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专业的中药材商品学课程优化教学的探讨※
2013-03-03肖冰梅王朝晖龚力民林丽美
肖冰梅 王朝晖 龚力民 林丽美
中药资源专业的中药材商品学课程优化教学的探讨※
肖冰梅 王朝晖 龚力民 林丽美*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沙410208)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专业知识,对中药材商品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优化,突出与中药资源市场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商品学的教学质量。
中药材商品学;中药资源;优化教学
中药材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材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是中药资源、医药营销及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中医院校中开设较早。它从商品学的角度研究临床用基本中药材,阐述在流通领域中中药材及饮片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和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保证中药材商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鉴别技术问题等[1]。而中药资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从事临床合理用药、药材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涉及专业知识内容较为广泛,加之与中药材市场关联度较高,使得讲授时重点、难点不易把握,学生学习的目的容易模糊。
从2006年开始,我们已经在我校中药资源专业进行了6年的《中药材商品学》教学,对此深有感触。本文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体会,对中药资源专业中《中药材商品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探讨。
1 加强针对性 明确学习目的
我们认为,教学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中药材商品学的学习,中药资源专业的学生应能较熟练应用以下知识:
1.1 把握市场最新行情变化 利用中药材商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药材商品的流通与市场经营特性,提高中药资源的有效利用。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商品,质量是根本,药材的质量不合格,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所以,要建立并遵守严格的商品质量管理制度,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其次,中药材商品经营的品种和数量取决于临床的需要,要根据医疗和保健需求的信息组织货源、生产和储备。另外,中药的商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无论家种、家养或野生,药材生长均需要有一定的生长年限和生态环境。因此,药材生产常常具有一地生产供全国,一季生产供全年的特点,即所谓“一地吃全国、全国吃一地”。同时,中药材商品讲求“道地性”,道地药材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道地药材是加强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利用中药材商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药材商品的流通与市场经营特性,能避免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保证中药的质量,降低资源的无谓损耗,对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传统的商品性状特征评价手段与现代科学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机结合 中药的疗效与其形、色、气、味等属性密切相关,前人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依据外观、性状判断药材质量的基本方法。药材外观、性状可以反映质量的优劣。如黄连味苦、色黄与小檗碱含量有关;延胡索块茎断面不黄,其延胡索乙素含量极低;薄荷挥发油主要含于叶表皮的腺鳞及腺毛中,药典规定其叶含量不得少于30%。说明用性状指标评价中药材质量是科学的。目前,中药商品规格等级的制定也是依据性状指标进行。传统的性状特征依然是目前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中药的疗效与药效基础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因此中药最合理的质量指标应是药效物质的含量。《中国药典》规定了一些中药有效物质的含量,如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不得少于3.6%。沉香中醇浸出物的含量不得低于15.0%等等。目前,国际市场也纷纷强化了对进口中药材的检验和管理。如韩国医药品安全厅明确规定,检查进口中药材时,必须进行有害物质检查;为防止中药材含有重金属和残留农药,有些药材还需漂白检查。这就需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方法来进行质量控制。中药资源专业的学生只有将药材商品性状特征评价与现代质量控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的需要,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 教学内容的优化
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们以张贵君教授主编的《中药商品学》教材为蓝本,参考朱圣和、白世庆、邬家林等人的专著和教材[3-5],在教学内容上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材商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命名及分类、发展史、经营与管理、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包装与贮藏、商品的贸易等基本理论,重点论述了药材资源的道地产区与采收、加工、炮制的基本方法。各论则紧密结合市场行情,主要介绍名贵珍稀药材的来源、商品特征、产地行情、市场变化历史、规格等级、质量要求和贮藏知识;另外精选了90种最具传统特色的药材品种,简要讲述其来源、产区、商品规格、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上极大地体现了方法学的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对中药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
由于中药资源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濒危珍稀中药品种的资源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所以实施教学时除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精简了常用品种的内容,尽量突出了与市场产销相关的内容,因此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存在的名贵珍稀药材是讲授的重点,这与中药专业要求了解常用品种的商品特征是有所区别的。
2.2 合理安排有限课时 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中药资源专业的《中药材商品学》只安排了36节课。因此,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重点,合理安排,将知识最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具体在课时分配方面,我们安排了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技术,我们给总论安排了8节课,结合中药材商品生成与流通的实际,主要讲授了中药材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包装与贮藏、商品的贸易等基本理论,以及药材资源的道地产区与采收、加工、炮制的基本方法。
各论分配了20节课,其中名贵珍稀药材选择了人参、西洋参、三七、天麻、沉香、冬虫夏草、血竭、安息香、鹿茸、羚羊角、麝香、牛黄、熊胆、蛤蚧、阿胶、朱砂共16种,安排10节课完成;90种最具传统特色的药材品种如何首乌、大黄、黄连、甘草等也安排在10节课内完成,时间紧、信息量大,我们紧密围绕中药材商品的生产实践,灵活运用综合性表格、图表、专题讨论、课后写小论文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实践教学8学时,分2次进行。一次以掌握现代质量控制方法为主要目的,在实验室进行,实践中药材商品的常规检查、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另一次以实践药材商品性状特征评价方法为目的,在药材市场进行取样后写出有关品种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质量优劣评价的研究报告,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训,也起到了衔接教学与实际的桥梁作用。每年的学生评教反馈意见都对此表示非常实用,收获很大。
3 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教学模式
在课堂讲授性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主要实施“情境——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习者对情境进行观察、思考、总结。同时辅以“资源利用—专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通过某一专题的社会调查、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研究报告、自我评价等环节完成课程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各类相关网站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从而打破课时的限制,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整体流程如下图表示。
4 结语
我们根据中药资源专业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优化《中药材商品学》的课程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了专业必修课的作用,为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同时,达到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从而培养出能够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工作的中药资源专业人才。
本研究总结了我们多年来在《中药材商品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要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还有待继续努力,使《中药材商品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
[1]张贵君.中药商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2]白世庆,张秀琴.中药商品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3-4.
[3]朱圣和.中国药材商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5.
[4]朱圣和.现代中药商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
[5]邬家林.药材商品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4.
Research on the Optimizing Teach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Commodity Science for Resouces Special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o Bingmei Wang Zhaohui Gong Limin Lin Limei✫
(School of pharmacy,Hunan University of TCM,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208,China)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gras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hinese medicinal commodity science is optimized.Outstanding contents of the market rel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ducts.
Chinese medicinal commodity science;Resouces Specialty of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optimiz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7.062
1672-2779(2013)-17-0084-02
苏 玲
2013-07-24)
湖南省“十二五”中药学重点学科资助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