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VSMCs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

2013-03-19吴海燕楚海荣唐可欣孙金隆尹青令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内皮内膜

吴海燕,楚海荣,李 宏,唐可欣,靖 旭,孙金隆,尹青令,成 敏△

(1.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2.潍坊医学院医学研究实验中心,山东潍坊261053)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病理环节。增殖的VSMCs由血管中层向内膜的迁移,导致内膜中VSMCs的大量积聚和结缔组织的形成,进而促进新生内膜形成和AS。通常情况下,体内VSMCs处于静息态,不会过度增生及向内膜迁移。但当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时,可致使中膜VSMCs的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新内膜的形成,而内皮细胞再生能够阻止由VSMCs增生带来的损害[1]。文献证实除成熟内皮细胞外,EPCs对维持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EPCs参与受损内皮的修复不仅仅通过分化为内皮细胞整合入受损处,还可通过旁分泌的方式释放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包括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生长因子(包括 VEGF,SDF-1,OGF-1,HGF)等[2,3]。为此,本研究观察 EPC-CM对 VSMCs增殖、粘附及迁移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EPCs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完善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EPCs移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试剂

雄性SD大鼠,体重200 g左右(山东省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VEGF及 bFGF(peprotech);M199、胎牛血清和胰蛋白酶(Hyclone);Histopaque-1083(Sigma);纤维连接蛋白(Roche);Dil-LDL、FITCUEA(Molecular Probe),FITC-CD133、vWF-FITC及CD31-PE(BD);Cell Counting Kit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Boyden小室(江苏海门麒麟仪器厂)。

1.2 EPCs分离培养和鉴定

1.2.1 EPCs分离培养 健康雄性SD大鼠,断颈处死,75%酒精浸泡10min后,无菌PBS冲洗长骨骨髓腔。Histopaque-1083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按105cells/cm2密度接种于预先包被有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瓶中,使用15%胎牛血清的M199完全培养基培养,4 d后更换培养基。

1.2.2 EPCs的鉴定 贴壁细胞在37℃含Dil-LDL培养基中孵育4 h,然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30 min。再将FITC-UEA加于上述标本,37℃孵育1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红色和绿色双染色细胞为EPCs。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 CD133,vWF及 CD31的表达。

1.3 VSMCs分离培养和鉴定

无菌分离大鼠胸主动脉,纵向剖开,去除动脉外膜和内皮,将动脉中层剪成1mm×1mm小块,按每平方厘米3~5块的密度种植于玻璃培养瓶。粘有植块的瓶底朝上,放置6 h后,翻转培养瓶,使植块慢慢浸入培养基中。4~7 d,植块周围即可长出细胞,待细胞融合成片,常规消化传代。3~5代VSMCs用于实验。VSMCs鉴定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染色阳性,以及形态学典型的“峰和谷”样生长状态判定。

1.4 EPCs条件培养基(EPCs-CM)的制备

传代后的EPCs在底面积为25 cm2培养瓶中生长融合后,再继续培养3 d,用 PBS(pH 7.4)洗 3次,换成无血清M199培养基4ml,24 h后收集培养基,1 500 r/min离心 5 min,取上清液即为 EPC-CM。EPC-CM经0.22μm滤膜过滤,贮存于-80℃冰箱中,备用。实验中以无血清的M199培养基为对照组。

1.5 CCK-8试剂盒检测VSMCs增殖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VSMCs,按2×105cells/ml密度接种至12孔板。待细胞融合至80%左右时,用2%胎牛M199同步化12 h,然后以无血清M199或EPC-CM继续培养24 h后,用胰蛋白酶消化收集贴壁细胞,接种细胞悬液100μl(约5 000-10 000个细胞)于96孔板内,每组种5个复孔。待细胞融合80%左右,弃去各孔培养基,加入CCK-8试剂和培养基的混合液(按1∶10比例),在培养箱内孵育30~60 min,利用酶标仪测定各孔在450 nm波长的吸光度。

1.6 VSMCs粘附功能的观察

VSMCs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按 2×105cells/ml密度接种至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24孔培养板中,37℃下培养30 min,PBS洗涤去除未贴壁细胞,显微镜下随机选取9个视野(×200),计数贴壁细胞,取其平均数。

1.7 改良Boyden小室检测VSMCs迁移能力

按上述方法收集贴壁细胞并计数。将200μl培养液加入改良的Boyden小室的下室,50μl VSMCs(2×104)悬浮液注入上室,置于37℃、5%CO2和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8 h后,刮去滤膜上面的未移动细胞,PBS洗涤3次,4%多聚甲醛固定,DAPI染色,显微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200),计数迁移细胞,取其平均数。

1.8 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均重复3~4次。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2 结果

2.1 EPCs培养和鉴定

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大多呈悬浮生长,培养4 d后,贴壁细胞数量增多且呈梭形,培养7 d的细胞有集落样结构出现,培养21 d的细胞呈明显铺路石样外观(图1A-C)。Dil-ac-LDL和 FITC-UEA-1染色呈双阳性表现(图1D-F),FACS结果显示:干细胞标志物CD133阳性细胞率较低,而内皮细胞标志物vWF及CD31阳性细胞率较高(图1G,图1见彩图页Ⅱ)。

Fig. 1 Characterization of EPCs derived from rat bone marrow(A-F ×100)

Fig. 2 VSMCs morphology and identification(A and B ×100,C ×400)

2.2 VSMCs培养和鉴定

培养4~7 d,细胞以垂直方向从组织块边缘游离出,向外生长形成细胞晕,进而形成细胞簇。细胞形态呈现多形性,如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折光性强,有长短不一的胞突(图2A)。细胞密度高时呈典型的“峰-谷”生长(图2B)。免疫荧光的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VSMCs表达平滑肌细胞特异性α-SMA(图2C,图2见彩图页Ⅱ)。

2.3 EPC-CM对VSMCs增殖的影响

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EPC-CM处理组与无血清M199培养基(对照组)比较,其OD值显著降低(P<0.01,图 3),提示 EPC-CM抑制了 VSMCs的增殖。

Fig.3 EPC-CM decreased VSMC proliferation(±s,n=5)

2.4 EPC-CM对VSMCs粘附的影响

粘附实验检测发现,与无血清M199培养基培养的VSMCs相比,EPC-CM处理抑制了VSMCs的粘附(P<0.01,图 4)。

Fig.4 EPC-CM inhibited VSMC adhesion(±s,n=9)

2.5 EPC-CM对VSMCs迁移的影响

Boyden小室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C-CM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VSMCs迁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 5见彩图页Ⅱ)。

Fig. 5 EPC-CM impaired VSMC migration(x ± s,n=5)

3 讨论

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其始动因素,当血管损伤后,中膜的VSMCs发生表型转化,由收缩型转化为合成型,相对稳定的VSMCs进行增殖,随之大量VSMCs迁移至内膜,导致血管受损处大量VSMCs的粘附,血管壁变厚,弹性降低,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和新生内膜的形成[4]。

内皮细胞损伤势必诱发机体一系列反应,对其进行修复,以实现受损内皮的重新内皮化。传统观点认为损伤周边的内皮细胞可通过迁移、增殖来修复内皮缺损。但成熟内皮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其增殖潜能有限,修复能力并不理想[5]。EPCs是一类能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出生后EPCs主要存在于骨髓,缺血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可以促进EPCs由骨髓动员到外周血中,迁移并粘附到损伤处[6]。实验证实 EPCs移植在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血管性疾病中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作用,表现为降低血管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预防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7],提示:EPCs可能抑制 VSMCs的病理性增殖及功能。方立等[8]实验表明EPCs与VSMCs共培养可抑制后者增殖。然而EPCs如何参与调控VSMCs功能尚不清楚。最近研究[9]证实:EPCs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主要是通过其旁分泌实现的。而检测其旁分泌作用对细胞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条件培养基”,就是将一种细胞(细胞A)的条件培养基(含该细胞分泌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另一种细胞(细胞B),观察其对细胞 B相关功能的影响[10]。本实验中,我们采用 EPC-CM培养 VSMCs,结果显示 EPCCM作用VSMCs 24 h以后,VSMCs的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均受到抑制。

理论上讲,条件培养基对细胞功能起负调节还是正调节作用,是由条件培养基中刺激活性物质和抑制活性物质之间的平衡决定。在本实验条件下,EPC-CM中抑制活性可能占优势,因此表现为对VSMCs功能的负性调控作用,这与生理状态下体内VSMCs处于静止和非增殖状态相符合。然而EPCCM影响VSMCs相关功能的确切机制,EPCs分泌的何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及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发挥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AS的发病机制,并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Wu X J,Xia Z Y,Wang L L,etal.Effects of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on pulmonary contusion from blunt chest trauma in rats[J].Injury,2012,43(2):232-236.

[2] SegalM S,Shah R,Afzal A,etal.Nitric oxide cytoskeletal-induced alterations reverse 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migratory defect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J].Diabetes,2006,55(1):102-109.

[3] Yang Z,Tao J,Wang JM,etal.Shear stress contributes to t-PA mRNA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nd nonthrombogenic potential of small diameter artificial vessels[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6,342(2):577-584.

[4] 韩 英.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J].高血压杂志,2003,11(2):7-10.

[5] Fernández Jiménez P,Solera Santos J.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in prevention of vascular injury[J].RevClinEsp,2005,205(8):395-397.

[6] Hristov M,ErlW,Weber PC.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mobilization,differentiation,and homing[J].Arterioscler ThrombVascBiol,2003,23(7):1185-1189.

[7] 崔 斌,黄 岚,武晓静,等.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血管内膜修复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4):625-628.

[8] 方 立,陈美芳,余国龙,等.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1):52-62.

[9] Fang L,Chen M F,Xiao Z L,etal.The effect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on angiotensin II-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JCardiovasc Pharmacol,2011,58(6):617-625.

[10]李 乐,高晓利,丁宝兴,等.青藤碱对培养VSMC MAPK、PKC活性和细胞[Ca~(2+)]i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9,25(2):154-155.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内皮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