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医药卫生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特殊性

2013-03-19徐志友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学时理念

徐志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势头迅猛,培养了一大批动手能力强的一线实用型人才。据教育部网站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共有高等职业学校1113所,占专科院校数量的89.3%,占全部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的47.2%;专科毕业生有316.4万人,占普通本专科总人数的55.0%[1]。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我国医药卫生高等教育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深化改革,各地相继通过成立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或将部分中等卫生学校改制、合并、组建、升格而开办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年招生量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专业设置不断扩展[2]。2010年,我国医药卫生普通专科毕业生28.2万人,占当年医药卫生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63.5%,是2000年医药卫生普通专科毕业生人数的12.4倍[1]。然而,一般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设施与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区别,在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中过于强调实用技能、强调岗位针对性,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给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笔者认为,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较之一般高等职业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 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因此,一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技能型、动手能力强的一线工作人员。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国家工业化不断推进,拥有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的一线工作人员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国际上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并正在努力向工业化强国迈进,急需一大批生产建设一线的能工巧匠。而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较多的满足工业化生产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这也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国际惯例,也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相适应的。

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医药卫生行业某一专业的理论知识,且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形成,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时,广大人民群众缺医少药,健康缺少保障。鉴于这种状况,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地改善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建设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医药卫生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分层分级、因材施教,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 年,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其主要培养目标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归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这为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3]。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与一般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较之一般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不同,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在教育理念上要求更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是必须具备人文关怀。医药卫生服务的特殊性更强调对学生的“利他性”职业价值观的培养[4]。当前社会上医患矛盾尖锐,少数医药卫生从业者缺少人文关怀、漠视患者疾苦,给整个医药卫生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医药卫生服务对差错的容忍度低,一旦出错很可能人命关天。因此,医药卫生教育强调基本知识技能、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基础和临床知识的融合,实践的多样性等。

三是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医药卫生服务需要医药卫生从业者与患者及其亲友进行互动,这就要求其具备更高的人际交流能力、更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等。

由此不难看出,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与一般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2 教学方法、学时学制上的差异

一段时间以来,某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把“岗位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满足于“订单化”培养学生,并以接近100%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有的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从业者也全盘接受这种观念,甚至表示必须要打破传统医学教育以学科为系统的课程体系,缩减医学基础课程的课时,缩减理论课和论证性实验课的课时,增加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的课时,让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能完全上岗顶班[5]。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原因有以下3点。

一是从学生就业角度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人才市场需求状况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一味地强调紧贴行业实际进行专业设置,造成了学生学完就落伍、毕业即失业。二是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高级机器人,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更不是为了培养高级检测与治疗仪器。过于细分专业,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三是从终身教育角度看,终身化的教育理念是医药卫生教育最大的特点。人类对医药卫生科学真理无止境的探究与医药卫生在校教育不可能无限延长的矛盾,要求学校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只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致使职业教育成了“终结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对此,理论界普遍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使不满足于接受较低层次教育的受教育者有继续深造、提高个人素质的可能,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素质的需要[6]。这就更要求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要考虑长远,打好基础。

很多院校都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做什么就学什么,有些学校把教室和工厂合二为一,称为一体化教学。而医药卫生教育,虽然有很多多年从事医药卫生教育的工作者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都想在医药卫生教育的教学中有所创新,但还是没有突破“三段式”的教学方法,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医药卫生教育的教学方法难于突破,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制约。以正常人体解剖学与病理学、诊断学的关系为例,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专业基础课,没有学习正常人体解剖学而要想学好病理学和诊断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因为没有掌握正常人体解剖学,就无法判断不正常(病理)的病体,就无法诊断是何疾病、是何处的疾病。若一名护士不了解正常人体的血管、神经、骨骼、肌肉的分布,他在护理的过程中就很难避免不出差错;若一名药师不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很可能一针下去就把患者“送上西天”。诸如此类情况,在医药卫生教学中还有很多。医药卫生教学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讲究系统性和整体性。如果用“干什么学什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医药卫生人才,那很可能就是误人子弟。

医药卫生教育的学时学制有着严格的规定。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医药卫生教育大纲》规定了各个不同专业的每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学时数和实训学时数,任何学校和个人都没有权力变更,否则就要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一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执行的是弹性学制,对学时的要求没有那样严格,理论学时和实训学时也没有很明确的界定,少数私立职业院校在学制上还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而医药卫生专业的学时学制是不能随意删减的,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实验课,否则学生就很难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国家执业资格考试。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也对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强调“订单式培养”提出了异议,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变革[7],表现在由培养单一的“岗位实用型人才”转变为培养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伦理相协调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由强调“知识本位”转变为强调“能力本位”和更加注重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等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培养的“人格本位”。

3 实训实习上的差异

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的教学与一般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多大区别,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就比较复杂。专业基础课几乎每门课都有实训学时,专业课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有实训室,还有模拟病房。规模大的学校,还设有模拟病区和附属医院。这些设施都是为了营造医院的氛围,满足实训多样化的要求,使学生对知识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从而使其能够牢固地、熟练地掌握医药卫生某一专业的实用技术,使其走上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这些设施的配备使学校的教学投入大大高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其他专业。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多头管理,目标不统一,政策措施不配套,导致教学没有统一的指导文件、专门教材和培养目标,经费投入不足、教学仪器设备老化,有些专业甚至没有实践基地,这些条件与医药卫生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限制了医药卫生高职特色的形成[8]。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很多专业都能够顶岗实习,很多学生在第三年就可以走上工作岗位,可以挣工资养活自己。而医药卫生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不能顶岗实习,不仅不能挣工资,而且还要向实习医院缴纳一定数额的实习费。为了让学生能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学校对医院有一定的选择标准,不具备实习条件的医院一般不安排学生实习,而具备实习条件的医院绝大部分对接纳实习生并不感兴趣,原因是医患关系紧张,怕实习生出医疗事故。所以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医药卫生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与其他专业也是有区别的。

医药卫生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门类。在专科层次的医药卫生教育并入高等职业教育后,少数高职院校只强调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忽视了医药卫生教育的特殊性,导致部分毕业生知识面过窄,理论知识薄弱,执业考试、录用考试过关率低,限制了医药卫生高职毕业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正视医药卫生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时学制、实训实习,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培养人才,从而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list.html,2012-01-18.

[2]张乃正.高职医学教育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14-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7/200407/741.html,2002-03-06.

[4]余甘霖.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10(11):126-127.

[5]杨汉正.试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J].职业时空,2008(5):83.

[6]焦雨梅.发展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5-27.

[7]唐亚豪.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2):4-6.

[8]林永富.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8-70.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学时理念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