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2013-03-19牛力,刘燕
牛 力,刘 燕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1 双语和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双语者的英文是Bilingual person,指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人,第二语言听、说、读、写的水平和本族语基本相当。双语教育的英文是Bilingual education,有多种含义: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成为双语者的教育等。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一门第二语言(主要为英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对于我国来说,双语教学指教师和学生能熟练使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专业学科的“教”与“学”,可以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讨论与交流,无障碍地用英语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研究。
2 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来源于对语言与智力关系的研究。贝克指出:“对智力而言,双语就如同对人类健康一样重要的食物。”[1]兰伯特在对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英法双语小学生进行测试时发现,双语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许多方面高于单语学生,“双语者在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任务中占有优势”。[2]研究表明,双语教学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语者有更加开放、自由的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此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较强的学习动机会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意志力,增强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可激发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动机,使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语言来学习学科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双语教学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现代教育不只是传授和学习单一学科知识,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劳顿所提倡的在课程教学中介入文化,就是要把素质教学从一般的观念转换为课程结构的实验性变革,使教育在对社会人文背景、环境动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在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的转换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能使他们领略不同文化的内涵。
满足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求。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双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也已启动双语教学工程。
3 双语教学的类型
综合国内外双语教学专家的研究结果,按照教学目的、方式、难度的不同,共有6种双语教学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mmed education):仅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2)保持式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早期使用母语教学,逐渐增加使用第二语言教学的比重,部分学科仍用母语教学。(3)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早期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教学,逐步转为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4)英语沉浸教学(English immersion):完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英语,并且掌握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5)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授课方式与英语沉浸教学相似,教学过程中依然可以使用母语单独辅导部分学生。班级由多国家、多民族和不同母语的学生组成,他们的共同点是不能熟练使用英语。他们可能每天只有一节英语课,也可能有整整一天的课来学习英语和其他学科。(6)双向沉浸双语教学(two way bilingual education):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同时掌握两种语言。教师通常是采取团队教学的形式,但每位教师只负责教授其中的一种语言。
4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广泛开展双语教学,而真正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高校并不多,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简述如下。
4.1 双语教学目的不明确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有不同的看法。有关调查显示,有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外语水平;有些教师则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使用外语掌握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还有教师认为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只是为了赶时髦。实际上,双语教学应包含多重目标:(1)语言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双语;(2)学术目标,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3)社会目标,顺应社会和文化的需要[3]。统一对双语教学多重目标的认识有助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
4.2 双语教材问题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双语教材有4种类型:(1)原版教材,优点是语言表达地道,内容紧跟学科最新进展,强调多学科融合,缺点是价格昂贵,内容编排与国内教材存在较大差异;(2)原版改编英文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紧扣国内教学大纲,但语言使用不够规范;(3)原版翻译双语对照教材,中英文对照教材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版教材,而有部分教材翻译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对内容的正确理解;(4)自编讲义+中文教材,教师使用中文教材结合英文进行讲解,学生学习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英文知识点,教学效果不理想[4]。
4.3 学生问题
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英语水平大多是CET-4水平,少部分通过CET-6考试。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对全英文教材有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对课堂上教师用英文讲解的部分不能透彻理解甚至完全不知所云,课后无法用原版教材自学,由于生师比例较高,教师无法关注所有学生,导致部分学生陷入消极情绪中,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
4.4 双语师资问题
(1)数量不足。以英语水平较高的上海为例,据2004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当时的双语教师仅有2100名,而实际需求量则在一万名左右,师资缺口达8000人[5]。(2)知识结构不平衡。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专业教师中精通英语的并不多。(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教学以传统讲授为主,缺乏和学生的交流,在有限的课时下,教师往往疲于追赶授课进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5 缺乏整体课程设置
建立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计划对双语教学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有许多学校对双语教学开展的范围、标准都没有统一规定,往往是某学科教师英语水平较高就获准进行双语教学,导致各专业学生无法接受到系统的、规范的双语教学。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有理想的效果。
4.6 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不明确
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并不完善,也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系统和理论,高校双语教学更多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4.7 双语教学缺乏管理
对双语教学管理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狭义的双语教学管理,是指双语教学课堂管理,指为了保证双语教学顺利开展而实施的管理,包括学生、上课时间和纪律管理等;广义的双语教学管理是指学校层面的管理,包括双语教学开设的起始时间、标准、比重、学分等,双语教学课堂管理的有效与否取决于教师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大小[6]。双语教学学校层面上的管理是影响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高校脱离自身实际,无计划地大量开设双语课程,而其中大部分课程的师资、学习资源建设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双语教学的成功开展,必须明确双语课程教师的准入标准、双语课程的比重和授课形式,并建立科学的双语课程体系。
4.8 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双语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学效果,考核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方式,学生英语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目前的双语教学评价模式并不十分满意,评价手段单一,评价要素不完整,缺乏论证,评价过程缺乏监管。双语教学的评价应围绕语言目标、专业目标和社会目标进行。双语教学除了需对双语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的评价外,还需设计对其外语水平的评价模式。而双语教学中的学生评价,要能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与外语两方面的掌握情况。
尽管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展双语教学,但目前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研究水平低、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多为双语教学的表征,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创新较少,使用量化方法研究的偏少,研究角度单一,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借鉴不足。要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应广泛吸取相邻学科的经验,倡导双语教学的比较研究,包括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5 双语教育中的心理学因素
一直以来,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高校双语教学效果始终不太明显。我国学者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多停留在双语师资培养、双语教材的引进和编制等方面,忽略了学生心理因素对教学影响的研究。综合目前国内外对双语教学心理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认知水平都会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效果[7]。相对于其他心理影响因素,学生对于双语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时的情绪状态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更甚。下面就双语教学的相关心理因素做简要阐述。
5.1 年龄因素
不同学者对何时开展双语教学存在争议。有人强调童年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超过最佳年龄,学习语言就会困难得多,若这种观点是对的,那在最佳时期后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就会明显降低。但很多精通第二语言的人都是在成年期才开始进行学习的,Piaget.J.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指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比较适合于使用一种语言,如果此时学习双语,不仅会使儿童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而且还会经常用混淆的双语表达思想,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Titone认为,少儿掌握另一种语言的能力来自于他对任何新经验的极度开放性和愿意接受性,即来自于他的全面灵活性而不仅仅是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成人更是如此)变得越来越受所获得的习惯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的学习。
5.2 母语因素
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相似性容易引起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即正面影响;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异性容易引起第二语言学习的“负迁移”,即负面影响,或称“母语干扰”[8]。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运用学习母语时的一些策略和经验来学习第二语言,比如,学习者会将母语关于词汇、语法规则的图式与第二语言进行对比。在母语和第二语言比较相似的情况下,母语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就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正面影响,英语和法语就属于此类情况;反之,像英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从音、形、义到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天壤之别,母语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就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说,要想精通英语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5.3 智力
双语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早期双语教育与智力发展关系的研究认为,双语有碍智力发展;近期研究则多支持双语教育有利于智力发展。Pea1.E.在1962年的实验被认为是双语与智力关系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实验对象为110名来自加拿大中产阶级家庭接受双语教育的10岁儿童,调查了18个与智力相关的变量,统计显示,在其中的15个变量中,双语者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单语者,单语者只在空间、感知和数字组合3个变量与双语者得分相当[9]。Pea1.E.认为,在应对需要创新和变通的任务时,双语者的表现优于单语者。
5.4 非智力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Alexander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非智力因素”。他发现,智力测验中的一些变量被人们忽视了,如实验对象的气质、兴趣、情绪等,而这些非智力因素一样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西方心理学家针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些人认为与智力相比,非智力因素位于次要地位;而有些人则提出,非智力因素为一种独立因素,是个人的心理品质,也是能力。
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双语教学的启示有:(1)协助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可能是某些根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2)使教师认识到为学生创造安全感对双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3)帮助教师设计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完整的人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但实际上却是扬情抑知[10]。他指出,潜能的实现是人类本能的需要,要求人性的“自由运行”,这需要一种真实、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也就导致人类有“一种对亲密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渴求”,“在这种关系中,情感和情绪能自发地表现出来”[11]。换言之,要使个人“能接近于被充分理解和充分接受的状态”。他主张摒弃“教师”这一角色,换以“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12]。促进学生学习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手段、专业水平、丰富的教材等,而在于特定的学习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存在于“学习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这种心理环境下进行的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协作者或伙伴、朋友,这样的教学是开放性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13]。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了“一般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交流[14]。还有学者认为,知情交融在人类的教学活动中比在人类一切其他活动中理应获得更为突出而典型的表现[15]。
燕国材于1983年在我国率先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文章。他提出了一个目的、一条假设和一个公式的非智力教育理论[16]。一个目的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条假设是,如果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当,但学习成绩差距很大,就说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差异;一个公式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业成绩由智力、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苏世同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各要素相互结合的动态系统[17],他认为,非智力因素由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兴趣、意志、气质和性格等构成。非智力因素各要素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动力结构系统,使智慧和潜能积极有效地转化为智慧行为的动力结构系统。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非智力因素的构成部分进行了一定划分,并强调不同成分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学过程来说,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教学过程是教师在尊重学生作为独立思考和行动主体的前提下,师生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和对话,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双向的交流过程,其本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
[1]Baker C.Key issues in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J].Clevendon Av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8(35):86-88.
[2]LambertW.E.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J].Cultural Faction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1974(33):363-369.
[3]陈岱松,熊兰,杨敏,等.对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88-91.
[4]蔡竟业,杨远望,朱学勇,等.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比较教育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78-81.
[5]刘守杰.高等师范院校双语教学问题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方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阎铭,周站.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6-130.
[8]Faerch.C,KrasperG.Perspectiveson languagetransfer[J].Applied Linguistics,1987(8):131-136.
[9]Pea1.E,Lambert.W.E.Relation of bilingualism to intelligence[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2(76):21-23.
[10]张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J].教育研究,1996(2):63-66,74.
[11]方展画.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1):78-82.
[12]陈泽川.C.R.罗杰斯的教学观[J].心理学探新,1982(1):56-58.
[13]Rogers.C.R.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2nd)[M].Columbus:Merill,1983.
[14]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15]卢家嵋.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6]燕国材.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134-139.
[17]苏世同.试论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构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