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惠州市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2013-03-15廖芳丽袁慧虹林婷婷

化学教与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老师

廖芳丽 袁慧虹 林婷婷

(惠州学院化学工程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标志着我国高中化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改变以知识技能为取向的目标观,并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课标对化学教育的目标明确指出“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与学习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因此,研究目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化学学习的特点,并根据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改进自己的化学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无论从学习容量还是知识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由于学习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知识面广,横纵向联系多,疑难密布,许多学生从对化学学习充满好奇到渐渐失去兴趣。教育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化学学习特点的情况下,才能对症下药,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本研究拟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培养、激发和强化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为此,就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特点,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抽样方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类整群抽样法,选取惠州市3 所高中(惠州市八中、九中、惠州实验中学)高一9 个班。调查问卷为开放式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498 份,其中男生267 人,女生231 人,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2.问卷调查设计

根据教育理论、学生心理特点、化学学习的过程及化学学科内容与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中单项选择题的百分率表示各选项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多项选择题采用的统计方法为: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次数÷有效答卷份数,对于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可能超过百分之一百。调查内容包括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学习规划、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等。结果统计采用百分比形式,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3.问卷调查结构

本次问卷调查表由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结束语五部分组成。

4.问卷的有效性

首先,我们判断一份调查问卷所填是否符合常理;其次,观察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最后,与自己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看大方向是否符合;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98 份。

5.问卷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全部采用纸质版的问卷调查,调查完成后,将所有的数据输入电脑软件进行统计、作图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

本次调查通过对高一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现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及课堂学习的调查,初步了解了高中生化学知识的学习现状。

(1)高一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76.5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化学实验课不能满足其化学的学习需求,92.96%的同学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得知所调查的学生中79.92%的学生都认为化学实验题很难做或比较难做。此外,通过我们对问卷调查学校化学老师的访谈中也发现,部分化学老师对实验不重视,怕麻烦,不做实验或尽量少做实验,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有些老师为了实验效果明显和节约时间,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通过视频来教学,让学生记住实验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有些学生学了近两年的化学,连基本的实验操作都不会,更不要说具备基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

(2)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可知,31.33%的学生是先复习再独立完成作业,45.78%学生完成作业前不看书,主要通过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完成自己的作业,17.47%的学生喜欢和其他同学商量着完成,更有5.42%的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统计数据显示,每天花0-0.5 小时学习化学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54.22%。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高中的学习任务重,每天都有五门以上的课程要学习,学生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先复习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有一种单纯的完成任务的思想,没有把完成作业看作是理解、巩固、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二是学生个人学习的惰性。对于课后化学辅导资料和相关化学知识内容,90%以上的学生会做一部分典型习题,学会某种思路方法或看知识归纳,理解章节重难点,只有8.43%的学生从来没有化学参考书或是从来不看。此外,74.54%的学生会自动或在老师引导下联系实际来学习化学的抽象概念。94.4%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常会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或自己查书解决。

(3)高一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一道矩阵多选题。

表1 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

从表1 可以看出,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主动提问较少,多数学生都是偶尔地进行预习、复习、笔记整理、按时完成作业和作业的订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目的不太明确,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以升学、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频繁的各种考试严重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天性[1]。学校安排给学生过多的练习量和必修的课程较多,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多。从所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化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以老师、课堂、课本为中心,即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极少数的同学上课主动提问,部分同学偶尔提问,绝大多数同学从不提问。

2.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看法

统计结果显示:有69.68%的学生表示,他们已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也知道应该认真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53.24% 的学生没有认真学;对化学课程不感兴趣,不愿认真学习的占24.68%; 认为学了也未必能用上的占18.69%;有36.64% 的学生认为化学课程太枯燥,容易让人失去兴趣;38.23%的学生认为概念太多,不易掌握。

3.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因素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因素,我们设置了三道选择题,分别从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学习目的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表2 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因素调查结果

68.47%的学生认为兴趣对化学学习非常重要,82.86%的学生认为影响化学学习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的努力。从上题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多数高中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只有少数的同学是由于兴趣和通过化学的学习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生活问题。

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两道开放式问题:“你喜欢老师怎样上化学课? ”答案统计归纳如下:71.49%(356 人)的学生喜欢“重点、难点讲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的老师;31.53%(157 人)的学生喜欢“讲解例题注意思路点拨,通过习题和例题巩固所学重点、难点” 的老师;20.08%(100人)的学生喜欢“广泛联系生产生活或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善于归纳总结”的老师;17.07%(85 人)的学生喜欢“每一知识都由老师来讲解,并讲深讲透”的老师;60.04%(299 人)的学生喜欢“有激情,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老师;51.41%(256 人)的学生喜欢“讲解条理清晰,便于掌握知识”的老师;74.29%(370 人)的学生喜欢“尽可能多做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实验结果解释相关理论知识”的老师;在“通过化学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这个问题下,学生的答案主要集中到两个:一是知识结构化的科学学习方法,即把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和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如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可按“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制法”使之系统化;二是用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如在观察宏观事物、现象、变化的基础上推知事物的微观结构、运动规律等。

三、结论

经过本次的调查,初步得到目前惠州市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

(1)化学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老师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实验是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大部分高一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而无实验可做,为了应付考试,背实验现象、背操作过程的情况普遍存在。

(2)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但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3)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化学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但也有半数以上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化学难学。

(4)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清晰、有条理、富有激情的、直观、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

四、思考与建议

针对当前惠州市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我们认为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那就要结合高一学生具体情况和化学的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和学习策略。

(1) 在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上,化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与研究,需要从基于化学教科书内容和升学应试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走向基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能力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2) 培养学生不仅是要传授知识与方法,还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2]。化学学习兴趣是影响化学学习的变量。因此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种变量,注意培养、保护、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化学的心理,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以师生合作方式进行教学。

(3)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化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有助于同学们更加形象具体地学习化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探索自然界化学变化的奥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也是促进知识迁移的需要。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一个历时一学期的解决问题学习计划,由教师给学生创造合适的问题情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目的性很强的任务可使学生的工作具有连贯性,便于评价工作成效,从而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当然,这种学习方法作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补充,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合理,尽可能使“解决问题” 的学习计划能够涵盖化学课程中的常用方法,并且要对学生分阶段组织讨论和进行指导。

(4)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义务动机,进而转化为崇高理想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所要达到的认知目标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在重商轻工,重文轻理的粤东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

[1] 王宏璎,刘玉兰.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0):132-134

[2] 杨明生,关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J].化学教育,2012,(1):57-59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老师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