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创业调查与服务工作的研究
2013-03-05陈建勇应巨林金建辉王天雁
陈建勇 应巨林 金建辉 王天雁
【摘要】创新创业是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创业活跃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也较快。本报告基于温州市平阳县219份有效随机调查问卷数据与访谈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阳农村青年创业现状,揭示了平阳农村青年创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和提升农村青年的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青年;创业;服务;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尤其是农村青年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青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帮助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成长成才,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是共青团和高校共同肩负的社会责任。
为进一步了解平阳县农村青年在创业的认识、创业愿望、创业方向、创业准备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的服务农村青年人自主创业,对平阳县农村青年创业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平阳县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基本情况
平阳县是浙江省辖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处温州市南翼区域经济的中心,是革命老根据地县、沿海经济开放县、海洋大县、文化大县。全县陆地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辖9个建制镇、1个畲族少数民族乡。截至2010年11月1日的人口普查第六次显示,县内常住人口76.17万人,其中青年人数53.68万人,占70.48%。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财政总收入28.5亿元,增长21.2%。
近年来,共青团平阳县委与温州高校开展校地合作,针对农业大镇,整合资源,开展试点工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导师团队的力量,搭建就业创业培训平台,导师对接创业项目,建立平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构建“3+X”模式的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平阳团县委充分发挥典型带头作用、楷模作用和导向作用,联系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青年创业者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青年敢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合力推进青年创业工作,举办平阳县青年创业大赛,成立“青年创业专家导师团”,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阳县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农技培训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县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召开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村两委干部参加创业理论知识、创业技巧培训和创业座谈会等,组织农村青年外出考察学习,大力推进创业工作。
二、平阳县青年创业工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浙江提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平阳提出的“富民强县”战略,这是创业创新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此次问卷对象主要以平阳县青年创业人数集中的五大镇:昆阳镇、鳌江镇、萧江镇、水头镇和万全镇为总体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19份,有效率达到73%。同时,为了第一手材料收集的更具有全面性和典型性,我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访谈,涉及青年农民、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人员,力争做到调研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素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平阳县农村青年创业现状。
(一)温州创业氛围好,平阳农村青年创业意识强
温州是一片创业热土,温州人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传遍世界各地。平阳农村青年创业意识较强,创业愿望强烈,在对创业的认识的调查统计结果也显示,82.2%的平阳县农村青年有强烈的创业想法(具体见表1)。此外,创业失败后,只有10.9%的被调查者会选择放弃,而其他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有机会,仍然会选择继续创业,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具体见表1)。
(二)家庭的支持和亲友的影响对农村青年创业鼓舞很大
家庭是社会天然的基层细胞。创业前先赢得家庭的支持对创业者很重要,创业者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多随之而来的困难,包括心理的压力、焦虑、挫折、无助、付出代价时的痛苦等,这些都是每个创业人所必经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得家庭的支持在创业初期显得更为重要。其调查结果显示,57.5%的家庭对青年创业是很支持的,15.1%的家庭尽管经济上没有办法,但精神上是非常支持的,而只有12,3%的家庭是不支持青年创业的(图1、图2)。这充分地说明,家庭对农村青年创业非常理解,并没有打压年轻人的创业热情。
(三)农村青年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县大量青年由于受融资难、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制约,农村青年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导致创业项目选择不准和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农村青年创业热情,影响着创业进程。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近57.9%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青年创业最大的障碍是资金不足,其次就是经验欠缺。(具体见图3)。
(四)农村青年认为政府应该大力扶持青年创业
农村青年在调查中表示,政府应在青年初次创业或者创业初期有所作为,建立创业支持基金、成立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指导服务、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成立创业园和创业实践基地等多方面、多层次大力扶持青年创业,引导扶持青年创业团队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的发展之路,给青年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具体见表3)。
三、加强引导服务,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工作的建议
(一)积极营造鼓励我县青年创业的社会氛围
首先,广泛利用现代化的专题网站、电视报道、报纸、杂志等各种渠道传播各类致富信息,树立一批成功创业典型,进一步拓宽农村青年的视野,加强农村青年与外界的联系,引导青实现自我价值,并积极鼓励农村青年勇于创业,开拓事业。
其次,要结合我县实际工作,大力宣传近年来在种植业、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成功创业的农村青年,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
最后,政府要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创业与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相应的青年创业激励机制,构建创业工作服务平台,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年创业和大力支持青年创业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认真调研,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
1、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人力社保局、教育、团委、工会、妇联等部门应该对返乡创业青年、新居民和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等农村青年进行分类引导,联合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创业就业者的素质,帮助青年提高创业成功率。
2、做好全县调查研究工作。建议由各镇(乡)、社区对本地青年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当地青年人数、文化程度、创业想法及一技之长等情况,从而建立青年就业创业数据库,为服务青年创业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三)创新培训机制,努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第一,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校地合作,联合温州高校组建一支青年创业导师团,完善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内涵,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论坛、互动交流、技术培训、开展项目推介、动态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深入宣讲创业富民政策,积极引导青年创业,激励青年创业热情,提升创业青年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二,针对各级团组织在服务月活动中挖掘的典型创业项目及创业团队,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开展导师带徒、基地孵化、通信联络等“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培育一批创业创新项目,培养一批创业创新人才,加以辐射带动广大青年投身创新创业,缩短创业周期。
第三,坚持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为重点,深入青年群体、整合有效资源、选择服务载体、开展主题活动,集中开展“四个系列”主题服务措施,即组建一系列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培育一系列创业典型、争取一系列信贷支持。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青年创业就业
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农村青年创业的政策和法规环境。在税收、金融、工商等方面给予扶持,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享受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简化工作程序等多项举措,加大对农村创业青年的扶持力度。
(五)积极探索青年创业融资渠道,为青年提供创业资金
积极向银行机构推介一批创业项目,获得资金到户率高、还贷率高和项目成功率高的小额信贷,使农村青年更容易获得急需的创业资金,及时投入生产。因此,建议金融信贷机构应该为农村青年建立相应的信用评定制度,简化程序,发放相应贷款,从而帮助农村青年顺利解决创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建议政府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基金,对创业资金困难的农村青年给予帮扶。
农村青年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从长远考虑,我们需要关注青年创业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培育青年群体的创造力,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引导农村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发挥新农村建设主力军作用,为提升农牧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辛欣.国家启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农业知识(瓜果菜)[J].2011(3)
[2]李琼燕.陕西省启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农村百事通[J].2011,(20)
[3]郑磊.吉林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问题新思考.青年探索[J].2009(2)
[4]闫盆吉,马国锋,唐晚.新农村建设中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意义及策略.西部大开发:中旬刊[D].2011(5)
[5]李美权.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建设探析.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J]201107
[6]周国红,张艳.浙江沿海地区农村青年创业现状与思考——基于宁波市鄞州区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
[7]宁波团市委课题组.宁波市农村青年创业文化调研报告.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1)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L2012A02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浙江省共青团工作、青少年工作重点研究课题(ZD2012010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建勇(1984-),男,浙江温州,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管理,就业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