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区“草根”组织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2013-03-15采访凌燕
采访/本刊记者 凌燕
发展社区“草根”组织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采访/本刊记者 凌燕
社区建设的核心应是利用社会资本构建和谐邻里社会组织,通过建构社区共同体从而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这正是嘉定区“睦邻点”建设的主要价值指向。当前急速的城市化导致大量的居民搬迁,传统邻里间的私人交往与现代社区的公共价值不相适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构建现代性的社区文化,重塑现代城市社区共同体,让社区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记者为此采访了嘉定区社建办、部分街镇和“睦邻点”负责人。
记者:何谓“睦邻点”,其价值定位在哪里?
答:“睦邻点”是一个以地缘为纽带的特殊群众活动团体,是在社区党总支的引导下,由热心公益的居民自觉发起,由志趣相同的居民自发参加,活动由参与的居民自由设计,定期在固定的居民家中,组织开展不同主题活动的社区群众活动团体。每个“睦邻点”就是一个活动小组,如谊邻之家、老来乐、老爸爸聊天室、议和园、曲苑之家、舒心邻里点、姐妹情小家园、宠物沙龙“睦邻点”等,通过“睦邻点”的逐步推进,使陌生的居民之间找到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让社区里的居民有一个归属感,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从而传播睦邻文化和睦邻精神。
我们在建设睦邻点的过程中,始终倡导 “培养居民自治精神,弘扬传统邻里文化”的理念,希望能有意识地把居民自治与睦邻文化的再生产连接起来。在居民自治中贯彻“居民的事由居民自己办,社区的事由社区成员共同办”的理念,有意识地把居民的私事与社区的公事连接起来。睦邻点建设实质上是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基本原则,通过围绕营造睦邻文化、加强互帮互助、倡导文明科学、推进社区民主、密切邻里关系、促进身心健康等居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睦邻活动,使社区群众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周围,从而使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有效载体。
同时,我们通过“睦邻点”的建设,也看到了地缘关系的淡出并不是影响人们日常交往减少的根本原因,业缘和趣缘关系是形成新的社会互动的纽带,可以促使有共同兴趣、爱好,相同理想、志向的居民群众走到一起沟通交往,比如喜好健身、唱歌、聊天、打牌、文学、艺术的活动群体比比皆是。
“睦邻点”的最初定位就是要成为邻里交流情感、倾吐诉求、传递信息的聚集地,而现在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党组织了解社情民意的聚集地。据统计,在目前的“睦邻点”里有85%的召集人是党员,有30%以上的参与者是党员。因此,睦邻点也使得党员能经常、及时、有效地为居民群众服务,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密切与加强。可以说,搭建以聚缘为基础的社区互动平台,使社区工作贴近群众的需求,引领群众共创和谐,在为群众服务中,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睦邻点”建设的重要收获。
记者:嘉定区的“睦邻点”与其他区的社区团体相比有哪些独特性?
答:首先,“睦邻点”从最初的创意到目前的发展始终遵循着草根的性质。睦邻点的发起和组织活动都是由社区热心公益的居民积极参加,活动场地大都设在居民家中,或利用居委会各类活动室开展形式多样的聚会和娱乐活动。在场地建设中,政府没有投入一分资金,是完完全全的草根组织。与此同时,我们的草根性也有自己的特色,虽然由群众自发组织,但必须由街镇加以评估认定,组织者、活动场所与活动记录都有一定的规范引导。街镇居委会通过组织和功能引导,不是向居民授予资源,而是向居民授予权利,对源于居民的睦邻行动给予鼓励和认可。等到睦邻点发展多了,再建设“睦邻沙龙”,而且在街镇层面上还成立了“睦邻会所”,由“睦邻沙龙”的负责人组成,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每半年还对所有的“睦邻点”进行评估。这既不是自上而下地去创造一种社会秩序,也不是单纯地自下而上的自然发展,而是先由基层自己去寻找、发现,在居民中先横向拓展出社会,然后再由政府去保护、顺应并加强发展的一种井然有序的社区秩序,体现了社会自下而上的活力与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相对接的建构方式。
第二,群众性与党建相结合。“睦邻点”的成立完全是基于群众自我的自治性需求,其成员也是由社区志趣相同的居民自发参加的。在睦邻点,无论是弹琴、唱歌,读书、看报交流心得,或者是绘画、写字,所有的居民聚合,都出于自发。“睦邻点”按照人群聚集的纽带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为地缘型睦邻点,属于邻里互助型,参与居民主要是基于同一或相近楼栋,开展日常交流和互助关照,如“谊邻之家”睦邻点、“邻里有情”睦邻点;二为趣缘型睦邻点,属于兴趣相投型,参与居民的空间距离较为宽松,主要因兴趣爱好相近而相聚,追求娱乐、健身、乐趣,如“老同志”睦邻点、“歌声与微笑”睦邻点、“活力妈妈”睦邻点、“骑乐无穷”睦邻点、“快乐”睦邻点、“老爸爸聊天室” 睦邻点等;三为志缘型睦邻点,属于志向相同型,这一类型的“睦邻点”居民主要是基于相同志向,讨论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追求某种公益价值,典型代表如“帮帮乐”睦邻点、“热心”睦邻点、“老娘舅”司法睦邻点、“手拉手救助”睦邻点等;四为业缘睦邻点,属于职业或生活境况相近型,参与居民主要是基于相近的生活境况或职业、身份性质,如残疾人群体、失业者群体、外来人口群体等,聚在一起互相慰藉鼓励,如“你我同行”睦邻点、“心灵交流”睦邻点、“新上海人”睦邻点。这些“睦邻点”不仅使社区里原本陌生的居民熟悉起来,在他们的心中有了归属感,而且开始为社区老弱病残送去关怀,为社区公共秩序出谋划策,为社区环境卫生群策群力,为社区矛盾化解贡献智慧。同时,我们在推进睦邻点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动共建,以党员带动群众的理念,在工作中各社区党组织深入社区和群众之中,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生活情况,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和居民关注焦点,为“睦邻点”牵线搭桥,以充实“睦邻点”活动内容、深化活动意义起到桥梁作用。
第三个特点是自治性与社区居委会引导相结合。睦邻点活动的开展与参与体现居民的自我教育与管理,其事务的讨论和活动皆由参与的居民自行设计。睦邻点建设不受内容束缚,只要是积极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都可以在睦邻点开展。同时,社区居委会根据“睦邻点”的建设标准和“三个自”、“三个一”、“三个心”的建立模式,在社区原有的居民自发形成的自娱自乐的小团队基础上,加以培养和引导,利用“睦邻点”逐步实现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例如:金旺社区的“歌友会”结合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容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宣传作品,对设计社区建设的有关事项,以歌曲的形式配合社区居委会进行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还有桃园社区的“老爸爸聊天室”为解决居民车辆进出矛盾,通过与政府部门沟通,组织家长民主讨论,制订了“接送车辆南进北出”的方案,将困扰基层几年的难题妥善解决,体现了“居民的矛盾在居民中解决”。可以说,“睦邻点”不仅搭建了新的社区自治平台,其草根性、群众性、自治性也呼应了“金邻居”的中华传统邻里文化,有效增进了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5月25日我们举办了首届“睦邻节”启动仪式,通过节日庆典和仪式活动,潜移默化地推广睦邻文化,扩大睦邻点的参与面。
记者:从2007年启动至今,“睦邻点”展现了它蓬勃的生命力,其内在的活力因素是什么?
答: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我们“睦邻点”独特的机制相联系。第一,我们是从居民需求和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内动力。尽管市场经济和新的城镇化建设导致邻里之间越来越封闭,但是我们认为,传统邻里文化仍然决定着人们的合群化倾向。嘉定作为历史文化积淀之地,邻里关爱、守望相助的传统,仍然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尽管现代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交往意图更加理性,范围更加宽泛,但多种多样的日常交往并没有减少,居民自发的活动团队比比皆是。这中间就蕴藏着把人们组织起来的基础和资源,因此从邻里传统和居民需求中发现居民自组织的动因,从政策和机制上因势利导,就成为嘉定区睦邻点建设活力旺盛的重要保障。在政府方面,我们讲究“因势”和“利导”。“因势”即按照居民搭台、居民为主的原则,不越俎代庖,始终让居民骨干发挥作用,让居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己唱主角,以保证睦邻点始终贴近百姓生活,关注居民民生;“利导”则是积极为睦邻点的自我运作提供服务,包括由街镇财政提供活动补贴,由居委会和社区党组织派出指导员,定期组织睦邻点负责人座谈、交流和培训,以此扩大睦邻点的参与率,提高其组织与活动能力。
第二,通过党政组织的政治与资源保障掌握方向标。为促进睦邻点的健康发展,嘉定从政治引领和资源扶持两个方面提供保障。积极推进居民区党组织建设与居民睦邻点建设的融合与渗透,一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党员参与睦邻点活动,向睦邻点输送活动骨干,使党员在睦邻点中发挥作用;一方面依托睦邻点建设丰富党员活动,使睦邻点成为社区党员活动的重要载体。党建工作与睦邻点工作融合,既为睦邻点建设添加了活力,又从政治上保证了睦邻点发展的方向。各街镇从资源供给上对睦邻点建设发挥重要的扶助作用,包括提供资金、培训、宣传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大力宣传推广睦邻点运作与睦邻活动的成功个案,积极开展评先创优,为营造睦邻氛围、传播睦邻文化营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在睦邻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最大的特点是,党政组织和居民组织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而是通过合作与合力实现社区的公共目标。
第三,把组织与功能的规范引导作为深化工作的推进器。嘉定区的睦邻点源于居民自发的活动团队,又比一般的居民自发团队更有组织的内聚力,更有活动的规范性,更有功能与文化的发散性。这与有意识地规范和引导分不开。一方面建立了宽松但又统一的睦邻点建设标准,即一个发起组织者、一套住房或一间活动室、一本活动记录台账;一方面注重激励睦邻点拓展功能,鼓励睦邻点成员之间互帮互助,鼓励睦邻点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鼓励睦邻点成员讨论社区公共事务,及时吸纳他们的合理建议。我们的这种规范和引导既非行政化的强制,也不是急功近利的推行,而是与资源扶持、政治引领相结合,用激励性的人性化的手段达到目标。例如只有达到标准的自发团队才能获得睦邻点的资格认证,只有获得了资格认证的睦邻点才能获得经费补贴。这些措施很好地发挥了激励和引导作用。
记者:“睦邻点”在发展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瓶颈?是如何解决的?
答:“睦邻点”发展至今,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已经寻找到了解决的路径,而有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和理论讨论。我们认为,“睦邻点”遇到的第一个是长效性问题。形成长效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睦邻点”的领头人制度的长效性,目前我们的“睦邻点”领头人基本都是退休老人,随着他们年岁的增长,谁来接班这个问题逐渐进入议事日程。目前我们制定了一个标准,首先政治上可靠,基本上都是中共党员;其次场所要求固定,以居民家庭为主;第三台账要求健全,活动记录翔实正常。二是经费扶持。“睦邻点”建设之初,所有活动经费都是由居民自己筹备,现在我们对每个达标的睦邻点给予少量的活动经费,解决茶水、纸张等一些基本开支。三是多方服务,街镇、居委会通过多种平台培训骨干,提高活动能力,还借助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宣传“睦邻点”的人和事,扩大影响面;四是完善枢纽式管理,形成了由街镇层面的睦邻会所、居委会层面的睦邻沙龙和居民层面的睦邻点所构成的“三级”网络。以上这些机制是我们已经和接下来要完善和重点抓的工作,保持“睦邻点”的长效性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里需要摸索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文体类的日常兴趣类的活动组织上升到基层居民自治上来。目前我们的“睦邻点”基本上以文化类、体育健身类居多,内容上比较单一;其次,从参与的人群上来讲主要是老年人为主,而且限于场地的制约,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瓶颈。“睦邻点”成为娱乐健身的聚集地,这虽然是和谐社会必需的,但是如何通过“睦邻点”,实现自治,让居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发展自己。比如物业管理问题、老龄化问题等,面对这些不可逾越的问题,虽然我们也有不少尝试,有一些实践的成果,但是还缺少梳理和总结。我们也已经看到了,通过“睦邻点”的建设,不同的“睦邻点”成为居民、社区组织和基层政府部门联结起来进行沟通协商的常规化公共空间,这大大拓展了居民对社区日常事务展开自治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如何从这个公共空间里开发和增值社区的社会资本,让社区的草根行动被积极动员起来,完成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
第三个瓶颈在先前也有所涉及,就是理论层面的总结问题。基层要发展,不仅是实践的创新和摸索,还需要理论的引导。“睦邻点”在成立之初,有许多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对我们的“睦邻点”建设作了理论总结和引导,但是随着我们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接下来深化的路径在哪里,仍然需要专家的指引。“睦邻点”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色和嘉定特色,我们需要懂得本土文化的专家,结合三个特色为我们构建一个发展蓝图,从理论上能把“睦邻点”的发展讲清楚。比如传统的邻里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单纯地认为是重拾传统,在城镇现代化的发展中会显得“力不从心”。新时期的睦邻关系,有国际化大都市特色的上海的睦邻文化如何重构等,我们需要理论的研讨和指导,这样在实践深化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清晰的路径。
记者:那么,“睦邻点”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哪些工作重点?
答:首先,我们认为,有“三个再”,第一个是再总结,第二个是再深化,第三个是再宣传。“睦邻点”是一个动员社会、整合社会、再造社会,使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区级层面上,我们今年的重点是深化睦邻点的内涵,使其成为群众自治的平台。比如今年以来徐行镇的“客堂汇”,结合睦邻点文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初步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富有淳朴乡土气息,又极富时代特色的基层民主管理新路子。把过去生产队长一声哨子响,村民拖儿带小地集中到队长的客堂间听报告、议大事、开分配会的老式方式,重新运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中。今年年初,徐行镇结合社区工作例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确定了在曹王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一居民组长的客堂间先期试点,并在4月底举办了现场展示活动。农村“客堂汇”较之“睦邻点”,在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的局限问题上有所突破,它利用了农户宽敞的客堂间、发挥党小组长、居民组长等一批社区骨干力量,发动、吸引居民集聚一堂,开展读书读报、文娱体锻、健康小组、编制黄草制品等活动。同时,镇相关部门、居委会也以此为阵地,开展“送文化、送健康、送服务”进社区活动,使农户客堂间成为“汇聚文化、汇聚民智、汇聚民声、惠民便民”的综合性社区建设新平台。之后,相继在徐行和钱桥两个村推开,目前有三家基层单位共建了6个“客堂汇”示范点。通过这一平台,镇的党员干部能够与群众面对倾听、促膝相谈、贴心交流,真切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及时反馈和落实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客堂汇”可以说是“睦邻点”内涵的深化,是把日常的文娱活动组织深化到群众自治的层面上,是我们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希望随着“客堂汇”完善,能成为365天全天候开放的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和凝聚更多的社区建设力量,共同参与到美好家园建设的队伍中来。计划明年能实现在全镇村居委会全面推广,每个村居至少建2个示范点,将“客堂汇”打造成“融合社区自治和共治的新载体,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新平台”,为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拓宽更为广阔的新平台和新空间。
在街道层面,要深化“睦邻点”的体制机制,在制度上有所完善。一是完善发现机制,建立人才储备库。充分发掘、凝聚一批有志为社区建设出力、有专业特长的“草根领袖”,尊重其意愿及个人所长,为社区自治组织、群众活动团队、志愿者服务队等提供人才输送。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推行保障服务。探索“草根领袖”及有贡献人才纳入社区服务体系的新机制,通过试行积分制等办法,使其优先、优质地享受社区助残、助老、助学等社区服务,在社区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识。三是完善培育机制,强化业务指导。抓好骨干业务培训和指导,采用内聘外请的方式,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实施培训教育的“零收费、零门槛、零距离”。
第二,强化“睦邻点”的实效性,将“睦邻点”纳入社区自治体系,使“睦邻点”成为动员、参与民主自治的活动性组织,通过“睦邻点”采集民意诉求、凝聚社区共识、动员社区志愿者、孕育社区精英、落实居民自治。比如杏花社区的“老大人”,起源于“衣线牵”睦邻点,居委会从“睦邻点”成立之初,就根据社区特点,积极培育一批居民自治的带头人——“老大人”,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参与社区的自治建设。“老大人”都是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了解社情民意,是居委会、政府联接居民的天然纽带,他们作为居民代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商、评议、决策,表达民意,行使民主权利,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社区自治的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调解集体上访事件等,“老大人”都充分显示出了居民自治新路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将总结“老大人”的带头作用,积极倡导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实现组织内集体行动的自觉机制,鼓励“睦邻点”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社区民主自治活动。
第三,我们在今后要建好“睦邻文化专家论坛”、“睦邻文化群众论坛”以及“市委党校社会实验基地”三个理论实践平台,着力研究培育提炼睦邻文化,以理论创新推动“睦邻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