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3-03-18文,韩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硕士研究生

程 文,韩 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超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造性超声人才的重任,因此,超声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超声事业的发展。目前,超声医学研究生导师多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肩负着医疗、教学及科研等多方面的重任,往往忽视了对硕士研究生的全面培养;而研究生大多是本科毕业直接考取的硕士,从而缺少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工作经验[1]。因此,探讨超声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笔者就如何培养超声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科研创新意识、超声思维模式、人文素质等方面作一简要总结。

1 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多数本科生为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用大学最后一年时间复习考研,而这一年正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较为缺乏,需要重点培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能力的基础环节。研究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因此,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了开设专业课程以外,还应增加交叉学科知识的讲授。一名合格的超声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影像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超声医生应结合多种影像学资料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综合判断。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专题讲座、最新进展报告、病例讨论等。定期在科室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由高年资医生给研究生讲解临床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过程,让研究生多渠道、多角度地吸收知识。

超声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医生操作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超声诊断分析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断本学科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能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第一阶段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和全面专业知识的人才[2]。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实践机会以及医生的言传身教,都对超声研究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聘请操作规范的专家、教授组成超声实践技能指导小组,定期为研究生安排超声操作示范,规范研究生操作手法;在导师与研究生人员不对等的情况下,指定副高以上教师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尽量做到“一人一师”;让每一名研究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并要求研究生对每一名自己检查过的患者都要做好随访,从而检验自己的诊断水平。如遇到诊断错误的病例,首先让研究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寻找误诊原因,然后由上级医生会诊并指导研究生做出正确的诊断,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检验—自查—指导”学习过程,使研究生的诊断水平得到提高。

2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研究领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才能形成创新行为,从而产生创新效应,并取得创新结果,实现自主创新[3]。超声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每年让研究生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超声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创新特点;鼓励研究生多与专家进行交流,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其成功经验和创新精神。积极创新的人应该勇于突破,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学会用与他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以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突破。

研究生培养区别于本科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能力、科研的创新能力、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英语论文读写能力[4]。科研基本功的训练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或解决临床问题为前提,密切结合临床工作,要求研究生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保持敏锐的科研洞察力,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从细微处入手,找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思考其是否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作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此外,还应培养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查阅文献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是超声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医学科技情报资料反映了国内外医学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是科学工作者了解同行工作、追踪国际最新动向的窗口,也是确定或调整课题方向的重要依据[5]。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鼓励研究生养成每天查阅文献的习惯,专门请医学检索教研室教师向学生传授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技巧,使研究生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认真查阅文献,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摸清前辈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萌发新见解。我们还应要求每位研究生多写综述、科研标书等,使其在获取科技信息方面得到更多的经验积累;还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能力,英语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研究生获取国外文献资料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每两周组织一次外文文献抄读学习,由研究生担任主讲,就近期查阅的文献进行重点汇报,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通过让研究生学习查阅文献,使其及时更改研究内容,提高科研水平。

3 建立立体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超声医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超声图像的成像和观察都在一个动态的状态下进行,例如从不同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同一器官,这是超声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优势,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习的难点[6]。在临床工作中,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研究生将显示屏上的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进行概念转换,从而建立研究生的立体思维,改变其单纯的平面思维概念。帮助研究生建立立体思维,首先要让研究生凭借积累的解剖学、病理学及成像技术知识等去辨认二维图像,同时进行逆向思维,使研究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虚拟的三维人体组织结构,然后让研究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判断,最后达到诊断的目的。整个影像成像诊断过程就是一个“立体—平面—立体”的变换过程。

4 兼顾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医疗卫生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肩负着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及健康的重任,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7]。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指导教师要用长期积累的经验陶冶、教育研究生,让研究生理解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提高研究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人格,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医德教育,将医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的临床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对医学研究生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训练,使其明白一些基本的问题,如面对患者时何种穿着是得体的;如何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如何平等对待富裕和贫穷的患者;如何形成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

超声医学研究生是我国超声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对超声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超声思维模式和人文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联合培养。作为医学教育者,应顺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创新改进,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超声医学人才。

[1]王槐志,张朝斌,唐艺宸,等.谈外科硕士研究生的全面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10(2):152-154.

[2]任伟.浅谈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1):88-90.

[3]王云,吴安石,岳云.麻醉科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1,12(9):62-63.

[4]蒋吉英,姜红心,李磊,等.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8(1):34-36.

[5]张明华,赵珍先,葛海燕,等.研究生信息检索课教学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5):52-54.

[6]王茵,赵宝珍,熊文峰,等.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52-1054.

[7]郑少玲,倪晓洁,陈琰.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127-128.■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