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为例

2013-03-22杨勇冯霞

关键词:东兰县村屯养殖

杨勇冯霞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是著名的少数民族革命老区,分属东兰县3个乡镇的3个村屯是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屯,也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先发先富的村屯。从发展当地特有黑山猪特色养殖业,到根据当地特有地理生态条件发展水产养殖业,再到依托当地经济致富能人的领头示范推动村屯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东兰县走出一条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之路。

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是国家级特困县,地处桂西北,距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有300多公里,全程无高速公路直达东兰县城。东兰境内地形多样,属于中国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之一,土壤属亚热带阔叶林红壤地带,成土母岩有浅灰色砂岩、粉砂岩夹岩、钙质页岩、石灰岩等。东兰县素有“四乡”之美誉,集“将军之乡”“铜鼓之乡”“板栗之乡”与“三乌鸡之乡”于一身,其中,在全世界仅存的2400多面铜鼓中,东兰县就有600多面。

(一)产业化养殖当地特有珍稀品种黑山猪,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业

东兰县泗孟乡生满村根据当地特有珍稀品种黑山猪,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业。2009年11月,以该村返乡农民工党员为领头人,联合其他7名农民党员,合资成立了泗孟枫树林生态养殖合作社。这一合作社处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泗孟乡生满村,主要经营黑山猪、土鸡和黑山羊等本地禽畜产品。合作社以“发挥党员双带能力,互助农民共同致富”为指针,以“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特色养殖,推进农村发展转型”为目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与集约化要求,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股份制经营方式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互利共赢。合作社在自主生产和销售禽畜的同时,实行与农户“双向联动”的经营形式,通过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和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服务方式,向合作社社员提供养殖信息、技术、品种、饲料、药品、防疫、疾病诊断和购销等全方位服务。为保证禽畜产品的质量,合作社面向全乡饲养黑山猪、土鸡和黑山羊等禽畜的农户收购仔猪、仔鸡与仔羊,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枫树林集中放养、圈养。合作社定期对农户社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引导养殖户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农户和合作社互推共进的双赢局面。

(二)根据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与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东兰县长乐镇更乐村巴更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滩水电站库区后靠安置移民点,由于岩滩水电站封闸蓄水,上涨的湖水淹没了大片耕地,耕地更加紧张,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亩(1亩=0.0667公顷)。当地群众主动利用坡豪湖4000多亩水面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使得2000多移民增产增收。此外,该屯充分地利用剩余的土地资源,集中发展桑蚕养殖业和板栗种植业。然而在坡豪湖蓄水之初,当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众先后围占水面,搞拦网养鱼。这些无序围占的水面网箱仅仅给少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大部分群众则无法从湖水资源中获得收益。在此情况下,东兰县委政府和移民部门联合巴更屯群众以及坡豪湖周边其他村民小组,一起对湖面无序养殖进行集中整治和优化开发,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和外来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经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养殖深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增加利润增长点,提高整体产业效益,使共饮一湖水的湖边村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带来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充分发挥产业致富能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发展特色多维经营产业

东兰县兰木乡纳核村切罡屯是全县知名的“建筑专业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屯以建筑行业为突破口,村屯经济率先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行业致富屯。该屯经过建筑行业的原始积累,逐步将劳务输出、优质水稻种植、种桑养蚕和水产畜牧养殖作为村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以较为充裕的村屯资金对村屯进行改造和建设。2008年被列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屯以来,该村加速推进机构设置、村容改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实现了村容村貌的重大改观。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治理机构。切罡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民理事会和监事会,以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心组织和科学规划由全体村民实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二是进行村容改造升级。全屯通过村民捐助、上级补助等多种筹资方式全面实施“三清六改二建”①“三清六改二建”是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线、改厨、改栏、改环境;建宣传栏、建公共活动场所。工程,清理村屯垃圾,设置垃圾场,拆除旧房屋,为硬化屯内道路让路。三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铺设地下排污管道、地下路灯管线,安装路灯,装设消防栓,兴修屯内水利设施,设置文化宣传栏、阅览室,兴建公共花圃,为屯民提供文化、健身与休闲场所。

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利用当地特有物种搞特色养殖,依靠当地独有地理资源进行水产养殖,依托当地经济致富能人引领新农村建设是广西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种方式,从中可以总结和归纳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三种类型凸显出不同地域的不同发展思路与建设路径。

(一)发展模式

基于区位域情与地理条件而摸索试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各地发展实际的理性抉择。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只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找到一条适合当地新农村建设道路就是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1.“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以当地特有物种进行特色养殖是利用传统特有资源进行要素组合而实施的发展模式,其中所选取的要素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可选择性。不可替代性是指某些特有物种受制于区域性气候、地质、土壤等因素,只在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够生存和生产,其他地方因不具有这些先天条件而无法培育;可选择性是指具体养殖的物种以及主打的养殖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重点在于突出地域特色,主打珍稀特有产品的优势牌,全民动员、各方参与,从而实现种源输出地的可持续发展。

2.“效率驱动型”发展模式。以当地独有地理资源进行水产养殖是依靠独有地理资源和区位条件所实施的发展模式,其中地理资源与区位条件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因此寻找到适合当地域情的养殖与种植的品种是关键。在既定的资源禀赋下,应通过优化养殖与种植的产品类型与结构,提高综合效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驱动型”发展模式要通过集约化经营向单位产量要效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行业渠道,使原产品种能够从生产到销售、从产出到消费等全过程都有收益,实现赢利最大化。

3.“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以当地经济致富能人引领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依靠人才优势所实施的发展模式。致富能人凭借其生产经营的丰富经验,运用相关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带动当地村民紧密跟进。整合资金、人才与产业优势进行综合创新是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致富能人的创新理念、创业精神与创造能力在产业规划、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场馆建设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并且充分利用致富能人了解和熟悉当地风俗民情、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等优势进行产业创新,从而带领和团结村民共同致富。

(二)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大都是集老、少、边、山、穷的落后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设施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因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更多难题和更大困难。

1.典型试点村屯一枝独秀,其他村屯小步前行。试点建设旨在影响和带动其他村屯竞相进行建设,同时积累建设经验,为大规模推广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然而,通过考察发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内部的差别逐渐加大。经过多年的政府投入与自主筹措,试点村屯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群众风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观,试点村屯群众也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邻近村屯设施建设、村屯经济、精神面貌等明显不及试点村屯。一些村民对试点村屯既羡慕又不以为然,认为率先建设的新农村试点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投入,并非主要靠自身努力和创造,如果本村得到政府支持,同样能改变现状。

2.资金、人才与技术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新农村建设是集改造、改观与改革于一体的综合建设过程。其中涉及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村屯发展需要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产业发展则需要科技扶持。然而在现有的新农村建设中,以上三大要素的投入极其短缺,粗放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表征,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也大都缺乏应有的经营规模与科技含量。

3.村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调查发现,尽管以上新农村试点村屯建设已有五年多,一些村民的思想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发展,部分村民仍具有“等、靠、拿”思想,而缺乏自主创新与自我改造的胆量和气魄。在村屯建设与产业发展上总是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却对自身的努力程度认识不够。

4.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民族地区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建设投入不足,导致交通运输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还基本处在“还账期”。交通运输落后,严重制约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进程,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必须着力加大投入,以促进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5.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经过政府多年的投入和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村屯也具备一定的自我建设与发展能力,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总体上还缺乏应有的自我发展能力,对政府、社会等外部力量的依赖性依然较强,政策层面的帮扶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

三、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建设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和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在多样化的区位条件与差异化的资源条件并存的现状下,区域内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不应拘泥于旧框架、老模式,而应坚持因地制宜与因人制宜相结合的原则,以红色资源开发为先导,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石,以科技人才帮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县域整体行销为推手,五位一体,联动共进,广维度、多渠道、全覆盖地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升级和优化的各类资源,在改革与建设中逐步解决难题,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统筹规划红色旅游资源,以旅游业总体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红色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资源,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潜力要素和战略资源。东兰县作为全国著名的“将军之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右江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从这块红色土地走出5位共和国将军。东兰县境内的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纪念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等5个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这些景区位于东兰县境内的不同乡镇,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是由于无高速公路相连,相互行程达1~2小时。对此,应由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与外县市的百色、巴马与桂林,以及外省市的贵州、云南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经典景区相互对接,从而将独有旅游资源的经济潜力与效益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

2.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基层党组织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和开路先锋。通过强化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创先争优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号召党员干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努力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楷模。民族地区的党政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不断增强服务老区群众的意识、能力,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3.定点实施人才与科技的帮扶对接工作。要加大人才与科技的帮扶力度。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特别需要懂生产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等经营战略的推行,率先搞农业合作社的乡镇村屯对管理、生产、连锁经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对村屯新农村建设中的致富能人进行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针对农民的现实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在农技人员培养与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都应有所作为,可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牵线搭桥,把相关科研与教学机构整合和对接起来,实行一对一、全方位地帮扶新农村建设村屯。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运输能力。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投入不足,民族地区多数乡镇之间无法与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对接,已有的公路等基础设施也无法满足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需要。因此要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以红色旅游资源景点与景区建设为重点,优先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将分散的旅游景区相互连接;同时将各个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和乡镇对接,使基础设施投入产生一举两得的经济效应。

5.实施立体行销,运用各种传媒推介独有品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推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成就,是提升村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一要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手段宣传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先进经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二要利用网络论坛、手机微博等新兴传媒进行宣传推广,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亮点、焦点与重点展示出来。

[1]杨勇.村民自治机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特质——关于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东兰县村屯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
东兰县桑蚕生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东兰县果桑发展的前景分析覃启洺黄焕元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