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制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说课初探

2013-03-19陈宏降夏苗芬徐茂华王翰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基本操作液相色谱仪药制剂

陈宏降,夏苗芬,程 斌,徐茂华,王翰华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1],是对药品质量的最后把关,即应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和技能,对中药制剂进行规范检验,并对其真伪、优劣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避免“毒胶囊”等事件的发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位于《中药制剂分析》中的第四章第四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是在学习了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对色谱法含量测定的进一步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为从事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等工作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

通过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学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1)知识目标: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组成、定量分析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能准确计算出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具体含量;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依法检验、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知道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于始终。

1.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含量测定方法,因此,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含量测定的计算方法是从事中药制剂检验工作的必备技能,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深奥、复杂,操作注意事项多,仪器价格昂贵,学生实践机会少,因此,学生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2 说教法及学法

2.1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大专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学习兴趣高。通过大一下学期医药统计基础的学习,他们对相关、回归等数据处理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公式、计算很繁琐,可能存在厌学、畏难心理。学生通过气相色谱法的学习,对色谱法分析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了一定的了解。

2.2 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2]。根据本次授课内容及学生需要具备较强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抽象思维能力的实际,本次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穿插使用提问法、类比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图像、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程序化;同时适时、恰当地运用现代办公系统代替繁琐的数学计算,将枯燥、繁琐的问题人性化、简单化,排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学法

在任务驱动下,将需要学习的知识转变为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到知识,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纵向类比、生活常识的联想、归纳总结等方法达到最佳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3 说教学环节设计

3.1 总体设计原则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突出实践技能”的原则,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3.2 具体设计

3.2.1 导入新课(提问法,任务驱动法) 复习上一节气相色谱法内容,引入任务“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实物展示,现需要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提问:色谱法按照流动相的状态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类?能否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承前启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色谱的分类及气相色谱法的适用范围。通过提出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探究学习。

3.2.2 讲授新课(任务驱动法、类比法、示范法、讨论法) 任务引领: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不足,引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概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纵向比较,引出高效液相色谱的适用范围及优点。通过气相色谱仪的类比,得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任务分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得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基本程序,即制备供试品溶液,检测和测定结果的计算。培养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

任务实施:以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为例,讲解并示范相关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实践,强化训练实践技能。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于含量测定而言,细节决定成败,因此该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操作,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列出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在制备过程中加以注意。学生制备好供试品的溶液后,让他们知道必须微孔滤膜过滤后才能进样,接下来用演示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如何进行微孔滤膜过滤样品。

(2)检测:主要让学生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操作。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采用实物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通过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同时可以让学生在Flash动画中进行简单的模拟操作。接着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工作站的基本操作、微量注射器的使用等。教师以黄芩苷对照品为例,示范仪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样品检测。

(3)含量计算: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含量的计算方法。运用现代办公系统代替繁琐的数学计算,将枯燥、繁琐的问题人性化、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告诉学生可以不用计算,利用计算机直接得到回归方程,这样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接着用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何在Excel中得到浓度和峰面积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何计算出样品中的具体含量,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计算,算出每组测定的结果。

任务评价:先让学生汇报测定结果及计算过程,并进行自我评价,专题讨论误差的来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讨论的内容可以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了解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技能掌握的不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任务延伸: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延伸、迁移,让学生通过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这一实例,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穿插使用类比法、示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需要学习的知识转变为需要完成的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知识变成主动地完成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3]。

4 说教学评价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也不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而是从理论、技能、态度、职业素养、协作精神、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实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同时“不以成败论英雄”,考核的指标也不仅仅是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而应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掌握情况,注重过程考核,以实践技能为主。

[1]江滨.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张运良,刘梯楼,孙双姣,等.薄层色谱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68-70.

[3]肖晓旭.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1):90-92.

猜你喜欢

基本操作液相色谱仪药制剂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应用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致广大 尽精微——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点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