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老区信息化扶贫及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

2013-03-22李太杰周丽霞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老区革命

李太杰 周丽霞

(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革命老区即革命老根据地(简称老区),是独具特色的红色区域。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中国要帮助和扶持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的老区尽快发展,老区信息化建设必须先行。

老区信息化建设,是老区人民渴望科学发展信息的需要,是老区人民依靠信息技术改变贫困状态的需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诸多发展视域去观察和判断这些需要,并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需要,把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作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老区信息化实践的问题予以研究,对推进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历程看需要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作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世界信息科技革命的浪潮和经济全球化,我国以信息技术成果支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路。信息为资源已同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一样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发展方式,影响着国家、区域发展的深刻变化。信息资源协同管理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过程管理的核心,其首先引发信息科技领域的研究向深度探索,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乃至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产生新的涌动效应。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支撑广大农村、支撑老区全面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坚实基础和发展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阶段。目前革命老区信息化及其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建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解决革命老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强老区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研究,为老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研究基础。由此看来,建立以信息科学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和长效机制,将是革命老区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储备长期发展动力的基本抉择。创新开展“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无疑是以信息改变老区面貌、以信息资源协同管理研究成果推进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

二、从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科技进步看需要

在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随着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健全,电信综合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数字媒体传播、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由城市向广大农村、向老少边穷地区、向特别贫困的革命老区全面推进。国内光纤干线网、微波干线网、卫星通讯网、用户接入网、业务专用网、综合信息服务网、公众信息网、信息增值服务网等诸多信息网络,以及各级各类数据库建设的发展规模和总体布局,为推进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并为革命老区等“老少边穷”地区消除信息贫困和建立其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解决长期困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资源与信息网络不协调问题,已具备技术支撑和管理共识。

三、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有机构成看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就革命老区信息化而言,信息化将带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革命老区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城乡信息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革命老区信息化是广泛依靠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产业、信息人才、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标准、信息安全等信息化要素资源,全面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进步过程。革命老区信息化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尚缺乏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和反思。综观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信息科技运行机制的发展现实,超前研究和谋划新农村建设中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协同管理规范,研究构建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是把握我国农村信息化科技进步趋势以及老区信息资源宏观管理的新视角。信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和农村,信息也必然为老区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把农村社会基本单元(行政村)的信息扶贫作为革命老区信息化过程集合体加以研究,并将这个过程集合体关联放大为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探索从物质扶贫、资金扶贫到以信息扶贫产生驱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推进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全面发展,也将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创新研究的必然。

四、从信息科技创新的研究视域看需要

“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应在国家优先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开发背景下立论,这种结合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创新,既要适应信息科学技术已从城市向农村渗透的发展趋势,又要体现把实现老区信息脱贫作为治本之策的系统化研究。消除物质扶贫、资金扶贫中周而复始的“返贫”现象,建立符合农村改革发展的“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寻求革命老区由信息贫困走向信息富裕过程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径。老区脱贫要依靠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泛渗透和应用,要依靠老区信息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推进老区由发展滞后区域向新农村建设主体发展区域战略性转变,要把革命老区信息协同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支撑老区农村减贫、减困的复杂问题加以研究和突破。

五、从为老区信息化提供知识贡献的科学境界看需要

目前,在基本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以后,消除农村发展中彰显的信息贫困障碍是老区相对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因此,以老区行政村信息扶贫为研究起点,通过老区信息扶贫发展基础分析、产生数字鸿沟的关联属性研究、案例开发、关键技术应用、信息系统仿真建模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假设等知识创新过程,构建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探讨创新型国家体系框架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的知识扩散方法、推进机制和管理策略,将全面提高革命老区信息化管理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协同化知识储备。实践已经证明,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占有和利用上,无论发展教育扶贫还是科技扶贫,实质上都体现为信息扶贫和知识扶贫。物质扶贫、资金扶贫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群体因数字鸿沟所形成的信息贫困、知识贫困及“数字边缘化”等问题。促进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扶贫和资金扶贫,而应当是建立在实施国家扶贫战略和国际反贫困合作视域中的先进信息文化扶贫。当前革命老区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从“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的系统化研究切入,消除老区行政村信息贫困集聚状态,形成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这种关系老区长远发展的知识贡献,有利于依靠老区信息扶贫开发来驱动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产生新格局,依靠革命老区新农村信息资源管理集约化牵动新农村信息化,依靠新农村信息化持续地改善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依靠农村社会生产力在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层面上的普遍增进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均衡发展。

六、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看需要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管理界的高度关注,信息资源管理已被视为管理哲学,并具有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的综合价值及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农村信息扶贫研究、农村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等实际操作层面。“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在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已开展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原理及新知识的理论研究,已从信息素质、信息行为、信息构建、数字鸿沟、信息扶贫、信息共享、数据集成、元数据、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协同管理等诸多视角切入,并将形成研究成果,为系统性开展“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提供了知识储备。

在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研究方面,研究方向及成果主要集中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数字城市、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府等方面,目前尚无关键技术。

在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方面,目前集中于信息资源管理科学与技术的复杂关系研究,试图寻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发展动因及本质联系等。

随着信息科技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广泛渗透,怎样使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农村信息扶贫过程管理中,并使其产生显著效果,怎样将信息管理研究成果扩散到贫困村落及老区,构筑“老少边穷”地区信息扶贫及其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新体系,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七、从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点看需要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在新农村信息化,难点是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数字鸿沟和信息扶贫问题。消除老区信息贫困集中表现为着力解决信息匮乏、信息孤岛、信息梗阻、信息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归结为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提高协同管理水平。

确立问题研究的着眼点:老区,既是信息共享理论研究和信息扶贫的转型区域,也是“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的着眼点。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老根据地,是国家一直扶持的“老少边穷”区域中的“老区”。革命老区具有地处农村、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的同一发展背景。

革命老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以相对发展滞后的客观条件在信息化建设中再现生机和活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潜在优势。依然信息贫困的老区最需要扶持,革命老区既具有革命时期的发展强势,又最富有信息化建设阶段驱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瞄准问题研究的难点:农村基本单元(行政村)的信息扶贫,是构建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的难点。农村脱贫致富重在“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行政村信息扶贫是重中之重的难点。怎样满足老区农民的信息需求,怎样消除老区农村中的数字鸿沟,怎样解决信息贫困问题,尤其是在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框架下研究解决老区信息扶贫问题,是新时期革命老区摆脱信息贫困的新问题和新视角。

突破问题研究的协同点: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构建,是新农村建设中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及问题研究的协同点。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的知识扩散、研究成果转化方式及其知识创新过程,传播、转移到“老少边穷”地区并向广大农村普遍扩散、转移的收益递增规律及区域示范效果,将构成衡量创新型“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

“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研究涉及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协同管理理论、政策科学等。老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有许多非协同因素需要协同,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需要政策法规予以保障。

增强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能力,已成为老区综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综合信息服务质量提升和推进革命老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目前绝大部分老区还属于相对贫困地区,集中表现为相对贫困、发展型贫困等诸多贫困状态,其复杂性集中表现为数字鸿沟及信息贫困的非协同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速革命老区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贫困群体的信息意识、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老区扶贫已由物质扶贫、资金扶贫转向信息扶贫的发展现实。依靠信息科技推进老区建设的实践证明,“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深入研究“革命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问题”,满足老区建设发展对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老区信息资源协同管理的运行模式及长效发展机制,将为革命老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做出新的知识贡献。

[1]熊华源.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

[2]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27.

[3]孟建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J].求是,2007(14).

[4]余伯流.略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天下第一山”解读[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6).

[5]卢诚.论江西农民运动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J].传承,2011(12).

[6]周宏仁.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权威新视点,2008(1).

[7]王丹,王文生,闵耀良.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J].世界农业,2006(8).

[8]林瑛.信息技术与老区农业科技[J].老区建设,2000(10).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老区革命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老区在努力奔跑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年总目录
信息资源管理方案在基层党校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