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视听教材密闭式静脉输液法体会

2013-03-19孙必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密闭式护理学基础

潘 燕,孙必华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护理技能操作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在该课程设置中,技能操作与理论所占的比例几乎是1:1。对中职护生来说,在理论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更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我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操作视听教材,以加深护生印象。现有的视听教材注重对操作步骤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已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因此,我校为配合护理学基础教学,通过对各项操作流程的重新编写、整理,根据我校特色,对全部26项技能操作进行重新拍摄,制作成视听教材,在校园网络中供师生共享,让更多教师和护生能随时点播使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是我校制作的第一个技能操作视听教材,通过参与本次制作,笔者浅谈一下制作体会。

1 选材

在护理学基础中的26项技能操作中,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技能操作之一,也是我校护生本学期学习的项目之一。因此,我们把该项技能操作定为第一个拍摄项目。

2 剧本编写

为了把临床案例融入到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的操作中,笔者先到临床收集相关案例,然后进行筛选,选择了其中一个简单易懂的案例进行剧本编写。在剧本中设计了护士与患者的对话,以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3 表演者选拔与培训

由于我校刚参加完省内护理技能竞赛,参赛的6名选手在形象、仪态、动作、表情和语言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因此,本次拍摄就选定他们为这26项技能操作的表演者,并根据个人优点,每人负责几项不同的技能操作。但他们仍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编写的剧本进行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4 拍摄前的准备

4.1 场地的准备

因我校班级较多,教学场地有限,因此,笔者选择了相对安静的模拟抢救室进行拍摄。

4.2 物品的准备

床位按医院标准准备,物品则按护理技能竞赛的要求准备。

4.3 拍摄器材的准备

拍摄器材准备了摄像机、电池、录像带、三脚架、多媒体计算机、可刻录光盘及连接线等。

5 拍摄

让表演者结合剧本按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先用摄像机拍摄整个过程,再通过角度、位置的调整,分别拍摄不同的操作过程,最后单独拍摄个别需要近景的镜头。

6 后期制作

(1)把拍摄的录像导入电脑,进行第一次粗剪接,把效果不太理想的部分删除;

(2)仔细、反复地观看编辑片,把整个操作分成若干段,记录每段的时间点;

(3)对编辑片中需保留的部分进行标记,同时将需要修改、调整或补拍的内容分列出来;

(4)与拍摄的教师进行第二次剪接;

(5)剪接后请多名任课教师一起观看,并提出意见和建议;(6)对需要补拍的部分进行重拍;

(7)与拍摄的教师进行第三次剪接,仔细、反复观看,再剪接,直到制作出一个连贯的,能让护生看清楚、看懂的操作录像。

7 总结

护理学基础的课堂实践教学,教师往往是边讲解边示范,护生很难做到看一遍就能连贯、准确地完成操作[2]。为了让护生能直观地掌握操作过程技能,我校对护理学基础视听教材进行了重新拍摄,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省时的方法直接让护生演示整个操作,并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拍摄,采用原音,不再另配对白,对个别需要突出或强调的步骤进行特写,以便让护生对整个操作过程有一个连贯性的认识。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原音录制,在拍摄过程中,表演者对台词及操作都要非常熟练,这就要求我们在剧本编写和彩排上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近年来,临床上提出优质护理,注重人文关怀,这也要求学校在培养护生时,能把这些元素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拍摄该操作时,我们也把临床案例融入其中,以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让护生扮演护士角色,逐渐与临床接轨,而不再是简单、机械地进行操作,这也是我们这次重新拍摄护理学基础视听教材的原因。

(1)传统的视听教材制作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对场地、拍摄器材及后期制作的设备要求较高,同时还需具备较好拍摄技巧。虽然拍摄效果很好,但历时周期长、耗费高。采用我们这种拍摄方法,能大大缩短整个制作周期,更快地为教学所用,同时还能让护生边利用这些资源,边反馈信息,有利于不断改进拍摄的内容和方法。另外,选用的参赛选手在形象、仪态、动作、表情和语言方面都有较好的优势,可以缩短培训时间。而且因对拍摄设备要求不高,可直接利用我校现有的设备资源,在物力上也能节省一定费用。

(2)由于我校教学场地有限,没有专门的场地进行拍摄。在拍摄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没有专门的后期配音,拍摄的声音效果较传统的视听教材差。虽然这不影响护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但在选择场地方面,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选择一个固定场地进行拍摄,要求周围环境相对安静,避免过于嘈杂而影响拍摄效果。

(3)为了把各个细节都展示在视听教材中,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护生在观看教师示范时容易忽略的细节,拍摄时可分段拍摄或拍摄特写镜头,也可多拍几个镜头,这有利于后期制作中减少重拍次数。

(4)后期剪辑时需仔细、反复观看,把每个操作分段,对需保留或删减的内容分别记录时间点,这样剪辑时就能一次到位,从而缩短剪辑时间。

(5)每次剪辑后,邀请多名任课教师观看,并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能更好地完善整个视听教材的制作效果。

我校对护理学基础视听教材重新制作旨在结合我校教学特色,配合教师教学,让护生在练习中边操作、边观摩,不断加深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在教材中融入临床案例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护生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王静芬,黄秋杏.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2]吴世芬,曾志励,蒋葳.自制视听教材辅助《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效果[J].高教论坛,2009(8):88-89.

猜你喜欢

密闭式护理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