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诱发的微博围观与治理
2013-03-27吴闻莺李累
○吴闻莺 李累
一、作为概念变量的谣言
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学者就着手对谣言的传播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成果主要从事件的重要性、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公众的批判能力三个方面剖析谣言产生的原因。其中,奥尔伯特与波斯特提出了一个谣言传播的经典理论,认为谣言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事件本身具备重要性和信息模糊不清,换言之,事件的重要性、事件信息的暧昧度与产生谣言的可能性以及谣言传播的强度和范围成正比。另有学者指出,不安也是谣言产生的动力之一,如巴萨德认为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或者动荡时期,谣言具有心理抚慰的功能,即使信息公开,也无法杜绝谣言,此时的谣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焦虑和不安。美国另一学者罗斯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也指出,“事件越是复杂,人们越需要制造说法来化解不安,并从中找到未来行动的方案。”此外,克罗斯等学者强调,研究谣言传播机制,应该纳入公众批判能力这一变量。他们认为,公众的理性判断力越强,谣言发生的几率就越小。
我们通过经验观察发现,该经典理论虽然可用于分析微博谣言的产生和围观的过程,但深入理解微博谣言的传播过程,尚需对经典理论加以拓展。我们为此尝试以较为具体的指标衡量经典理论关于谣言传播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
1.引入三个指标具体衡量事件的重要性。这三个指标是:事件影响的范围(包括卷入人数的多少、卷入者的规模与卷入程度的深浅)、事件的社会认知程度、事件可控程度。
2.引入三个指标衡量事件信息的不确定性。这三个指标是:问题的界定信息是否确定、问题的原因是否确定、问题的对策是否确定。
3.引入三个指标分析辟谣机制。这三个指标是:辟谣者的公信力、辟谣信息的说服力、辟谣的频次。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选择三个近期发生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微博舆论事件,按照上述理论框架研究微博谣言的产生和围观过程。
二、三个案例比较分析
(一)案例选择
本文选择的三个案例均可纳入相同的理论框架描述,但按照理论假设,它们的各项具体指标有显著差异。首先,这三个案例中谣言引发的关注度不同。H7N9的关注度最高,腾讯微博上关于H7N9禽流感疫情的帖子总数最高,其中,在本研究涉及的3月31日到5月6日期间有7,079,000条;四川死鸭子的关注度最低,腾讯微博上关于四川死鸭事件的帖子,在本次研究涉及的期间共有22,900条;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关注度居中,在本次研究涉及的期间共有533,600条。其次,这三个案例在本文所关注的关键因素上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别。例如事件的重要性、信息的不确定性与辟谣效果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为案例之间的比较分析提供了可能性。第三,这三个案例虽然有差异,但都发生于公共卫生领域,这一共同的背景便于对不同案例进行比较。
1.案例一: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
2013年3月中旬黄浦江上惊现上万头死猪,引发了严重不安与广泛猜测,微博上随即出现了相关多种传言。这些传言虽然在传播过程中有所变异,但主要内容却是相似的,主要包括三类,分别是:(1)关于猪死亡原因的猜测说,猪大量死亡主要是因为猪饲料有毒;(2)关于市场猪肉质量的猜测说,每年都有大量死猪肉流向市场;(3)担忧死猪污染生活水源的传言说,因黄浦江上有大量死猪漂浮,上海地区的水源已被污染。
2.案例二:四川死鸭事件
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发生不久,2013年3月下旬四川河道现千只死鸭。虽然四川死鸭事件的被关注程度不及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但是谣言内容却很相似,主要涉及三点:(1)关于鸭子死亡的原因,传言说鸭子死于农药污染;(2)关于死鸭的流向,传言说往年的死鸭已流向餐桌;(3)水源遭到污染。
3.案例三:H7N9禽流感事件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新亚型流感病毒(H7N9病毒)。虽然病毒扩散引起广泛和密切的关注,但关于H7N9禽流感事件的传言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H7N9病毒来源和扩散范围的信息。
(二)案例比较
1.议题重要性比较分析
议题重要性的理解框架可表述为:议题重要程度=事件影响范围+事件危害程度+事件可控程度
(1)从事件影响规模看,黄浦江漂浮猪的影响范围最大,其潜在影响范围包括长江三角洲所有吃猪肉的人;四川死鸭子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其潜在影响范围在彭山县地区;H7N9的影响规模相对也较小,潜在影响范围在接触过死禽与候鸟的人。造成卷入人数不同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事件的发生地点不同。漂浮猪出现在黄浦江,紧靠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长三角,因而卷入人数相对较多。H7N9虽然首发长三江,并出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但是没有出现人感染人的现象,感染人数只有几十人,因而卷入人数相对较少。四川上千只鸭子死亡事件,发生在一个小县城,卷入人数也相对较小;二是因为绝对相关人数不同。吃猪肉的人群明显多于吃鸭子的人群,因而卷入漂浮猪事件的人群要多于卷入死鸭子事件的人群。感染H7N9的人群也局限在接触过活禽的人群。
(2)从事件危害程度看,描述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危害程度的关键词主要有四类:一类是认为“对水质造成影响”,二类是认为“污染环境”,三类是认为“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四类是认为“不会危及生命”;描述四川死鸭事件的关键词也主要是四类:一类认为“有恶臭”,二类认为“造成水域污染”,三类认为“对当地的人和牲畜不会带来危害”,四类认为“会致人生病”;描述H7N9禽流感事件危害程度的关键词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死亡”和“病情危重”。
可以看出,微博舆论对三个事件的危害程度认知排序是:H7N9的危害程度最大,漂浮猪与死鸭子事件危害程度相对较小。客观角度看,H7N9一旦感染,将危及生命。截至2013年5月6日,全国已确诊感染H7N9130人,其中死亡31人;而漂浮猪与死鸭子事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还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还未出现因吃猪肉和鸭子染病的报道,当地政府也通过媒体微博表示死鸭事件对当地人和牲畜不会带来危害。
(3)从是否可控角度看,微博平台上,网民表达防范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危害的关键词主要是:不吃猪肉。同时草根微博也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防范四川死鸭事件的危害,其关键词主要是“不喝老鸭汤”。而网民对H7N9能否防控则表示了担忧,认为“人际传播风险有可能提升,难以防控”。
可以看出,微博舆论关于三个事件是否可控的认知排序是:H7N9最不可控,漂浮猪与死鸭子事件相对可控。客观角度看,H7N9通过空气感染,控制难度较大。漂浮猪与死鸭子事件,政府补救措施到位,可控制其危害。同时人们也可以采取拒绝食用猪和鸭相关食品,而防止被其影响。因而三个事件中,H7N9和漂浮猪事件,重要性程度高,而死鸭子事件重要程度相对较低。
2.议题不确定性比较分析
关于议题不确定性的理解框架,可以表述如下:议题的不确定性=问题界定的不确定性+问题原因的不确定性+问题对策的不确定性
(1)从问题界定的不确定性来看,关于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微博平台上出现了类型不同的谣言:“死猪被加工成了香肠”,“黄浦江出现了长得像猪一样的变异鱼”。关于四川死鸭事件与H7N9禽流感事件,微博平台上均未出现明显谣言。网民界定四川死鸭事件的关键词是“被抛弃的死鸭”,网民对禽流感事件的界定都使用了精确的医学术语H7N9。
由此可见,三个事件中H7N9禽流感事件的问题界定最确定,不仅确定了传播源,还对病毒进行了医学的精确描述。漂浮猪事件的问题界定最不确定。
(2)从问题原因的不确定性来看,在微博平台上,描述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原因的关键词主要有五类,即“质疑猪被冻死”、“猪死于砒霜中毒”、“猪死于转基因饲料”、“猪死于养殖环境差”以及“猪死于养殖场水体污染”。微博用户描述四川死鸭事件原因的关键词主要有四类,即“热死”、“死因不明”、死鸭“来源不明”和死鸭“从上游冲下来”。微博帖子关于H7N9禽流感事件原因的关键词主要有三类,即“活禽市场”是H7N9的主要来源地、“鸡被检测到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事件“与乌鸦死亡有关”。
由此可见,在三个事件中,问题原因不确定性最低的是H7N9禽流感事件,因为可以确认传播源是禽类,事件性质为禽流感疫情,且被感染人群近期都有不同程度与禽类接触的经历。死猪漂浮事件的原因的不确定性最高,争论激烈。政府主管部门的解释是天气突然变冷导致猪大量死亡,而无害化处理的设施容量有限,农户不得已才向江河抛甩大量死猪。这个说法被接受的程度低。四川死鸭事件的不确定性居中,政府与媒体都没有解释其原因,也没有出现争议点。
(3)从问题对策的确定性来看,微博平台上,关于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处理对策的主要关键词有两类:一是“清理打捞”,二是“无害化处理”;关于四川死鸭事件处理对策主要关键词有三类:一是“清埋消毒”,二是“无害化处理”,三是“集中防疫处理”;关于H7N9禽流感事件处理对策的关键词有六类:一是“信息公开”,二是“捕杀活鸡”,三是“远离禽类”,四是“清洁消毒”,五是“禽类煮熟后食用”,六是“降低死亡率”。
综上所述,三个事件中,处理对策最多的是H7N9禽流感事件。关于H7N9事件,官方给出了预防的策略,即尽量不要与活禽接触、禽类食品要煮熟煮透、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关于漂浮猪事件,官方给出了如何增强无公害处理死猪的对策,即增加无公害处理池、对出现死猪的农户给予补贴等。但是对如何防止猪大量死亡以及微博用户关于猪肉制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没有予以回应。关于死鸭事件,政府公布了如何处理上千只死鸭的方案,但未就预防鸭子大量死亡以及无害化处理等问题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因而三个事件中,H7N9的信息最确定,漂浮猪事件与死鸭子事件信息的不确定性都较高。
三、辟谣效果比较与启示
1.辟谣效果比较分析
辟谣效果的理解框架可表述为:辟谣效果=辟谣者公信力+辟谣信息说服力+辟谣频次
(1)从辟谣者身份来看,经辟谣者身份频次统计分析,微博平台上,黄浦江漂浮猪事件关注度高的辟谣者主要是:媒体微博、政务微博、医疗机构微博、草根微博。四川死鸭事件的辟谣者主要有:媒体微博与草根微博;H7N9禽流感事件的辟谣者身份比较多元,有权威专家钟南山院士、政务微博、医疗机构微博、医生、警方、媒体微博、草根微博。
由此可见,H7N9禽流感事件的辟谣者公信力最高,且辟谣身份最多元;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的辟谣者公信力次之;四川死鸭事件的辟谣者公信力最弱。
(2)从辟谣信息的说服力来看,关于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微博平台上“热度”排名前100名的样本中,有33条包含质疑辟谣信息的观点,占总样本的33%。质疑有两类:一类是质疑猪是被冻死的,二类是质疑水质未受污染的官方判断。
关于四川死鸭事件,微博平台上“热度”排名前100名微博样本中,有15条包含质疑辟谣信息的观点,占总样本15%。关于四川死鸭事件辟谣信息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死鸭事件的危害上。质疑观点有两类:一类是质疑水质未受污染的官方意见,二类是质疑对当地人和牲畜不会带来危害的官方见解。而关于H7N9禽流感的辟谣信息,微博上没有出现争议点。
由此可以看出,三个事件中H7N9禽流感事件的辟谣信息最多,争议点最少;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辟谣信息多,争议点也多;四川死鸭事件辟谣信息少,争议点也少。相应地,H7N9辟谣信息说服力最高,原因有二:一是从医学角度辟谣,权威性高,人们难以提出有效的反驳;二是辟谣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快被逐一证实。死猪漂流事件关于猪死亡原因的辟谣不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所谓天气突然变冷导致大量死亡的解释,与过去天冷时未出现相同情况的事实形成鲜明反差,不仅不能消除不安的情绪,反而加强了人们的焦虑感。原因在于,如果天气冷就会导致猪大量死亡,那就意味着猪的抵抗力相当差,从而引起猪饲养条件差的联想。
(3)从辟谣频次看,H7N9辟谣频次最高,国家卫计委每日公布一次疫情。死猪漂流辟谣频次次之,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自3月11日起,针对公众关注的饮用水水质问题,汇总各部门信息,每日更新通报死猪打捞数量和水质检测结果。死鸭子事件辟谣频次最低,没有就这一事件专门辟谣的平台。
因而三个事件中,H7N9的辟谣效果最好,漂流猪和死鸭子事件的辟谣效果次之。
2.启示
(1)治理谣言如同治水,总体上应采取疏导的策略,具体包括:一是确保辟谣者的公信力。信息源的权威性和被信任度,将影响到信息的可信度。二是增强辟谣内容的说服力。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与自己的经验和期望一致的信息。三是提高辟谣信息传播的频次。如果辟谣信息反复传播,将能最大限度地将信息传达到目标公众。四是辟谣成功后即时巩固和扩大社会信任。谣言一旦沉淀为集体记忆,则有可能在今后的社会事件中被反复提取。因而谣言过后要洞察谣言背后的社会心理,重建社会信任,方可实现社会的深度安全。
(2)基于谣言引发微博围观的原因变量和程度不同,谣言应对策略也相应不同。针对事件危害程度高,信息不确定性强而引发的谣言式围观,辟谣信息的重点应在消除问题对策的不确定性。针对事件卷入人数多、危害程度低,信息不确定性强的而引发的谣言式围观,辟谣信息的重点应在消除问题界定与问题原因的不确定性;针对事件卷入人数少,危害程度低,信息不确定性强而引发的谣言式围观,辟谣信息应与谣言内容针锋相对,同时辟谣信息的传播渠道应与谣言的传播渠道相同,以避免因辟谣信息的传播而导致谣言信息与负面信息的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