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美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2013-03-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汉语语言文化

李 莉

(1.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问题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吸引无数海外汉语学习者绵绵不绝的动力。据调查,美国的汉语学习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学习汉语的。美国教育机构和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制订的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及其“5C”核心框架(以下简称“5C”标准),也凸显了文化的重要地位。随着2006年AP汉语与文化课程的开设,美国的汉语教学愈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开展针对美国学生的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化教学。基于此,笔者试图整理、分析近年来关于对美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总结已有的文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专门讨论对美国学生汉语文化教学的文章为数不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共检索到9篇文章,另有十几篇关于对美汉语教学的文章在论述其他问题时也涉及了文化教学。按照这些文章所论述的文化教学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3类,以下分别来看。

1 文化导入说

郭红焱1995年发表的《对美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和杨瑾钰的硕士论文《美国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中汉字文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遵循了学界历来讨论较多的“文化导入”的观点,认为对美汉语教学中必须考虑同步进行文化导入。郭红焱的文章认为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设备,向美国学生展示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也可以通过参观、看电影、文艺演出等活动,将语言教学融入文化背景中进行。杨瑾钰的文章认为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讲解汉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建立学习汉字的信心。她认为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可采用图画展示等方法,讲解汉字的构字理据;中高级阶段的学生可用文化联想法、“说文解字”法来帮助他们理解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加深对汉字的记忆。这两篇文章中介绍的方法,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都已经有教师在使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其主导思想还是以语言技能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

2 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汉语教学

谢玲玲在她的博士论文及2012年发表的文章《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以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为例》中介绍了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的汉语教学模式。该教育中心在“5C”标准的基础上,将文化放到了汉语学习的核心地位。他们主张汉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学会汉字的同时吸收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主张学生通过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如《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等,将对中国的儒释道思想的理解贯穿到汉语学习当中,理解并接受中国古人关于修身立德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除了经典文化课之外,还开设了节日文化课、电影文化课等。在语言课教学中,也贯穿汉字文化的教学和中华经典名句的背诵。该模式的目标是:让美国学生除了学会汉语,更能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吸收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1]。这种文化教学方式将语言学习提升了一个高度,以传承中国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为终极目标。

3 语言、文化并重,以文化沉浸、文化体验为特点的汉语教学

随着“5C”标准和AP汉语课程对文化内容的突出强调以及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本来就具有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时事和文化现象等的热情,美国汉语教学界近年来一直较重视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力求使学生沉浸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学习汉语。陈紱[1]谈到了美国汉语教学的情况:每间教室里都贴满了体现中国元素的照片、图画,挂着各种各样的中国手工艺品,让学生在浓浓的汉语文化氛围中充满新奇感及学习热情。关于教学模式,则是将主题式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分科式的教学体系当中,教材的选题与授课内容均关注世界性的共同主题,注重学生的参与。陈紱认为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中文语言沟通及文化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在适当的场合和时间,对适当的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适当的内容[2]。因此,美国的汉语课堂基本都是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学习的汉语知识都在教师事先设计的“任务”之中,完成了任务,则会掌握相关语言知识,同时也能在模拟或真实的场景中掌握相应的文化内容。按照AP汉语与文化课程的指导思想,其文化教学的目标就是:学生“最终超越对中国文化产物以及习俗的知识性的学习,从而理解透过这些文化表象反映出来的中国式的世界观[2]”。

钱茜露、黄东梅和杨静林也论述了美国目前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其中都介绍和认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化对比教学法。杨静林提到,美国小学的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比较,既丰富了语言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增强了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黄东梅指出,北美高校要求教师承认和重视多元文化的存在,利用课堂上的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教学,并引导学生在文化对比中积极面对和正确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钱茜露根据Byrnes的观点,提出了汉语文化“Ll/C1→L1/C2→L2/C1→L2/C2”的教学步骤,即认为美国学生可以先用自己熟悉的英语学习一些本国文化的特点,然后学习相应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将两种文化用英语进行比较,之后再用汉语依次学习本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最后用汉语进行比较。她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美国学生较快地了解汉语词汇和语句的意思,也能使他们相对容易和全面地认识汉语和中国文化,消除他们原先固有的对于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成见。同时她认为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和书写教学中,都可以融入文化元素,进行中美文化的对比,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使汉语学习变得更容易[3]。

(2)真实语料的使用。黄东梅在介绍北美语言教学模式时谈到了真实语料模式,认为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的真实语料不仅能让学生得到所学语言的知识,还能让他们获得关于态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表达方式,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4]。钱茜露提到Richard chi关于使用真实的语言和文化内容进行汉语教学的观点,认为AP课程中应该使用真实语料如旅游手册、火车飞机时间表、菜单、标语、报纸标题、广播、电视节目、广告等,使学生对当前和历史性的中国文化有较为直接的认识[3]。另外,陈紱也主张在AP汉语教材中应大量给出反映现实生活经验的真实语料,帮助学生在模拟或现实的情景中充分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

(3)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张媛媛谈到了在“5C”标准和AP课程大纲的要求下,美国的汉语教师在课堂中普遍采用了对话、角色扮演、讨论、辩论、口头报告、讲故事、编辑板报、观看中国电影、给中国笔友发邮件、书法练习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沉浸在汉语文化的氛围中,在一个个有趣的主题活动和任务中去体味和挖掘中国文化的魅力,感受学习汉语的乐趣,进而更好地学习语言。

(4)文化体验。美国的外语教学强调“实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内外的文化体验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就显得十分有效。杨静林认为对美国小学生而言,文化体验活动在课堂内、外均可以实现。课堂内可以通过文化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课外可通过去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如中国餐馆等,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汉语,体验中国文化。黄东梅提出应鼓励美国学生参加汉语角、汉语桥比赛,到中国参加暑期班等,让他们通过在真实的目的语环境中的体验去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钱茜露提到的撰写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章,为庆祝春节用书法写对联,使用中国成语、习语及传统诗词制作和书写新年贺卡,都是很好的文化体验活动。

另外,陈蓉也介绍了一些美国在华中文项目中文化体验的设置情况,其中主要介绍了CIEE(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项目的文化体验模式,并以文化体验理论和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为理论支撑,认为对美国学生,也包括所有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可以在教师带领下参与文化体验、描述文化现象、阐释文化观念,通过不同的文化主题及活动方式,如:采访、讨论、角色扮演、中文桌子、旅游、合作研究、学习报告等,将自身的文化纳入文化体验过程之中,通过比较、分析、鉴别等方式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最终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5]。

针对美国现有的文化教学模式,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王晓阳指出,汉语在美国虽“热”,但还不足以与其国内其他外语如西班牙语、法语抗衡。因此,我们还应加大汉语和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推广力度,除了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外,还应介绍反映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现实的文化内容。同时要扩大汉语在美国出版物和媒体中的影响力,在美国营造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氛围,如:在美国超市和社区等地设立中文报刊杂志投放点,提供有关中国的语言文字资料,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读物等;通过“汉语桥”等多种途径,鼓励、支持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来中国考察,进行语言文化学习,以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6]。王晓钧指出汉语教师应利用美国学生渴望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自觉挖掘汉语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文化,并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同时,只有注意将基础汉语教学与专业汉语教学,如旅游、商业内容结合起来,才更能满足美国学生“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尝到学汉语的甜头[7]。陈紱通过对美国“5C”标准的全面分析,指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不是只指那些单纯的文化活动或文化产品本身,而是指建立在这些具体的文化内容之上的文化观念。”因此,在AP汉语教材的编写中就应该注意围绕文化现象来选择题材、编写课文,并能用不同的形式体现出蕴含在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这些展现中华文化特质的话题中获得综合的语言交际能力[8]。

马莫非在其硕士论文《对美汉语教学电影教材设计研究》中设计并实施了针对美国学生的电影教材,认为电影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能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吸引并帮助他们理解语境,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理解和学习语言,同时通过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9]。

4 结语

在美国外语教学“5C”标准及AP汉语与文化课程指导思想的影响之下,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在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都已改变了早期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的观念,提倡语言、文化并重,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沟通能力和文化应用能力作为汉语学习的最终目标。目前美国的汉语课堂,呈现出文化教学策略多样化、寓教于乐的特点,并能在语言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学生在“做”中学,这已是语言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及文化体验,大部分依旧停留在对于中国文化产物及文化习俗的认识与了解上,很多时候文化内容仅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对于中国的观念文化,在美国汉语课堂中渗入的还不够,很多美国学生对于当代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于中国人价值观念和思维特点的认识还不足,甚至抱有成见。这与美国主流媒体的导向有关,也说明在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深层的观念文化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当然,这需要国家和国内外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继续扩大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加大中国当代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也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推荐和鼓励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让他们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形成对中国人、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最后要加强对汉语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把握能力,培养他们主动传播中国文化观念的意识。当然,国内的对外汉语及文化教学也应吸取美国汉语教学中先进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受留学生欢迎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加快汉语成为国际化语言的进程,也使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更具影响力。

[1]谢玲玲.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以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7-40.

[2]陈紱.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6(6):35-44.

[3]钱茜露.美国公立学校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4]黄东梅.汉语文化教学在北美高校[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6):122-123.

[5]陈蓉.在华汉语强化教学项目中的文化体验研究——以CIEE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王晓阳.对美推广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机遇与挑战[J].世界教育信息,2008(3):72-78.

[7]王晓钧.美国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汉语教学,2004(1):100-104.

[8]陈紱.五个“C”和AP汉语与文化课教材的编写[J].语言文字应用,2006(6):59-65.

[9]马莫非.对美汉语教学电影教材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汉语语言文化
学汉语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