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3-03-19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护士素养

黄 伟

(宜宾卫生学校,四川 宜宾 644000)

在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充斥着各种繁杂、海量的信息,如何从中筛选可靠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提高大众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尤其迫切。护士这一职业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护士日常工作中,每天都面临着诸如患者基本病情、家庭背景、情绪状态等纷杂的情况,护士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其能否利用这些信息结合专业知识和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据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在“第三届海峡护理论坛”上发布的信息可知,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达224.4万人,中专学历的护士占46%[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专学历的护士约占护士总数的一半,这一部分护士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护士这一职业群体的整体素质。为此,笔者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的角度,探讨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在进入临床工作后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 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四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能力素质的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道德。

信息素养就是人认识、创造和利用信息的品质和技能,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信息存在的反映,是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觉察,是人对信息的认识需求,是人对信息的分辨和取舍意识;信息能力是指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2]。

2 现代护士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及中专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2.1 现代护士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

2.1.1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护理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必须掌握现代医学护理学和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不断进行更新。为适应现代科学的进步,作为临床护理人员,护士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2.1.2 具有对新信息的洞察能力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临床医学信息也不断更新。作为现代护士,要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关注和了解最新的临床知识以及学科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2.1.3 具备高效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在纷杂、海量的信息面前,现代护士要能够具备利用现代化检索工具和检索技巧快速、高效地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并能对信息进行真伪鉴别,筛选出有用信息,经过处理后加以利用。

2.1.4 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 现代护士要学习了解知识产权法等法律规范,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如电脑黑客问题、网络交流规则和行为规范问题以及如何对待使用盗版软件等。只有树立了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2.2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主体意识,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但他们上网目的不明确,对网络的重视度和利用率不够。部分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强,不能有效获取与处理信息,也不善于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且交流方式比较单一。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对信息检索工具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差,缺乏计算机维护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3]。

3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信息素养培养的密切联系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职业人群所必备的素质,计算机课堂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阵地,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巧时,应当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的获取、鉴别、分类、管理、交流等,使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现代信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基本的信息道德和法律意识,将信息有效地加以利用,并转变为自身内在的知识。

4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中专护士的信息素养

4.1 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中专护士信息处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当今信息更替频繁的社会中,没有人能够通晓所有的知识,因此,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已成为我们必要的生存技能,良好的自学能力正是能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要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一工具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完成目标任务。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某个目标任务,通过引导,使学生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可能又会发现问题,然后再通过学习去解决问题,从而最终完成目标。这一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教育中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其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在讲解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一节,当讲到不同的文件扩展名代表不同的文件类型时,教师可以列举出 *.exe、*.zip、*.jpg、*.bmp、*.gif等常见的扩展名,并将其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些类型的文件。在此之前,教师可先为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的作用和搜索方法。通过这一任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件类型和其各自不同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在网络上查找目标信息。之后通过课堂讲评,可以让学生谈谈对于搜索引擎的使用有何感想,是否还有更多的搜索技巧等。

4.2 通过学生的分组合作,养成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沟通能力

信息意识即掌握准确的信息、对信息作用的认识和获取信息的努力程度。高度的信息意识决定了护士在护理工作和学习中如何通过合乎逻辑的方式去搜寻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准确使用。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则决定了护士在整个医疗团队合作中,能将获取的信息与团队其他人员进行信息共享,提高团队运作效率,共同完成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情况分为好、中、差3个层次,将各层次学生均匀分成几组,组员间密切合作完成任务,各组间形成竞争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后,可先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类似案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并激发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的信心,让学生自行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内人员分工、如何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如何沟通合作,以完成整个目标任务。

例如,在讲完“Word版面格式与图文混排”两部分内容后,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文档版面格式和插入图片、文本框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演示某一主题的电子小报优秀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制作情境,体验Word软件在文字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接着教师提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以“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为主题制作电子小报,告知学生版面大小等要求。在得到任务后,学生将在组内进行分工,部分学生负责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资料,部分学生负责搜集相关图片作为插图,部分学生负责版面设计以及最后的资料整合等。如此一来,既锻炼了学生搜寻价值信息及准确使用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在团队合作中信息沟通的重要性。

4.3 以课堂信息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专业扩展信息技术常识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教材中所涉及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构成及性能指标,多媒体的特点以及多媒体技术中音频、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然后,教师可结合临床医学的信息技术运用,扩展学生医学护理专业方向的信息技术常识。信息技术在现代临床医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如电子病历的书写和管理、医学自动化检测仪器、远程医疗专家系统、彩超图像分析技术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加入对临床医学专业信息技术原理和简单操作的讲解。

例如,为学生介绍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电子病历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它主要采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患者的医疗记录。护理电子病历即将患者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病历内容由计算机录入并进行处理。电子病历的运用对于病历的书写效率有了极大提高,这既使学生了解了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案例,又结合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4.4 结合与护士工作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严格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是维护信息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个人更加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讲解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应当遵循的信息道德,如知识产权法常识、软件的法律保护知识、网络的交流规则和行为规范、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引用等。要使学生做到信息交流和传递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信息活动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有关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要让学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4]。

于学生而言,对信息道德规范的讲解,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远比空洞地说教更具说服力。例如,通过对“汕头护士微博谈患者:半夜收尸太冷,您等我下班再死”等事件的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关于医护人员的职业守则以及信息活动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问题,既使学生懂得了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网络信息活动应承担的相应社会责任和义务。再如,列举某医院护士在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过程中,因贪图便捷,复制粘贴与患者不相符合的病历记录而造成的严重事故。可通过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信息处理原则,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法律与道德基础。

通过结合学生今后的专业方向而列举的各种违背信息道德的典型案例,能直观地将学生带入到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对案例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仍以中专护士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护士群体中,提高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十分重要。但这一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计算机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阵地,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计算机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以提高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1]沈汝发.我国注册护士总数已达224.4万人[EB/OL].新华网,2012-06-17.

[2]朱海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3]罗玉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99-102.

[4]张京毅.中等卫生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标准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18-19.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护士素养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计算机操作系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