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对新课改的启示

2013-03-25吕大伟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法子教学做合一合一

吕大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发挥。“教学做合一”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观点,它的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故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一方面,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就是“事”,即实际生活;另一方面,教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相对于活动或事情本身而言是做,相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而言是学,相对于别人所受的影响而言是教。

首先,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的目的不再是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重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同时,教师要转变观念与角色,争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实现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做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生存。

其次,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必须依据做的法子。一切以学生的“做”为中心,要求教育教学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的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等。

再次,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在学习型的社会里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师要“以教人者教己”,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理解和学习新的课程理念,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不断调整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做合一”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做”作为“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学的法子必须依据做的法子。由于学生是发展的人、完整的人以及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育教学中不是将他们视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应该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儿童的六大解放”的提出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做了进一步阐述。通过“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其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创新能力。

3.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与学习相关的经验、学习方法,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作为求知的先导,学生获取知识的阶梯,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 “传声筒”和“复印机”角色,重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他们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5.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学习方法的获得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6.教会学生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会做事、做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一种解读。”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能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努力学习柏拉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引作用。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做到:以中国教育之改造,改造中国之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武宁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法子教学做合一合一
“三线合一”用法多
人剑合一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可怕的健康警告
酒井法子的AB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