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校护理本科学生学习健康评估课程的相关调查分析

2013-03-19秦莉花陈晓阳易霞刘红华张银华袁群李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基础知识评估

秦莉花陈晓阳易 霞刘红华张银华袁 群李 晟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沟通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的桥梁。评估是护理程序的起点,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实践技能教学在健康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对我校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健康评估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了解其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施有效教学。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我校2010级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于2012年6月对我校2010级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逐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教师的建议等。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为了得到真实的答案,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统一回收后,将所有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3.0做统计学处理,采用频数分布描述和分析数据。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校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课程的理论及实践课时相对较少。虽然学生知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但因教师授课时间有限,加上学生的基础较差,故对这些课程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调查显示:认为健康评估课程较难学的学生占29%,认为很难学的学生占67%,两项合计占调查总人数的96%。

2.2 学生学习健康评估课程的动机

学习健康评估课程的动机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和毕业的学生占80%;学习动机是认为健康评估知识很重要的学生占50%;学习动机是为了找份好工作的学生占40%。由此可知,学生对学习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及健康评估在今后工作中的实用性不了解。

2.3 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能坚持预习的学生占3%,能制订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学生占20%,能坚持课后当天复习的学生占10%,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的学生占20%,平时勤于复习的学生占12%,每天花在课后自我学习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占8%,利用网络等媒体手段自主学习的学生占5%,相比自我学习更喜欢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的学生占55%。

已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占9%,渴望学好但缺乏方法的学生占80%,明确表示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占70%。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如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做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查阅资料等。这些习惯看似简单却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养成。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系统安排等。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在学习健康评估时缺乏适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4 影响学生学习健康评估课程的因素

认为专业知识太难、学习方法不适应、兴趣不高的学生有79%;因解剖知识、生理及病理学知识基础差而影响学习的学生有85%;认为自己的期望值与现状产生差距的学生有18%;因记忆的内容多、杂而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有88%。

研究数据显示,影响学生学习健康评估课程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与学生解剖、生理及病理学课程的理论及实践课时少有关。由于健康评估涉及的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内容多为医学知识,且以解剖、生理及病理学知识为基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学生存在学习困难也正常。

2.5 对教师的建议

认为教师授课速度应放慢、授课进度应减慢的学生占69%,认为教师应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和基础知识补充的学生占85%,认为教师应适当降低教学难度的学生占79%,认为教师教学应该从突出实际应用出发的学生占89%,认为教师应增加实验课课时数的学生占89%。

从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中可以看出:(1)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进行改进,以适应他们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需求;(2)学生要求从健康评估中所学的知识能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具有实用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适时进行调整,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同时注意知识的补充以及对学生学习上的指导;(3)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单纯灌输的教学方法,他们希望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互动来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其集中注意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就能更好地领会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应对措施

3.1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针对学生学习健康评估课程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采用沟通、谈心、激励的方法解决,并且讲解健康评估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不良,因此教师应在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人生、就业等方面的指导,使他们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级护理人才。现将改进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在讲解身体评估时,教师可将各脏器作为教学模具,边讲解边现场演示,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互动。积极的教学互动是教学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行为品质的标志之一。进行有效的师生对话,变“喂哺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由“学习他主”转变为“学习自主”,从而孕育学生“自我负责”和“自主发展”的学习思想,实现教、学双方之间智慧共融的教学品质[1]。

3.2 优化教学内容

对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改革,使之适应护理专业的需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对医学基础知识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增加基础知识的讲授,如脏器的位置等内容。

教师在解决学生基础知识差的问题时应注意:(1)补充的知识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适度性。(2)教学方法应具有多样性。(3)补充知识内容的时间应具有超前性。同时,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实验课内容也应进行调整,增加与临床护理实践联系密切的项目,如问诊。

[1]储建明.积极的教学互动产生积极的教学智慧[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8(8):44-46.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基础知识评估
清律的基础知识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面向机械类专业本科职业应用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思考
掌握基础知识
评估依据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中药专业本科中药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