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9例临床分析

2013-03-06姜丽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肌壁宫腔输卵管

姜丽红,曲 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110042)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9例临床分析

姜丽红,曲 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110042)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8.73%,疾病误诊率为10.20%,临床定位误诊率为48.98%。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3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误诊率逐渐降低,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妊娠,异位;诊断;治疗

近年随着人工流产术、剖宫产率的增高,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90%~95%)[1]。输卵管妊娠多发生在壶腹部及峡部,伞部及间质部少见。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间质部、输卵管伞部、卵巢、子宫瘢痕处、子宫颈、子宫角及子宫肌壁间、腹腔、残角子宫。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在呈上升的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9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561例,特殊部位妊娠49例(年龄24~46岁,平均34.1岁),占同期异位妊娠的8.73%,均结合临床和病理确诊。39例有1次以上的人工流产史,28例有盆腔手术史,9例宫内放置节育器。本组妊娠部位及临床特征,见表1。

1.2 方法:本组病例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3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伞部妊娠及卵巢妊娠全部行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有3例行手术治疗,余5例行非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行手术治疗,余3例行宫腔介入治疗;宫颈妊娠2例行手术治疗,余3例行介入非手术治疗;宫角妊娠1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宫腔介入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全部行患侧宫角楔形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平均腹腔内出血量900mL;7例卵巢妊娠全部行卵巢楔形切除术,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3例腹腔内出血>800mL;输卵管伞部妊娠均有不同腹腔内出血,1例腹腔内出血>800mL,其中2例行伞部异位病灶切除术,3例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子宫瘢痕处妊娠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行异位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3例甲氨蝶呤杀胚后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2例单纯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行开腹子宫病灶切除术,其余3例均行宫腔介入治疗获得成功;宫颈妊娠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1例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出血多;1例因患者年龄较大,同时合并子宫肌瘤),3例行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及宫颈管搔刮术;宫角妊娠1例行宫角楔形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2例行宫腔介入治疗。见表2。

2 结 果

49例均痊愈,其中44例初步诊断为异位妊娠,5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疾病误诊率为10.20%,这5例均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其中4例误诊为宫内早孕,1例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5例临床定位准确,临床定位诊断正确率为51.02%,定位误诊率为48.98%。子宫肌壁间、宫颈及宫角部妊娠全部定位准确,定位误诊的患者包括疾病诊断误诊的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5例输卵管伞部妊娠及4例卵巢妊娠。

表1 49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特征

表2 49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治疗方法

3 讨 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是由于孕卵在输卵管运行受阻或外游,在少见部位着床发育而致。其发生率占异位妊娠的4.85%~10.11%[2]。本文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9例,占9年来我院收治异位妊娠561例的8.7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及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报到率逐年上升,其与近年来妇科炎症疾病增多、剖宫产率逐渐增高、人工流产史及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关。由于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提高及诊断技术的逐渐发展,疾病临床诊断率明显提高,漏诊率明显降低,且临床定位诊断正确率逐渐提高。我院49例只有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疾病诊断误诊,25例临床定位准确,临床定位诊断正确率为51.02%,定位误诊率为48.98%。49例全部治愈。以下对几种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3.1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的子宫部,其胚胎向宫腔外生长,位于圆韧带外侧,与盆腔感染及输卵管炎症有关。症状及体征与其他部位的输卵管妊娠相似。孕8周前难以与其他部位输卵管妊娠鉴别。但近年来由于超声设备技术的逐渐提高以及诊断人员的技术提高,术前大多可清楚辨认,可见子宫增大,一角突出,其内可见孕囊,宫腔内无妊娠囊。间质部妊娠为子宫血管和卵巢血管汇集区,血运丰富,破裂时在短时间内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对怀疑间质部妊娠,结合超声检查,尽量在破裂前明确诊断,及时行手术治疗。我院未破裂的间质部妊娠有7例在术前即通过阴式三维超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了异位病灶破裂所造成的危及生命的大出血;5例患者因孕早期未进行常规检查,急性失血过多而导致晕厥或休克。

3.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指孕囊、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3],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及妇科炎症的增多,文献[4]报道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多。临床表现为短暂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早期不易发现,诊断时易与先兆流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及宫颈妊娠相混淆。术前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子宫增大,宫腔上段空虚,宫颈管内无妊娠囊,子宫峡部前壁原手术瘢痕处可见胚囊附着,或者有不规则的回声区,其周边或团块内局部血流丰富。少数患者的胚囊变形或种植于瘢痕组织内,胚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菲薄。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切勿盲目行人工流产或诊断性刮宫术,以免引起大出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控制胚胎发育。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病灶切除术等,其目的均为杀死胚胎,减少出血,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于确诊的病例,应根据患者的孕周、胚胎存活情况、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生长方式、子宫肌层受损情况、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等采取个体化的治疗[5]。我院误诊的5例患者中4例诊断为早期妊娠,与患者停经时间少、孕囊植入瘢痕部位少、子宫肌层局部浸润少及局部血流不明显有关,孕囊位置低考虑与先兆流产和子宫内膜炎症有关,均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发现阴道流血多,子宫瘢痕处有不规则无回声,其中1例严重者超声可见子宫体下段8.0cm×6.1cm不均质中等回声向浆膜突出,急诊开腹手术行瘢痕处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另3例经过缩宫、宫腔填塞纱布、止血及应用甲氨蝶呤后痊愈。1例患者在外院行药物流产术后阴道流血不断,入院时由于子宫下段肌壁可见局部血流丰富及有不规则无回声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增高,初步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后经对症治疗及药物杀胚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

3.3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组织内种植、生长和发育,临床上以原发性卵巢妊娠为主,其发生率占异位妊娠的0.3%~3.0%[6]。卵巢妊娠的发生率在带宫内节育器的妇女中相对偏高。宫内节育器可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其分解产物既可能影响宫内环境,也可影响输卵管功能,但不影响卵巢;同时,宫内节育器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输卵管逆蠕动,使受精卵逆行种植于卵巢内[7]。本组7例卵巢妊娠中有4例有宫内节育器。其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及相似,因此术前诊断虽为异位妊娠,但妊娠部位大都考虑为输卵管妊娠,手术后及病理检查后才确诊。我院7例卵巢妊娠3例术前定位考虑为卵巢妊娠,其余4例均考虑为输卵管妊娠。

3.4 输卵管伞部妊娠:本组输卵管伞部妊娠5例,3例孕卵种植于输卵管伞部,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其余2例输卵管伞部可见少许绒毛组织,输卵管壶腹部无明显增粗,诊断考虑输卵管伞部妊娠,但不完全排除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到伞部,遂行伞部异位病灶清除术。术后继续密切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患者均痊愈出院。

3.5 子宫肌壁间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四周被肌层组织包围,与宫腔及输卵管腔不相通,是十分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生率约1/30000,约占异位妊娠的1%[8]。其发生与人工流产术、子宫腺肌症、胚胎移植等可能至子宫内膜损伤的因素密切相关[9],随着人工流产率、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胚胎移植增多,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发生率也有逐渐增加趋势[10]。本组报道4例病例中3例有人流史,1例有剖宫产史,孕卵可通过受损的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肌壁间。盆腔炎症使子宫浆膜面受损,孕卵通过受损的浆膜面直接种植到子宫肌层[11]。以往报道手术前能诊断的病例少见,术中见病灶位于子宫肌壁内,并与子宫腔及输卵管开口均不相通;光镜下肌壁内病灶可见新鲜或陈旧的绒毛组织、滋养细胞浸润肌层。国外报道MRI是术前诊断肌壁间妊娠的金标准[12],但有经验的医师三维超声同样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本组4例患者均在术前通过三维超声明确诊断。1例因孕囊较大,且宫腔介入困难行开腹手术,其余3例均行超声引导下宫腔介入治疗,子宫肌壁注射甲氨蝶呤取得成功。超声引导下宫腔介入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无创、安全、有效,同时可避免子宫损伤[13],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3.6 宫颈妊娠:指孕卵在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多见于经产妇、反复行人工流产术及宫颈损伤者,多表现为妊娠早期无痛性引导流血,出血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妇科检查或刮宫可诱发宫颈大量出血。本组5例全部有人工流产史,而且均超过3次。专科检查可见宫颈膨大,宫体大小及硬度正常,子宫呈葫芦形,超声显示妊娠囊在宫颈管内。采用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并宫颈搔刮术,阴道填塞纱布止血,并术后继续给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联合化疗,一般非手术治疗即可成功。本组报道2例成功,另2例患者1例因非手术治疗无效,1例因患者年龄较大,同时合并多发子宫肌瘤,要求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术。

3.7 宫角妊娠:胚胎种植于子宫角部,向宫腔内生长,尚未达到间质部。超声提示孕囊在宫内,明显偏向一侧宫角处。由于植入部位和子宫腔较近,常误诊为宫内妊娠。未破裂且强烈要求继续妊娠者,可期待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超声,少部分病例可为正常妊娠。未破裂的宫角妊娠可先行超声引导下吸宫术,如不成功,可行宫腔介入治疗。本组2例行甲氨蝶呤宫腔介入治疗取得成功。非手术治疗失败或病灶破裂者尽快手术治疗。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0.

[2]姚宝钗,陈端.少见异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1):33-35.

[3]邵温群,郑斐,石一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66-367.

[4]李颖.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J].中国实用医学,2003,3(10):22-23.

[5]杨清,朴曙花,王光伟.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64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2):89-92.

[6]刘娜,杨桦,张洁文,等.卵巢妊娠4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4):299-301.

[7]景利艳.卵巢妊娠诊治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448.

[8]王素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8-210.

[9]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37-1463.

[10]黄秋穗,侯晓红.子宫肌壁间妊娠3例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10,18(6):370-371.

[11]俞颖,周坚红,金杭美.子宫肌壁间妊娠两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 37(7):425-426.

[12]KUCERA E,HELBICH T,SLIUTZ G,et al.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interstitial or intramural pregnancy is MRI and“alloyed”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or the real thing?[J].Fertil Steril,2000,73(5):1063-1064.

[13]刘亚滨,耿洁恩,吴蕊.宫腔介入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3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5):622-623.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14.22

B

1007-3205(2013)04-0439-04

2012-04-12;

2012-05-17

姜丽红(1974-),女,辽宁本溪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妇产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4.024

猜你喜欢

肌壁宫腔输卵管
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治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流出道室间隔肌壁内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