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0例

2013-03-03项柏冬韩春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整脊颈源脊柱

项柏冬 韩春霞

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0例

项柏冬 韩春霞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按摩研究所,长春130021)

目的 观察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整脊疗法(治疗组)与针刺疗法对照组各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患者30例,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3.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整脊疗法;颈源性高血压

颈源性高血压是当颈椎发生增生、小关节错位或韧带劳损钙化时,牵拉和压迫椎动脉及颈交感神经,使椎动脉发生痉挛,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的病症。本研究共收治颈源性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临床疗效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颈源性高血压患者60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8岁。

1.2 西医诊断标准[1-2]①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②血压升高,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血压的波动与颈部症状的缓急有关。③血压升高的同时伴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等症状。④对降压药物多不敏感。⑤排除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肝火亢盛证: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次症: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整脊疗法:①在C1-2、C5-6、T2-3、T3-4椎旁自上而下缓慢移动查找阳性反应点。对椎旁出现的筋结、压痛点、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采用拇指弹、拨、点、按的手法进行松解理筋。②推脊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前方,充分暴露脊柱,术者双手拇指或掌根部分别置于脊柱棘突两侧2cm处,缓慢有节律的自上而下推按3~5次,然后,双手拇指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沿肩胛线及两侧肋间隙平推理筋数次。以达到皮肤微红发热为佳。③整脊:颈段整脊调颈法:患者坐位,全身放松,颈部前屈约20°向左侧旋,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于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整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落于患椎痛点处,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诊查压痛点消失。胸段特色掌根旋转斜推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术者右手掌根部固定T2-3、T3-4棘突右侧棘旁压痛点后,缓慢用力向下向外呈弧形牵引至最大角度时,右手掌根瞬间加大旋转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右下方发力,常可听到弹响声,脊诊诊察压痛点消失或减弱。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4.2 对照组 采用针刺法:取C2、C3、C4、C5、T2、T3、T4、T5椎旁夹脊穴,位于颈、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操作方法:医者手部消毒,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单手或双手持针,直刺0.5~1寸,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2.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10~19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侯积分减少≥7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侯积分减少≥3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不足30%

2.3 治疗结果 详见表1、表2、表3。

表1 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改善比较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次症改善比较

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两组都能明显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证侯疗效比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n(%)]

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血压疗效比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近年来,有关脊柱异常引发疾病的观点,已经通过大量的基础学科研究及临床验证。脊椎相关性疾病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从脊柱力学角度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根据大量的临床资料及研究证实,现已有七十多种疾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稳有关,它涉及到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已成为与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相关的边缘性科目。采取以手法治疗为主的方法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已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治病求本”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中医整脊疗法在颈椎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可以彻底矫正小关节错位,恢复颈部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从而可以彻底解除或缓解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压迫或刺激,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1]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27-429.

[2]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7(2):97-100.

[3]王遵来.特色脊诊整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7.013

1672-2779(2013)-17-0019-02

杨 杰

2013-07-16)

猜你喜欢

整脊颈源脊柱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推拿、整脊(宫廷理筋术)配合刺络药罐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36例临床观察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针灸整脊:整合中西医观点