋季更甚,比如说〔清〕雷以諴在某年四月15日夜宿泐巴泉(清军军台),雨过天晴,一日之间的感受,诗中写到:“首夏东归去路宽,泐巴行馆客衣单。侵晨忽把羊裘换,昨夜犹怜兔魄寒。雨歇风清云渐散,雪消砂硬土全干。四时一月都经过,好作炎凉世态看。”初夏东归“口内”,单衣客居泐巴军台,早晨衣裘犹觉寒,雨停日出地面全干,仿佛一日之内的“世态炎凉”!对于山南山北气候的迥异,清代王曾翼体会最为深刻,他是从哈密(当时叫伊吾)翻越东天山到山北的巴里坤的,他写道:“伊吾五月如当暑,才度南山凛若秋。雪岭千年常冰玉,炎天一雨即披裘。”笔者有一年七月在哈密天气最热的时候爬上天山庙,短衣短裤,还觉得很热,一瞬间,风雨大作,漫天的雪花飘舞降落下来,起初很多人还兴高采烈地欣赏“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景致,不一会儿,便不挡风寒,向山下逃之夭夭。天山南北气候迥异,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南来北往地迁徙着,山北冬寒夏凉,山南冬暖夏热,故此夏季每当山南酷暑难耐之时,便会去巴里坤、伊吾去避暑,或者是一头钻进山北某个风景如画的山谷中,枕着溪流听着山风小住几日,享受够了清凉以后再回到家中。冬季山北的人们也会到山南的哈密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哈密东距太平洋三千多千米,根本受不到东南季风的恩泽,更不用说被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阻挡的西南季风了!只有来自于大西洋的强大西风能掠过欧洲平原,一路跋涉,经过新疆西部一些谷口的狭管效应,势力更加强大,冲进准噶尔盆地,再长途奔袭至东天山北坡,形成较为丰沛的降水,而越过东天山后,则成了下沉气流,产生焚风效应,炎热干燥;冬季时,盛行西风和来自北冰洋的冷气流也可以到达哈密,山北是西风和西北风的迎风坡,造成山北为雨雪,越过天山后则变得干冷,虽一山之隔,形成强烈反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嘉庆年间曾任哈官办事大臣的成书在《伊吾绝句》中这样吟咏巴里坤气候,对于天山南北气候的描述更为精到:“灯槽古驿乱山巅,咫尺炎凉各一天。正是中元明月夜,雪花如掌落檐前。”作者自注:“灯槽沟在哈密极西,过岭即巴里坤界。哈密与巴里坤只隔一岭,哈密极热,巴里坤极寒”。中元为农历七月十五日即“雪花如掌”正是雨中巴里坤气候的写照。

“风吹石头砸脑袋”是新疆一怪,是指新疆的九大风区,风速之大,最大风力可达12级。在哈密绿洲西部,以十三间房为中心的地带是新疆著名的百里风区,这里一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为130多天,此风速在古代,木车马牛皆可掀簸空中,因为风之巨大,也是经此地的旅人极下笔墨的地方。嘉庆初年,洪亮吉由伊犁东归行至十三间房时,遭遇狂风,诗中写道“云光裹地亦裹天,风力飞人复飞马。马惊人哭拼作泥,吹至天半仍分飞。”作者自注,“道中遇大风,避入山穴,半晌乃定!”祁韵士赴戍伊犁纪行诗有《风穴行》描述更为详尽:“沙碛崎岖亘千里,此穴横穿沙碛里。三间房至十三间,无端巨浪从空起。沙石错杂迷道路,昼夜狂号风不止。……须臾车亦腾空去,只轮不反人无踪。余始闻言疑过甚,亲历乃觉非无凭。”车被吹走,车轮也不见,只有经历过新疆哈密风之大的人,才对此有深刻的领会!就是现代,此大风经常吹停兰新铁路上经过此路段的火车!道光年间的史善长更有《三间房遇风》:“百里三间房,屋低墙半圮。我读西域志,风穴乃在此。狂吹人上天,疾卷车如纸。今来日正中,清绝无尘滓。恨未一领略,空动子我指。忽闻声隆隆,雷转空山里。远自西南郊,徒觉振两耳。顷刻人声忙,闩车缚行李。我仆正饮马,人马仆如蚁。地轴神鳌翻,天柱毒龙毁。昆阳战正鏖,武安兵四起……”写风声狂啸怒号,如雷霆万钧,由远而近,隆隆震耳;写风至如巨浪浊空,飞沙走石,如神鳌毒龙翻天覆地,又如鏖战激烈,伏兵四起;写风狂可以吹人上天,卷车如纸。行人遇险,面容愁惨。但作者并不感到愁苦,反而为能亲历这一西域奇观而欣喜:“仆面愁无色,我转大欢喜。奇境得奇观,陈编空载纪”。这场大风,“三日乃收声,开户作遐视。蓬裂车空存,雪净天如洗。”古之百里风区,对于车马为工具的旅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而对于今人来说,这里已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之地,这里的风能占到全国风能资源的二十分之一,占整个新疆风能资源的66.3%。目前哈密市已被列入“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市)”和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经全面启动。

天山北部温凉湿润、南部暖热干燥是气候的最明显写照!

三、地域特产:一举闻名天下知

你走遍全国,当你说来自哈密时,可能没有一个人说不知道的,虽然有的并不知道哈密在新疆的什么位置,但他们都知道哈密就是出产哈密瓜的地方。地方因“瓜”闻名遐迩,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哈密应该感谢哈密瓜:那是甜蜜的瓜,不可取代的瓜,世界上没有一种水果能有它这般幸运,名气冲天——哈密的名气得益于哈密瓜。哈密瓜是上苍赐予哈密的礼物:特殊的地理环境培植出甜蜜的水果;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种水果被当作贡瓜,被清帝钦点,扬名中原。在新疆,能培植甜瓜的地方很多,譬如伽师瓜,也许口感并不比哈密瓜差,但名气却无法望其项背。瓜以地取名,地以瓜闻名,〔清〕庄肇奎写到:“忽开遥嶂重看雪,却爱荒塍尽种瓜。”可见瓜种植之广泛。哈密瓜也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水果,〔清〕赵钧彤就有此认识:“野圃逢年瓜当饭,旗亭饷客茗炊酥。”直至今天,甜瓜就馕还是当地人很喜欢的吃法。〔清〕王曾翼到哈密也看到“碧涨瓜田渠汩汩”的繁荣景象。但对哈密瓜味道的描述,还属〔清〕许乃榖:“伊吾瓜夺邵平瓜,碧玉为瓤沁齿牙。鼻选舌交纷五色,八城风味更堪佳。”邵平为汉初之人,本是秦东陵侯,秦亡为民,种瓜于长安城东,相传所种之瓜味道甜美,人称邵平瓜,又称东陵瓜。诗人认为它与哈密瓜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哈密瓜如晶似玉,飘香流汁,观之使人垂涎欲滴,食之更沁人心脾。

哈密另一个标志性农产品当属哈密大枣了。哈密大枣个大饱满、色泽红润、核小肉厚、甘甜爽口而享誉天下。历史上哈密历代回王把大枣作为贡品送进清宫。清代诗人张荫恒赞叹“枣大疑仙种”的记载,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在1997年4月曾挥笔题词:“哈密大枣,天下一绝”。古语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哈密枣是红枣家庭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优良品系,是在新疆哈密山南平原戈壁的特定气候条件下生成的果中珍品,除了营养价值高以外,特别适合长期贮藏,极少腐烂、发霉,晾干后干不变形,皱纹也不多,这也是哈密大枣的一个显著特点,故哈密枣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耐贮特征是为入药、煲汤的佳品。现已和哈密瓜一道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保护产品。

巴里坤马也是清代来疆“诗人们”极尽笔墨的哈密物产之一。据《中国经营西史》记载:“在清乾隆朝(公元1736~1795年),于伊犁、塔尔巴哈台、镇西(即巴里坤)、迪化等处创办牧厂,擎生畜群,……”另据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调查东厂马,共有四千五百二十八匹”。可见当时巴里坤养马业已初具规模。巴里坤马,体态修长,驮乘皆矫健有力,善于爬山越岭,与伊犁马、焉耆马并列为新疆三大名马。在新疆任职多年,官至布政使的王树楠在《哈密道中》这样称颂巴里坤马:“倚天剑器冷如冰,四顾山河感废兴。拓地已通西域马,抟天休笑北溟鹏。”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终于切断匈奴右臂,在西域开拓了疆土,从此西域骏马不断输入内地中原。体态雄健奔驰如闪电,是足以与庄子《逍遥游》中振若垂天之翼、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相媲美了。

王树楠还在《哈密道中》之七吟咏:“天山顶上看伊州,衰草凄迷大碛秋。一簇旌旗围猎马,黑雕呼下暮云头。”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在哈密衰草凄迷的戈壁之地,迎风招展的旌旗,纵横疾驰的巴里坤马,与空中的黑雕一起,成为天地间的骄傲。在王树楠之前,萨迎阿于哈密所作《偕常雨帆秦小坡登南楼,即用小坡红字韵》中的“雕鹗盘空双翅雪,骅骝开路四蹄风”,也极力赞美巴里坤马的骄捷如风!

四、地理位置:“西陲锁钥镇咽喉”

“西出阳关无故人”说的是从甘肃出玉门关、阳关向西以后,伴随旅人的只有一望无际,毫无生气的大漠瀚海,经过艰苦卓绝的跋涉以后,当看到天边出现第一块绿洲以后,想必心情一定和我1997年进疆时一样兴奋了,因为厌倦了满目黄沙和到处戈壁的单调风景之后,一下子进入满眼葱茏:整齐的护田林为之站岗放哨,雪白的棉田一望无际;绿畦纵横的瓜园向远处延伸……况且那时的交通远无今天的发达,那么他们的激动就自然而然了,文思才涌是自然而然的了。这些人中不是封疆大吏,就是被谪被贬的文臣或武将,在他们眼中首先觉察到的就是哈密作为新疆东大门重要地理位置了。在《辑注》中有多人写到,其中最著名的蒙古族官员惠龄的《过哈密》了,诗中这样写道:“西扼雄关第一区,鞭丝遥指认伊吾。当年雁碛劳戎马,此日人烟入版图。路向车师云黯淡,天连吐谷雪模糊。寒威阵阵催征骑,不问村醪尚有无。”诗中首句便写了哈密的重要位置——西扼雄关第一区,当时的哈密就是诗中的“伊吾”,因为哈密在汉代称伊吾或伊吾卢,唐时叫伊州,它北部临天山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相邻,南部是茫茫的戈壁和库木塔格沙漠,西通吐鲁番,东接嘉峪关,东西距离吐鲁番和嘉峪关这两个绿洲近500公里,路途之遥,对于交通发达的今天来说,亦是不近,更何况对于依靠车马代步的古代,其遥远是可想而知了。因此路途的遥远,使得哈密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成为东联西引的战略要地,成为中原政权平定西域叛乱和打击外敌入侵的后勤补给之地,因此有“西域门户”和“天山第一城”之称。正因为此,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域,必先取得哈密。记得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一句这样的台词,在新疆打仗,“打的不是兵马,打的是粮草,打的是补给!”在清初康雍乾三朝统一西域天山南北的斗争中,哈密回王归附中央以后,哈密遂为清军大本营和储粮转饷的后勤基地。

惠龄的诗中,首联出句先交代哈密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对句由“鞭丝遥指”继写题目之“过”字。由“伊吾”二字,说明哈密自汉代起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金针暗度,不露痕迹。颔联出句意在说明前朝及当代巩固金瓯之不易。对句是对乾隆皇帝平定北疆准噶尔割据政权和南疆大小和卓木叛乱的歌颂。颈联由哈密扩展到整个西域。尾联予以收合,是说为勤于王事,冲寒前进,至于有无御寒之酒也不去管它了。清人西域诗别于前朝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不以出塞为苦,反以出塞为荣,抒发西出阳关的豪情壮志及华夷一家的思想感情。这种时代精神,为前人所不及。

除惠龄外,描写哈密地理位置重要的诗句还有甘肃按察使王曾翼亦写有《过哈密》一诗,不过他是从哈密穿越天山到巴里坤后写的:“新疆南北此交冲,风土清嘉内地同”,是说哈密横扼南疆和北疆的交通要道,丝路南道和北道在此交汇,风土人情和内地也差不多。和王曾翼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满族官员萨迎阿的《哈密》:“雄镇天山第一城,久储粮饷设屯兵。路从此地分南北,官出斯途合送迎。车马军台时转运,商民戈壁日长征。瓜田万顷期瓜代,好向伊吾咏太平。”萨迎阿以地方官——哈密军政事务的办事大臣的角色,写出他此时镇守西域门户,首先想到的是屯戍之责,储粮转饷,还有对西域官员迎来送往以及军台转运物资文报,关内的商人民户络绎进疆安全之责。著名西域史地学名家祁韵士的《哈密》中这样写:“天作雪山隔南北,西陲锁钥镇咽喉”最为精辟——哈密地处西域咽喉锁钥之地,横亘的天山将其分为南北两部。此外,还有赵钧彤的“横扼新疆万里途,城门高榜古伊吾。”

认识地理,遵循自然规律,“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思路,“南园北牧”、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很好地利用哈密地理中的差异具体表现,同时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哈密文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巴里坤哈密天山
天山雪莲
巴里坤马遗传资源保护及对策
天山儿女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天山雪鸡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中国新疆巴里坤草原美如画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巴里坤草原风光
哈密方言“走”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